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省寧強縣的人們突然聽到天空中傳來一陣隆隆的響聲,放眼看去,只見半空中出現一團耀眼的亮光,正以極快的速度飛馳而來。「啊!飛碟!」 有的人驚喊道。但話音剛落,就聽到「轟隆」一聲爆炸,亮光驟然分散為若干碎塊,飛速地墜落下來。人們循聲找去,終於找到了四個碎塊。原來它們是天上降落下來的隕石,分別重0.35、0.38、 0.78 及3.1公斤。
寧強的這次隕石墜落,對於我國的地球和空間科學研究者來說,是一件具有十分重要意義的大事。這是因為這次墜落的是一種十分罕見的,我國還沒有發現過的碳質球隕石。碳質球隕石被人們視為是太陽系原始星雲物質的標本,它未曾經受隕石母體內作用過程的影響,記錄了原始太陽星雲不同形成部位的物理化學狀態和形成事件的直接證據。當代許多有關太陽系早期狀態的重要結論,大多來自對碳質球粒隕石的研究。如今天我們知道,原始太陽星雲是不均勻的,在它坍縮向太陽系演化過程中,有外來超新星物質的加入,就是來自碳質球粒隕石的研究結果。再譬如,今天我們對太陽系各類元素豐度的了解,也是碳質球粒隕石的研究成果。
然而,遺憾的是,碳質球粒隕石卻非常罕見,迄今在全世界已收集到的三千多例隕石中,碳質球粒隕石僅佔百分之一左右,即只有三十多例,而在我國直到1983年寧強隕石墜落之前,還沒有收集到碳質球粒隕石的報導,因此,寧強隕石的墜落自然要受到人們的極大重視。
據研究,寧強碳質球粒隕石含有大量輪廓清晰的球粒及集合體,其中球粒約佔總體積的35%左右,橄欖石集合體則佔8%左右,另有2%左右的難熔包體,它們嵌布於暗色的細粒的佔體積約50%的基質內。其主要礦物是鎂橄橄石、局部可見頑火輝石和斜長石,不含均質玻璃。這些磷酸鹽的含量比為93.2%,它有3.3%的磁鐵礦,3%的硫化物及0.5%的金屬鎳鐵。根據礦物化學成分可以確定寧強隕石在分類上屬於碳質球隕石中的CV群,類似於CV3的氧化亞群。但與典型的CV3相比,具有非常低的難熔包體,較高的橄欖石集合體,以及較高的聚集球粒豐度;與CV3氧化型球粒隕石相比,又具有較多的金屬鎳鐵,及較多的磁鐵礦。儘管如此,研究者們仍然認為,寧強隕石與其它CV群碳質球隕石具有共同的星雲形成區,也即它們大致形成於距中心天體一太陽約3~5個天文單位的星雲區裡,只是與其它CV群隕石相比,在其形成過程中曾經歷不盡相同的燒結熔融和碰撞吸積的歷史,從而造成了它們之間的區別。
當然,寧強隕石的研究還剛剛開始,許多隱藏在它內部的宇宙信息還有待揭露。我們可以期望在不久的將來,就象著名的阿倫德隕石和默奇森隕石一樣,它將告訴我們許多重要的事情。
註: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後臺留言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