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會死亡,但不會感知到死亡。有句話叫「人死如燈滅」,但常說「燈滅還有再燃日」;那麼人死去是否還能再復生呢?本文就討論一下,假定人死後還能復活,需要什麼樣的因素和條件。那麼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人在死亡前及死亡後的身體機理變化情況。首先,真的會有「迴光返照」嗎?
起死回生·網絡供圖
人在即將走到生命終點前的一段時間,呈現的狀態是體力精力特別虛弱,胃口下降,不再進食,氣若遊絲。但是有些人這之後,會突然精神煥發,想要進食,體力也有所增加,頭腦也變得很清晰;雖然有些人這些狀態不太明顯,但是還會出現一些身體表現,這個現象就是所謂的「迴光返照」。可是之後就是萎靡不振,呼吸衰弱,直至死去。據生物學家研究,這個現象和人身體內一種叫「三磷酸腺苷」的物質有關。
迴光返照·相關配圖
這種物質是是一種不穩定的高能化合物,水解時釋放出能量較多,有改善機體代謝的作用,是生物體內最直接的能量來源。瀕臨死亡的人體內,心肝腎大腦等器官的衰竭,器官的功能無法在正常運行;至於還未死亡,是這些器官還未徹底喪失功能,只能勉強維持最低限度的新陳代謝。但人體內細胞裡還存有這種能量物質,在各種器官將要最終衰亡的時候,體內僅存的三磷酸腺苷會全部加速分解,進行轉化,這時候就釋放出了大量能量,得以使供血供氧恢復。
相關配圖
接著就是迎接死亡的時刻了,心臟首先停止跳動,伴隨呼吸急促且短;由於身體的供氧不足,出現抽搐。耳朵會最先失去溫度,這時候喉嚨出現痙攣,已經接近咽氣的時刻。剛斷氣後,緊接是瞳孔放大,變得透明;之後皮膚開始鬆弛,腸道和膀胱進行最後一次排洩。如果是男性,不論年齡大小,都會有最後一次的勃起;身體變得柔軟,有餘溫。而後瞳孔失去光澤,眼球乾癟深陷;身體僵硬後,皮膚顏色變深變黑。
入殮·網絡供圖
據科學觀測,人在死亡後8個小時,體溫會全部消失,身體全部變涼。如果停屍兩天,身體又會變軟,已經觸摸不到骨骼和血管的阻礙。古代講究停屍三天再收殮盛棺,其目的也是擔心死者並未死去;一般情況下,出現上述現象,就可以確定真實死亡了。但停屍三天入殮,七天後出殯的傳統,除了這些考量,在文化上更多的是對逝者的緬懷和不舍。
送葬·網絡供圖
到此,我們再把話題拉回來。通過上述對死亡前後現象的講解,逝者身體發生的諸多變化一一對應,這種情況下就不用擔心逝者沒有完全死亡,也更不會有復活的可能。這些身體的變化,是身體機理功能發出最真實的信號。那麼,社會上流傳的「死而復活」的事,是怎樣發生的呢?那就是「假死」現象,就是說身體的機理功能並未全部衰竭喪失,此人並未完全死亡。真的一旦出現上面的那些變化,也就不可能「死而復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