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能量新解:黑暗的宇宙中擠滿了古老恆星的「死魂靈」

2020-09-05 星空天文

星系之間的空間是古老恆星的墓場?

宇宙的演化。從上到下分別為現代宇宙、宇宙年齡為當前24%時,以及宇宙年齡為當前7%時。Volker Springel / 馬克斯·普朗克天體物理研究所

宇宙的膨脹在加速,科學家卻不知道它為何如此,只能假設空間本身擁有一種斥力,並冠以「暗能量」之名。暗能量的本質究竟為何眾說紛紜,其中不乏有許多千奇百怪的觀點。比如有人就認為,暗能量其實是恆星的「死魂靈」。

這個看法始於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期。當時一些物理學家認為,超新星爆發形成的黑洞不是真正的黑洞,而是一種「暗能量天體(Generic Objects of Dark Energy,GEODEs)」。暗能量天體和黑洞不一樣,它們的內部沒有奇點,而是一個暗能量核。核外是自旋層。但從外部看,它們和黑洞一般無二,甚至也和黑洞一樣,會在合併的時候產生引力波。

暗能量天體和黑洞很像,實際上一直以來都難以用它來解釋宇宙的膨脹。但是基於暗能量天體會從宇宙中攫取物質這一點,夏威夷大學馬諾阿分校物理天文系學者Kevin Croker等科學家認為,它們的外層自旋速度會影響它們和外部世界的聯繫方式。暗能量天體的外層如果自旋速度很慢,它們互相靠近聚集在一起的速度會比黑洞還要快;而如果它們的外層自旋速度很快,快得接近光速,它們就會產生斥力。

假設宇宙在其年齡僅為今天2%的時候產生的大量原初恆星今天全部變成了暗能量天體,那麼當這些天體在攫取其他恆星和豐富的星際氣體過程中,產生了足夠高的自旋速度後,它們就會產生斥力,從而導致星系之間的空間越來越大。

暗能量天體的數量與遠古恆星的數量有關。它們遠離現代星系,不會干擾我們對星系內恆星的觀測,也不會影響我們對宇宙中星系分布情況的測量。早在現代星系形成之前,它們就已經和光明分道揚鑣。它們也不會影響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因為恆星是宇宙背景輻射產生上億年後才出現的,而暗能量天體是這些古老恆星的「死魂靈」。

這一假設可能可以解釋近年為什麼通過不同方式測得的宇宙膨脹速度不一致。研究人員認為,暗能量天體存在的證據,可能隱藏在黑洞合併產生的引力波信號中。這些天體合併產生的引力波信號會帶有奇點黑洞所沒有的特徵。我們可以期待未來有更好的引力波探測技術,能夠對此加以識別。

參考來源
Researchers predict location of novel candidate for mysterious dark energy
https://phys.org/news/2020-09-candidate-mysterious-dark-energy.html
Implications of Symmetry and Pressure in Friedmann Cosmology. III. Point Sources of Dark Energy that Tend toward Uniformity
https://iopscience.iop.org/article/10.3847/1538-4357/abad2f

相關焦點

  • 為何宇宙不斷膨脹?或源於恆星坍縮後產生的暗能量團
    暗能量是宇宙不斷加速膨脹的原因。然而,這究竟是如何發生的,自暗能量被首次提出以來,已經困擾了天文專家們20年。夏威夷大學(UH)的研究人員在一項新研究中得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結論。早在20世紀60年代中期,專家們就開始提出,坍縮的恆星不應該形成真正的黑洞,而是可以創造出暗能量泛型體(Generic Objects of Dark Energy,簡稱GEODEs)。
  • 何為宇宙「黑暗時代」?
    「宇宙微波背景是我們宇宙中最古老的光,當宇宙剛剛38萬歲時刻在天空上。但很遺憾,越早期的宇宙,發光的天體就越少,加上古老的光子在前往地球的漫長宇宙空間旅途中, 很多在中途就被一粒灰塵、一顆恆星和一個星系吸收或者散射了。更不巧的時,突破重重障礙的古老光子, 到達地球已經被膨脹的宇宙拉伸到紅外波段,這對於本身就是一個以紅外輻射為主要的地球,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觀測汙染源。
  • 宇宙中存在那麼多恆星,為什麼宇宙還是冰冷黑暗的呢?
    我們知道,宇宙中光的主要來源是恆星!迄今為止,人類可以觀測到的宇宙直徑為930億光年,其中大概包含了1000億個星系,每個星系中至少存在一億顆恆星,總共算起來大概有1000億億顆恆星。在我們的想像中,擁有如此龐大數量的恆星,宇宙應該是光明和溫暖的,但事實卻完全相反,宇宙是極端黑暗和寒冷!這究竟是為什麼呢?其實,這個問題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解釋!
  • 宇宙中的恆星多得難以計算,但為什麼宇宙卻那麼冰冷和黑暗?
    由此可見,宇宙中的恆星數量是大得難以計算的,我們都知道,宇宙中的恆星其實就是一個個「大火球」,在它們的內部,每時每刻都在進行著激烈的核聚變反應,並向周圍釋放出巨量的光和熱。比如說太陽這顆普通的恆星,其釋放出的能量只有大約22億分之1被我們地球吸收,地球就變成了一個充滿溫暖和光明的世界。
  • 比138億年的宇宙還要古老,「瑪土撒拉」恆星為何困擾天文學家?
    與此同時,宇宙塵埃和物質開始電離新的恆星逐漸形成,最終宇宙中出現了成千上萬顆星星,在最初巨大爆炸以後,變得極冷的宇宙又開始慢慢的升溫。雖然螺旋星系是銀河系中最常見的一種,但是我們所知最古老的星系大概是BX442它所發出的光在107億年以後才抵達銀河系,同一時間宇宙中產生恆星的速度也達到了頂峰。這個時候宇宙每一秒鐘會爆發出成千上萬顆新恆星,接著立刻彼此系形成星團,然後再變成星系。
  • 比138億年的宇宙還要古老,「瑪土撒拉」恆星為何困擾天文學家
    與此同時,宇宙塵埃和物質開始電離新的恆星逐漸形成,最終宇宙中出現了成千上萬顆星星,在最初巨大爆炸以後,變得極冷的宇宙又開始慢慢的升溫。雖然螺旋星系是銀河系中最常見的一種,但是我們所知最古老的星系大概是BX442它所發出的光在107億年以後才抵達銀河系,同一時間宇宙中產生恆星的速度也達到了頂峰。
  • 宇宙138億歲,這顆恆星卻有160億歲!比宇宙還要古老?
    奇點大爆炸理論的證據之一宇宙微波背景告訴我們,我們的宇宙大約誕生於138億年前。而這顆編號為DH140283的恆星,居然比宇宙還要古老。於是人們將《聖經》中活了969歲的長老「瑪士撒拉」之名,賜予了這顆恆星。
  • 宇宙中的暗能量,為愛因斯坦洗冤
    在這裡,我們將伴隨大家一起探索宇宙深處的奧秘。宇宙起源,黑洞,蟲洞,多維空間,相對論,量子力學,地外文明,迷失古蹟,不解之謎,科技前沿。從宏觀到微觀,從科技到科幻,我們一一為您呈現!歡迎廣大宇宙愛好者持續關注我們微信平臺!
  • 宇宙中「黑暗勢力」數量被確認,肉眼認知的宇宙,僅僅是滄海一粟
    包含有中心恆星,以及周圍的行星,在行星周圍同樣有繞之運行的衛星。大量的星系又構成星系群、星系團,就這樣天體結構一級級的變大,形成我們印象中的宇宙。但實際上並非如此,我們肉眼觀測到的宇宙僅僅是滄海一粟,真正的宇宙還包含了大量的「黑暗勢力」,也就是暗物質和暗能量。
  • 無數恆星散發的熱量哪裡去了?是不是就是暗物質暗能量(三)
    前兩篇短文,猜想了暗能量來自無數恆星散發的能量,這幾天又偶感:這個猜想對宇宙學的探討空間很大……現在宇宙學家觀測得出:暗能量暗物質佔有可觀測宇宙的70%。多數研究者認為:暗物質暗能量來自宇宙開始的大爆炸。還只是猜想而已,沒有任何依據說明來自宇宙大爆炸。所以猜測:是不是就是恆星散發一百多億年能量的積蓄?一旦如此的話,宇宙的結局就不是很多宇宙學家猜測那樣子了。
  • 暗能量不「暗」,研究暗能量或許能夠解釋宇宙的起源與終結
    暗能量來源於宇宙加速膨脹的事實,在天文學中估算天體的質量時,人們利用的是在引力理論基礎上建立的各種數學模型,就像前面小編教大家如何測定地球的質量。無論是行星,恆星,星系還是別的天文現象,都有其對應的數學模型,這些數學模型就是「稱量」宇宙的秤。
  • 「瑪土撒拉星」之謎:宇宙中為何有比宇宙本身還古老的恆星?
    浩瀚的宇宙中,不僅承載著人類諸多美好的希冀,同時也隱藏著許多人類尚不知曉或難以理解,甚至是顛覆認知的問題,比如位於天秤座一顆被稱為「HD140283」的神秘恆星。
  • 「瑪土撒拉星」之謎:宇宙中為何有比宇宙本身還古老的恆星?
    important}浩瀚的宇宙中,不僅承載著人類諸多美好的希冀,同時也隱藏著許多人類尚不知曉或難以理解,甚至是顛覆認知的問題,比如位於天秤座一顆被稱為「HD140283」的神秘恆星。正如前面所說,宇宙本身才138億歲,為什麼「瑪土撒拉星」這顆恆星會比宇宙還要大20多億歲呢?
  • 一張「嬰兒宇宙」的照片揭示了宇宙中暗物質和暗能量的精確數量
    宇宙微波從天空的各個方向射向我們,提供了年輕宇宙的快照,它充滿了由黑暗和可見物質構成的凝結流體。2003年初,查克·貝內特了解了宇宙的精確內容。那時,大多數宇宙學家已經得出結論,宇宙中包含的物質遠比我們看到的要多。
  • 星星是恆星,太陽也是恆星,但是為什麼夜空和宇宙都是黑暗的?
    但是,如果這一切都是真的,那麼望著夜空進入無限的宇宙,就意味著在任何方向上我們最終都會看到一顆恆星。想像一下,看著一片茂密的森林,儘管樹之間有空間,但您會看到一堵樹牆,那是因為一棵樹總是落在您的視線內。在我們無限的宇宙中,您可能不得不往後看得越來越遠,才能看到給定方向的恆星,這可能意味著恆星太微弱而看不見。
  • 愛因斯坦引力方程中的宇宙常數與暗能量的區別是什麼?
    當時人們認為宇宙是由恆星組成的,其相對均勻的分布在整個宇宙空間中,位置不會發生改變,而且恆星被認為是永恆的,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生變化,這就是一個穩恆態的宇宙模型!但是在物理學中,我們提出了新的理論機制不僅要解釋觀測到的現象,而且還要預測迄今未觀測到的新現象,這才是一個正確的理論物理學需要做到的事情!但是愛因斯坦的宇宙常數在這兩個方面都完全失敗了。
  • 宇宙中暗能量不斷增加,它們從何而來?能量守恆定律即將被打破?
    然而,隨著時代的不斷向前推進,世界日新月異,人類舊有的知識體系也正在被新的知識理論一點點地更替。這尤其表現在天文物理學上。比如宇宙大爆炸理論,根本無法解釋有的星系年齡比宇宙本身年齡還古老的問題,也無法解釋曾有天文物理學家利用宇宙模型方程的多維變換,推導出了宇宙誕生之前的樣子——根本不是奇點,也就是說138億年前宇宙依然存在,而不是一個無窮大質量的奇點。
  • 模擬讓我們窺見恆星形成的宇宙「黑暗時代」
    對於天文學家、天體物理學家和宇宙學家來說,發現在我們的宇宙中形成的第一顆恆星的能力總是遙不可及。一方面,我們現有的望遠鏡和天文臺的局限性,只能看到這麼遠。
  • 宇宙為何加速膨脹?或是來自於遍布星系之間空隙的緻密暗能量天體
    ,但需要大量古老而巨大的暗能量天體(GEODE)。這是因為暗能量天體從宇宙本身的膨脹中獲得質量。然而,對於具有接近光速旋轉層的暗能量天體,質量增益由不同的效果主導,並且暗能量天體開始相互排斥。如果經過觀察證實,這將是一種全新的現象。
  • 暗能量布局了宇宙的形成?宇宙大爆炸是否被它操縱?
    但是據宇宙學家所知,宇宙加速膨脹背後的神秘力量,一種我們稱之為暗能量的力量,是恆定不變的。根據一項新的研究,科學家猜測暗能量完全有可能在過去發生了變化,而正是這些變化可能導致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粒子充斥了宇宙,這項新研究背後的科學家們提出了這樣的看法:宇宙在膨脹,但也充滿了物質。隨著時間的推移,所有這些物質的引力應該會減緩宇宙的膨脹。然而,擴張並沒有放緩。它甚至沒有保持相同的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