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神星隕石特徵

2021-02-15 浪淘沙正能量古玩交流

天體撞擊是太陽系中最重要最廣泛的過程之一,弄清不同天體撞擊強度與時空分布可以為構建太陽系天體的動力學演化理論提供重要制約參數。隕石中的高壓礦物幾乎都是天體撞擊的產物,它們主要發現於普通球粒隕石、火星隕石和月球隕石。這與這些隕石母體表面存在大量撞擊坑一致。令人費解的是,在近1700塊灶神星隕石中卻極少有高壓礦物報導,只有日本學者於2014年在一塊灶神星隕石發現了二氧化矽的高壓相(柯石英和斯石英)。這樣的發現頻率與灶神星表面存在大大小小的撞擊坑極為不符。曾有學者用小行星帶的平均撞擊速度較低來解釋這個矛盾,同時也有學者認為灶神星隕石主要來自灶神星南極的超大撞擊盆地。

為了探索這個未解之謎,博士研究生龐潤連在導師張愛鋮教授的指導下對一系列灶神星隕石開展了大量的掃描電鏡觀察,拉曼探針和背散射電子衍射結構研究。在含有衝擊熔融特徵的灶神星隕石中,他們不僅觀察到柯石英和斯石英可以在灶神星隕石中普遍存在,證實了前人的發現,還觀察到其他三種高壓礦物相(富含陽離子缺位的單斜輝石,鎂鐵榴石,鈣長石成分單斜輝石結構高壓相)的存在。其中鈣長石成分單斜輝石結構的高壓相只在火星隕石中有報導。該觀察結果表明灶神星隕石中的高壓礦物並不是前人認為的那麼罕見。結合前人高壓實驗結果,他們限定了灶神星隕石中的這些高壓礦物形成於大約10 GPa和2000 oC的溫壓條件。通過計算模擬,他們進一步提出直徑為3 km的小撞擊坑就足以形成如此高強度的高壓礦物相。根據黎明號探測揭示的灶神星表面撞擊坑直徑分布,文章提出如果對更多的灶神星隕石進行觀察應該存在更多的高壓相,為深入對灶神星撞擊歷史的研究提供了可能性。

相關焦點

  • 來自灶神星的隕石HED
    在自身引力的作用下,灶神星靜靜地分異出密度不同的殼、幔、核三層。然而,這樣安靜祥和的日子沒過多久,在距今 45.2 億年前的某一天,一顆約為灶神星十分之一大小的星體突然闖入,給灶神星的北半球「結實」的來了一下。這次撞擊透過地殼、地幔,直達其金屬內核。大量的撞擊物向四周濺射,又在引力的作用下回歸母體,並大量堆積在灶神星的南半球,從而形成厚達 80 公裡的巨厚地殼。
  • 銀幣中的太陽系,紐埃2018年太陽系灶神星隕石鑲嵌銀幣
    紐埃自2015年開始發行太陽系隕石鑲嵌仿古銀幣,繼月球、水星、火星後,太陽系系列的第四枚隕石鑲嵌銀幣是太陽系最大的小行星之一「灶神星」。灶神星和灶神星銀幣「灶神星」銀幣的造型秉承著其他太陽系銀幣拱形幣的特徵,暗喻星球弧形的表面。
  • 庫克群島2018年鑲藍色玻璃灶神星HED隕石3盎司銀幣
    作為庫克3盎司的第三枚隕石銀幣,庫克群島在2018年設計了鑲藍色玻璃灶神星HED隕石3盎司銀幣,繼續採用仿古工藝,濾鏡形式,超高浮雕,由於鑲嵌灶神星HED隕石,所以鏤空了代表灶神星的藍色玻璃鑲嵌,藍玻璃上有猶如灶神星圖案,猶如在藍色的宇宙星空。
  • 小行星Bennu表面發現可能來自灶神星的隕石
    小行星Bennu表面發現可能來自灶神星的隕石在對這些奇怪的巖石進行仔細調查後,研究人員發現了灶神星上出現的礦物輝石的跡象。在排除了其他可能形成輝石的方式後,研究小組認為灶神星很可能是罪魁禍首。這就像追蹤在犯罪現場發現的指紋一樣。
  • 來自大型小行星灶神星的隕石揭示太陽系在數十億年中所經歷的動蕩
    來自大型小行星灶神星的隕石揭示太陽系在數十億年中所經歷的動蕩(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外媒BGR報導,科學家研究了來自大型小行星灶神星的隕石,發現了一個被稱為後期重轟炸的事件發生的證據,這與科學家此前認為的不同。
  • 同位素分析再現灶神星幾十億年前「受創」史
    該撞擊還形成了一種新的隕石類型——中鐵隕石,即主要由未固化的鐵核和灶神星殼混合組成的巖石。        在距今約一二億年前,灶神星再度遭受巨大撞擊,產生了許多碎片,留下了南半球的兩個「窟窿」,也就是最為著名的維納尼亞盆地和雷亞希爾維亞隕擊盆地。這次事件的一些碎片墜落到地球,成為地球上的HED族隕石,提供了有關灶神星的豐富信息。
  • 對於隕石分類及特徵的理解
    隕石的分類及特徵:隕石的分類,首先是按照大眾化的理解,從隕石的「質」的角度上來大體劃分的,就是分石質的,鐵質的,半鐵半石質,這是通常的意義。石質的又根據其球粒的特點,劃分為是否具有球粒;根據其來源,分為月球隕石,火星隕石,灶神星(HED)隕石,碳質球粒隕石,頑火輝石,鈦輝無球粒隕石等;鐵質的根據其內部主要化學群的相對豐度和鎳含量分為:I(A、B、C)、II(A、B、C、D、E)、III(A、B、C、D、E、F)、IV(A、B)四個大類等等。實質上這種歸類最終都是根據隕石的來源進行的一種劃分,然後根據其星體細微特徵再劃分一些細類。
  • 揭秘灶神星黑色隕石坑 或為生命起源找到線索
    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發現灶神星(Vesta)上最大的一些撞擊坑內部和邊緣部分呈現出暗黑色,有些地方甚至比黑炭還黑。當科學家第一次看到這些的時候,他們為此感到大惑不解。隨著後續的研究發現,這種情況是由於撞擊形成的,其中黑色的沉積物是富含碳的撞擊物體在過去45億年的漫長歷史中逐漸累積形成的。
  • 科普:HED隕石研究揭示灶神星複雜地質演化過程
    歡迎各位朋友們來到 星石空間站 ,本次星際知識之旅將為您講述HED隕石研究揭示灶神星內部複雜地質過程。HED隕石通過大量科學分析與認為來自灶神星。因為灶神星不尋常的玄武巖成分,尤其是其光譜和HED隕石完全吻合。放射線同位素測定這些隕石結晶體的年齡都在44.3和45.5億年之間。
  • 黎明~灶神星上的「流星」
    黎明號  Dawn (spacecraft)作者:譚  巍編輯:曾躍鵬2018年11月1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一直在小行星帶的灶神星(Vesta)和穀神星(Ceres)軌道上運行的「黎明」號小行星探測器,因燃料耗盡而壽終正寢。
  • 歌曲 |「湖說音樂」灶神星:有一種想見不敢見的傷痛
    灶神星灶神星是一顆小行星,它在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上,它是小行星帶中質量最大的小行星,但它不是一顆行星,因為它還沒有足夠大到讓自己維持成一個球體。灶神星不夠大到成球體灶神星的自轉周期是5小時20分,公轉周期是1314地球天,這麼浪漫的數字,可惜了不叫愛神星。
  • 科普:稀有的HED族隕石來自哪裡?
    收藏隕石,先要學習科學的隕石知識!歡迎各位朋友們來到星石空間站,本次星際知識之旅將為您簡單介紹HED隕石,也就是俗稱的灶神星隕石!奧伯斯在他發現第2號小行星的天區室女座西北部發現了灶神星。他給這第4號小行星取名為Vesta,中文譯名為灶神星。
  • 隕石是什麼,它是從哪裡來的,為什麼地球上會有「隕石雨」
    它已經觀察灶神星一年了。它在灶神星南極發現了一座高聳的山峰,它的高度是珠穆朗瑪峰的2.5倍。現在,科學家們認為,這座山峰是在被隕石飛濺時形成的。灶神星直徑525公裡,是太陽系小行星帶的第二大天體。在過去的兩個世紀裡,科學家們通過地面望遠鏡和太空望遠鏡拍攝了大量灶神星的圖像,但對其細節知之甚少。
  • 最易被忽略的小行星—灶神星
    因此,本命盤中灶神星的第一大作用就是可以看出我們最具有奉獻精神且甘願為其獻身的人生領域。例如,灶神星位於第五宮的人能真正做到為愛情捨棄一切,灶神星位於第九宮的人甘願為了自己的理想信念做出犧牲,而灶神星位於第十二宮的人都具有默默無聞的奉獻精神。
  • 碳質隕石價值
    除月球隕石、火星隕石、HED族和Almahata Sitta隕石有確切的來源之外,其它類型的隕石都認為來自小行星帶,即位於火星與木星之間的小行星聚集區域。那麼如何來釐定隕石的來源呢?人類目前已經有300多千克的月巖樣品。通過月巖的巖石學、礦物學和地球化學分析,發現有一族隕石與月巖極其相似,因而可判定這一族隕石來自月球。火星隕石又稱SNC族隕石,在1815年就收集到了該類型的隕石。
  • 明天看灶神星衝日
    今報訊(記者時海波)明天,被稱為「灶神」的一顆小行星將進行「衝日」表演,大家藉助雙目望遠鏡或小型天文望遠鏡,可目睹這一天文景觀。此後20天內,人們仍可覓其芳蹤。  「衝日」是一個天文學術語,它是指地球軌道之外的星體運轉到與太陽和地球成直線時的現象,也即「衝日」之時。
  • 小行星——灶神星,穀神星,智神星
    灶神星  灶神星在星盤中的位置表示了我們將會獻身的方面及方式,表示了我們將花費最大精力的地方。
  • 科學網—NASA呈上灶神星3D大片
    美國宇航局(NASA)剛剛製作了一部3D電影,凸顯了灶神星的一些最神秘的特徵,其中包括一座高大的山脊,以及深槽環繞的赤道。 這些圖像採集自今年7月至8月,當時NASA的「黎明號」探測器正在接近灶神星,並隨後在距離小行星表面2700千米的高度環繞其運行。
  • 花神星,一顆花蕾狀的星體,地球上的隕石有38%或與它有關
    婚神星、灶神星、花神星、曙神星、仁神星、鴉女星、司法星和司理星等,這些星體比穀神星還小,大多都有自己的星族,這是由於它們曾經發生過碰撞碎裂後導致的。,11月1日是其「衝日」的時刻,這時花神星距離地球最近,但仍然至少有2億多公裡。
  • 花神星,一顆花蕾狀的星體,地球上的隕石有38%或與它有關
    婚神星、灶神星、花神星、曙神星、仁神星、鴉女星、司法星和司理星等,這些星體比穀神星還小,大多都有自己的星族,這是由於它們曾經發生過碰撞碎裂後導致的。「衝日」的時刻,這時花神星距離地球最近,但仍然至少有2億多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