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穀儲藏過程中出現很多小飛蛾,多為麥蛾(三大貯糧害蟲之一),少部分可能是谷蛾、粉斑螟等蛾類害蟲。麥蛾可危害稻穀、小麥、玉米、高粱等禾穀類糧食及一些禾本科雜草,主要以幼蟲蛀食為害,可造成較大的重量損失。
一、麥蛾的識別及發生特點
1、麥蛾的識別:麥蛾成蟲體長4-5毫米,飛翅有14-18毫米,外觀灰黃色,頭頂和顏面多覆有灰褐色鱗毛。
2、麥蛾發生特點:在稻穀堆裡看到小飛蛾,過幾天它就會將卵產在糧堆表層20毫米以內,也有少量成蟲會飛在田間就將卵產在稻穗上,所以可能貯藏前將倉庫打掃乾淨,貯藏一段時間就發現有飛蛾,其實是稻穀中卵孵化出幼蟲、幼蟲蛀食穀粒後老熟化蛹成飛蛾了。麥蛾發育的適宜溫度為21-35℃,當溫度低於10℃以下不會發育。在南方一年可發生5-6代,北方2-3代。
2、有什麼好的辦法可以防治麥蛾?
1、藥劑防治。大量貯糧時除要求將倉庫衛生做好外,主要還是採取化學藥劑防治麥蛾。常用的是磷化鋁蒸燻,成本較低,防治蛾類害蟲效果好,蒸燻防治必須要確保安全,控制好使用濃度。
2、生物防治。飛蛾具有趨光性,「飛蛾撲火」就是該特性的體現,可以安裝誘蟲燈,用燈光誘殺成蟲,減少產卵;或者使用性引誘劑幹擾成蟲交配,使之不能產卵孵化出下一代幼蟲。
3、土方法防治。若是家庭少量儲糧,可在稻穀中放入大蒜、花椒等辛辣、有特殊氣溫的農產品,可有效趨避蛾類等儲糧害蟲。
4、物理防治。(準)低溫儲糧能減輕貯糧過程中米象、麥蛾、谷蠹等害蟲發生,低溫會影響害蟲的生長發育,是一種綠色環保的貯糧技術,越來越多的糧庫在完善低溫儲糧技術。其次是日光暴曬,暴曬雖然可以除蟲,但長時間暴曬對糧食的品質也有較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