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JJ比賽-江夏
撲克臉,英文為Poker Face,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它指的是那種常年面無表情、喜怒不形於色的一種人。
在人們的固有印象中,有「撲克臉」的人大多比較刻板,他們不苟言笑,一般很難融入周圍的環境中。從這一點上看,「撲克臉」算是一個偏向貶義的詞語。
但是,既然江夏要講「撲克臉」,說明它絕非如此簡單!
JJ比賽是專業的棋牌遊戲平臺,我就說說「撲克臉」在棋牌遊戲中的巨大優勢。
在線下玩棋牌遊戲時,我們最怕的是哪一種人呢?相信一定是那種有著「撲克臉」的人,那種「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的人,他們心態極佳,無論拿到什麼牌,我們都很難從他們的表情中得知其手牌的好壞。
據江夏研究,大多人在緊張或興奮時,基本上很難抑制自己內心的波動,以至於很快表現在自己的面部表情上。從這一點來看,有著一種「撲克臉」,就有了成為大神的潛質。
相信大家肯定有印象,那些在JJ比賽得過冠軍的人,只要是在比賽中,大多都是撲克臉,而且我們所知的圍棋大師或象棋大師們,基本上也是一張撲克臉。
說到「撲克臉」,就不得不提到撲克牌中的J、Q、K,因為只有這三張牌上面有畫像。對於這些畫像,小夥伴們有什麼猜測嗎?你是不是覺得這些畫像都是一個人呢?或者會覺得J、Q、K各代表一個人呢?
其實,每一張畫像都代表著一個人,而且是歷史中的名人。下面,江夏帶大家看看這些「撲克臉」,以了解撲克牌背後的一些故事。
J、Q、K分別是英語Jack、Queen、King的縮寫;12張牌,代表著西方文化中的12位歷史人物。
法國路易十四,在位長達72年,宣揚「朕即國家」,自稱「太陽神」。獨攬大權,被視為歐洲君主專制的典型代表。
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兼奧地利君主)利奧波德一世,曾打退土耳其入侵,為奧地利盛主。喜歡戲劇,愛穿戲裝。
奧倫治親王,威廉三世(1672--1689年為荷蘭執政,1689-1702年為英國國王兼荷蘭執政)。原為荷蘭執政,1688年英國宮廷政變中趕走嶽父詹姆士二世而上臺,與妻子瑪麗二世並為英國國王。
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篤信新教,主張「武力擴張」。在德意志三十年戰爭中耀武揚威,被稱為「北方雄獅」,1632年戰死。
奧地利利奧波德一世的王后,原德國公主,利奧波德一世娶她是為了阻止德國獨立。
瑞典克裡斯蒂娜女王,被視為歐洲史上最聰慧美麗的女王之一。1654年突然退位,到羅馬皈依天主教。
捷克貴族瓦倫斯坦,曾率天主教徒軍多次擊敗新教徒軍,後被暗殺。
克倫威爾,率清教徒推翻查理一世。1649-1658年為「護國主」,統治英國。
從這些撲克牌代表的人物可看到,紅桃代表法國;黑桃代表德國(因歷史原因,包含奧地利和捷克);方塊代表英國;梅花代表其他一些國家。
K和Q均為夫妻(國王和皇后),只有梅花K和Q之間為父女關係。
J的成分則較複雜,有王子、貴族、執政、未被普遍承認的國王。
↓點擊閱讀原文,下載JJ比賽贏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