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封面】
5月1日,珠穆朗瑪峰山區上空出現日暈景觀。日暈也叫圓虹 ,是一種大氣光學現象,日光通過卷層雲時,受到冰晶的折射或反射而形成。圖片來源:新華網
看天下
圖片來源:新華視點
●近日來自曼徹斯特大學、劍橋大學等多個機構的研究人員完成一項隕石相關的研究,刊載於最新一期美國《地質學》雜誌。研究人員分別於2019年和2020年在南極洲東部沙克爾頓嶺一片指定區域搜尋隕石,共找到近120枚隕石,然後利用電腦模型推演全球隕石墜落的情況,並根據人造衛星追蹤監測記錄驗證,推算出每年約有1.7萬枚隕石墜落地球,重量超過1.6萬千克。該研究只涉及單枚重量50克以上的隕石,未計入持續落到地球的宇宙塵粒。同時研究顯示,墜落地球南北兩極的隕石數量相對少,相當於赤道附近墜落隕石數量的六成。
資料圖
●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MO)5月1日表示,北極地區臭氧空洞在今年3月達到了2011年記錄以來的最高水平,但現在這個空洞已經「癒合」。同時據路透社消息,世界氣象組織發言人克萊爾·納裡斯回應稱空洞「癒合」與新冠疫情完全無關。研究人員表示,臭氧層空洞形成與低溫和極地渦旋等氣候條件相關,與空氣品質無關。
新發現
●《自然》最新發表一篇藥物研究論文稱,通過調查29種新冠病毒蛋白質中的26種如何與人體蛋白質相互作用,最後鑑定出332種明顯的相互作用,其中66種相互作用的人體蛋白質已經是69種已知化合物的靶標。該研究或可用於開發針對新冠肺炎(COVID-19)的療法。同時論文作者提醒該研究未在感染新冠病毒的個體身上進行測試。
圖為遼代壁畫。圖片來源:內蒙古史前文化博物館
●內蒙古史前文化博物館5月1日對外消息稱,近日,赤峰市敖漢旗四家子鎮農民在修路時發現一座距今約千年的遼代壁畫墓。考古人員對這座遼代中晚期墓葬進行搶救性清理,發現約6平方米麵積的壁畫。這批被成功揭取的壁畫有散樂圖、烹飪圖、鼓樂圖、家教圖、群猴戲耍圖、雙鹿圖、備宴圖、雙犬圖等,保存狀況良好,生動展示著千年前遼代人們的生活習俗。
消息站
圖片來源:人民日報
●5月2日,應急管理部發布預警提示:據預測, 5月2—5日,華北大部、東北西北部、西北東南部等地森林火險等級較高,其中北京、河北、山西、遼寧、山東等地的部分地區森林火險為高度危險,請相關地區做好森林防火工作。
●5月1日,海關總署發布統計數據,3月1日至4月30日全國共驗放出口主要防疫物資價值712億元。包括口罩278億隻,防護服1.3億件,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7341萬人份,紅外測溫儀1257萬件,呼吸機4.91萬臺等。近期我國日均出口防疫物資30億元以上,呈明顯增長態勢,一個月內持續增長逾3倍。
大觀園
●新華社消息,據天文專家介紹,編號分別為C/2017 T2和C/2019 Y4的兩顆非周期彗星將分別於5月4日和31日過近日點。如果天氣晴朗,大氣透明度好,可藉助天文望遠鏡或雙筒望遠鏡有望在近日點前後一睹這兩位「天外來客」的風採。不過C/2019 Y4的情況並不太樂觀,有消息稱,在接近太陽的過程中,該彗星的彗核已經部分瓦解,有可能還未到達近日點前就「香消玉殞」。
●「五一」假期,杭州富陽新沙島超23萬平方米的玫瑰花海進入最佳觀賞期。在一望無際的玫瑰花海中,玫瑰競相綻放,散發出沁人心脾的香甜氣息。玫瑰迷宮面積多達1600多平方米,有近千種精品玫瑰集中於此。
編輯:張爽
審核:朱麗
終審:冷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