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科學家知道銀河系有多少恆星,卻不知道太陽系有多少行星?

2020-12-05 奇點先驅

宇宙之大,非你所想。太陽系位於銀河系,銀河系又是眾多星系中的其中一個。當我們望向夜空中,眾多的星星,或許我們就特別好奇了,為什麼太陽系中只有八大行星呢?我們看到的這些星星不也非常明亮,非常耀眼嗎?它們難道就不被納入其中,所謂的八大行星我們到底能否用肉眼看得到呢?其實我們看到的這些天體,除了八大行星和一些天體以外,基本上都是恆星,因為恆星發光發亮,更容易被我們看到。

不單單是銀河系,我們連太陽系中存在多少的天體都無法確定其數量。我們的太陽系,唯一能夠發光發亮的天體就是恆星,也就是太陽,其他的行星和月亮都是靠太陽的反射讓我們肉眼也可以觀察到,但是位於太陽邊界的柯伊伯帶小行星就沒那麼容易了,不僅不能夠發亮,也因為距離太過遙遠,難以被我們觀測到。我們的銀河系是一個棒漩式的結構,明亮的核心和兩條稍微長一點的臂膀,和未形成的兩條臂膀構成,旋臂相距四千五百光年,,距離中心約二點六萬光年。

天文學家預計銀河系的恆星數量在一千到四千億範圍內,浮動的範圍只有可能上升,並且可達到50%,最多可能在一千到六千億。古詩詞有句話說得好,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銀河系如此大,我們只是冰山一角,怎麼可能測量周全呢?科學家利用無線電磁波,高科技的代表,它擁有高穿透力,不會被星雲阻礙,可以大體看清楚銀河系的輪廓。通過計算恆星的密度和體積來推算銀河系的範圍。

相關焦點

  • 銀河系恆星多達千億,那行星有多少?竟無法估量!只因這兩種情況
    銀河系是一個龐然大物,直徑10萬光年左右,中心的厚度2萬光年左右,科學家估計這裡面有恆星1500億顆左右,那麼銀河系有多少行星呢?我們的太陽系有八大行星,是否銀河系的行星數量也會是恆星的八倍呢?如果是這樣的話,將會達到萬億顆以上,但是大多數科學家認為,銀河系的行星數量並沒有這麼多,而是要遠遠小於這個數字。迄今為止,人類觀測到的系外行星不超兩千顆,因為行星不發光,所以很難觀測到,因此也很難預測銀河系中有多少行星?
  • 銀河系裡有生命或文明存在星球有多少?看完你就知道了
    航空航天技術也是得到了發展,探測宇宙的方法也是變得多了起來,科學家們一直致力於去尋找地外生命。比如說在50年前的時候,人類就發射了旅行者一號跟旅行者2號,承載著人類的信息取到了太陽系之外,如今很有可能都已經到達了太陽系的邊緣了,甚至說也有可能都走出太陽系了也說不定。
  • 銀河系中有外星文明嗎?估計有多少?為什麼沒到過太陽系?
    在銀河系的中央,那裡是銀核,恆星密度很高,由於複雜的引力環境,那裡不會存在有生命存在條件的巖石星球,即便是排除掉銀核附近的恆星,排除掉那些不安靜的恆星(像紅巨星那些處在演化末期的不安靜的恆星),也應該存在近千億顆安靜的恆星,在這恆星系中,應該都會有幾顆行星,我想即便概率再低也不會只有一顆地球吧,因此我相信在銀河系中,地球並不孤獨。
  • 銀河系中應該有多少顆宜居行星?
    Clarke)克卜勒衛星是人類首顆探測系外類地行星的探測器,於2009年發射升空,2018年結束生命,其一生對銀河系內近15萬顆恆星進行了探測,隨後一項新的NASA任務,苔絲2018年發射,接替克卜勒正在繼續尋找系外行星。今天我們回顧下克卜勒服役9年的成就,並且估計下我們銀河系內有多少顆宜居行星?
  • 為什麼說人類可能一直走不出銀河系?科學家透露你不知道的銀河系
    為何說,人類可能永遠走不出銀河系?科學家揭秘你不知道的銀河系從愛因斯坦在20世紀初提出的相對論中,我們認識到沒有一種物質的速度能超過光速。因此,在隨後的近100年裡,人們也以事實為根據,證明愛因斯坦所說的並不虛假。
  • 你知道銀河系中有多少宜居行星和黑洞嗎?相關的數據已經出來了!
    當我們在夜晚仰望星空時,會想到這滿天的星鬥中會有多少像地球這樣的行星,人們能直接觀察到的恆星大約在2000億顆左右,事實上整個銀河系中的有接近4000億顆恆星,近些年來科學家已經在宇宙中發現了許多與地球類似的行星,雖然這些類地行星的距離都十分遙遠,但科學家從數據中分析得出大多數恆星周圍都有類地行星
  • 銀河系有多少顆地球?科學家:10億顆不止
    宇宙有數萬億顆星球,更有無數個神秘的星雲以及星系。地球身處在太陽系之中,太陽系則在銀河系之中。銀河系的體積很大,共包括1000~4000億顆恆星以及大量的星團、星雲,還有各種類型的星際氣體和星際塵埃。從地球上觀看銀河系,它是一個環繞天空的銀白色的環帶。那麼銀河系這麼多的星球,有多少顆類似地球的星球呢?
  • 探索銀河系中生物之謎:科學家有哪些收穫?恆星和行星的距離?
    我們知道,天上有的恆星那樣年輕,甚至爪哇猿人曾經是它們誕生的見證人。在這種恆星周圍的行星上,目前高級生物還來不及形成。我們也知道,大質量恆星發光發熱只有幾百萬年,這對於生物進化實在太短暫了。看來合適的對象只有從質量相當於或小於太陽的恆星中去找。銀河系大約共有恆星千億,其中絕大多數的質量都算「合格」,這是因為質量較大的恆星終究甚少。
  • 銀河系恆星數千億顆,為什麼發現的行星只有幾千顆,哪種更多?
    隨著研究的深入,科學界對恆星系統形成的機理越來越清晰,知道了恆星和行星形成的過程,從而認為在恆星系統,行星是普遍存在的,而且一般都多於1顆,這樣算來,有多少恆星,就至少會有多少行星,而且行星只會比恆星多了。行星比恆星多就是這麼來的。恆星的形成機制。
  • 在銀河系有多少可居住的行星呢?科學家說有超3億顆可宜居行星
    得益於使用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的數據進行的新研究,據估計,我們的星系中可能有超3億顆潛在可宜居的行星。有些系外可宜居行星甚至可能非常靠近我們,距離我們的太陽系只有30光年。研究結果將發表在《天文雜誌》上,研究是來自NASA,SETI研究所和全球其他組織的科學家的合作。
  • 有水的行星在太陽系很常見,那麼它們在銀河系中應該也很常見?
    眾所周知,在我們的太陽系中,有幾個行星衛星常被科學家認為生命存活的希望星球,包括穀神星,木衛四,木衛二,木衛三,土衛二,土衛六,土衛六,海衛三,甚至還有矮行星冥王星等等。據信,這些「海洋世界」內部有豐富的液態水,還有有機分子和潮汐加熱,這是生命的基本成分。這就提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類似的衛星在其他恆星系統中也存在嗎?在銀河系是不是很常見呢?
  • 銀河系有多大?人們探索過多少?看完這些會知道
    ,這個時候可能有人要問,太陽系不是有九大行星嗎?據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在2006年給出的行星定義中,冥王星不具備行星的三大條件之一,所以被判定是矮行星。同時也被移除九大行星,變成了現在的八大行星。這八大行星也就是現在我們熟知的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按照和太陽的距離由近到遠依次排列)大家都知道八大行星在太陽系中,那麼太陽系又在何處?
  • 宇宙中有多少顆行星
    所有這些都只限於我們太陽系這個小家庭,而我們小時候熟知的九大行星,在2006年IAU重新定義了行星之後,冥王星就被貶為了矮行星,所以我們這個小家庭目前只剩下了八大行星。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知識的豐富,我們發現原來太陽只是銀河系中2000億到4000億顆恆星中的一顆,仰望星空,我們不禁會想,銀河系中這麼多恆星它們會有多少顆行星啊?我們的宇宙中會有多少行星呢?
  • 銀河系的質量大約是多少,它的質量是如何計算的?科學家給出解釋
    科學家給出解釋引言:地球是一顆行星,而且地球圍繞太陽轉動,所以地球在太陽系中,太陽系中質量最大的天體就是太陽了,太陽的質量佔到了太陽系總質量的百分之98左右,剩下的天體佔到了太陽系總質量的百分之2左右,太陽系在銀河系中,銀河系的直徑達到了10萬光年的距離,那麼銀河系的質量是多少呢?
  • 在銀河系中,有沒有不圍繞任何恆星公轉的行星?
    在銀河系中,存在著數千億顆閃亮的恆星,幾乎每一顆恆星都擁有屬於自己的行星,由此可見銀河系中的行星數量也是一個龐大的數字。那麼在銀河系中,有沒有不圍繞任何恆星公轉的行星呢?天文學家告訴我們,像這樣的行星不但有,而且可能還有很多。
  • 銀河系有生命的天體有多少?科學家用概率學做了計算
    對於這些問題,科學家們一直在尋找答案,有一些很悲觀,有一些很樂觀……人類的好奇心,從來都是隨著視野的擴展而延伸的越來越遠。當我們知道地球只是普通的天體時,我們就會提出疑問:到底有多少個類似的天體?當我們知道了地球能夠孕育生命的原因時,也會提出疑問:是否還有其他天體能夠孕育生命?
  • 太陽系直徑一光年,銀河系直徑20萬光年,那麼銀河系有多少顆恆星呢?
    銀河系具體有多少顆恆星,當然沒有準確的數字,不管是銀河系的大小(直徑16-20萬光年),還是恆星數量(2000億-5000億),給出的範圍還是很大的。 因為要想弄清銀河系恆星數量,肯定不能依靠望遠鏡一顆一顆的數,必須要結合理論模型與實際觀測兩方面的信息。
  • 太陽已經有46億歲了,科學家是怎麼知道恆星年齡的?
    而且科學家還告訴我們,目前太陽已經有46億歲了,準確點說,太陽的年齡已經有45.7億歲了。很是了得,現在科學家已經把太陽的年齡精確到了千萬年了。問題來了,科學家是怎麼知道恆星年齡的呢?太陽是熾熱的大火球要知道太陽的年齡相對於宇宙中那些遙遠的恆星來說還比較容易一些。只要我們知道地球的年齡,太陽的大概年齡就知道了。因為天文學家根據現代行星形成的理論可以知道,行星形成的時間和它的母星形成的時間是差不多的。
  • 英媒:銀河系或有千億顆「流浪行星」
    新研究顯示,銀河系中可能飄浮著超過1000億顆「流浪行星」。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8月21日報導,這些自由飄浮的天體不依附於任何恆星,這意味著它們漫無目的地在太空中遊蕩。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正計劃利用南希·格蕾斯·羅曼太空望遠鏡(原名為寬視場紅外巡天望遠鏡——本網注)計算出有多少顆這樣的行星。這項新研究預測,此類行星將在數量上超過銀河系中的恆星,並進一步揭示銀河系的進化過程。研究報告的作者之一、俄亥俄州立大學天文學家斯科特·高迪教授說:「宇宙中可能充滿了『流浪行星』,我們甚至都不知道。
  • 在我們的銀河系中,離群的行星比恆星更多
    一項研究顯示,與我們所在銀河系的恆星相比,有更多的不受約束自由飄蕩的行星存在,它們與任何恆星都沒有聯繫。美國宇航局即將推出的南希-格雷斯-羅曼太空望遠鏡計劃預計將發現大量的此類行星。研究者認為在我們所在的銀河系中,這樣遊蕩的行星比恆星還要多。在我們的銀河系中大約有1000億到4000億顆恆星。科學家們認為可能有同樣多甚至更多的系外行星或者圍繞著那些遙遠的恆星的行星存在。這令人難以置信,但卻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