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考物理2019年命題趨勢及備戰建議

2020-11-22 網易

時光飛逝,日月如梭,高一如在昨日,轉眼間高考已向我們走來。距離2019年高考還有兩周多的時間,如何利用好這最後的一段時間實現成績的最大化提升,是我們每個學生都非常關心的問題。作為帶十多年畢業班的物理老師,我將先整體剖析一下今年北京高考物理的情況,然後就各部分內容的重點與熱點做一下點撥和解讀,最後再給出一些高考前的注意事項,希望可以幫到莘莘學子。

一、整體剖析2019年高考物理命題特點

2019年高考是現行高考體制的最後一年,整體上力求穩定。考試說明上的內容及要求、試卷結構基本不變,樣題整體也變化不大,這說明今年考題的考法、風格、難度與去年相當,所以接下來同學們一定要把去年的北京高考真題拿出來做一遍,仔細體驗一下。

當然,2019年高考作為承上啟下的一年,為了向新高考改革靠攏,也會加入新高考改革中的一些微量元素,即體現新課標理念,實現平穩過渡。命題原則與風格講究「走大道,求大氣」。為了實現兩種考試模式的過渡,考卷可能會減少區分度小的題(難度係數0.9以上和0.3以下),增加中等難度題(0.6左右),所帶來的結果可能是23題第三問和24題的後兩問,難度降低,讓更多的學生不同程度地敢做、會做這些題目。這就要求同學們不要輕易放棄這些題目。同時對原來的簡單題型更要認真,切勿馬虎失分。

從歷年的北京高考物理試題不難看出,北京物理考題越來越注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聯繫當年或者最近兩年的高科技物理熱點(如2018年的「中國天眼」、2016年的「光鑷效應」等),利用所學物理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原理和相關問題(如2017年的無線電波的幹涉在飛機降落導航中的應用、2015年公交一卡通IC卡工作原理、2014年的平伸手掌託物體豎直向上拋出過程的動力學分析等。);並且近幾年北京高考每年都有對教材上的演示實驗、課後習題的原題或者知識的考查,這也契合了北京高考要求的回歸教材,體現了「以綱為綱、以本為本」原則和理念,所以建議同學們還是要好好看看教材中的演示實驗、想一想做一做、思考與討論等;此外,高中物理中重要的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和原理的推導證明及其應用也是考查的熱門;以上所說的這些,請同學們在接下來的複習中引起重視,都會不同程度地體現在2019年的高考中。

二、各部分內容重點與熱點的備考複習策略

(一)選擇題

1.熱學:

分子動理論,尤其是布朗運動,分子間作用力和勢能圖像呈現出來的規律,阿伏伽德羅常數及微觀量估算,溫度和氣體壓強的微觀含義,內能理解及大小決定因素,熱力學第一定律的簡單應用。注意題目中給出的氣體是否為理想氣體。

2.光學:

幾何光學:折射率的簡單定性比較和定量計算、全反射條件和常見現象;

物理光學:雙縫幹涉(明暗紋規律、公式)、薄膜幹涉、衍射圖樣、偏振(說明橫波)。光電效應(四條規律、方程、光電管等)、康普頓效應、波粒二象性理解、電磁波譜(產生機理、簡單應用)。熟練記住下面一串重要的結論:


3.原子物理:

原子結構:湯姆孫棗糕模型(發現電子、原子有複雜結構)、盧瑟福的原子核式結構模型、玻爾氫原子模型(能級示意圖、躍遷規律和相應簡單計算)。

原子核結構:天然放射現象(兩種衰變核反應方程、實質、三種射線比較、半衰期)、

人工轉變(質子、中子、同位素發現)、核能獲取(重核裂變、輕核聚變、愛因斯坦質能方程)。

4.振動和波:

機械振動:振動圖像、彈簧振子和單擺(各物理量大小比較或變化情況判斷、周期公式)、共振(條件、簡單應用)。

機械波:周期(頻率)波速波長的關係、波動圖像(各物理量大小比較或變化情況判斷、與振動圖像結合)、波的特性(幹涉、衍射、都卜勒效應)。

5.交變電流:

交變電流(圖像應用、四值計算)、理想變壓器(電壓、電流、電功率規律,動態電路分析)、電感和電容對交變電流的影響。

6.萬有引力(今年高考物理的熱點):

重力與萬有引力的關係、中心天體質量密度求解、環繞天體(各物理量定性比較和定量計算)、近地衛星、同步衛星、三大宇宙速度、變軌問題、雙星和三星模型。

7.動力學:

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應用、受力分析(整體法與隔離法)、力的合成與分解(正交分解、動態矢量三角形)、共點力平衡條件應用、牛頓運動定律及其應用(瞬時性問題、超失重現象、連接體問題)、曲線運動(條件、運動合成與分解)、平拋運動規律及其應用(兩類斜面模型)、圓周運動規律及其應用(水平、豎直常見模型)、功(計算、正負功)、功率(瞬時、平均、兩類機車啟動)、動能定理和機械能守恆(公式、條件、應用)、動量(概念、公式、動量變化量、計算)和衝量(概念、公式、計算)、動量定理(公式、簡單應用)、動量守恆(公式、條件、碰撞和反衝)。

8.電磁學:

電場:幾個重要的物理量(場強、電場力、電場力做功、電勢、電勢能、電勢差、)的定性判斷與定量計算、平行板電容器、靜電感應、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加速與偏轉。

恆定電流:電流(定義式、微觀表達式)、電動勢、電阻和電阻率、串並聯電路特點、電功和電功率、歐姆定律、焦耳定律、電動機、動態電路分析、電源輸出功率最大值。

磁場:磁感應強度(定義式、方向、安培定則、疊加、地磁場)、安培力(大小、方向、簡單應用、電磁軌道炮)、洛倫茲力(大小、方向、與安培力關係)、帶電粒子在磁場中的勻速圓周運動的簡單分析與計算:幾個高科技模型(重點關注回旋加速器和霍爾效應)、常見組合場和複合場的簡單應用。

電磁感應:磁生電條件、感應電流方向判定、感應電動勢(動生、感生)的計算、自感和互感(渦流)、電磁阻尼和電磁驅動、圖像問題、常見單導體棒模型(不含源不含容情況)。

9.新情景物理問題

即最後一道選擇題,物理中的閱讀理解題,內容考查較為靈活,高中物理各模塊內容都可能出題。若考查新知識,注意和教材上所學過的某些內容對應聯繫;考查稍複雜些的分析,常利用極限法、特殊值法、量綱計算(單位換算)、填補法、對稱法、逆向思維、類比思想等,屬於舊瓶裝新酒。特別是前三種方法最常用。

另外今年高考,這個題目也很可能考到物理量的單位新定義內容(比如千克、歐姆、安培、伏特等),請大家重點關注。

(二)、實驗題

1)、9個力學實驗中,重點關注: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驗證牛頓第二定律、研究平拋物體的運動這三個實驗。

2)、7個電學實驗中:重點關注:描繪小燈泡的伏安特性曲線、測定金屬的電阻率(同時練習使用螺旋測微器)、多用電錶的使用、示波器的使用,還有儀表讀數。

3)、2個光學實驗:

4)、1個熱學實驗:重點關注這個熱學實驗:用油膜法估測分子大小。

實驗題傳統考查要點:實驗原理、實驗儀器、實驗步驟、數據處理、誤差分析、注意事項。其中電學實驗還要掌握電路設計、實物圖連接等。

同時要注重新實驗的考法:如電容的充放電、彈性勢能的研究、動摩擦因數測定、重力加速度的其它測定方法等。

(三)、計算大題

       22題、一般都是力學或電磁學的綜合小計算,考查的面稍廣,但難度係數較小,重在基本知識、公式、規律和方法的簡單初級應用。但要注意一些細節,比如計算、用不用牛三、結果帶不帶正負等。

23題、24題、難度係數相對較大,24題的難度係數比23題更大一些,題目信息量也大,特別是24題。同時綜合性也大,涵蓋高中物理大部分力學或者電磁學章節內容、規律和解題方法。下面給出常見的幾種考法:

(1)動量能量綜合應用模型,如彈簧模型的綜合考查。

2)萬有引力與航天的相關計算(今年高考物理的熱點)。

★★★★★請大家重點關注這些熱門考點:引力彈弓效應、拉格朗日點、微重力現象、引潮力(潮汐現象)、洛希極限、黑洞問題等。這些內容今年很有可能出在選擇題和大計算題,特別是24題中。

(3)帶電粒子在電場、磁場、組合場和複合場中的運動綜合考查,如示波器模型、磁場一章出現的幾個高科技模型等。

(4)電磁感應內容綜合考查,如單導體棒模型(不含容不含源的、含源的、含容的)磁懸浮列車、渦旋電場(麥克斯韋方程組的初步)。從動力學、功能關係、動量關係到電磁學本身知識和規律,從宏觀到微觀,綜合考查同學們的理解和應用能力。

(5)新能源的開發與利用、如光壓和光帆飛船、風能、太陽能、潮汐能、環保混合動力車等。注意建模的意識、方法和能力(流體模型、球面模型等)

近5年的北京高考大題中又出現新的情況,就是最後2道大題中常常有一道是結合選修部分的機械振動、光學、原子物理、熱學內容綜合考查動力學和電磁學內容,也有些是微觀理解電源電動勢、內阻、電流的考點。這些題同學們可以看看曾經做過的考題,熟練一下解題思路和方法。

三、考前兩周的一些注意事項

最後,給孩子們說一些注意事項,爭取高效利用好這剩餘兩周多的時間。

學習的原則:回歸基礎和課本、翻看曾經的筆記和做過的卷子,適當做題保持基本的題感,總結歸納學過的知識、方法和技巧等。這個時候,最忌諱的就是集中精力去鑽研壓軸難題,如此下來,你的成績很有可能不升反降,得不償失。

1、將今年你做過的各區一二模試題都整理在一起,也包括高三的期中、期末和零模試題,將它們統統地認真看一遍,尤其是你曾經做錯的題目,還有當時講評時老師重點強調的題目的規律、方法、重要結論和物理思想等。看好套數,安排好每天的任務,高考前都看完,一定要水過地皮溼,重質量,不要一味地求數量。要邊看邊動筆,不要只看不寫,眼過千遍不如手過一遍。

2、把你的筆記本拿出來,尤其是從高三年級一輪複習開始的筆記,認真過一遍。筆記都是你學過內容的精華和高度濃縮。有些同學的筆記只記不看,這就可惜了,這個時候好好地再看它們最後幾眼。因為是你自己的親筆記錄,看起來相對比較容易些,看了後收穫也是很大的。

3、拿出你平時整理的錯題本來,認認真真地把他們過一遍,這些是你平時學習過程中最容易犯的錯誤,被同一塊石頭絆倒兩次是最悲哀的。看的原則也是邊看邊動筆。這個時候看錯題,由於是離高考沒幾天了,印象最深刻,收穫自然也大,我保證大部分你曾經的錯誤都不會出現在高考中。所以,這項工作的意義重大,請各位同學重視起來。也有的同學說了,我平時就沒有整理錯題的習慣,自然也就沒有錯題本,那麼請你忽略這一條,做好我說的其它項就行。

4、回歸基礎和課本。我們知道,現在好多高考物理題目都來源於課本,高於課本,非常重視物理本質知識的考查——概念的理解、定理定律的推導、重要規律結論的證明、演示實驗的考查、宏觀與微觀結合應用、物理思想和方法的應用,等等,而這些內容正是我們絕大多數學生的盲點和弱項。因此,只有很好地鑽研課本,才能透過物理現象看到物理本質,解決好這類問題。那麼,有的同學會問了,看課本究竟怎麼看、看什麼?彭老師告訴你,看:重要概念的定義,重要公式、定理、定律的推導與證明,重要儀器的工作原理,演示實驗的目的、方法和結論,學生實驗的細節和注意事項,重要的物理思想和方法的應用,某些重要的例題和課後習題等。這個工作最好是在老師的指導和帶領下進行。

5、關於做題。有好多同學問了,這個時候還要不要做題了呢?答案是,不但要做而且要堅持做。但是,做什麼題、做題的頻率,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彭老師告訴你,做最近五年的高考真題,也可以做你曾經做過的今年各區一二模試題。有人說那些題我做過了,那就有選擇性地再做一遍。當然也可以做老師的預測題。同學們在做題時,一定要重視中低檔題,適當放棄難題,千萬不要捨本逐末。還有就是做題的頻率不要太高,單就咱們物理這一科,兩天或者三天一套就行,目的是保持基本的題感,不至於高考時進入不了狀態。

6.做好重要物理規律結論、思想方法、應試策略和各類型題目解題技巧、易錯點等的總結歸納工作。比如重要的物理思想方法有:理想模型法、等效替代法、逆向思維法、對稱法、圖像法、類比分析法、假設法、整體法和隔離法、程序法、極限法、賦值法、微分思想、守恆思想等。再比如重要的物理規律結論:常見的功能關係、彈性碰撞中一動碰一靜(或一動)的結果、帶電粒子在電場中運動時各物理量大小和變化情況的判斷、電學實驗中的內外接和限流分壓法的選擇、一個光學現象一串光學結論等等,這些你都爛熟於心了嗎?易錯點,比如求力時用不用牛三定律轉化?求矢量時用不用答方向?求標量時考慮不考慮正負?什麼時候用左手什麼時候用右手?儀器讀數用不用估讀、小數點後究竟應該是幾位小數?導體棒模型中產生的焦耳熱讓求的是總的還是分的?帶電體的電性是否已知、重力是否要記?等等。

大概就說這些吧,希望同學們今年高考都能正常或者超常發揮出自己應有的水平和實力,考上心中理想的大學!加油,同學們!(新東方一對一高中物理教研組彭寶聰)

本文來源:網易教育頻道綜合 責任編輯:鄭娟_NQ0738

相關焦點

  • 2019北京高考理綜物理試卷解析-王尚老師
    北京高考理綜物理試卷解析2019北京高考物理與前些年格式一致,隸屬於理綜試卷。2020年的北京高考物理試卷考核方式現在還沒有定下來。整體來看,2019北京高考物理試卷命題穩重有變,難度略做下調。個人評析如下,供參考:2019年北京高考物理簡要分析2019北京高考物理總共12題,在理綜試卷中,從第13題開始至第24題結束。其中,第13題至第20題為單選,第21題為實驗,第22題至第24題為解答題。
  • 2019高考命題開始!命題人揭露:題型是這樣合成的!
    2019年高考越來越近,同學們的備考已經慢慢開始進入到關鍵的下半場。與此同時,也有不少同學和家長開始關注2019年高考的命題方向以及好奇高考試卷的命制過程。今天,高考直播將帶著大家一起來揭開「2019高考」的神秘面紗。
  • 新東方:2019北京西城區高三期末物理考試整體評析
    新東方:2019北京西城區高三期末物理考試整體評析 2019-01-23 16:49 來源:北京新東方學校 作者:
  • 2019高考理綜全國Ⅰ卷物理試卷點評
    2019年高考作文專題 2019年高考試題專題 【眼含深情 情系子女--2019高考首日家長送考瞬間】 【以夢為馬 不負韶華--2019高考首日考生入場瞬間】 【翹首以盼 首考結束--2019高考首場考試散場瞬間
  • 2020年北京高考作文命題,被高思押中了!
    今天上午,2020高考語文科目考試已結束,北京高考作文題目也隨之公布出來。高思教育高中語文組老師——夏培程、和鵬飛兩位老師,押中了今年的北京高考作文題,一起來看看!2020北京高考作文題作文(50分)從下面兩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要求作答。不少於700字。將題目寫在答題卡上。(1)2020年6月23日,北鬥三號的最後一顆衛星成功發射,標誌著我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完成全球組網部署。
  • 2019高考理綜全國Ⅱ卷物理試卷點評
    近百所高校學長飈方言應援千萬高考生 2019年高考作文專題 2019年高考試題專題 【2019年全國高考首日考點側記】 高考首日結束 家長:粽子先換肉夾饃 明兒再補上(圖) 【眼含深情 情系子女--2019高考首日家長送考瞬間】 【以夢為馬 不負韶華--2019高考首日考生入場瞬間】 【翹首以盼 首考結束
  • 備戰2016年海南省高考 物理名師傳授答題技巧
    物理  距今年6月份的高考只有短短幾十天了,如何複習才能事半功倍?在高考前的衝刺階段,該注意哪些事項?如何科學備考、理性複習,高考才能不留遺憾?海南省特級教師、國家級骨幹教師、海南省物理學科中心教研組成員,海南中學物理教研組組長梁明奮為考生解疑答惑。
  • 高考臨近,再談高考物理如何備考
    高考臨近,有些同學的物理成績還是不見起色,今天老李再給同學們談一下臨近臨近高考高中物理該怎麼複習。都到了這個時候了,有的同學對於高考考什麼怎麼考還是一無所知,高考的重點是什麼難點是什麼也不太清楚,這種狀態怎麼能備戰高考呢?
  • 2019年北京高考文綜理綜試題評析
    物 理  堅持正確育人導向 發揮價值引領作用  2019年恰逢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的開局之年。堅持正確的育人導向,發揮高考的價值引領作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是今年物理學科命題首要關注的內容。
  • 2020年上海高考英語備戰
    轉眼2020年1月上海春季高考英語即將來臨。很多同學反映往年上海高考英語的「難」,而這種難到底有哪些方面的體現,以及如何針對「難」進行相應的2020年的備戰即將臨近的高考。 例如1:2019年1月上海高考英語的小貓釣魚(即選詞填空或十一選十)選自較《紐約時報》(https://www.nytimes.com/2018/02/08/opinion/changemaker…………)。
  • 2019年高考文綜理綜北京卷試題評析
    堅持正確的育人導向,發揮高考的價值引領作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是今年物理學科命題首要關注的內容。2019年北京高考理綜卷物理學科命題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努力處理好穩定和發展、繼承與創新的關係,確保物理學科高考平穩順利。
  • 教育部公布的新高考大綱,預示數學的4種命題趨勢,考生要掌握
    教育部公布的2019年全國高考統一考試大綱,對於考生的備考而言,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因此,同學們在高考前的50天之內,應當充分把握高考大綱的基本要求,明確重點複習的方向。尤其在高考數學的複習上,考生應當結合新高考大綱的具體內容,開展針對訓練,從而使臨近考試的備考準備產生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 2020北京高考考幾天?
    首部北京新高考備考手冊出爐,命題將凸顯五大趨勢  今年,北京將迎來新高考,到底如何讀懂新高考?2020年1月6日,由北京城市廣播《教育面對面》和精華教育考試研究院共同打造的《高考導航》新鮮出爐,這是第一部面向北京新高考考生的備考手冊。
  • 人人都知道物理難學,高考命題有哪些新特點?又該如何複習備考?
    文|冷絲欄目|高考複習眾所周知,也是很多人的一個共識:物理是比較難以擺平的科目,物理考試也是令人頭疼的考試。那麼,高考物理到底怎麼考,高考物理試題有哪些變化呢?根據教育考試中心專家的解釋和提供的資料,2019年以及近幾年,全國高考物理試題的命題呈現五個方面的特徵。
  • 2019年北京理綜試卷權威解析出爐
    「2019年北京高考理綜卷物理學科命題立足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繼續堅持「走大道、求大氣」的命題理念,追求寬廣融通的命題思路,立意高遠,突出高考育人功能,有利於引導基礎教育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
  • 備戰2020高考物理!曲線運動中的一個難點:雙臨界問題(細化題型)
    同學們大家好,今天博揚更新了「備戰2020高考物理」系列第四篇:曲線運動中的一個難點——雙臨界問題,大家可以把我之前發的幾個專題整理起來,有針對性地進行複習,查漏補缺。正文:平拋運動和圓周運動是兩種典型的曲線運動模型,均是高考的重點,兩者巧妙地結合對學生的推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成為高考的難點。雙臨界問題能有效地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和創新能力,從而成為高考命題的重要素材。下面分三類情況進行分析。一、平拋運動中的雙臨界問題
  • 最新:2021年廣東省高考選擇性考試科目變化情況及備考建議
    2021 年是廣東省實施「 3+1+2 」新高考方案的第一年,因 此, 2021 年廣東省計入高考總分的物理、歷史、政治、地理、 化學、生物選擇性考試科目的試題將由廣東省考試院組織命制和實施 考試 。四、備考建議 (一)立足高考評價體系,研究試題命題特色。 試題將由 廣東省教育考試院主持命題,體現廣東社會發展特色,服務廣東高校招生和廣東中學歷史教育教學改革。建議研究以往廣東教育考試院命題特色。
  • 北京考試院發布2017北京高考理綜卷物理解析
    2017年是新一輪考試招生制度改革中的重要時間節點。今年物理卷的命題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目標。在這個總的目標要求下,物理卷命題努力處理好穩定和發展,繼承與創新的關係,確保物理學科高考平穩順利。 物理試題繼承了自主命題以來形成的優秀成果,延續了近幾年的命題思路和成功經驗。
  • 從清華北大自招夏令營看2013年自主招生命題趨勢
    2012年暑假,清華北大自招夏令營已過去。清華北大夏令營每年的最主要內容是考試,這個考試對次年的自主招生考試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從今年的自招夏令營可以看出2013自主招生的哪些發展趨勢呢?
  • 教育部命題!2021高考官方模擬考時間確定!
    目前,新高考改革在全國範圍內逐步推進?新高考考什麼?怎麼考?是全國考生和家長都非常關心的問題。2020年,北京、天津、山東、海南等四省市實施了新高考,在2019年12月初-2020年3月,四省市分別組織了新高考的適應性考試,為2020年高考及後來幾年的高考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