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不同類別和來源的隕石,如何解鎖太陽系的演化?

2020-12-05 環球科學貓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系列徵文

作者:文/虞子期

在我們的地球上,許多已被發現的隕石都超過了4.6億年,而它們的形成皆始於太陽系中曾發生的碰撞事件。哪怕是一個鑑別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員,也需要藉助儀器來確定目標物體是否是隕石,以及它應該來自於何處,所謂的肉眼觀測只能起到輔助性作用。科學家們正是通過對這些碰撞之後留下的殘餘物進行研究,以了解這些在小行星發生碰撞之前就已在地球墜落的隕石,與早期太空中的巖石成分有何不同。我們都知道,隕石也會根據其自身的特點,而被劃分為不同的類別,並且,隕石的來源也並不單一。那麼,這些最終在地球上形成隕石的物體,如何幫助我們解鎖太陽系演化過程中的諸多秘密?

不同類別的隕石具有怎樣的特徵

科學家們根據隕石組成材料的不同,將其主要劃分為鐵隕石、石隕石和石鐵隕石這三種類型。這些不同的隕石類型具有不同比例的金屬含量。顧名思義,石隕石中鐵鎳金屬的含量最低,通常都小於或等於30%左右,而鐵隕石的鐵鎳金屬含量則是其中最高的一種,大約可以佔據95%左右的百分比。從整體組成成分和構成來看,鐵隕石中鐵和金屬鎳的含量分別佔比90%和8%左右,它的外層一般都被黑色或褐色的氧化層(融殼)所包圍,且遍布著大小不等的圓坑(氣印),同時還具有不同形狀的溝槽(溶溝),而這一切都始於隕落過程中的劇烈燃燒。

事實上,石隕石這個類別佔據了隕石總體量的95%左右,被廣泛地認為代表了創造太陽系時的殘餘碎片,通常都含有生物體分子基礎的含碳或有機的化合物,甚至還存有水的痕跡。但它的構成成分中只含有微量的金屬鐵微粒,主要是由橄欖石這樣的矽酸鹽礦物、少量斜長石和輝石所構成,並且,由於其內部組成並不統一,因而又被劃分為了不含球粒結構的不含球粒隕石,以及含有球粒結構的球粒隕石。而石鐵隕石的構成除了鐵鎳金屬之外,還含有矽、酸和鹽礦物等,可達到70%左右的含鐵量,由於其內部的構造和主要構成成分區別,因而又再次被分為了橄欖石石鐵隕石、古銅輝石和中鐵隕石這幾種類型。

隕石從形成到墜落經歷的演變過程

在太陽的周圍,有不計其數的小天體圍繞其運行,它們的直徑值涵蓋了從幾釐米到數十公裡的範圍,當處於不斷運行狀態之中的它們發生撞擊之時,便會因為高壓高溫環境而成為熔融體。通常情況下,哪怕是同一顆隕石也會擁有兩種不同特性的熔殼,首先是在太空環境中發生撞擊時擁有的熔殼,其次是當其進入我們的地球大氣層之後,通過與空氣發生的摩擦而又一次形成的新熔殼。或許你有所不知,當隕石處於高空飛行狀態的時候,其表面溫度高達數千度,隕石正是在這樣灼熱的溫度下融化為液體,直到底層濃密大氣讓其逐漸冷卻之後才形成了熔殼。

事實上,對於大多數流星體而言,只要它們進入大氣層基本都會面臨被瓦解的命運,並且,也只有足夠大的隕石才會在地面形成較大的撞擊坑,因而我們每年新發現的隕石墜落現象並不多。當大氣層有流星體穿越而過的時候,有的火球可明亮到與我們的太陽光度相媲美,然而它們中的大多數都相對更為暗淡,若這樣的過程發生在白天,我們將很難注意到它的墜落。流星體在進入大氣層之後會被雕刻成各種形態,碎裂的它們也可能會形成幾顆、乃至幾千顆的隕石雨。而這個集中墜落的區域被稱為散布區,且往往呈現出橢圓的形態,而這場隕石雨中最大的一顆隕石,則會選擇在該散布區最遠的地方墜落。

隕石如何解鎖太陽系演化的秘密

科學家們經過長時間以來的研究發現,那些墜落在地球上的隕石和早期太空巖石的成分並不相同,並且,當下那些常見的隕石和特別罕見的隕石,在很久以前呈現出了截然相反的稀有程度。更好地了解隕石這種碰撞殘骸的構成和來源,便能為我們解鎖更多太陽系演化的秘密。比如,地球上的某些罕見隕石,就揭示了其形成於小行星灶神星的大規模撞擊事件之中。科學家們研究發現,當天空中明亮的小行星灶神星遭遇巨大的撞擊,便可能會導致由鐵和石頭混合而成的稀有隕石,而該事件的發生時間至少超過了45億年,灶神星和只有其十分之一大小左右的巖石發生了碰撞,並被這塊巖石滲透了核心。

該研究對象是一種中鐵隕石,雖然它是石鐵隕石中的一種,但卻具有特殊的化學成分,而這些成分都指向它的來源並不簡單,且源自於小行星的熔融金屬核心。而這顆小行星,正是太陽系中第二大的小行星灶神星,這意味著在太陽系早期,灶神星進化過程中發生了一次巨大的撞擊事件。隕石重金屬和晶體的物理特性都表明,這些混合在一起的材料應形成於一個寬度大約530公裡左右的小行星的熔融核心,而這一切都剛好與灶神星相匹配。

與此同時,研究人員還對鋯石中鈾和鉛的同位素水平進行了檢擦,從數據結果來看,這些隕石中矽酸鹽的形成時間應該在45.5億年前,而金屬和矽酸鹽之間的混合則大概發生在45.2億年前,混合發生的時間比其中物質本身的形成時間略晚。簡而言之,當灶神星在形成之後得到了充分冷卻,並擁有了分離不同地殼、核心層和地幔的能力,就被一塊大約灶神星十分之一大小的巖石所撞擊,然後在其北半球遺留下了一個延伸至其核心的隕石坑。通過中鐵隕石在灶神星上形成時間的確定,科學家們重建了該小行星的進化史,而其他星體也將更多地運用到這樣的概念,而太陽系演化過程的諸多秘密也因此而被解開。

相關焦點

  • 原始隕石磁場幫助了解太陽系的早期演化過程
    原始隕石磁場幫助了解太陽系的早期演化過程   科學家們所關注的是其中含鐵礦物捕獲的磁場,磁場強度約為54微特斯拉(micro-tesla)。和地球表面磁場強度相似,其範圍為25-65微特斯拉。巧合的是,之前測量的許多隕石也有著相近的磁場強度。但是目前的理解是,這些測量受到了地球磁場的影響,甚至受到了隕石收集者手部磁鐵的影響。   德施說:「在最新的實驗中,在隕石球粒中探測到了之前從未探測到的磁性物質。從中可以看出,每一個隕石球粒都像是一根條形磁鐵一樣被磁化,但是其『北極』卻指向隨機方向。」他說這說明在它們進入隕石之前就已經被磁化了,並不是在地球表面才被磁化。
  • 隕石有幾種類別?在那裡出手?
    中國觀賞石協會,隕石專業委員會首屆高級研修培訓班圓滿落下帷幕。筆者有幸成為首屆高級研修班的一員。聆聽了「嫦娥探月之父」歐陽自選院士、繆秉魁博士等專家精彩課程,頗感獲益匪淺。無論對隕石的來源、形成、分類、鑑定及收藏,均有更深層次的領悟。堅信隕石收藏空間巨大,蘊藏無限商機,有著不可估量之前景。
  • 50億年前,分子雲核的引力坍塌,太陽系得以誕生,隕石藏著秘密!
    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LLNL)的科學家和明斯特大學合作者回顧了近年來的研究,這些研究表明隕石如何在非碳質(NC)和碳質(CC-巖石或沉積物中含有碳或其化合物)群之間表現出基本的同位素二分法,這兩種群最有可能代表來自太陽系內外的物質,其項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天文學》期刊上。
  • 隕石中發現太陽系中最古老的物質,科學家:比太陽年齡大
    近期,從1969年墜落於澳大利亞的「默奇森」隕石中發現了50億~70億年前的星塵(恆星死亡時,這些星塵被噴射而出,經恆星死亡產生的磁風吹向各處,逐漸聚集成隕石),這些星塵是恆星死亡後的骨灰,是迄今為止在地球上發現的最古老的固體物質。
  • 吉林隕石墜落:讀懂了隕石,我們就能了解地球的演化故事
    ,有些隕石的化學成分與地球巖石的幾乎一致[1],再根據太陽系行星運動的特點提出了科學的假說: 隕石、地球、月球是在大致相同的時間由太陽星雲的重力凝聚而成,地球的形成可以大致分為這麼幾步[2]: 1.
  • 科普:HED隕石研究揭示灶神星複雜地質演化過程
    美國的「黎明號」探測器於2011年7月到2012年9月對灶神星進行了探測,發現灶神星是一顆具有核-幔-殼結構俱全的小行星。HED隕石巖石學屬於玄武質(巖漿)無球粒隕石是完全熔融的產物,代表玄武質巖漿形成的火山巖和深成巖。
  • 早期太陽系的物質是如何實現遷移的?隕石裡或有答案
    圍繞恆星的行星是如何形成的?普遍觀點認為,它們是由新形成的恆星周圍旋轉的塵埃-氣體盤中的物質吸積而成的。在太陽系中,球粒隕石為原行星盤的物質組成提供了證據。球粒隕石是一種由微型球粒物構成的隕石,它們像宇宙積塵一般聚集到了一起。論文作者、UCD地球與行星科學教授Qingzhu Yin說:「如果我們能了解物質輸運情況,就能了解盤狀物的性質,並推斷出行星的形成機制。」
  • 通過研究隕石,科研人員發現了早期太陽系中物質的傳播形式
    對稀有類型的隕石的新研究表明,即使木星清除了形成行星的塵埃和氣體盤中的間隙,來自太陽附近的物質仍到達了外部太陽系。這項研究結果於本周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使人們對我們的太陽系如何形成,以及行星如何圍繞其他恆星形成有了新的認識。
  • 中國再添罕見稀有隕石,太陽系形成之初地帶,EL7頑輝石隕石
    這種隕石介於球粒隕石和無球粒隕石之間,代表球粒隕石裡巖石學最高的,Primitive Enstatite Achondrite(原始~頑輝石無球粒隕石),母體行星最初形成於太陽系原始星雲盤的內側,與NWA10519 Enstatite rich Achondrite ungrouped 有些類似但又不同,隨著研究的進行,將進一步給愛好者揭開它神秘的面紗!
  • 隕石成分體現早期太陽系的物質遷移
    圍繞恆星的行星是如何形成的?普遍觀點認為,它們是由新形成的恆星周圍旋轉的塵埃-氣體盤中的物質吸積而成的。在太陽系中,球粒隕石為原行星盤的物質組成提供了證據。球粒隕石是一種由微型球粒物構成的隕石,它們像宇宙積塵一般聚集到了一起。論文作者、UCD地球與行星科學教授Qingzhu Yin說:「如果我們能了解物質輸運情況,就能了解盤狀物的性質,並推斷出行星的形成機制。」
  • 重大突破,原始隕石或揭示生命起源、太陽系起源,答案在意料之中
    這一假說認為,帶有生命物質的隕石、小行星等小天體在掉進地球時,這些生命物質就像「種子」那樣,在地球上「萌芽」,最後進化出越來越複雜的生命。現在有研究表明,這一個猜測很可能可以解釋地球生命的起源,因為找到了這方面的證據。據科學報告的資料顯示,有研究人員在古老的隕石中發現了一些核糖和其他生物必需的糖分(阿拉伯糖和木糖)。
  • 科普:太陽系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火成巖隕石什麼樣
    新華社北京8月8日電 美國研究人員發現,一塊來自非洲西北部的隕石誕生於45.65億年前,它是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的火成巖隕石,其獨特形態與成分有助於追溯早期太陽系的行星演化。這塊隕石編號為NWA 11119,2016年12月於西非國家茅利塔尼亞的沙丘中被發現。它可能是在某顆微行星的火山活動中產生的,當時太陽系剛剛形成,地球和其他類地行星還沒有誕生。來自美國新墨西哥大學、美國航天局詹森航天中心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對這塊隕石進行了詳細分析。研究論文發表在新一期英國《自然·通訊》雜誌上。
  • 如何辨別玻璃隕石外表特徵及玻璃隕石如何鑑定
    【古董鑑定知識:每天早上8點更新】 如何辨別玻璃隕石外表特徵及玻璃隕石如何鑑定 玻璃隕石鑑定真假的方法,玻璃隕石鑑定說難不難,說易不易。難在很多人都沒有見過真玻璃隕石,甚至都沒見過真玻璃隕石的照片。
  • 來自火星和木星之間的隕石
    隕石是指從行星際空間穿過地球大氣層燒蝕後到達地表的流星體殘留體。主要來自太陽系中的小行星和慧星,還有少量來自月球與火星,更少量來自太陽系外的物體。太陽系的小行星帶是分布在火星和木星之間的眾多小天體,是地球隕石的主要來源地。
  • 外媒:早期太陽系隕石解釋了地球是如何獲得水的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日前,據外媒報導稱,一些最古老的隕石也許可以解釋水是如何進入地球的。因為科學家發現了證據,即碳質球粒隕石,是一組來自太陽系約45億年的隕石,直到幾十萬年前還存在著液態水。
  • 玻璃隕石一組
    隕石是地球以外星體落在地球表面的殘骸,攜帶了大量的宇宙信息,是人類研究元素的產生,宇宙、太陽系及地球生命形成和演化,以及宇宙災害、特殊礦產生的寶貴實物資料,也對人們研究地球外生命提供了難得的載體,被視為具有重要科學與文化價值的文物標本。現在科學研究證明,玻璃隕石是某種石隕石降落過程中融化的液質冷卻後的產物。
  • 地球上的一些隕石是不是起源於太陽系之外?
    由於隕石的樣本要大得多,我們發現其中高達94%實際上是石質(矽酸鹽基)隕石,因此有必要制定一個更好的分類方案。否則,你會把所有最常見的隕石放在一起,它們之間有著巨大的重要區別。這張黑白馬賽克照片顯示了火星探路者號火星車索約納號(前景)和火星表面,上面的標籤顯示了1997年7月6日這些巖石的不同名稱。
  • 南極洲隕石中有神秘星塵,新星爆炸和太陽系起源有何關聯?
    與此同時,科學家們還對這些成分和模型進行了對比,從而確定了它的來源:可能是來自一種叫做新星的特定類型的恆星爆炸。所謂新星爆炸,指的是發生在白矮星和普通恆星之間的能量交換,在這個過程中,這顆恆星燃燒掉了大部分核燃料,而白矮星則將另外一顆恆星作為自己的食物,吸收了足夠的新材料,然後在這次巨大的爆發中讓自己重燃,緊接著再將物質噴射到太空之中。
  • 地球上水的來源
    是地球形成時本就具有的,還是後期演化過程中由地外添加的?如果是多來源的,各個來源佔有多大比例?這一系列問題的答案不僅制約著人類對於地球形成演化過程的認知,對明確地球上生命系統的形成與演化也起著重要的限制作用。不同的地外源區的氫有不同的同位素組成(D/H值),所以氫同位素組成是判斷地球上水來源的重要依據。
  • 三塊不同質地區別的月球隕石
    目前全球收集隕石中月球隕石佔隕石總量不到0.5%,是隕石中的稀有品種,月球隕石是月球被小行星撞擊時,撞擊區的月球巖石受到撞擊反彈到空中,當這些反彈到空中的月球巖石速度大於月球的逃逸速度時,月球巖石就逃離了月球進入了行星際空間運行,在行星際空間運行期間,當月球巖石的運行軌道與地球的運行軌道相交時,便穿過地球大氣層落到地球表面,形成月球隕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