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大型小行星灶神星的隕石揭示太陽系在數十億年中所經歷的動蕩

2020-09-20 科普百分百

來自大型小行星灶神星的隕石揭示太陽系在數十億年中所經歷的動蕩

(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外媒BGR報導,科學家研究了來自大型小行星灶神星的隕石,發現了一個被稱為後期重轟炸的事件發生的證據,這與科學家此前認為的不同。該事件的特點是大量撞擊地球等行星,但它可能比之前認為的更早發生。該研究表明,後期重轟炸可能更加循序漸進,強度也沒有那麼大。

被科學家稱為後期重轟炸的事件被認為發生在39億年前,它的標誌是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中的天體增加了小行星撞擊。現在,新的研究對這一時間線提出了質疑,表明後期重轟炸要麼比人們想像的要早得多,要麼可能根本沒有真正發生過,至少就研究人員所描述的那樣。

這項研究發表在《地球與行星科學通訊》雜誌上,重點是被稱為4-灶神星的太空巖石。它是小行星帶中的第二大天體,它可以告訴我們很多關於太陽系在數十億年中所經歷的動蕩。

「隕石為我們提供了我們自身最早的歷史,」該研究的共同作者Yuji Sano教授在一份聲明中說。「這就是它們讓我著迷的地方。通過研究掉落到地球上的隕石的屬性,如放射性衰變產物,我們可以推斷出它們是什麼時候來的,從哪裡來的。在這項研究中,我們研究了來自灶神星的隕石,這是一顆僅次於矮行星穀神星的第二大小行星。」

研究人員在研究這顆小行星時發現,小行星上到處都是撞擊痕跡,這對其大小的小行星來說並不罕見。然而,當仔細觀察已知源自較大的灶神星體的隕石時,研究小組發現它在41.5億年至44億年前曾遭受 "重轟炸 "的跡象,這比人們認為的後期重轟炸發生的時間要早得多。

這可能表明,後期重轟炸並不是一個濃縮的時間段,在這個時間段內發生了大量的撞擊,而是一個較長的時間段,整個系統都有規律地發生了撞擊。

「來自灶神星的隕石清楚地向我們展示了比LHB更早的撞擊,這就提出了一個問題,『後期重轟炸是否真的發生了?』」Sano提出。「在我們看來,早期太陽系的撞擊比LHB更早達到頂峰,並隨著時間的推移平穩減少。它可能並不是目前模型所描述的災難性的混亂時期。」

相關焦點

  • 小行星Bennu表面發現可能來自灶神星的隕石
    Bennu表面發現可能來自灶神星的隕石(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外媒CNET報導,小行星Bennu是美國宇航局(NASA)Osiris-Rex 任務的主題,而其似乎發現了一些不尋常的「紀念品」。
  • 銀幣中的太陽系,紐埃2018年太陽系灶神星隕石鑲嵌銀幣
    紐埃自2015年開始發行太陽系隕石鑲嵌仿古銀幣,繼月球、水星、火星後,太陽系系列的第四枚隕石鑲嵌銀幣是太陽系最大的小行星之一「灶神星」。紐埃的太陽系系列隕石鑲嵌銀幣也是非常值得收藏的。一顆NWA 4664灶神星隕石實體被鑲嵌在隕石坑裡。邊緣「SOLAR SYSTEM-VESTA」翻譯成「太陽系-灶神星」。灶神星和NWA 4664灶神星隕石:灶神星的小行星序號為4 Vesta,是太陽系小行星帶第二大的天體。它的形狀有些不規則,大約是一個扁球體的樣子。
  • 來自灶神星的隕石HED
    ,小行星序號為4 Vesta,又稱第4號小行星,是太陽系最大的小行星之一,平均直徑525千米(326英裡),是德國天文學家海因裡希·歐伯斯在1807年3月29日發現,以羅馬神話中家和壁爐的女神Vesta命名,Vesta是古代義大利的管理爐灶和火種的女神,相當於希臘神話中的赫斯提亞,是炊事人員、磨坊工人、麵包師的保護神。
  • 灶神星隕石特徵
    天體撞擊是太陽系中最重要最廣泛的過程之一,弄清不同天體撞擊強度與時空分布可以為構建太陽系天體的動力學演化理論提供重要制約參數。
  • 庫克群島2018年鑲藍色玻璃灶神星HED隕石3盎司銀幣
    作為庫克3盎司的第三枚隕石銀幣,庫克群島在2018年設計了鑲藍色玻璃灶神星HED隕石3盎司銀幣,繼續採用仿古工藝,濾鏡形式,超高浮雕,由於鑲嵌灶神星HED隕石,所以鏤空了代表灶神星的藍色玻璃鑲嵌,藍玻璃上有猶如灶神星圖案,猶如在藍色的宇宙星空。
  • 科普:HED隕石研究揭示灶神星複雜地質演化過程
    歡迎各位朋友們來到 星石空間站 ,本次星際知識之旅將為您講述HED隕石研究揭示灶神星內部複雜地質過程。灶神星(Vesta),是太陽系主小行星帶的一顆小行星,由德國天文學家奧伯斯於1807年3月29日發現。
  • 太陽系小行星帶三傑:灶神星、智神星和婚神星
    小行星帶示意圖關於小行星帶的形成有幾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在木星和火星軌道之間,本來也存在著一顆太陽系大行星,後來由於強烈的天體碰撞,導致大行星碎裂,從而形成數以萬計的小行星。另一種說法是,由於木星這個太陽系行星中的大塊頭的存在,在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就難以形成大行星,只能以小行星的形態存在。
  • NASA在小行星Bennu上發現可能來自小行星灶神星的塊狀物
    ▼ 小行星Bennu是美國宇航局(NASA)Osiris-Rex 任務的主題,而其似乎發現了一些不尋常的「紀念品」。在一個宇宙「CSI」的案例中,研究人員已經追蹤到Bennu表面的一些明亮巨石的來源,是一顆名為灶神星的不同小行星。
  • 同位素分析再現灶神星幾十億年前「受創」史
    作為太陽系小行星帶中「最亮的那顆星」,灶神星一直吸引著人們的目光。它不僅個頭大,是小行星帶中的第二大行星,而且和地球一樣具有殼、幔和金屬核等圈層。科學家認為,對它的研究有助於揭開行星演化的奧秘。
  • NASA在Bennu上發現可能來自小行星灶神星的塊狀物
    據外媒CNET報導,小行星Bennu是美國宇航局(NASA)Osiris-Rex 任務的主題,而其似乎發現了一些不尋常的「紀念品」。在一個宇宙「CSI」的案例中, 研究人員已經追蹤到Bennu表面的一些明亮巨石的來源,是一顆名為灶神星的不同小行星。
  • 具有不同類別和來源的隕石,如何解鎖太陽系的演化?
    哪怕是一個鑑別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員,也需要藉助儀器來確定目標物體是否是隕石,以及它應該來自於何處,所謂的肉眼觀測只能起到輔助性作用。科學家們正是通過對這些碰撞之後留下的殘餘物進行研究,以了解這些在小行星發生碰撞之前就已在地球墜落的隕石,與早期太空中的巖石成分有何不同。我們都知道,隕石也會根據其自身的特點,而被劃分為不同的類別,並且,隕石的來源也並不單一。
  • 隕石是什麼,它是從哪裡來的,為什麼地球上會有「隕石雨」
    上世紀70年代初,美國科學家分析了兩種含碳球粒隕石,並首次在其中發現了有機化合物。在不到10年的時間裡,隕石中發現了60多種有機化合物。大多數學者認為隕石中有機物的來源是非生物合成的「前生物物質」。大多數隕石來自小行星,少數來自類地行星。
  • 揭秘灶神星黑色隕石坑 或為生命起源找到線索
    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發現灶神星(Vesta)上最大的一些撞擊坑內部和邊緣部分呈現出暗黑色,有些地方甚至比黑炭還黑。當科學家第一次看到這些的時候,他們為此感到大惑不解。隨著後續的研究發現,這種情況是由於撞擊形成的,其中黑色的沉積物是富含碳的撞擊物體在過去45億年的漫長歷史中逐漸累積形成的。
  • 美國飛船在小行星上發現「外星物質」,呈銀白色,或來自其它星球
    ,OSIRIS-REx號飛船旨在先對近地小行星本努進行為期2年仔細探測,然後收集60克小行星樣品,最後將珍貴樣品帶回地球,科學家希望通過研究這些樣品來了解太陽系起源。,直徑約525公裡,它是天文學家海因裡希·歐伯斯在1807年3月29日發現,以羅馬神話中女神Vesta來命名,中文翻譯為灶神星。
  • 科普:稀有的HED族隕石來自哪裡?
    灶神星是小行星帶發現的第4號小行星,由德國天文學家奧伯斯於1807年3月29日發現。奧伯斯在他發現第2號小行星的天區室女座西北部發現了灶神星。他給這第4號小行星取名為Vesta,中文譯名為灶神星。根據宇宙射線暴露的測量,認為多數的HED隕石來自幾次不同型態的撞擊事件,並且在太空中經歷600~7,300萬年的時間才撞擊到地球。
  • 來自古代太空巖石中的冰化石揭示了早期太陽系的線索!
    46億年前到底是什麼樣的世界?這是一個大多人都想知道的問題!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科學家們發現了古代小行星的冰化石,這些化石可能揭示出數十億年前我們的太陽系是什麼樣子。簡單來說,來自古代太空巖石中的冰化石揭示了早期太陽系的線索!
  • 黎明~灶神星上的「流星」
    黎明號  Dawn (spacecraft)作者:譚  巍編輯:曾躍鵬2018年11月1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一直在小行星帶的灶神星(Vesta)和穀神星(Ceres)軌道上運行的「黎明」號小行星探測器,因燃料耗盡而壽終正寢。
  • 深度凍結數十億年的彗星樣本,可以解開地球與早期太陽系關係?
    科學家們了解到,該隕石中嵌入了富含碳的碎片,可以通過薄片照射偏振光來看到隕石的顏色。這個奇怪的新發現,讓我們對早期太陽系的看法有了新的扭曲。基於該研究的論文已在Nature Astronomy上發表,這對了解早期太陽系的化學反應起到了很好的幫助作用,深度凍結數十億年的彗星樣本,或可以揭示了地球和早期太陽系的關鍵信息。
  • 灶神星和穀神星的隕石坑幫了大忙,揭示出重要線索
    羅馬國家天體物理研究所的科學家說,小行星帶中兩個最大的行星灶神星(Vesta)和穀神星(Ceres),可以幫助查明木星何時再早期太陽系的演化過程中開始形成。他們研究模型這兩個小行星的隕石坑歷史—據說兩個小行星是太陽系中最古老的隕石坑,表明隕石坑的類型和分布在木星發展的不同階段表現出明顯的變化。
  • 來自火星和木星之間的隕石
    隕石是指從行星際空間穿過地球大氣層燒蝕後到達地表的流星體殘留體。主要來自太陽系中的小行星和慧星,還有少量來自月球與火星,更少量來自太陽系外的物體。太陽系的小行星帶是分布在火星和木星之間的眾多小天體,是地球隕石的主要來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