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qiangzi(八牆子)隕石,於2012年最早發現,發現地點為新疆巴裡坤地區,發現總重量為:1.2公斤(3個個體,墜落後摔碎,可拼接在一起),Baqiangzi 隕石的發現,具有裡程碑的意義,它是全世界僅有的兩個EL7隕石(另一個是1989年發現的Ilafegh 009隕石),是我國首個戈壁中發現的頑輝石隕石,也是我國第一個被發現的頑輝石隕石EL7,填補了中國多項空白,該品種稀有度極高,研究價值重大,同類隕石標本國際上沒有流通,八牆子隕石的發現,在中國稀有隕石發展史上一定會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隕石中的珍寶!
隕石愛好者都知道巖石學7的隕石相當罕見,EL7更是稀有中的怪胎,絕大多數人未曾聽過,更不要說看到實物!這種隕石介於球粒隕石和無球粒隕石之間,代表球粒隕石裡巖石學最高的,Primitive Enstatite Achondrite(原始~頑輝石無球粒隕石),母體行星最初形成於太陽系原始星雲盤的內側,與NWA10519 Enstatite rich Achondrite ungrouped 有些類似但又不同,隨著研究的進行,將進一步給愛好者揭開它神秘的面紗!
2012年,該隕石被中國著名隕石獵人王建明先生尋獲,據發現者介紹,一百多克的個體,熔殼、氣印很明顯,當時並未引起重視,覺得可能是普通球粒隕石,所以此塊石頭便被王建明先生放置在一旁,直到幾年後,王建明先生工作之餘路過之前發現地又找到另一塊一百多克的個體,發現和之前的隕石可以拼接在一起,這才想起之前的那塊隕石,於是2017年將所以已發現的隕石標本郵寄給國際隕石收藏家王子堯先生。
經過切割化驗後,結果令人震驚,是極其稀有的類型,這是30年後再次發現的EL7隕石,也是全世界僅有的兩塊EL7隕石類型之一,王子堯先生並將結果告知王建明先生及其夫人郭雪嵐女士,按照之前拼接的結果,斷定應該還有一個較大的碎塊未被發現。
于是之後的3年裡,王建明先生工作之餘在發現地尋找數十次,均無任何收穫,直到2019年末,終於在發現地尋找到899克最大個體,至此,1200克隕石的3個弟兄均被找到。
王建明先後幾年數十次在當地尋找,並擴大搜尋範圍,均未有新的發現。
王子堯先生於2019年10月將八牆子隕石全部購買,王子堯先生說隕石標本暫不出售,主體也不再切割,相關研究正在進行中,標本將優先提供科學研究(科研機構若需要樣本將無償捐贈以供研究)愛好者今後有機會可在個人公益展館內一睹該隕石真容!
Baqiangzi 八牆子隕石品種珍稀度之高,科研價值之大,在國內目前是首屈一指的。可以預見在不遠的將來,越來越多的珍貴隕石品種將在中國被發現!
延伸閱讀:
頑輝石球粒隕石(Enstatite Chondrite)較為罕見,因多含頑輝石(一種輝石族礦物,雙鏈矽酸鹽,化學成分MgSiO3)而得名。比較特別的地方是,這種隕石呈還原性,鐵元素幾乎都是以單質形式存在,幾乎不含鐵的氧化物,這很有可能意味著他們的母體最初位於太陽系形成之初的中心地帶。
這一類球粒隕石又按成分劃分為高頑輝石群(High Enstatite)和低頑輝石群(Low Enstatite)。E型球粒隕石的礦物幾乎不含鐵的氧化物是在乾燥缺氧的環境中極度還原的條件下形成的,大部分的鐵都是以金屬或者硫化亞鐵的形式存在,硫化物礦物組成很複雜,強親石元素都是以硫化物相生成!
頑輝石球粒隕石是發現比較稀少的一種球粒隕石,約佔隕石發現總數的2%左右。頑輝石球粒隕石是太陽星雲冷凝吸積的直接產物,具有非常特殊的巖石礦物學特徵(如CaS, MgS等各種親石元素硫化物的出現,Sio在金屬相的存在等),這些地外礦物是揭示太陽星雲在極端還原條件下形成與演化的鑰匙。此外,對該類型隕石的研究還有助於認識太陽星雲在徑向上的物質組成與變化規律等。
頑輝石球粒隕石是極端環境下冷凝形成的產物,不同化學群球粒隕石代表了太陽星雲不同區域的演化產物,其中由碳質球粒隕石、普通球粒隕石、到頑輝石球粒隕石,它們的形成區域與太陽之間的距離逐漸增大,物理化學條件由氧化轉變為強還原。
根據頑輝石球粒隕石的礦物與金屬含量的高低,所以它們又被劃分為高鐵(EH)和低鐵(EL)二個化學群,最新的隕石研究表明在EH與EL群之間又發現了個別特別的頑輝石球粒隕石,新的頑輝石球粒隕石類型出現,反映了太陽星雲的化學組成在空間上具有連續變化的特點。
頑輝石球粒隕石它們均形成於極端還原的條件下,一些典型的親石元素,如Na, K, Ca, Mg等表現出明顯的親硫性,並以各種硫化物形成存在,矽可以Si°形式存在於金屬相中。因此,該類隕石是認識太陽星雲在強還原條件下演化,以及強還原物質熔融分異的探針。
通過光譜分析研究表明,頑輝石球粒隕石可能來自一顆直徑超過200公裡的16號普賽克小行星,但另外一些研究表明水星也可能是它們的母體。不同於大多數其它球粒隕石,頑輝石球粒隕石的礦物幾乎不含鐵的氧化物質,它們可能是在乾燥缺氧的環境中形成的。
頑輝石球粒隕石中常含有多種不尋常的礦物質,其中包括一些隕硫鈣石(CAS)、隕硫鎂鐵錳石(MGS)、隕矽鐵鎳石(Fe-Ni矽化物)和鹼金屬硫化物等(例如,隕硫銅鉀礦和隕硫鈉鉻礦等),這些礦物大都是在極度還原條件下形成的,頑輝石球粒隕石經歷了小行星母體的熱變質作用。
在確立EH和EL群隕石母體巖石礦物學特徵的基礎上,開展強還原條件下隕石熱變質作用的研究,首次發現該類隕石在熱變質過程伴隨明顯的還原反應。在南極隕石中發現4個衝擊熔融EH群隕石,結合不同巖石類型EH和EL群隕石的對比研究,並藉助各種宇宙溫度計和閃鋅礦溫度-壓力計等,提出EL群隕石母體具有緩慢冷卻和相對開放體系的特徵,而EH群隕石母體經歷了碰撞破碎、再重新吸積等複雜的演化歷史。此外,在頑輝石隕石中首次發現F-金雲母,提供了研究揮發性組分在強還原隕石母體中演化的重要線索。
頑輝石球粒隕石形成於極端冷凝的特殊條件下,它們中凝聚著諸多的太陽星雲演化物質,其富含的地外金屬和各種硫化物凝聚順序是,從高溫到低溫依次為:隕磷鐵礦、隕硫鈣礦、隕硫鎂礦、金屬相、閃鋅礦-隕硫鐵銅鉀礦、各種鉻硫化物等。
EH型頑輝石球粒隕石,也叫頑輝石高鐵球粒隕石,它們包含的球粒直徑通常小於0.2毫米,但親鐵元素矽質礦物的含量比例較高,巖相中一般含有超過10%的金屬顆粒礦物。EH型球粒隕石的性質特徵區分,是根據它的鐵鎳金屬及矽礦物含量比例進行判斷的。
EL型頑輝石球粒隕石,它們的頑輝石含量比較低,球粒直徑通常大於0.5毫米,它們的親鐵元素矽質礦物含量也沒有EH型高,通常在鐵鎳金屬相中只夾雜著1%的矽質礦物。頑輝石球粒隕石中的球粒比例多寡,可能與其含鐵量的多少有關,通常含鐵金屬多其夾雜的球粒物質也比較多。富鐵頑輝石球粒隕石常以單斜頑輝石為主要礦物相,貧鐵頑輝石球粒隕石常以斜方頑輝石為主要礦物相。
本文章所有資料全部由隕石收藏家 先生提供並授權。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