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叫做:知道很多道理,但仍然過不好一生。因為很多人不明白,人生不是由你知道多少來決定的,很多道理,都是簡單,但很難做到。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則是他們並不能完全讓自己的知,去指導自己的行。
技術分析是交易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環節,但是技術分析不是萬能的,而不懂的技術分析則是萬萬不能的。技術分析和交易的關係可以用這一句來概括:分析屬於事後可以合理解釋,而交易則是當時知曉並即刻理解。分析是一種過去式,而交易是現在進行時。
技術分析的根源
技術分析是源於行情變化而延伸出來的參考指標,這個指標並不是精準定位的GPS,而是概率捕捉的篩選器。
行情的變化基本上是處於快速變化和密集區交替出現的,所以我們可以很容易的理解震蕩之後的趨勢,趨勢衰竭之後回歸震蕩。
把行情想像成一瓶水的流動
拿一瓶水,蹲在地上慢慢倒出。只見水在一個地方聚集,由於表面張力,形成了一個小水團。水團的邊緣四處晃動,尋找突破。
突破,突破!唰,水團破裂,水迅速流淌,留下一條線。到某個新地點,水再次聚集,形成小水團,同時水團的邊緣四處晃動。突破,再突破。。。。
就這樣,一瓶水慢慢倒出,水不停的向前流淌,領頭的地方總是水團、突破、最終留下彎彎曲曲的水跡。
水流的路線是重力定律的表現,水絕對不會向上倒流,水必須服從重力定律,但是水也不知道該往哪裡走,只要一路走一路試。能走嗎?能走,那就走。不能走嗎?不能走,那就集聚。通過集聚、突破流動的交替形成了最後的路徑。
技術學習的重點:
當我們了解了行情的演變後,我們就可以客觀的看待技術分析的指導重點是什麼。無論我們盤前如何的緊密分析,在盤中所有的走勢都是在試探中才堆積慢慢形成的。
技術分析的學習,不是學習技術的預測行情的一面,而是學習技術分析中的「定式」,或者說是他的基本功。
這跟學下棋是一個概念,我們要學會下棋裡的定式,把各種基本要領組合起來,形成雙方相對均衡、慢慢通過定式的優化增強更好的博弈角度。有兩個這個基本功後,你會把指標牢記在心,在博弈中不假思索的應用,在反覆運用的過程中深入體會真意和作用。
技術學習的誤區:
1)、價格可以通過技術分析精準預測
技術不是一勞永逸的工具,使用的過程中切勿刻舟求劍和緣木求魚。我們做的是未來,而未來的最大確定性是他的不確定。行情是活生生的,不容靜態的框框來限制、框定。一定要對於市場的變量變化有極大的容忍度和包容性。
市場專治各種不服,專治各種自以為是的幻想,專治各種倖存者偏差的毛病。所以技術分析是參考工具,而非錨定工具。
2)、技術分析可以精準定位走勢,特別是頂底的把握。
大部分散戶不喜歡做延續性行情,喜歡做反轉行情,所以在特別偏愛抄底摸頂的操作。我們回歸到前面說的行情的演變,會發現行情走勢也是基於突破和慣性的一種延伸,而在實戰的統計裡,行情的延續概率性遠大於行情的反轉性。(一些延續的形態,我在下文中會舉例說明)。那麼為什麼大家寧願逆勢而不肯順勢呢?其最根本的原因在於對於價格的敏感,和對小便宜的熱愛(我只以期貨為例子,對於股票中的估值修復和價值投資不是我討論的範疇)。
技術分析可以定位走勢,但一定不精準。你只能通過定位的大範圍去試單,注意這裡說的是一個範圍而不是一個點。所以技術分析的應用是一個框架,而非絕對的精算值。另外行情的頂和底一定會出來,但是頂底也不是一個絕對值,而是一片區域,你不知道這片區域的寬度有多少,更讓人糾結的是這些區域都是行情走出來以後才能確定。
3)、技術分析可以捕捉一切機會
為什麼技術分析會被神話,就是因為你運用不同的指標,對著已經發生的圖形,你可以說的頭頭是道。而用不同的周期K值,你能夠分毫不差的羅列出每個周期裡面的機會呈現。一旦我們開始變成了機會主義的博愛者的話,你的交易系統就會極其的凌亂。一個成熟的交易者更懂得機會的篩選,而非機會的唯利是圖。
技術分析會幫我們過濾掉市場的雜音,提煉出你能看得懂的行情,我們要捕捉的是這種機會。所以技術的最大功能不是創造機會,而是甄別機會。
最常見的幾種趨勢延續形態
備註:我是一個趨勢交易者,我只說我自己認知範疇內的理論。
一、矩形形態 or 箱體形態
處於箱體裡面的價格變化,就好像一個黑箱裡面的事物變化一樣,你看不到他的規律,不知道他從哪個方向來,不知道何時他能走出來。這個形態的最大特徵是巨大的不確定性。通過定位他的支撐和阻力,可以畫出他2條水平線而最終形成矩形形態。
核心點:
1)、價格進入矩形後,行情未來方向變得不確定。但是,如果市場原本有趨勢,大概率將沿著原來趨勢的方向突破,恢復原趨勢(大家可以參考下近期的銅走勢)
2)、所有的矩形盤整,都會為了最終走出方向而服務的。若向上突破則為多,向下突破則為空。
突破的過程一定會有真假突破的2種可能性出現,這是避免不了的。因為技術沒有100%,如何去降低假突破的過濾,和提高真突破的把握。
(1)、周期看得大一點。因為周期越大,他形成的有效性越高
(2)、疊加其他指標,如大周期中,均線是多頭排列,矩形出現向上突破時做多,而向下突破是不參與。先大後小,期貨雙邊做單邊
此形態下市場比較流行的說法,僅供參考,切勿對號入座。
1)、橫有多寬,豎就有多長。矩形的整理寬度越寬,那麼最後走出來的單邊行情空間會越大。
2)、矩形的高度 = 目標價格的高度。比方矩形下軌是100,上軌是500,那麼這個高度就是400,當他突破向上或者向下時,走出來的目標價格值就是400點。
3)、矩形的盤整時間 = 1/2單邊行情的趨勢時間。比方說矩形盤了3個月,那麼趨勢的發展會停留在1個半月。
這些流行的說法,都是有道理的,但是道理的背後必定是一種偶然性數據的放大,所以還是要根據具體情況具體處理。
二、收斂三角形態
隨著演變時間得推移,橫向趨勢得價格波動幅度傾向於收窄,交易量也傾向於減少。如果收窄得過程比較規律,就形成了三角形態。
三角形態是由2根趨勢線或者1根趨勢線和水平線圍成的。兩條邊線往往有對稱性。這種形態主要的幾個組成是上邊線,下邊線和頂點
三角形態完成也是以市場向上突破上邊或向下突破下邊線為標誌的。(大家參考近期的瀝青)
三、旗形形態
這個圖形要結合大趨勢的圖形頭勢方能最好應用。
如果大趨勢是向上的,而階段中的向下平行的旗形形態基本上是屬於技術調整,調整完後,價格依舊圍繞多頭方向開始延續。(參考近期的動力煤)
如果大趨勢是向下的,而階段中的向上的平行旗形形態基本上是屬於技術調整,調整後,價格依舊圍繞空頭方向開始延續。(參考蘋果)
總結:
1)、會分析不等於會交易
2)、技術分析都是有滯後性和局限性的,而交易的時候一定要有客觀的規律執行,而非刻舟求劍的屁股決定腦袋
3)、入市的根本是捕捉你的趨勢,追隨趨勢,絕不能走火入魔,成為技術「武痴」。
4)、行情是活的,而技術是死的。
5)、行情是素材,技術是加工手段,必須根據不同的市場狀態採取相適應的行動。
6)、基於技術分析,你還得具備以下素質:
- 你能承受的反覆次數和時間煎熬
- 面對產生的最壞結果的掌握性
- 面對最佳結果的把握感
- 你能凌駕的倉位頭寸
- 你能夠堅持的思維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