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緯30度
環球起點
北緯30度,指地球上北緯30度上下波動5度所覆蓋的範圍,是全世界最神秘而奇特的一條緯線。
N3040環球文化旅遊帶,是由國際古道網和北京文明之路徒步運動中心聯合《中國國家旅遊》雜誌、中國藍天救援隊、綠野網等專業機構提出概念,與數百家旅行社、戶外俱樂部等全力打造的線性文化產業鏈,內容涵蓋北緯30度和北緯40度兩個自成體系的線性文化旅遊帶,以及與其相關的其它延伸部分,範圍包括北緯25度至45度的廣大區域,核心內容為區域內精品文旅資源所薈萃的完整線性應用組合,主要包括北緯30度環球文化旅遊圈、北緯40度環球文化旅遊圈和一帶一路文化旅遊帶三大體系。
2019年5月,國際古道考察隊重要成員中國登山英雄夏伯渝、藍天救援隊創始人遠山、國際級探險家馬中欣、環球旅行名作家老鼠皇帝首席村婦夫婦、全球古道行者吳濤等擬從中國出發,展開北緯30度環球文化旅遊圈歷史文化和人道主義等專題考察。關於大家沿北緯30度環球旅行,應該確認哪個城市的哪個地點為最佳集合出發點,組委會做了一個網絡調查,結果參與討論者非常踴躍,一些專家和網友在對寧海等地特別推薦的同時,又提出多個新的選擇。
我們及時做了總結,重新列項徵求大家意見。那麼,以下10個目的地中,您認為哪幾個(多項選擇)是最佳選擇呢?
01
上海-人民廣場公路零公裡標誌處
基本上沿著北緯30度建設的318國道,全程5476公裡,起點為上海市黃浦區人民廣場,終點為日喀則市聶拉木縣中尼友誼橋。
上海市公路零公裡標誌位於人民廣場,與人民廣場國旗旗杆、上海博物館在同一軸線上。它標識著318國道等多條道路的起點,是上海城市中心點的象徵。 該標準採用鑄銅工藝精密加工製作,以圓形作為主要設計元素,四周為秦漢時期的龍蚊花飾,中間是經抽象化的白玉蘭圖案,分別指示東西南北四個方向。
02
舟山-定海古城
舟山坐落於正北緯30度線上。
定海古城現保存有明清時期的歷史街區。始建於公元940年、號稱「翁洲第一古禪林」的祖印寺,是去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普陀山進香的道場。定海歷來是兵家必爭的軍事要塞,這裡留下了鴉片戰爭、抗倭、抗清等中華民族御外戰爭的史跡,擁有相當的歷史文化價值和旅遊價值。同時,定海小沙鎮還保存有著名的三毛祖居,馬岙鎮馬岙旅遊區建有浙江省第一所鄉鎮博物館-馬岙博物館,充分展示了馬岙濃厚的海洋文化氣息。以臺灣著名作家三毛祖居為核心的三毛文化旅遊區,距定海20公裡左右。三毛,原名陳懋平,又名陳平,曾先後到過五十九個國家和地區求學、旅遊和旅居,發表作品23部,其中《撒哈拉的故事》等作品,被譯成英、法、日等15國文字,風靡全球。
03
寧波(一)寧海西門
《徐霞客遊記》開篇地,就是風光旖旎的江南小城——寧海。400多年前的5月19日,徐霞客就是從寧海西門起步,開始了他近30年、足跡遍及我國19個省的偉大旅行。《徐霞客遊記》開篇這樣寫道:「癸丑之三月晦,自寧海出西門,雲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態……」讓這位「中國遊聖」沒有想到的是,在他「自寧海出西門」後的400年,他在寧海邁開第一個腳印的所在地,會成為中國旅遊日的發祥之地。
04
寧波(二)象山半邊山
象山歷史悠久。據塔山史前文化遺址出土文物考證,距今6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有先民於此生息繁衍。春秋時,象山為越國鄞地。漢為鄞縣、回浦(後改章安)兩縣地。唐初分屬寧海及鄮縣。唐神龍二年(706),象山立縣,治彭姥村,因村北有山,「形似伏象」,故名象山,縣以山名,屬台州,廣德二年(764),改隸明州(明代改稱寧波)。2018年3月18日,「首屆中國南龍大脈旅遊節」在浙江寧波東海半邊山開幕。
05
北京植物園N40紀念碑
北京是一座有著三千多年歷史的古都,作為全國的政治、文化中心,雖然處於北緯40度線上,但是作為起點,有一定的特殊意義。
06
泉州海絲古城
地處北緯30度最南端。
一座多元文化融合的歷史名城,它吸納了中原文化、古越文化、海洋文化的精華,有唐宋韻味,有前朝舊影,有「海上絲綢之路」的遺存,有閩南獨特的風格風韻,這些,沉澱在古城大街小巷的角角落落裡,沉澱在古城的山水風光中,需要走置身其中,慢慢解讀、細細品味,才能發現泉州古城之美。
07
昆明鄭和公園
昆明市晉寧區是航海家鄭和的故鄉。600多年前,鄭和率領龐大船隊先後進行了7次、歷時28年、涉及亞非37個國家和地區的航行,在世界航海史、外交史和貿易史上,都寫下了光輝燦爛的一頁。
08
湖州吳興陸羽古道
湖州是著名環球旅行家潘德明的故鄉,湖州市吳興區自古產名茶,茶聖陸羽在此生活30多年,撰寫完成了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吳興錢山漾遺址出土的4700多年前的家蠶絲織物,是迄今為止發現的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家蠶絲織物。
09
武夷山市下梅村
武夷茶是最早出口到西方的茶,在歐洲曾被稱為中國茶。17-19世紀,以武夷茶為代表的中國茶被西方的東印度公司源源不斷地販運到世界各地,成為當時中國對世界影響最大的物產,也由此開闢了從武夷山通往世界的多條茶葉之路。下梅村位於武夷山市的東部,明末清初這裡曾是武夷茶外銷的集散地,後來成為茶葉之路的起點。
10
江陰市徐霞客紀念館
徐霞客紀念館是為我國明代傑出的地理學家、探險旅行家和遊記文學家徐霞客而建立的,座落於青山綠水、稻田阡陌的江南水鄉——江陰市馬鎮南陽岐村,內有徐霞客故居、勝水橋、仰聖園、晴山堂石刻和徐霞客墓等。徐霞客故居始建於明代,清初翻修,現共三地二側廂。晴山堂始建於明末啟元年,是徐霞客為慶祝母親大病初癒而建。 紀念館1996年命名為「江蘇省德育教育基地」、「無錫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7年又被命名為「江蘇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1年7月被國務院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