隕石是來自外太空的藝術品,隕石銀幣就是在銀幣中鑲嵌一小塊隕石。自非洲國家賴比瑞亞在2004年發行了世界首枚隕石銀幣後,隕石銀幣已經成為錢幣收藏系列中一大特色,很多國家靠發行各類隕石系列銀幣賺取外匯,但同時也滿足了錢幣收藏愛好者和天文愛好者。
中非國家查德的世界隕石系列繼阿林鐵隕石、布蘭海姆隕石後2017年的第三枚使用的是利比亞沙漠玻璃隕石。
利比亞沙漠玻璃隕石也是非常有名的,古埃及歷史上最年輕的法老之一,圖坦卡門胸前掛有一塊黃色聖甲蟲形寶石,考古學家 Howard Carter於1922年,發現圖坦卡門的陵墓,並在他身上發現了配戴的聖甲蟲寶石掛飾,當時 Carter以為這顆寶石材質為石英,但地理學家Patrick Clayton進一步研究後發現,這顆黃色寶石其實是稀有的利比亞沙漠玻璃,而且純度相當高,以目前合成技術來說也有難度。
稀有的利比亞沙漠玻璃為什麼會被定義為隕石?
在1932年12月29日派屈克克萊頓,一名英國探險家在地球上最偏遠和荒涼的地區之一,靠近埃及西部的利比亞沙漠發現了一個神秘的黃金色玻璃。這種玻璃是一種天然玻璃,由近98%的純矽組成,同時,它也是世界上最純淨的天然玻璃。這種純潔給玻璃一些非凡的屬性。它可以加熱到1700℃才開始融化,在被加熱到500度時,即使立即被被丟棄入水時,這種沙漠玻璃隕石也不會分解。正是因為這些極其特殊的性質,利比亞隕石長久以來一直被認為是神秘的,吸引了科學家、世界衛生組織對其形成困惑。
經過考古學、地理學等科學家的努力,測定利比亞沙漠玻璃形成於29萬年前,有部分學者認為當時很可能是小行星或彗星像一個巨大的原子彈一樣撞擊到地球表面、利比亞富含矽元素的沙漠地帶,釋放出足夠的能量將地面的巖石,沙子和泥土熔化,冷卻後形成了當今的「玻璃隕石」。
研究指出,冰彗星可能曾在沙漠上爆炸,由於溫度非常高,造成沙漠上層沙融化,因此才未留下隕石坑,而近日澳大利亞柯廷理工大學的研究員 Dr. Aaron Cavosie 在地質學期刊《Geology》發表,指隕石撞擊或冰彗星在空中爆炸,會產生極高的溫度,兩者都會造成沙融化。但唯有隕石撞擊產生的震波才會形成高壓礦石,且寶石中還發現 Reidite(萊氏石)就是最佳佐證。
原歸正傳,還是回歸這枚查德的利比亞沙漠玻璃隕石銀幣,該幣還是秉承著該世界隕石系列的設計風格,採用高浮雕仿古工藝,面值5000西非法郎,重5盎司,直徑65毫米,採用925銀,發行量僅500枚,鑲嵌這一顆非常好看的沙漠玻璃隕石,所以是非常值得收藏。
利比亞沙漠玻璃隕石是被發現的利比亞的沙漠位於撒哈拉沙漠的東北部,所以銀幣的正面主題設計是有著「撒哈拉之門」的著名沙漠景觀,遠處也是延綿不絕的沙漠,透過銀幣也能感受到沙漠無窮的魅力。
在縮小版的查德的國徽和5000西非法郎的面額也不影響整體欣賞,邊緣下方為查德國名(REPUBLIQUE DU TCHAD )和年份(2017)。
銀幣的反面鑲嵌一顆非常漂亮的沙漠玻璃隕石,以隕石為中心,仿佛一個隕石墜落在利比亞沙漠上,銀幣用高浮雕的工藝雕刻的一個個顆粒,仿佛像沙子一樣都在動,隨時會隨著隕石形成了巨大的衝擊力,極速的向隕石下滑去。邊緣「LIBYAN DESERT GLASS」直接翻譯的就是利比亞沙漠隕石。
每一枚錢幣都有他獨特的魅力,收藏錢幣等於收藏歷史、收藏文化,通過錢幣可以學習到所帶來的知識。利比亞是有著數千年的悠久文明,但這個北臨地中海、南依撒哈拉沙漠的非洲國家,長期以來並不是作為一個完全統一的國家而存在。利比亞原住民身上固化的文明資源主要來自外部,迦太基人、羅馬人、阿拉伯人等先後成為利比亞的主人,然而利比亞人卻以超凡的氣度和異常的魄力堅持著國家、民族的尊嚴。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