養殖水體常見有那些生物化學反應之沉澱反應和水質的關係

2020-12-05 水產養殖網

養殖水體常見有那些生物化學反應之沉澱反應和水質的關係

出處:施工評說 作者:施衛民 水產養殖網 2019-10-23 22:55:00

了解一下養殖池塘的水體會發生什麼生物化學反應,並不是為了侃大山、吹牛、嘚瑟!了解了養殖池塘的水體會發生什麼生物化學反應是為了明白:調水、底改措施的作用環節、所採取的這些調水底改手段的優點和缺點。避免調水越調水質越差、頻頻改底到頭來偏偏問題就出在底部。了解了養殖池塘的水體會發生什麼生物化學反應,就能夠明白:在養殖生產過程中,如何揚長避短的通過調水、改底手段創造出一個養殖品種需要的水體環境。
在養殖池塘中,養殖水體和池塘的底部是一個相互影響、一直在互動的動態系統。見圖1: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在養殖池塘的水體、底泥中裡,每分每秒都在發生著的不同的生物化學反應。這些發生在水體的各種生物化學反應,其綜合結果就體現在水質的各種指標。這些生物化學反應的綜合結果就是決定池塘水體的水質向好或者向壞的走向。
也可以說,養殖水體中的這些實實在在不同生物化學反應,就是決定了池塘養殖水體的水質好壞走向的因素,而不是其他雲裡霧裡的毒素等等。所以:池塘的水的各種指標和水質走向並不是深不可測和未知的,在養殖過程中,養殖戶有時候可以根據當前的水質的情況和對水質的要求,結合氣候的條件,採取一些人為的手段去幹擾水體的這些生物化學反應走向,從而讓養殖水體的發展變化方向和發展速度有利於養殖生產,這些幹擾水體反應走向的措施就是養殖戶平時所做的調水改底措施。
&nbsp
養殖水體常見的化學反應
一:沉澱反應
沉澱反應的意思
所謂的沉澱反應很簡單,就是指:水體中的懸浮物質,由於重力的作用而發生的垂直下沉過程。
在沒有人為幹擾的條件下,沉澱反應最終結果是:水體所有的懸浮物會沉澱堆積在底部,在底部代謝成為水體的營養庫。在養殖過程中,增氧機、養殖的魚蝦蟹活動等會干擾了沉澱反應,不合理的增氧系統設計、不合理的養殖密度都會嚴重的影響了沉澱反應導致池塘水體渾濁或者水體懸浮物太多。
&nbsp
沉澱反應實際例子和沉澱反應對養殖水體的有利面
在水產水產中最常見的沉澱反應就是:有一些養殖區域,剛剛抽進入池塘的水是比較渾濁、多雜質的,自然靜止一段時間水質後,水體會自然的清爽許多了。
下面是一個福建一個沒有優質外水源的區域,納水後自然靜止放置一個月,讓水通過自然的沉澱反應改善水質的例子,見圖2:


該養殖區域採取這種方法的原因是:該區域的外水源是和生活排汙水交叉了,外水源水質相對比較差,養殖過程中沒有換水條件,這種環境的養殖只能夠是相對低密度養殖,一池水養殖到賣蝦。這種養殖條件如果採取太磚家的措施處理水,經濟上是可能很難承受得起。所以只能夠在蓄水池採取費用非常低的自然沉澱改善一下水質再抽上層水用。幸好的是:這裡的租金非常低。
&nbsp
在養殖水體中,沉澱反應的積極性意義:
1:沉澱反應會可以提高水體的透明度提高,讓水體的透光率提高,有利於藻的生長繁殖(也就是培藻)。
沉澱反應會可以減少水體中的懸浮物質使水體的透明度提高,從而讓池塘水的光合作用提高使到水體的無機肥能夠自由的為微藻吸收,使水體的藻豐度順利高起來。也就是說:沉澱反應有利於培藻。
&nbsp
利用沉澱反應加強培藻例子:
池塘水體懸浮物比較多或者水體剛剛出現渾濁,可以每畝潑灑已經溶解的聚合氯化鋁1-2公斤後再培藻,也可以每畝潑灑已經溶解的腐植酸鈉2-3公斤後再培藻。
如果是在養殖的中後期培藻的方案可以是每畝撒用豐收寶發酵過的米糠5公斤即可,如果水體偏瘦可以同時配合藻生源1-2公斤用水溶解了潑灑。見圖3:

&nbsp
2:沉澱反應會讓水體的有機氮等沉澱到底部,使水體富營養化沉澱降低,讓水體有再修復(改變藻太濃等)的機會。
沉澱反應會降低一些物質在水中的含量,所以沉澱反應會引起水體營養損失的反應,這個過程對於水體已經富營養化、底部比較乾淨(比如在老養殖區域,剛剛新推的池塘)的池塘來說,沉澱反應卻能夠暫時降低水體營養化程度,讓水體有再修復的機會。
&nbsp
沉澱反應對養殖水體的不利面
1:增加了池塘底部的負擔,越是水體富營養化的養殖中後期,沉澱反應增加池塘底部負擔副作用越大。
沉澱反應只是一個物理的過程,這個過程中並沒有改變有機氮對水體的影響作用。所以沉澱反應並沒有改變了養殖水體中物質的原有性質,該肥的還是肥,該瘦的還是瘦。也就是說:沉澱反應實際上僅僅是把池塘水體中存在的物質原封不動的遷移到池塘底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把沉澱反應理解為:反應是把汙染物從水體轉移到池塘底部。從這個角度看:在養殖的中後期、在外水源富營養化的老塘中,為了水色好看而採取絮凝、沉澱反應進行調水、改底這一條需要慎重了。見圖4:


2:沉澱反應會提高池塘底部的耗氧量
由於沉澱反應會把池塘水體中存在的物質有機氮原封不動的遷移到池塘底部,一定程度上提高池塘底部的耗氧量,對池塘的整體和水質惡化起到推波助瀾的副作用,見圖5:

&nbsp
所以不能夠因為採取絮凝沉澱反應的調水、改底措施可以看到水質透明度提高了、水質清爽了,就認為底部和水質改良了。而恰恰相反:這種通過絮凝劑改底、調水的措施有時候恰恰就是池塘底部惡化的幫兇!
&nbsp
3:降低了池塘水體的物理吸附能力
渾濁水體的微粒物質,可以對水體中的亞硝酸鹽和氨氮等無機氮和一些小顆粒腐敗物有很好的吸附能力,通過這些吸附作用可以維持水體不容易太肥、異常藻不容易生長繁殖,氨氮和亞硝酸鹽不超標。但是這種長期渾濁的水體一旦採取了絮凝沉澱反應的調水、改底措施,要小心水體變清,渾濁水體的吸附能力下降,瞬間釋放的氨氮、亞硝酸鹽可能就引起水質失控了。渾濁水體一旦氨氮、亞硝酸鹽超標處理難度會明顯高於有藻的水體。

4:渾濁水體養殖過程中的改底重點:
渾濁水體養殖過程中的改底重點是為底泥減肥,把底泥的富營養化程度降低下來,避免底泥的耗氧量和富營養化程度超過池塘整體的淨化能力。渾濁水體養殖過程中的改底措施見圖6:

&nbsp
5:渾濁水體養殖過程中氨氮亞硝酸鹽偏高處理重點
一是改底:通過改底降低底泥有機氮對水質的影響,見圖7:

&nbsp
二是懸掛菌屋,在不增加池塘耗氧量的前提下進行氮循環,見圖8:


菌屋的懸掛方法見圖9:


&nbsp
不適合採取沉澱反應處理的水體環境
一:水體發粘不適合採取沉澱反應處理
水發粘和水體中已經溶解的有機物濃度有一定的關係,由於通過絮凝產生的沉澱反應很容易被增氧機攪動再溶解,所以採取沉澱反應降低水體中的有機物濃度不一定適宜,可以通過惰性化措施改變水體的有機物理化性質。見圖10:

&nbsp
二:棉花水不適合採取沉澱反應處理

所謂的棉花水並不是水化學的概念,棉花水只是一線養殖人員對下面這種水體的形象描述,見圖11:


這種水體使用絮凝劑也會由於水體的pH改變而析出棉花狀的東西,不過由於析出物不穩定和太輕,很容易再溶解到水體導致對投苗或養殖過程產生不良影響。
這種水體應該把棉花物惰性化,改變其理化性質。

三:渾濁太久的水體不適合採取沉澱反應處理見圖12

(本文已被瀏覽 9079 次)


  文章分類

相關焦點

  • 硬度與養殖池塘水體水質的關係
    硬度是單位水體中所含有的二價及二價以上的金屬離子的總和,這些離子包括鈣離子、鎂離子、鐵離子、鋁離子、錳離子等,但主要的離子是鈣離子、鎂離子、鈉離子、鉀離子,淡水中主要是鈣離子,海水中主要是鈉離子。硬度分為暫時硬度和永久硬度。鈣、鎂以碳酸鹽形式存在,遇熱既能形成碳酸鹽沉澱,而被移出,稱暫時硬度。
  • 鹼度基本概念與池塘養殖水體水質的關係
    在水產養殖過程中,適宜的鹼度範圍是淡水1.5~3.5mmol/L,生產力隨著鹼度的增加而增加,海水的鹼度相對穩定,為2~2.5mmol/L。鹼度與水產養殖的關係(1)鹼度能夠降低重金屬的毒性,重金屬一般是游離的離子,毒性比較強,重金屬及過度重金屬能與水中的碳酸鹽形成絡合離子,甚至生成沉澱,使游離的金屬離子濃度降低。
  • 水質指示生物——浮遊藻類,認識養殖水體的質量狀況和成分結構
    3.自配飼料養殖:有優勢但也有缺陷,可行但不一定可為!4.似曾相似的兩種藻類:容易將裸藻和藍藻混淆!說一下裸藻的特性及其防控方法!!5.簡析藍藻暴發的成因和處理方法:讓養魚人見之心煩又避之不了且揮之不去!
  • 池塘養殖中常見的四種最常見水質類型
    池塘養殖中常見的四種最常見水質類型出處:中國水產養殖網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14-06-20 16:37:00   水是池塘養殖魚類的生活環境。池塘養殖要想達到高產高效的目的,除了要有理想的池塘條件、優質的飼料和健康的魚種及合理的放養密度外,還要具備良好的水質。
  • 八種常見水產養殖水質!速來辨別你的池塘!
    對水產養殖者來說,池塘的水色是他們天天面對的,但如何根據池塘的水色和狀態來判斷水質的好壞,對於養殖者非常重要,也是進一步採取措施的關鍵。池塘的水色各種情況,有各種性狀和各種顏色,如何判斷根據什麼判斷,有沒有科學根據,答案是肯定的。
  • 不同模式養殖花鰻鱺水體水質指標檢測
    以花鰻鱺和羅非魚為養殖對象,對不同模式養殖水體進行水質測定。在12個室內水泥池(5米×3米×1.2米)中,設置4組試驗,分別為花鰻鱺單養、花鰻鱺+羅非魚、花鰻鱺+蕹菜、花鰻鱺+羅非魚+蕹菜。試驗持續6周,期間對水溫、溶氧、pH、氨態氮、亞硝態氮、硝態氮、總氮、總磷、葉綠素a、化學需氧量水質理化因子進行定期檢測與分析,試圖通過水質指標的變化,探討花鰻鱺養殖池水質因子之間的關係。方法&nbsp&nbsp&nbsp&nbsp1.養殖池試驗養殖池為標準化水產養殖基地的室內水泥池,平均深度1.2米。
  • 養殖的那些事兒之藻類和水色
    水色是指水體的顏色,水色是水體藻類群落的種類、大小、適應性分布的重要表現,是水質好壞的直觀表現,在環境保護和水產養殖中,藻相已經成為水環境評價的一個重要生物指標。水體營養狀況與藻類與水色的關係 一般情況下不同水色下的藻類群落結構不同;而水體營養狀況不同藻類的優勢種群也不同,呈現的水色也不同。
  • 養殖水體中鹼度、硬度、磷和餘氯,您真的了解嗎?
    水產養殖正在從一個粗放模式向集約化、工廠化、科學化的道路轉變,智能化已經走入水產,對池塘的管理也是越來越好。池塘水質檢測要養成定期記錄的習慣,在一個養殖周期內每天的養殖情況,如溫度、溶解氧、pH值等指標詳細記錄,其中也包括鹼度、硬度及磷和餘氯的檢測。
  • 水體增氧的機理及增氧對水質的影響
    &nbsp&nbsp&nbsp&nbsp(二)為什麼水體曝氣能增氧&nbsp&nbsp&nbsp&nbsp按照雙膜理論,在氣——液界面,有兩個膜,一個氣膜和一個液膜,當氣體分子穿過氣相主體和液相主體間的氣膜和液膜時,就產生了傳遞阻力。
  • 水產養殖水體中各種藻類的危害_淡水養殖(水質調節技術)_水產養殖網
    水產養殖水體中各種藻類的危害出處: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14-07-12 06:57:00 淡水常見藻類大致分為:藍藻門、裸藻門、金藻門、甲藻門、隱藻門、硅藻門、綠藻門、黃藻門等。藍藻、微囊藻(死亡後產生的毒素更大,抑制其它藻類生長);螺旋藻(不易消化)、顫藻(不易消化)、平裂藻、項圈藻、魚腥藻、微囊藻(易產生水華)。
  • 如何調好水體總鹼度或硬度呢?
    根據溶解平衡常數可以得到當水體鹼度高時,重金屬離子的濃度會下降。二、因為CO3-2-、HCO3-溶於水後會呈弱鹼性,金屬離子在鹼性水體中的溶解度會大大的下降,變成氫氧化物沉澱(Cu2+在鹼度下反應相對特殊一點,會產生鹼式碳酸銅Cu2(OH)2CO3。
  • 微生物對水產養殖環境的生物修復作用_淡水養殖(水產養殖百科...
    微生物對水產養殖環境的生物修復作用出處: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16-11-16 17:01:00 在現在以投餌為主的養殖模式下,殘餌、糞便、N、P等富營養因子排入水體,使養殖水體中化學需要量(COD),生物耗氧量(BOD)嚴重超標,有的已超過國家三類水質標準。據估計每生產一噸蝦可水體中增加0.2噸的N無素和0.05噸的P元素,其結果是導致魚蝦病害和產量的瓶頸。
  • 養殖無小事!養殖過程中的水質分析重要性
    但是,什麼樣的水是好水,或者說,好水有什麼標準,則不是所有的人知道的了。過去,養殖戶和技術員斷水質的好壞僅憑肉眼。也總結出許多好的經驗。但是,經驗是有很大局限的。首先,要求你有豐富的經驗,而且,有時候也不是那麼可靠。比如,這個水中的溶氧到底是多少,就沒有辦法估計。這樣,科學的水質檢測和分析手段就應運而生。 現在,水質分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經被人們所認可。
  • 養魚先養水,養水先培藻,詳解養殖水體八大藻類
    中華民族是最有智慧的,老祖宗在水產養殖方面早給我們留下了八字真經:水、種、餌、密、混、輪、防、管。其中,水排在第一位。那些年,老一輩漁農就是養魚先養水,養水先培藻。在日常養殖管理中,「看」水「判」水質,「審」水「量」投料。看水就是看水體顏色和透明度,審水就是肉眼觀察水中的有機物含量。看水色判斷水的好壞肥瘦,憑水體的浮遊動植物含量設定餌料的投餵數量。
  • 淺談過氧化物水質改良劑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
    淺談過氧化物水質改良劑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出處:水產前沿 作者:艾桃山 水產養殖網 2014-08-06 00:04:00   文/武漢中博水產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湖北省漁用藥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高祥林、李遠國、艾桃山  含有過氧基、 具有氧化能力且能改良養殖水環境的化學製劑通稱為過氧化物水質改良劑,常見的有過氧化氫、過氧化鈣、過碳酸鈉、過氧化尿素、過一硫酸氫鉀等,它們的主要特點是對水環境不產生二次汙染
  • 水質與水質分析儀器之水質指標篇
    (不好意思,不小心似乎成了白話版的「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  水的優劣是依據不同的水質指標來進行衡量的。  不同用途的水有著不同的水質指標要求。  自然界中的水,是由水分子和其他物質(雜質)組成的混合物質。(重點來了:人們常說的水,其實並不只是化學課本裡的那個分子式是H2O,被稱作水分子的物質。)
  • 漫談水產養殖水體溶氧和增氧設備
    溶解氧是保證水產養殖動物正常生長和健康生長的必需物質,同時對調節水環境中眾多物質的氧化分解起著主導作用,是改良水質和底質的必需物質。一、水體溶解氧水中溶解氧的含量主要由氧在水中的溶解度和溶解速率決定,溶解度越高,溶解速率越快,氧在水中溶解的就越多。
  • 不把沉澱作用發揮到極致,魚缸的水質根本不可能調理到位
    沉澱作用是大自然的恩賜,不需要用到任何的高科技眾所周知,在大自然的環境中,很多水質的清澈完全依賴的就是老天爺所賜予的沉澱作用,無論是江河湖海無一例外,再者就是水體不斷地蒸發和通過降雨、降雪或者上流水域的添加,在新水注入後,或許會有短暫的渾濁期,但是經過三五日的沉澱之後,水質必然又是一清見底。
  • 水體中有七個主要的水質指標,溶解氧最為重要
    中國水產頻道報導,  在水產養殖過程中,"水質"是我們平常最為關注甚至是最為惱火的事情,在水質的指標中,溶解氧是最為重要的指標,無論是防治魚病還是調節水質,哪怕用的是"靈丹妙藥",如果水中的溶解氧不足甚至是嚴重缺氧,一切的用藥等於0,因此,有時用了藥之後,反而無效或者倒還加重病情甚至水質仍未好轉乃至繼續惡化,都有可能是"溶解氧不足或缺氧
  • 常見不良水質的影響和危害
    黑水  醬油水  放養密度過大、殘留的餌料或糞便積累過多、不常換水、池底長期酸化或老化、養殖中後期大量溶解性和懸浮性有機物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