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發明超強鋁離子電池:充滿僅需1分鐘

2020-11-28 驅動之家

史丹福大學的科學家們發明了第一批快速充電、更持久且更廉價的高性能鋁電池。研究人員表示這一最新科技提供了現在普遍使用的很多商業電池的更安全替代品。

「我們研發了一種可充電的鋁電池,它可以取代現有的存儲設備,例如對環境有害的鹼性電池,或者有著火風險的鋰離子電池。」史丹福大學化學教授戴宏傑(Hongjie Dai)這樣說道。「我們研發的最新電池不會著火,哪怕你鑽透電池。」

戴和他的同事的這項創新性鋁離子電池研究被發表在4月6日的期刊《自然》上。鋁成本低,可燃性低,且具有高電荷存儲能力,因此一直是用作電池頗具吸引力的材料。在過去幾十年,研究人員致力於研發商業可行的鋁離子電池,卻一直以失敗告終。其中面臨的一個重要挑戰便是找到在經歷了反覆充電和放電後仍能夠產生足夠電壓的材料。

鋁離子電池包含兩個電極:一個由鋁製成的帶負電陽極和一個帶正電石墨陰極

「人們嘗試過不同的材料用作陰極,」戴說道。「我們意外的發現這個問題的簡單解決辦法便是使用石墨,石墨本質上就是碳。在我們的研究裡,我們發現了一些類型的石墨材料可以產生非常好的特性。」

斯坦福研究小組將實驗性的電池安裝了鋁陽極和石墨陰極,同時在一個靈活的聚合物包裹的口袋裡裝滿離子液體電解質。「這個電解質其實就是室溫下的液態鹽,因此它非常安全。」

研究合作作者、史丹福大學研究生龔明(Ming Gong)這樣說道。鋁電池比傳統的鋰離子電池更加安全,後者被廣泛用於上百萬臺筆記本電腦和手機裡,戴補充說道。「鋰離子電池可能是火災災害。」

例如,戴提到了美國和達美航空公司近期決定禁止向客機運輸大量鋰電池。「在我們的研究裡,視頻顯示你鑽透了鋁電池的口袋後它還能夠繼續工作一段時間且不會著火。」戴說道。「相比之下,鋰電池很可能以無法預料的方式著火——在空中,在汽車裡或者在你的口袋裡。

除了安全問題,我們還在鋁電池性能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性進展。」其中一個例子便是超快充電。智慧型手機用戶都知道鋰離子電池充電需要數小時,但斯坦福研究小組表示「利用(他們的)鋁電池模型,電池充電時間急劇減少至一分鐘」。

耐用性是另外一個重要因素。其它實驗室研發的鋁電池在100次充電-放電循環後就壽終正寢了。但斯坦福小組研發的電池在經歷7500次充電-放電循環後仍保證電池性能不下降或丟失。「這是首次研發經歷上千次循環後仍保持穩定性的超快鋁離子電池。」

研究作者這樣寫道。相比之下,典型的鋰離子電池只能維持1000次充電-放電循環。「鋁電池的另一個特徵便是靈活性。」龔說道。「你可以彎曲或者摺疊它,因此它具有應用於柔性電子設備(flexible electronic devices)的潛力。此外,鋁還是比鋰更廉價的金屬。」

除了小型電子設備,鋁電池還可被用於電網裡存儲可再生能源。「電網需要具有較長循環壽命的電池以快速存儲和釋放能量,」戴解釋道。

「我們最新未發表的數據顯示鋁電池可以被再充電上萬次。很難想像為了電網存儲而建造一個巨大的鋰離子電池。」鋁離子技術還能夠提供一次性鹼性電池的更環境友好的替代產品。「上百萬名消費者使用1.5伏的AA和AAA電池,我們的可充電鋁電池可以產生2伏電壓。這比任何鋁電池可以產生的電壓都要高。」但戴表示還需要更多改進以實現與鋰離子電池的電壓相匹配。

「我們的電池只能達到典型鋰電池電壓的一半,但改進陰極材料應該可以最終增加電壓和能量密度。這樣的話,我們創造的電池將滿足你設想的電池的一切特性:不昂貴的電極、安全、高速充電、靈活和較長壽命。我已經看到了這類新電池的雛形,這真是令人興奮。」

這項研究其它研究學者還包括來自臺灣工業技術研究院的訪問科學家林夢昌(Meng-Chang Lin)、湖南大學的盧炳安(Bingan Lu )和博士後學者吳英鵬(Yingpeng Wu)。

其它作者包括史丹福大學的王遞延(Di-Yan Wang)、關明雲(Mingyun Guan), 麥可·安吉爾(Michael Angell)、陳長鑫( Changxin Chen)和楊江( Jiang Yang);以及臺灣國立師範大學的黃冰喬(Bing-Joe Hwang)。

這項研究得到了美國能源部、臺灣工業技術研究院、史丹福大學全球氣候和能源項目、斯坦福普雷科特能源研究所和臺灣教育部的支持。

相關焦點

  • 華人發明鋁離子電池:充滿電僅需1分鐘!
    史丹福大學的科學家們發明了第一批快速充電、更持久且更廉價的高性能鋁電池。研究人員表示這一最新科技提供了現在普遍使用的很多商業電池的更安全替代品。「我們研發了一種可充電的鋁電池,它可以取代現有的存儲設備,例如對環境有害的鹼性電池,或者有著火風險的鋰離子電池。」史丹福大學化學教授戴宏傑說,「我們研發的最新電池不會著火,哪怕你鑽透電池。」
  • 一分鐘充滿不是夢 華人發明鋁離子電池
    【手機中國 智能硬體】鋰離子穩定成本低,常見的電池都採用鋰離子
  • 華人科研團隊研發新型鋁離子電池:一分鐘即可充滿
    未來,你的新型手機電池完全充電或許只要一分鐘。4月6日,科學權威期刊《自然》網絡版刊登了一篇報導,一個以華人研究人員為主的美國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鋁電池:僅60秒能讓手機電力「滿血復活」。 據悉,這個研究團隊由美國史丹福大學化學系教授、美籍華人戴宏傑負責,湖南大學物理學院副教授魯兵安等多名學者參與。戴宏傑表示,這種鋁電池模型廉價、耐用而靈活。
  • 1分鐘充滿 斯坦福研發出柔性鋁離子電池
    你手機裡的各種硬體規格每年都在蹭蹭的漲,只有電池沒怎麼漲過,不過近兩年各界也有不少針對手機電池的解決方案提出,或是噱頭或是真正的革新,不一而足;如今一個來自史丹福大學的研究團隊又推出了一種柔性鋁離子電池,可以隨意彎曲並且能夠在一分多鐘之內充滿電。
  • 抽取鋁離子電池15分鐘就充滿
    (圖/SYM提供) 記者張慶輝/綜合報導 因應米蘭車展取消,SYM三陽首度以「線上車展」發表多款新車,除了稍早報導的KRN BT外,另一款引人注目的新車即是「EF3」,除了是品牌首度推出的電動三輪車外,當中的可抽取式鋁離子電池僅需15分鐘即可充滿,也展現三陽在相關技術上的一大突破。
  • 你真敢1.1秒給電池充滿電?深度解剖鋁離子電池
    既然大家非常關心該類電池技術,那正好今天就展開講講本文工作的內容,以及對鋁離子電池的發展應用前景做一個簡單的分析展望。1.鋁離子電池——能量密度能有多少?首先看看作者本人的摘要中對該電池的介紹。該正極容量在1.1s充電時的容量為120mAh/g,25萬次循環後容量保證率為91.7%,在高低溫下工作性能出色,而且具有柔性。不難看出,該石墨烯-鋁金屬的鋁離子電池的高低溫、柔性、倍率性能很優秀,這當然很大程度利益於製備的石墨烯電極。然而摘要是一個突出亮點的地方,突出的成果都會在這裡反應,可是在這裡電池的幾個重要的參數都沒有說:比如體積能量密度、質量能量密度。
  • 湖南大學成功研發鋁離子電池 手機1分鐘可充滿電
    轉自  材料科學與工程湖南大學物理學院副教授魯兵安等人成功研發出鋁離子電池。這種電池相較於目前廣泛使用的鋰離子電池,充電更快,電量更耐用,使用壽命更長,生產成本更低。(魯兵安演示可快速充電、柔性、離子液體、二次鋁電池)  湖南大學物理學院副教授魯兵安等人成功研發出鋁離子電池。這種電池相較於目前廣泛使用的鋰離子電池,充電更快,電量更耐用,使用壽命更長,生產成本更低。
  • 鋁離子電池工作原理_鋁離子電池應用
    鋁離子電池工作原理   鋁離子電池是很有前景的下一代電池技術,可以滿足未來的能源輸送需求,結構與鋰離子相同,只是鋰被鋁所取代了。   鋁離子電池包含一個由鋁製成的帶負電陽極和一個帶正電石墨陰極,由於三維石墨優良的導電性能和巨大的比表面積,能夠極大的縮短電池的充電時間。   鋁離子電池是一類可充電電池,放電時,鋁離子從陰極移動到陽極;充電時,鋁離子又回到陰極。鋁離子電池與鋰離子電池功能相似,但由於組成和結構不同,電能輸出水平有所不同。鋁離子電池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充滿電,並可以反覆充電7500次。
  • 儲能︱新型快充鋁離子電池
    為了存儲電能,電池需要兩種能在期間產生電勢差的材料,同時還需要一種可以在這兩種材料間阻止電子移動但允許離子移動的電解質。 近日推出的這種鋁離子電池使用簡單的鋁金屬作為負極(陰極),一種特殊的三維石墨泡沫作為正極(陽極)。正負極之間被一種含有氯化1-乙基-3-甲基咪唑和無水氯化鋁的電解質隔離著。
  • 【科技】儲能技術:新型快充鋁離子電池
    為了測試這款電池的實用性,來自斯坦福的學者們製作了一個實驗電池,並以不同速率進行充電和放電以測試:1)電池可存儲的能量;2)電池的充放電速度;3)電池可重複充放電次數。它能存儲多少能量呢?這種獨特的負極可以使鋁離子電池以空前的速度充放電。研究人員們以在一分鐘內充滿並完全放電的速率進行了電池充放電的測試。
  • 教授研製鋁離子電池 循環7500次容量幾乎沒衰減
    記者從湖南大學了解到,近日,國際頂級學術刊物《自然》在線發表了該校物理與微電子科學學院魯兵安副教授等人作為「第一作者」的論文《快速充放電鋁離子電池》。《自然》雜誌認為該研究成果,首次實現了可充電鋁離子液體電池,這有望為國際電池產業帶來革命性變化。據悉,該成果已經在美國獲得多項專利保護,並有數家知名企業希望買斷此專利。
  • 鋁離子電池,噱頭還是希望?
    在報導中,稱湖南大學的教授在著名科學雜誌上發表論文,研發出充電快,循環壽命長的鋁離子電池,將會改變世界云云。有意思的是,同一天,還有一條新聞說美國史丹福大學也研發出鋁離子電池,也是快速充電壽命長,這是怎麼回事?到底是誰做的?這個東西靠譜嗎?真的能改變我們的世界嗎?
  • 湖南大學教授研製鋁離子電池 充電只需1分鐘不再是夢
    4月2日,研究人員展示鋁電池點亮LED燈珠。近日湖南大學物理與微電子科學學院魯兵安副教授等人的研究成果首次實現了可充電鋁離子液體電池,能極大縮短電池的充電時間。過去使用鋰電池的手機需要1個小時才能完成的充電量,鋁電池只需1分鐘即可完成。鋁電池循環7500次後,容量幾乎沒有衰減。記者從湖南大學了解到,近日,國際頂級學術刊物《自然》在線發表了該校物理與微電子科學學院魯兵安副教授等人作為「第一作者」的論文《快速充放電鋁離子電池》。《自然》雜誌認為該研究成果,首次實現了可充電鋁離子液體電池,這有望為國際電池產業帶來革命性變化。
  • 中美華人在世界上首次實現可充電鋁離子液體電池—新聞—科學網
    魯兵安演示可快速充電、柔性、離子液體、二次鋁電池a)三維石墨;b)全電池的充放電曲線;c)電池的循環穩定性表徵,循環7500次以後電池容量無衰減;d)電池的快速充電與慢速放電 倫敦時間4月6日,《自然》雜誌在線發表了由中美兩國華人科學家共同完成的一項突破進展《快速充放電鋁離子電池》。《自然》評論認為,該研究成果在世界上首次實現了可充電鋁離子液體電池。
  • 鋁離子電池出現 續航真有救了?
    在報導中,稱湖南大學的教授在著名科學雜誌上發表論文,研發出充電快,循環壽命長的鋁離子電池,將會改變世界云云。有意思的是,同一天,還有一條新聞說美國史丹福大學也研發出鋁離子電池,也是快速充電壽命長,這是怎麼回事?到底是誰做的?這個東西靠譜嗎?真的能改變我們的世界嗎?
  • 湖南大學教授研製鋁離子電池 充電只需1分鐘
    4月2日,研究人員展示鋁電池點亮LED燈珠。 記者從湖南大學了解到,近日,國際頂級學術刊物《自然》在線發表了該校物理與微電子科學學院魯兵安副教授等人作為「第一作者」的論文《快速 充放電鋁離子電池》。《自然》雜誌認為該研究成果,首次實現了可充電鋁離子液體電池,這有望為國際電池產業帶來革命性變化。據悉,該成果已經在美國獲得多 項專利保護,並有數家知名企業希望買斷此專利。魯兵安同美國史丹福大學戴宏傑課題組用石墨作為正極材料,並用一種相當於鹽溶液的離子液體作為電解液,解決了鋁電池研究在材料上的瓶頸。實驗發現,用三維石墨作為電池正極材料,能極大縮短電池的充電時間。
  • 三陽概念電動三輪,採用全新鋁離子電池
    而EF3的另一大亮點,則是首次曝光的可抽取式鋁離子電池,據三陽提供的資料顯示,這具電池規格為48伏特、20安時,若以4至5C(100安培)的電流進行快充,僅需15分鐘即可充滿,同時在安裝2組電池的情況下,可提供60公裡的續航能力,確保出勤率最大化,大幅減少等待充電所浪費的時間。
  • 新型鋁電池:充放電達7500次,一分鐘充滿電
    打開APP 新型鋁電池:充放電達7500次,一分鐘充滿電 佚名 發表於 2015-07-13 11:08:21   近日,美國史丹福大學研究員開發出一種高性能的鋁電池
  • 戴宏傑獲得諾貝爾風向標引文桂冠獎,他還曾提出了鋁離子電池
    據科睿唯安網站(clarivate.com)消息,9月23日,科睿唯安學術研究事業部公布了今年2020年引文桂冠獎獲獎名單,預測未來可能獲得諾貝爾獎的頂級科學家,華人知名科學家戴宏傑入選。雖然本次戴宏傑因為戴宏傑與亞歷克斯·澤特因為用於碳和氮化硼納米管的製造和新穎應用獲得引文桂冠獎,但是他更為我們熟知的是2015年在《nature》發布的有關鋁離子電池的研究,這也是一個諾獎級的研究。
  • 突破 新型鋁離子電池研發成功 手機充1小時用4天
    日前,湖南大學聯合美國史丹福大學等單位成功研發出鋁離子電池,充電更快,電量更耐用,使用壽命更長,生產成本更低。使用該電池,充電1小時,手機使用3、4天不再是想像。4月6日,國際學術刊物《自然》在線發表了這一研究成果,認為可應用於現代各種電子設備從而改善人類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