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實蠅在我國屬於一種入侵性害蟲,以卵和幼蟲隨其侵害的寄主作物運轉傳播。它起源於印度,目前已經擴散並傳播到溫帶、亞熱帶和熱帶的30多個國家和地區。而瓜實蠅目前在我國已經傳播危害到福建、海南、廣東、廣西、貴州、雲南、四川、湖南、臺灣等地,其主要危害的是葫蘆科植物中的黃瓜、絲瓜、西葫蘆、南瓜、苦瓜等多種蔬菜和水果。
瓜實蠅在不同地區一年可以發生4——11代左右,每個世代歷期30——50天左右,可以世代重疊,共同在田間對寄主作物進行危害。每年3月當環境氣溫上升到10℃以上時,其越冬蟲蛹開始羽化成蟲,且以晴天上午的7——9時和陰天的7——11時羽化為盛。越冬成蟲通常4——5月開始活動,隨著夏季的到來,分布區域內瓜實蠅成蟲羽化的數量會越來越多,到7——9月也自然會形成發生和危害的高峰。瓜實蠅在陰天和傍晚後不喜歡活動,晴天中午也時常會靜伏於被害寄主作物的葉子背面以及潮溼陰涼的雜草間,通常會在每天上午的9——11時和下午的4——7時活動為害。瓜實蠅的雌成蟲一生可產卵300——1000粒。適宜其繁殖發育的溫度範圍是18——38℃,土壤含水量為20%——40%。
瓜實蠅對寄主瓜果的危害主要是在交配後由雌蟲將產卵管刺入其危害的瓜果內產卵,並在幼蟲孵化後取食被害瓜果的果肉。並因此使其危害的瓜果刺傷處流膠,畸形下陷,成斑味苦,或先是局部變黃、畸形,而後整個腐爛變臭,造成大量化瓜和落果。
瓜農或果農想要使用藥劑殺滅瓜實蠅,可選擇使用10%氯氰菊酯乳油、37%高氯·馬、1.8%阿維菌素乳油、80%敵百蟲可溶性粉劑、2.5%多殺黴素懸浮劑、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等藥劑噴霧,一般5天1次,連續用藥2——3次。
鑑於瓜實蠅的幼蟲主要在被害瓜果內部取食為害,單純使用藥劑的效果並不是很好,一般需要在噴霧防治的同時,針對瓜實蠅對糖、醋和酒類及芳香物質有趨性的特點,在田間懸掛粘蠅紙和誘殺瓶誘殺其成蟲,以減輕後續為害。粘蠅紙的密度以15——20㎡一張為宜,誘殺瓶可用空的礦泉水瓶子自製,內部裝上商品性的綠普森性誘劑,可以同時誘殺雌雄成蟲。農戶也可以利用香蕉或菠蘿皮煮熟後,以40份加入0.5份90%晶體敵百蟲和1份香精的比例自製誘殺毒餌,在每畝菜田或果園分別投放20——30個點位,每個點位投放毒餌25克。粘蠅紙和誘殺瓶設置的高度一般距離地面100釐米。
以上就是關於「瓜實蠅該用什麼藥防治」,如有什麼疑問和不同見解,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我們共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