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公布了他們對去年9月墜落在歐洲的隕石的初步分析。報告指出:該巖石是白天爆發的小行星撞擊地球的殘餘,其能量大約為0.48千噸TNT,是一種碳質球粒隕石,這種隕石含有太陽系早期的物質。
2019年9月12日,來自荷蘭、德國、比利時、丹麥和英國的500多人聲稱他們在光天化日之下看到一道亮光划過天空。第二天,一個名叫埃裡克的德國人在他前面的草坪上偶然發現了一個黑色、表面光滑、24.5克的隕石塊,他把該隕石塊交給了德國明斯特大學,比肖夫教授和博士生馬庫斯對該隕石塊進行了分析。
兩人通過掃描電子顯微鏡分析,隕石中含有0.05到1毫米大小的球粒,這些球粒叫做隕石球粒,含有豐富的層狀矽酸鹽和碳酸鹽礦物質,這些礦物質需要水才能形成。他們把這塊隕石歸類為碳質球粒隕石,碳質球粒隕石是一種古老的巖石,它的組成成分與早期形成並向地球輸送水的星子相同。從太陽系中各類天體的形成角度來看,碳質球粒隕石是目前人類所了解的最珍貴的太陽系「考古」樣品,對揭開太陽系的誕生、行星和生命起源之謎具有很大的科研價值。較大的星體內核是金屬聚合體,高金屬球粒聚合體碳質球粒隕石可以很好地揭視太陽系中各星體形成的奧秘。
這樣的發現令人興奮,因為這類隕石只佔目前地球上發現的隕石的3%,但對科學家來說是最重要的,因為它們包含了45億年前可能存在於太陽系的物質的記錄。我們知道,地球是一顆時刻處在動態變化中的行星,諸如板塊構造運動和侵蝕風化作用等的地質活動已經擦去了早期地球遺留下的大部分地質記錄。因此,對碳質球粒隕石的全面研究對於了解我們星球的形成過程以及演化過程非常重要。最著名的碳質球粒隕石是220磅重的默奇森隕石,它含有胺基酸和糖等令人吃驚的分子。
科學家可以將來自這些碳質球粒隕石的信息與來自外太空巖石的觀測結果結合起來。當「隼鳥二號」宇宙飛船的吉祥物著陸器墜落到小行星龍谷號上的一個洞裡時,它的攝像頭顯示,這個物體的表面看起來很像碳質球粒隕石。在進入地球大氣層之前,像弗倫斯堡小行星這樣的巖石看起來可能與像龍宮這樣的小行星相似。不過要完全了解地球上的隕石和產生它們的行星之間的聯繫,人類還有很多工作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