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14 19: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農民日報新媒體
我們的「菜籃子」是否安全是市民生活中最關心的問題之一。使用先進設備監測病蟲,利用燈光治蟲、天敵殺蟲……在北京世園會的百蔬園裡,北京市農業專家們採用多種「看得見」的綠色防控技術,讓市民清楚地了解到一棵健康蔬菜是如何成長起來的。
小小的蜜蜂便是其中的一個代表。世園會百蔬園裡,翩翩起舞的小蜜蜂們不僅解決了大棚果蔬授粉的難題,還為我們帶來了很多「驚喜」,呵護著一方果蔬健康安全成長。
據了解,近年來北京市在京郊番茄、草莓等作物上逐步推廣蜜蜂授粉和病蟲害綠色防控集成技術,形成了以非化學防治為核心的蜜蜂授粉和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體系,實現農藥用量減少30%以上,不僅為蜜蜂授粉提供了支撐,也保障了番茄、草莓等的質量安全。
目前,在京郊大地的各個現代化農業園區裡,大批小蜜蜂們已安家落戶,為當地的果蔬安全,默默地耕耘。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它們的故事吧:
「兩隻小蜜蜂呀,飛到花叢中呀,左飛飛,右飛飛,飛呀飛呀!」浩浩和糖糖在車上歡快的玩著剪刀石頭布的遊戲,今天爸爸媽媽要帶他們去郊區摘草莓,兩個孩子可高興了。車子開到園區裡剛停下,他們立馬飛奔向了草莓大棚。
「快看,真的有小蜜蜂啊!」一進棚,浩浩高興的衝著糖糖喊。小蜜蜂在草莓花叢中飛來飛去,一會在這朵花上停下來,一會在那朵花上停下來,忙的不亦樂乎。糖糖跑到一朵草莓花前,目不轉睛的看著小蜜蜂在潔白的花朵上動來動去。「你叫什麼名字呀,在這裡做什麼?」小蜜蜂停了下來,看著糖糖,樂呵呵的說:「我叫小蜜,是蜜蜂科的一隻義大利蜜蜂,看那邊那個小箱子就是我的家,我有好多姐妹,我們喜歡住在一起。我們姐妹們每日在棚裡幫著小花牽紅線,這樣能夠促成一對對美好的姻緣,他們日後就會結出一個個紅彤彤甜絲絲的小草莓哦。」
▲小蜜蜂就住在這裡
「哇!小蜜,你好厲害哦,沒有你,我們就吃不上草莓啦!」浩浩也興衝衝的跑過來,眨巴著大眼睛盯著小草莓,口水都要留下來了。
▲小蜜蜂在給草莓花授粉
「是呀,是呀,這些飛來飛去的都是我的姐妹。這棚裡可不比外面,那些野生的能傳粉的小昆蟲啊飛不進來,過去,農民伯伯只能靠自己拿個小毛筆刷刷刷,幫助這些溫室裡的花朵們授粉,又慢又累。自從我們把家從蜂場搬到了這裡,可是幫了他們一個大忙呢;我們幫著傳粉結出來的果子又多又好吃,很少有畸形的!」聽著這些,浩浩不禁豎起大拇指,「哇哦,小蜜你們好厲害呀!」小蜜笑道:「更重要的是,我們蜜蜂對農藥可是特別敏感。哪怕僅一滴殺蟲劑滴在蜂箱口,我們一整箱的小蜜蜂都活不了!我們不僅是授粉員,也是草莓質量的安全員。有我們在的地方,安全就更保障哦!」倆孩子開心的採摘起草莓來,小蜜也飛起來,忙著為更多的小花牽紅線去了。
▲小蜜蜂在給草莓花授粉
採完草莓,爸爸媽媽準備再採點菜回去,便帶著孩子來到了番茄棚。一進棚,就看到一隻黑乎乎、胖乎乎的小蟲子在西紅柿的小黃花上吊著,還用腿和嘴不停的震動著小花。「咦,這是什麼啊,長得胖乎乎的?」浩浩看著這隻小蟲子,好奇的問道。「我叫小熊,你別看我長得黑乎乎的像一隻迷你熊二,其實我是蜜蜂總科的一隻熊蜂,我在給西紅柿花們傳粉呢!」小蟲子一邊將振下來的花粉收好到胸前的花粉籃裡,一邊抬起頭來,驕傲的對著浩浩說。糖糖也跑過來了,「哇,我看你跟小蜜長得一點都不一樣,竟然也是『蜜蜂』啊!」「那是我的遠方親戚,我呀跟她雖然都是給花兒牽紅線授粉的,性格可完全不同。
蜜蜂妹妹們要15℃以上才能出門工作,而且他們不喜歡有氣味並且花冠比較長的植物,挑食得很呢。我們熊蜂8℃以上就可以出門工作了,而且從不挑食哦,陰天下雨我們也不會偷懶,而且我們效率很高哦,1分鐘就能幫助15朵小花呢!」熊蜂一邊幫小黃花傳粉,一邊說著。「你們那麼厲害,那為什麼不幫草莓也授粉呢?」浩浩眨巴著大眼睛問道。「我們倒也可以給草莓授粉,只是蜜蜂妹妹和我們各司其職。我們的壽命比較短,草莓四五個月的花期需要用好幾箱熊蜂呢,成本高,性價比相對低。而蜜蜂妹妹不太喜歡番茄等茄果類作物的氣味,她們給草莓授粉更合適啦。小朋友們,你們先摘著吧,我可要去忙了!」小熊說著振翅飛走了。
兩個孩子嚷嚷著,也趕緊拿個小筐子摘番茄去了。「孩他爸,有了蜜蜂和熊蜂真好,咱們就可以吃上可口又安全的蔬菜水果了!」看著歡快的孩子,看著忙綠的蜂們,孩子他爸摘下一個番茄咬了一口,嗯,還是小時候的味道!多虧了這整日忙綠的「月下老人」啊!
▲熊蜂在給番茄授粉
據了解,果蔬蜂授粉技術的推廣工作受到農業農村部和北京市領導的高度重視,在兩級政府項目的支持下,北京市植物保護站從2014年開始在京郊番茄和草莓等作物上大力推廣蜂授粉和病蟲害綠色防控集成技術,形成技術規程,建立示範區,加強培訓指導,扶持京郊專業授粉蜂企業的發展,2017年將授粉蜂納入到《北京市農作物病蟲草鼠害綠色防控農藥與藥械產品推薦名錄》,使用者將享受50%價格補貼,逐步探索市區兩級雙核驅動、以補代發和政府引導、企業推進的多種推廣模式,多措並舉有力的推動了蜂授粉技術在京郊的推廣應用,年推廣面積已達到5萬多畝次,減少化學農藥用量30%,提升了京郊果蔬口味和品質,保障京郊菜籃子質量安全,讓北京的農民與市民的生活更加有滋有味。
作者:孫貝貝 邱端 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蘆曉春
監製:王澎;編輯:崔鵬家
在看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