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還有這些地方......
藍窗,馬爾他著名景點。喜歡看《權利的遊戲》的小夥伴對這個地方不會陌生,劇的首集,丹妮莉絲·坦格利安和卡奧·卓戈結婚的那場戲,背景就是藍窗。可就在去年3月8日,由於連日大風和海浪的衝擊侵蝕下,這座矗立在地中海之上,由千年前兩大石灰巖崩塌而形成的天然大拱門,突然塌了。它就這樣徹底地在這個世界上消失了,毫無預兆,讓無數人痛心不已。
神奇的天然拱門,令人心醉的蔚藍。曾經的藍窗,是多麼的美麗。
現在卻變成了這副模樣,再也沒有了曾經的輝煌。只有景區門口依然掛著的廣告牌,在告訴人們它昔日美好的容顏。
亞馬遜熱帶雨林
亞馬遜熱帶雨林位於南美洲的亞馬遜平原,佔地700萬平方公裡。雨林橫越了8個國家,佔全球森林面積的20%,是全球最大及物種最多的熱帶雨林。亞馬孫雨林被人們稱為「地球之肺」。亞馬遜平原的野生動物種類非常繁多,而且數量豐富。9世紀末,根據一位英國自然學者的統計,共有14712種動物,其中8000多種尚未為人所知,現在已知的動物和鳥類超出了10萬種,可能另外還有幾百萬種正等待著人們去發現。
由於開發不當和保護不利,巴西的亞馬孫雨林正在遭到嚴重的破壞,熱帶雨林面積正以驚人的速度減少,森林覆蓋率已從原來的80%減少到58%,以致動植物資源遭到破壞,造成水土流失、暴雨、旱災、土地荒漠化等一系列環境問題。亞馬孫地區毀林速度驚人,平均每8秒就有一個足球場大小的森林在那裡消失。
死海
死海水位平均每年下降1.2米,最極端的預測是在2050年會消失。死海的湖岸是地球上已露出陸地的最低點,有「世界的肚臍」之稱。由於死海的鹽度比普通海水的鹽度高10倍,這裡你不用藉助救生圈都能在海上漂浮,是旱鴨子的天堂。此外,死海泥含有大量的硫化物和礦物質,能夠很好的清潔皮膚、減輕關節痛。
由於阿拉伯半島、非洲大陸與歐洲大陸板塊擠壓,死海面積在不斷縮小,近年因為約旦河經常斷流無水補充死海,湖水加速蒸發,湖的面積也在不斷萎縮,50年來已經萎縮了30%的面積。雖然當地政府現在也在做很多措施去補救,但很明確的一點就是,死海要恢復原來的光景怕是很難了。
吉力馬札羅山
吉力馬札羅山是非洲第一高峰,海拔5895米,被稱作非洲的"珠穆朗瑪峰",也被稱作"非洲屋脊"。吉力馬札羅山位於赤道附近,有極其震撼的氣候和景觀變化,自山腳至山頂具有相繼幾個植被帶:熱帶雨林、周圍高原半乾旱的灌木叢、南坡水源充足的農田、茂密的雲林、開闊的沼地、高山荒漠、苔蘚和地衣的共生帶,直至峰頂冰川。吉力馬札羅故有「赤道雪峰」之稱。因為山下的氣溫高達55℃,而峰頂的氣溫又常在零下30℃,她在坦尚尼亞人心中是無比神聖的存在。
吉力馬札羅山冰川消失現象非常嚴重,在過去的80年內冰川已經萎縮了80%以上。甚至有環境專家指出,吉力馬札羅雪頂最快可能將在10年內徹底融化消失,屆時吉力馬札羅山獨有的「赤道雪山」奇觀將與人類告別。
澳大利亞大堡礁
大堡礁是世界最大最長的珊瑚礁群,位於南半球,它縱貫於澳洲的東北沿海,北從託雷斯海峽,南到南回歸線以南,綿延伸展共有2011公裡,最寬處161公裡。有2900個大小珊瑚礁島,自然景觀非常特殊。在礁群與海岸之間是一條極方便的交通海路。風平浪靜時,遊船在此間通過,船下連綿不斷的多彩、多形的珊瑚景色,就成為吸引世界各地遊客來獵奇觀賞的最佳海底奇觀。
氣候變化、汙染、棘冠海星和漁業是對大堡礁生態系統健康危害最大的因素。其它的威脅還有海運事故、油外洩和熱帶氣旋。一份2016年三月的報告顯示,因為海洋暖化引發第三次全球白化事件,導致中北部的珊瑚礁可能全數摧毀,佔據大堡礁整體40%以上。
冰川國家公園
冰川國家公園(Glacier National Park)建於1910年,位於美國蒙大拿州北部,與加拿大的英屬哥倫比亞省和亞伯達省接壤。冰川令人稱奇之處是它的變幻無窮。冰川平均每天大約要移動30釐米,這段距離聽起來並不太遠,但觀察十分鐘以後,你就會聽到一聲巨響,接下來一塊汽車大小的冰塊就會落到海上;連續觀察一個小時以後,很有可能會有一塊房子大小的巨冰掉下來。冰山在融化之前,通常可以沿下遊漂流好幾英裡。世界文化遺產中沒有幾個可以「動」的,它們只是「存在」而已,但冰川國家公園卻是一個例外。
遺憾的是,由於溫室效應的緣故,公園裡的冰川正大幅度地融化。曾經,這裡有150條由冰川裝點的河流,而現在,還含有足夠被稱之為「冰川」的河流只剩下25條了。據國家公園的官方預測,冰川國家公園裡僅存的25條冰川將在20年內消失。
12門徒石
十二門徒石(或稱「十二門徒巖」)位於澳大利亞墨爾本海岸沿線,它們實際上是突出在南太平洋海面上的12塊砂巖石,經過千年的海浪和海風的洗禮,被大自然鬼斧神工地雕鑿成酷似人面。矗立在湛藍的海洋中的獨立礁石,形態各異,因為其數量和形態酷似耶穌的十二門徒,因此得美名「十二門徒石」。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塑造了令人驚嘆的壯闊雄偉的奇景,然而時至今日,12座巖壁,只剩下7個半,海浪經年累月的衝擊使其中的3個(估略)已經坍塌。科學研究者說,十二門徒石總有一天會全部消失。你所看到的瞬間,其實便是歷史。
馬爾地夫
馬爾地夫共和國位於南亞,是印度洋上的一個島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島國。由1200餘個小珊瑚島嶼組成,其中202個島嶼有人居住,從空中鳥瞰就像一串珍珠撒在印度洋上。馬爾地夫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國家,全國平均海拔僅有1.2米。1190個蒼翠群島鑲嵌在蔚藍海面上,如同珍珠一樣光彩奪目,難怪這裡被稱為「人間天堂」。
隨著溫室氣體排放越來越多,全球氣候變暖,這個平均海拔只有1米左右的國家在不久的將來就會因為海平面的上升而被淹沒,「人間天堂」也將從此銷聲匿跡。馬爾地夫也想了一些自救措施:例如修建人工島,提升居民環保意識,舉國搬遷等。即使不是因為海平面的上升而導致海島被淹沒,一場突發的自然災害也很可能讓這個國家毀滅。
馬丘比丘古城
馬丘比丘被稱為印加帝國的「失落之城」,距當時的都城庫斯科120公裡,坐落在安第斯山脈最難通行的老年峰與青年峰之間陡峭而狹窄的山脊上,海拔2400米。在印加語中,馬丘比丘代表「古老的山巔」。數百年前,連接馬丘比丘與庫斯科的,只有群山間一條狹窄的印加古道。而今,當遊客乘坐旅遊列車到達這裡時,會感受到強烈的震撼:面前的馬丘比丘,似乎隨時都可能從狹窄的山脊滑下萬丈深淵,而正是在這陡峭的、荒無人煙的山脊上,印加人建起了自己的城市。
看過《天空之城》的人,見到馬丘比丘的這番景象,應該也會覺得它就像漫畫裡漂浮在空中的的城堡。
這座矗立千年依然不倒的古城,因為歷史悠久,加上地質構造不穩,保存時間有限,很可能一個小小的地震就會讓它崩塌。想要一睹這座千年古城的風採,可真的要抓緊時間了。
女王頭
女王頭——臺灣旅遊業的一張名片。蕈狀石是野柳最具代表性的地形景觀,尤其是「女王頭」雍容尊貴的形態,早已成為野柳地質公園的象徵。由於它的頸部修長、臉部線條優美,神態像極昂首靜坐的尊貴女王,大家才特別稱它為「女王頭」。女王頭的歷史已經有四千年,舉世罕見。民國72年(1983年)野柳風景區有人持用利器企圖切斷女王頭,在女王頭的頸部下方留下20釐米長的傷口,事後風景區管理所只有使用同顏色水泥,替女王頭凹陷下去的地方補妝。這道傷口目前在周邊巖石自然風化下,突出來成為一道疤痕。
「女王頭」是野柳公園最負盛名的景觀,但它修長的脖頸因為長期遭受風化侵蝕,已經變得十分細弱。地質學家推算,依照目前風化速度,「女王頭」頸部大概還可以堅持10到20年,一旦遇上大地震、強風,「女王頭」很可能會因此折斷。
少年大世界小記者團在此呼籲
誰也不能保證
明天和意外
哪一個先來
我們能做的
就是珍惜這份美好
愛護大自然
愛護小動物
愛護公共財產
調 查 問 卷
新聞熱線徵集
和孩子有關的新聞熱點事件
學校出現的新奇規定
好的教育方式
照顧孩子起居的最佳方法
......
如果您知道,您願意
請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