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90年代,是中國鄉村最輝煌的時代。那時候,大家都還是以種田為生,青山綠水,環境優美,孕育了豐富的野果子。
那時候,山上經常有人砍柴、放牛,所以山路也很通暢,哪裡都去得。現在不一樣了,山路已被植物佔滿走不動了,即使有野果子都摘不了了!
野果子一般在春、夏、秋三季較常見,我按大概的時間順序,為大家整理了可能是中國最全版的摘野果子介紹。
茶包\茶耳
油茶樹的果葉長成的「茶包」,是春天裡可遇不可求的美味。油茶樹的幼葉或結果的花由於病變,吸收過多的營養導致營養過盛,長得很肥厚且白嫩形成茶耳,有些則形成一個空心的大茶包。雖然茶包是發生變異的葉子,但是它們卻是無毒的,可直接被人們食用,味道鮮美、多汁,有點微澀,但是口感偏清甜。它具有較高的營養成分,經常吃還可以消除體內的火氣呢!
野草莓
野草莓分很多類,有一種野草莓長在田間、河邊的草叢中,個大、鮮紅、味道甜。它和另一種叫蛇莓的長得很像。但是蛇莓是有微毒的,所以老一輩告誡我們不能吃,說它是蛇吐過口水在上面的。還有一種叫樹莓或者覆盆子的,是長在齊人高帶刺植物上,樹莓的味道甜中帶酸。
映山紅
又名杜娟花,春天開花,花朵鮮紅,可以食用,味道酸酸甜甜的。最重要的是漫山開滿映山紅的時候,風景特別美。
酸筒杆
也叫著虎杖,長在水溝附近,摘嫩的酸筒杆,就嚼它莖裡面的汁,酸酸的,味道不錯。等它長粗壯了,裡面就會貯存很多汁。
野山渣
長在山上,上山砍柴、放牛時,可以摘到這種野生的山渣。紅紅的果實,酸酸甜甜,小小個,完全沒有冰糖葫蘆那麼大個。但是因為太好吃,蟲子經常光顧它。所以比較難摘到完好無損的。
楊梅
最記得小學上體育課,一般是整個下午自由活動,然後同學們集體行動,去到山上摘楊梅。有一次大家找到一顆大樹,長滿了楊梅,但是很酸那種,吃得大家牙都軟了。而山路邊有時有小棵的楊梅樹,結的楊梅不多,但是又大又紅,非常甜,大家像撿到寶一樣爭搶著摘來吃,特別有趣。
桑葚
種有桑樹,就會長出桑葚。在鄉村裡順手就能夠摘到的野果子。5-6月份是桑葚的成熟期,這種野果酸甜可口,具有增強人體免疫力、美容養顏的成效。
地稔
像草一起長在地上,在田野、路邊、河邊草地,到處可以看見它的身影。小時候放牛的時候,我們最喜歡摘來吃,甜甜的,吃起來很帶勁,每次吃完嘴裡都是黑黑的。它的果實從結果至成熟也呈現綠-紅-紫-黑的色彩變化,變黑的時候才好吃。
八月炸
又叫八月瓜,這種野果子在江西、湖南、四川、貴州等南方地區見到的比較多,它還能入藥。每年到了七月或者八月的時候,八月炸的果實外殼就會自動炸開,露出裡面的果肉。它的果實外形長得有點像豬腰子,它的果肉口感很好吃。
金櫻子
這種野果子在鄉村路旁邊很多見,別看它全身是刺兒,實際上它是種很有營養的野果子,通常吃法是去刺兒後晾乾,可生吃可煮粥吃,喜歡喝酒的兄弟還能夠泡酒喝,它具有養胃健胃、補陽壯陽、補氣益氣、提升免疫力等功效。
野葡萄
喜陰,一般長在溪流邊,小小串,變紅變紫了才好吃,特別酸甜。暑假放牛的時候經常去摘來吃。
拐棗
我家門前就種了一顆拐棗樹,拐棗又叫金鉤梨,雞爪蓮,味道酸酸甜甜,吃一點對咱們的身體也是比較好的,有清腸胃、安神的好處。
野毛慄
野毛慄有點像板慄,但非常小個,尾指頭那大點,樹上長得密密麻麻。這個曬乾了吃,特別香。我們現在常見的都是種植的大板慄,山上很少能見到野毛慄了。
毛冬瓜
也叫野生彌猴桃,比彌猴桃小,味道也一般,但是聽說維C很高。
野柿子
野柿子也比柿子要小個,通常要泡過石灰水後才能吃。或者等到它自然在樹上變紅變軟,熟透就很好吃了。一般等不到這個時候就被大家摘完了!
沙郎子
也叫烏飯子,一般長在山上,果實成熟時呈現黑色,吃起來沙沙響,酸酸甜甜,所以叫沙郎子
渣梨
也叫棠梨子、野梨子、梨贊子。秋季成熟。看上去有點像梨子,不過果實很小,成熟的果子吃起來軟而甜,沒成熟的果子是又酸又澀的,但可以泡糖水或者泡成果酒,可以生吃也可以煮熟了吃,煮熟了吃,又是另一種風味。
黑老虎
也叫牛奶子,因果汁呈乳白色而得名。這種野果主要分布於江西、湖南、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省,初時青色,後轉為紅,成熟時紫黑色。
菝葜[bá qiā]
熟了後,顏色為紅,吃起來青澀酸甜,皮薄汁多,但吃多了會珈口。
薜荔
又名涼粉果,藤類植物,常纏繞在大樹、巖石之上,華南、華東、西南都有。薜荔果果實榨汁,與米漿共煮,冷卻後即成白涼粉。果殼可以入藥,作為催乳劑,能散熱、調經、下乳。因為不能直接吃,所以很多時候我們摘來玩。
霜降子
霜降過後才好吃,不然很酸澀,所以土話叫霜降子,學名不知叫什麼。常長在山上,樹比較高,果子很茂盛,一片紅紅的,特別顯眼。
---
特別提醒:山上也有很多野果不能隨便食用,吃的時候一定要小心,以免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