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克群島2018年鑲藍色玻璃灶神星HED隕石3盎司銀幣

2020-12-01 小徐愛收藏

作為庫克3盎司的第三枚隕石銀幣,庫克群島在2018年設計了鑲藍色玻璃灶神星HED隕石3盎司銀幣,繼續採用仿古工藝,濾鏡形式,超高浮雕,由於鑲嵌灶神星HED隕石,所以鏤空了代表灶神星的藍色玻璃鑲嵌,藍玻璃上有猶如灶神星圖案,猶如在藍色的宇宙星空。面值20元,直徑65毫米,發行量僅333枚。

灶神星隕石銀幣

正面幣面採用超高浮雕,猶如灶神星表面,正面左側是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肖像,中間鏤空鑲嵌代表灶神星的藍色玻璃,邊緣為庫克國名、面額(20 DOLLARS)和發行年份(2018)。

隕石銀幣正面

背面同樣超高浮雕設計,猶如灶神星表面,中間鏤空鑲嵌代表灶神星的藍色玻璃,並鑲嵌一顆打磨成正方形的灶神星HED隕石。邊緣「VESTA THE LARGEST ASTEROID」以示是灶神星。

隕石銀幣背面
鑲嵌灶神星HED隕石

灶神星,又稱第4號小行星,是太陽系最大的小行星之一,平均直徑525千米(326英裡)。是德國天文學家奧伯斯於1807年3月29日發現的。他給第4號小行星取名為Vesta,中國翻譯為灶神星。是古代義大利的管理爐灶和火種的女神,相當於希臘神話中的赫斯提亞,是炊事人員、磨坊工人、麵包師的保護神。

灶神星

HED 隕石是三種無球粒隕石的總稱,它們分別是:古銅鈣無粒隕石(Howardites)、鈣長輝長無粒隕石(Eucrites)、古銅無球隕石(Diogenites)。

HED族無球粒隕石

它們都被認為是來自小行星灶神星的地殼,期間的差異只在於來自不同地質歷史的母巖石。由放射線同位素測定這些隕石結晶體的年齡都在44.3和45.5億年之間。

在比較上,它們是非常普通的類型,佔所有發現隕石的5%,並佔無粒隕石的60%。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銀幣中的太陽系,紐埃2018年太陽系灶神星隕石鑲嵌銀幣
    紐埃自2015年開始發行太陽系隕石鑲嵌仿古銀幣,繼月球、水星、火星後,太陽系系列的第四枚隕石鑲嵌銀幣是太陽系最大的小行星之一「灶神星」。銀幣正面(凹面)銀幣採用純度999銀,重1盎司,直徑38.61毫米,全球限量鑄造了686枚,且在每一枚銀幣上都鑲嵌了一顆NWA 4664灶神星隕石的碎片。
  • 庫克群島2014年鑲嵌捷克摩達維隕石銀幣
    庫克群島在2014年發行的隕石紀念銀幣為鑲嵌捷克摩達維隕石銀幣,該幣採用珠寶級Proof鏡面精製,鑲嵌捷克摩達維隕石實體,面值5元,直徑38.61毫米,重1盎司,發行量2500枚,該幣是由著名的CIT公司設計發行的隕石幣系列,設計別致,創意獨特,且這枚是CIT隕石幣發行10周年紀念款,值得收藏
  • 庫克群島2013年鑲嵌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隕石彩銀幣
    在經歷了庫克群島2012年的西伯利亞賽姆臣隕石彩銀幣的毫無底線的設計後,2013年一雪前恥,給我們帶來了眼前一亮,鑲嵌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隕石彩銀幣。該隕石銀幣以突破傳統思路的設計創意銘記2013年震驚世界的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隕石墜落事件,極具視覺效果,可以說是隕石系列銀幣中的精品,非常值得收藏!
  • 庫克群島2011年鑲嵌瑞典Muonionalusta鎳鐵隕石精製彩銀幣
    今天我們來分享庫克群島在2011年發行的紀念瑞典Muonionalusta地區的鑲嵌鎳鐵隕石精製彩銀幣。為紀念1906年在瑞典的Muonionalusta地區,人們發現了鎳鐵隕石。庫克群島在2011年發行的鑲嵌鎳鐵隕石精製彩銀幣。
  • 庫克群島2012年鑲嵌俄羅斯西伯利亞賽姆臣隕石彩銀幣
    庫克群島在2010年第一次發行隕石精製彩銀幣後,在彩銀幣路上真是一發不可收拾,如果說2011年發行的瑞典Muonionalusta鎳鐵隕石精製彩銀幣就是一個簡單的隕石墜落場景,毫無美感,那2012年發行的鑲嵌俄羅斯西伯利亞賽姆臣隕石彩銀幣就更拉低了底線,可以說直接就是一張隕石砸落在河流中的照片
  • 來自灶神星的隕石HED
    距今 45.5 億年以前,於太陽系一片混沌的星雲中,地球初生,灶神星也正年幼。在自身引力的作用下,灶神星靜靜地分異出密度不同的殼、幔、核三層。然而,這樣安靜祥和的日子沒過多久,在距今 45.2 億年前的某一天,一顆約為灶神星十分之一大小的星體突然闖入,給灶神星的北半球「結實」的來了一下。這次撞擊透過地殼、地幔,直達其金屬內核。大量的撞擊物向四周濺射,又在引力的作用下回歸母體,並大量堆積在灶神星的南半球,從而形成厚達 80 公裡的巨厚地殼。
  • 銀幣與隕石坑的邂逅,紐埃2015年澳大利亞狼溪隕石坑鑲嵌隕石銀幣
    紐埃是位於太平洋中南部的一個島國,從2014年開始發行世界隕石坑系列鑲嵌實體隕石仿古銀幣,昨天我們分享了2014年美國巴林傑隕石坑代亞布羅峽谷隕石銀幣,今天來分享紐埃2015年發行的澳大利亞狼溪隕石坑鑲嵌隕石銀幣。
  • 庫克群島2009年紀念阿波羅11號登月40周年的鑲嵌月球巖石銀幣
    隕石銀幣是將天然隕石和銀幣的完美結合,在錢幣中儼然已成一個獨特的系列,吸引著世界上很多錢幣愛好者的收藏興趣,同時也對天文收藏愛好者有著莫大的吸引力。今天來分享庫克群島2009年,為紀念阿波羅11號登月40周年而發行的鑲嵌月球隕石精製銀幣,該銀幣曾經被非常低估,是因為證書印刷錯誤,印成100,000枚,而實際上,計劃發行量僅1000枚,實際存世量估計不到500枚。該幣面值為5元,重25克,直徑38.61毫米。
  • 銀幣上的隕石,查德2017年利比亞沙漠玻璃隕石鑲嵌銀幣
    隕石是來自外太空的藝術品,隕石銀幣就是在銀幣中鑲嵌一小塊隕石。自非洲國家賴比瑞亞在2004年發行了世界首枚隕石銀幣後,隕石銀幣已經成為錢幣收藏系列中一大特色,很多國家靠發行各類隕石系列銀幣賺取外匯,但同時也滿足了錢幣收藏愛好者和天文愛好者。
  • 灶神星隕石特徵
    隕石中的高壓礦物幾乎都是天體撞擊的產物,它們主要發現於普通球粒隕石、火星隕石和月球隕石。這與這些隕石母體表面存在大量撞擊坑一致。令人費解的是,在近1700塊灶神星隕石中卻極少有高壓礦物報導,只有日本學者於2014年在一塊灶神星隕石發現了二氧化矽的高壓相(柯石英和斯石英)。這樣的發現頻率與灶神星表面存在大大小小的撞擊坑極為不符。
  • 2021年庫克發行世界諸神系列第五枚銀幣:天照大神
    2021年庫克將發行時間諸神系列第五枚銀幣:天照大神。銀幣背面描繪的是天照大神的形象:頭戴八尺瓊勾玉的髮髻,左手握天叢雲劍,右手拿八咫鏡。天叢雲劍,八尺瓊勾玉和八咫鏡是天照大神的三件神器。據說是天孫降臨時,天照大神授予瓊瓊杵尊並由日本天皇代代繼承的寶物。
  • 科普:稀有的HED族隕石來自哪裡?
    灶神星是小行星帶發現的第4號小行星,由德國天文學家奧伯斯於1807年3月29日發現。奧伯斯在他發現第2號小行星的天區室女座西北部發現了灶神星。他給這第4號小行星取名為Vesta,中文譯名為灶神星。灶神星隕石都被認為是來自小行星灶神星的地殼,期間的差異只在於來自不同地質歷史的母巖石。由放射線同位素測定這些隕石結晶體的年齡都在44.3和45.5億年之間。
  • 銀幣上的宇宙大爆炸,紐埃2019年大爆炸理論鑲嵌隕石彩色銀幣
    宇宙學家通常所指的大爆炸觀點為:宇宙是在過去有限的時間之前,由一個密度極大且溫度極高的太初狀態演變而來的(根據2010年所得到的最佳的觀測結果,這些初始狀態大約存在發生於300億年至230億年前),並經過不斷的膨脹與繁衍到達今天的狀態。
  • 科普:HED隕石研究揭示灶神星複雜地質演化過程
    截止2020年12月1日,全球發現並國際命名的隕石(包括南極隕石)共有72445個,其中HED隕石僅有2343個,僅佔隕石總數的3.234% ,數量十分稀少。灶神星(Vesta),是太陽系主小行星帶的一顆小行星,由德國天文學家奧伯斯於1807年3月29日發現。
  • 來自大型小行星灶神星的隕石揭示太陽系在數十億年中所經歷的動蕩
    來自大型小行星灶神星的隕石揭示太陽系在數十億年中所經歷的動蕩(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外媒BGR報導,科學家研究了來自大型小行星灶神星的隕石,發現了一個被稱為後期重轟炸的事件發生的證據,這與科學家此前認為的不同。
  • 小行星Bennu表面發現可能來自灶神星的隕石
    小行星Bennu表面發現可能來自灶神星的隕石這些巨石大小從5到14英尺(約1.5到4.3米)不等,看起來與周圍的深色材料明顯不同。在對這些奇怪的巖石進行仔細調查後,研究人員發現了灶神星上出現的礦物輝石的跡象。在排除了其他可能形成輝石的方式後,研究小組認為灶神星很可能是罪魁禍首。這就像追蹤在犯罪現場發現的指紋一樣。
  • 庫克群島國家概況
    1989年,紐西蘭政府致函聯合國,聲明庫克群島有完全的憲法能力自主處理其對外關係和籤署國際協定,希國際社會將庫克群島作為主權國家對待。  【議會】一院制,由普選產生的24名議員組成立法會議,任期4年。目前議長為尼基·拉特爾(Niki Rattle),2018年9月連任。最近一次大選於2018年6月14日舉行。
  • 同位素分析再現灶神星幾十億年前「受創」史
    2011年7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黎明」號探測器抵達灶神星,發現其形狀十分奇特——它的南半球地殼異常厚,且南極存在兩個巨大的撞擊坑。最近,一個多國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重構了一段灶神星的演化歷史,認為是撞擊造就了灶神星奇特的形狀。相關論文發表在近期出版的《自然·地球科學》上。
  • 黎明~灶神星上的「流星」
    黎明號  Dawn (spacecraft)作者:譚  巍編輯:曾躍鵬2018年11月1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一直在小行星帶的灶神星(Vesta)和穀神星(Ceres)軌道上運行的「黎明」號小行星探測器,因燃料耗盡而壽終正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