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市》巧遇蜃景

2021-01-20 南山雲影

上《山市》巧遇蜃景


昨天,我們上到文言文《山市》一課。《山市》是清朝小說家蒲松齡寫的一篇紀實散文,詳細描繪了從山市開始出現到最後消失的變化過程,給人以神奇而又壯麗的感覺。初步疏通文意後,我給學生布置了作業,讓學生搜集有關「海市蜃樓」方面的信息,解釋「海市蜃樓」的形成原因。

今天我剛吃完早飯,正在辦公室改作業,突然,幾個學生冒冒失失地跑進來,對我說:「老師,老師,快,快,那邊有『海市蜃樓』,快去拍照……」我隨學生跑出來,緊跟在他們後面,出教學樓,來到學校大操場。其他也都跟隨我一道來到大操場,目睹了這一百載難逢的奇景。此時,小雨剛停,雲影當空,在一抹雲彩之上出現一道山嶺,橫亙於東北天空,周圍雲橫霧繞。在這雲層之下,低矮的山丘連綿不斷,呈現出山上橫山的奇特景觀。

八點左右,雲霧不斷擴散,山影漸漸模糊,空中只剩下棉朵雲了。

與之同時,校園西邊呈現更為壯觀的景象——一道連綿起伏的山嶺略呈南北走向,山腳由白色煙霧託起,只露出山腰以上的山峰和山脊,山上巖石樹木清晰可見,山和輪廓有些似曾相似之感,飄飄然宛若仙境。在此山系之南,玉皇頂巍峨峭拔,連峰頂的玉皇寺都看得一清二楚,如同在職眼前一般。一真一虛,一遠一近,天涯咫尺,如夢如幻。

後來,校園東北角上空的山嶺漸漸消失了,而西邊的山嶺到中午時依然十分清晰。直到中午隨著陽光的強烈,才變得模糊,而山的影子仍然還在,只是看不真切罷了。

剛剛上到這一課,就出現「海市蜃樓」這罕見的氣象奇觀,真是天賜天機!學生觀完此景先回教室,下午,我把課堂搬到了室外大操場,這時校園西邊山的模糊影子仍然還在。

首先,我請同學們把本組收集到的資料進行歸類,然後集中展示。

經過梳理,我們從三大方面進行探究:

一、「海市蜃樓」是如何形成的?它有哪些呈現形式?

「鵬程組」得出結論是:

「海市蜃樓是空氣通過光的折射和反射作用, 把彼地物體的影子「放映」到此地的一種自然現象。當空氣溫度在垂直變化的反常,並會導致與通常不同的折射和全反射,這就會產生海市蜃樓的現象。由於空氣密度反常的具體情況不同,海市蜃樓出現的型式也不同,常見的有海市蜃樓、山市蜃樓、沙市蜃樓。其中以海市蜃樓最為普遍。」

二、你收集到哪些有關海市蜃樓的例子?

「凌雲組」 收集到的資料是:

「我國渤海南岸的蓬萊縣,就常看到海市蜃樓。渤海中有個廟島群島,在夏季,白晝海水溫度較低,空氣密度會出現顯著地下密上稀的差異,在渤海南岸的蓬萊縣(古時又叫登州),常可看到廟島群島的幻影。宋朝時候的沈括,在他的名蓍《夢溪筆談》裡就有這樣的記載:「登州海中時有雲氣,如宮室臺觀,城堞人物,車馬冠蓋,歷歷可睹。」

    「遠志組」補充:

「1934年8月2日在南通附近的江面上就現過。那天酷日當空,天氣特別熱,午後,突然發現長江上空映現出樓臺城廓和樹木房屋,全部蜃景長20多裡。約半小時後,向東移動,突然消逝。後又出現三山,高聳入雲,中間一山,很象香爐;又隔了半小時,才全部消失。」

「映雪組」進一步補充:

「在沙漠裡,白天沙石被太陽曬得灼熱,接近沙層的氣溫升高極快。由於空氣不善於傳熱,所以在無風的時候,空氣上下層間的熱量交換極小,遂使下熱上冷的氣溫垂直差異非常顯著,並導致下層空氣密度反而比上層小的反常現象。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前方有一棵樹,它生長在比較溼潤的一塊地方,這時由樹梢傾斜向下投射的光線,因為是由密度大的空氣層進入密度小的空氣層,會發生折射。折射光線到了貼近地面熱而稀的空氣層時,就發生全反射,光線又由近地面密度小的氣層反射回到上面較密的氣層中來。這樣,經過一條向下向下凹陷的彎曲光線,把樹的影像送到人的眼中,就出現了一棵樹的倒影。」

教師在同學們收集資料的基礎上,補充小結:無論哪一種海市蜃樓,只能在無風或風力極微弱的天氣條件下出現。當大風一起,引起

了上下層空氣的攪動混合,上下層空氣密度的差異減小了,光線沒有什麼異常折射和全反射,那麼所有的幻景就立刻消逝了。

三、結合今日校園上空出現的奇觀,讓學生談談校園東、西邊的山景有什麼不同?為什麼校園西邊明明有山,師生平日卻不見山?

經過一番激烈的爭論,學生對「海市蜃樓」有了更全面的認識,並且有意無意地運用物理學知識來分析解決自然現象。

原來,校園東北角上空出現的山嶺是真正的「海市蜃樓」。而這西邊的山嶺本來是存在的,只不過因為一般情況下空氣能見度低,加之距離太遠,很難引起人們的注意。今日雨後初晴,空氣清新,碧空如洗,這位「遠客」突然「光臨」,所以引起了師生的驚呼,誤以為這也是「海市蜃樓」。這微妙的景象淮河鎮街道的居民是覺察不出來的,因為他們只能看到樓房四角的一線天空,而淮河鎮中學地處淮河鎮區至高點上,對鎮區四周一覽無餘,自然是近水樓臺了。(劉南山)


相關焦點

  • 蜃景和海市蜃樓
    光線經過不同密度的空氣層後發生顯著折射,使遠處景物顯示在半空中或地面上的奇異幻景,常發生在海上或沙漠地區。古時傳說這種幻景是海裡的蜃吐氣而成的,故而得名。在平靜無風的海面、湖面或沙漠上,有時眼前會突然聳立起亭臺樓閣、城郭古堡,或者其他物體的幻影,虛無縹緲,變幻莫測,宛如仙境,這就是海市蜃樓,簡稱蜃景。
  • 2021七年級語文上冊文言文知識:《山市》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七年級語文上冊文言文知識:《山市》,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山市》   一、解釋染色詞的含義   1、數年恆不一見   數:幾。恆:經常。   2、層層指數   數:數數。
  • 那些奇異的蜃景:一起見證海市蜃樓的形成
    大家都知道海市蜃樓是一種奇特的光現象,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並不常見,因為行成「蜃景」的要求比較苛刻。2.夏天的時候海面上會出現蜃景,這稱作是「上現蜃樓」,這是因為夏天天氣熱,空氣溫度高而海面附近溫度低折射率造成下層大上層小的變化,進而出現「上現蜃景」。
  • 考場作文:凝視蜃景|周韻
    粗糙的沙灘散落著碎石沙礫,精細的沙丘上刻著一圈圈車輪般的波紋。歲月凝聚而成的沙崗,如長堤般延綿伸展。路邊掠過廢棄的村落,斷壁殘垣仍是一片觸目驚心。偶爾有遠遠的山,臥龍似的蜿蜒著,如黑黢黢的樹根糾集、纏繞在一起,皺摺卻整齊而光滑,透著西北的蒼勁。峰頂的積雪格外分明,藍瑩瑩地閃爍,像一雙雙蒼茫而憂鬱的眼睛。再沒有更多的顏色了,戈壁灘只有單純得近於單調的金黃。真的沒有綠樹也沒有河流麼?
  • 神農架是神秘之地,最讓人捉摸不透的有一樣,就是「山市」之謎
    所謂「海市蜃樓」,即在非正常環境下出現建築物,比如雲霧天空中,突然出現宏偉的高樓大廈,甚至在一些沙漠地帶或者戈壁灘的馬路上,也都會出現類似的現象。對此,從科學的角度來分析,這是由於光線折射穿過密度不同的大氣時,將地球上的物體反射出來,就好比大氣成了一面「鏡子」,將千裡之外的建築物照在其中。
  • 破除了蜃景之後 那大廳顯露出其本來面目
    「蜃景是介於真實與虛幻之間的霧氣。」左爭再次將手伸入水柱之中,這一次水柱的反應頓時快了幾分,她那隻手瞬間便被沾溼,左爭接著說道:「這種霧氣相當神奇,甚至擁有自主改進模擬的能力,之前這蜃景的反應速度還有所欠缺,但現在模擬過一次,再出現相同的情況就能很快反應過來了。」
  • 蜃景&魔都建築為啥有太多的折衷主義
    蜃景:吐氣而成樓臺城廓,因而得名。又稱海市蜃樓,是一種因為光的折射和全反射而形成的自然現象。
  • 太湖蜃景,300多年前的泗州城重現!卻被一座風力發電塔破了功!
    最近這幾天應該被洪澤湖上顯現的傳說中的300多年前泗州城給刷屏了,2019年8月4日下午3點40分左右,波光粼粼的洪澤湖上出現了難得一見的海市蜃樓景象,一座古代的泗州城出現在大家眼前!到底真相如何,我們來簡單了解下!歷史上的泗州城位於今江蘇省盱眙縣境內,曾經是淮河下遊的一座重要城市!
  • 太湖蜃景,300多年前的泗州城重現!卻被一座風力發電塔破了功!
    最近這幾天應該被洪澤湖上顯現的傳說中的300多年前泗州城給刷屏了,2019年8月4日下午3點40分左右,波光粼粼的洪澤湖上出現了難得一見的海市蜃樓景象,一座古代的泗州城出現在大家眼前!到底真相如何,我們來簡單了解下!歷史上的泗州城位於今江蘇省盱眙縣境內,曾經是淮河下遊的一座重要城市!
  • 《魔獸世界懷舊服》蜃景之槌怎麼獲得 蜃景之槌獲得方法分享
    導 讀 相信大家一直在尋找魔獸世界懷舊服的蜃景之槌在哪掉落,以及蜃景之槌的屬性和裝等一些內容,在這裡小編為大家帶來了
  • 為何蜃景會出現古代場景?海市蜃樓或許是:通往其它時空的通道
    在上個世紀80年代的時候,山東蓬萊的天上出現了一場蜃景,轟動全國!當日,在天空中,一些身著古裝的官兵正在打仗,戰況非常緊迫,每個人都全身心投入!畫面非常清晰,似乎還能看到每個人臉上透露出的果決和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畏懼之情!這場蜃景整整持續了6個小時,就好像在放映一場古代電影一般!
  • 今天大帽耳山的蜃景奇觀
    今天的大帽耳山出現了難得一遇的奇觀,雄奇、險峻的大帽耳山在蜃景奇觀的眷顧下,瞬間變成了一幅漸次攤開的水墨畫。巨大、雄奇、險峻的大帽耳山,多少個世紀以來,歷盡滄桑,仍然其貌不改,山中流傳著神奇美麗的傳說,村裡上了年紀的老人說:「站在大帽耳山,可以看見昆明人吃米線」,形容山峰之險峻、視野之遼遠,站在大帽耳山看星空,天空近在咫尺,唯有星河與你,伸手摘一顆星辰,掛在深夜的夢中。
  • 【主題愛好者】幾回夢縹緲;風輕雲渡——【蜃景】
    // 今日主題 // 主題介紹 主題名稱:蜃景 主題大小:20M 主題作者:ヤえ゛花禾、
  • 夏至巧遇滿月 金玉良緣夏之愛
    夏至巧遇難得的滿月,五十年一遇。皇家天文學會(RAS)Randy Attwood先生表示,各地民眾因為所處的時區位置不同,遇到夏至滿月的時間點也不同。加西部和中部地區,上一次有機會踫上夏至滿月是在1986年,距離今天30年。加東部地區的民眾,上一次夏至和滿月同日要追逆至1967年。距離今天50年。
  • 豬年元宵節巧遇超級月亮,錯過要等9年
    文/羊城派記者 張愛麗 通訊員 李建基17日,羊城派記者從廣州市五羊天象館了解到,今年2月19日元宵節將巧遇超級月亮,中國各地乃至亞洲和大洋洲都可觀賞到今年全年最大最圓的滿月。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巧遇超級月亮,這一有趣天象不多見,上兩次分別發生在2002年2月26日和2010年2月28日,下兩次將分別出現在2028年2月9日和2036年2月11日。但上述四次元宵節巧遇超級月亮,從天文角度看,都比今年2月19日元宵節的超級月亮稍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