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植物,在名字中雖含有另外一種植物的名稱,可它其實與名字中所帶的那個植物關係並不大,就像我們在前面的文章中所提到的水石榕,雖然名字中帶有榕字,可它與榕樹並沒有什麼關係,即使追溯到科,也並不是同一個。
榕樹它主要的觀賞點是觀葉和觀根,它的花並不被人所熟知,所以在看到水石榕的時候,大家還基本上能夠分清,知道水石榕與榕樹並沒有什麼關係。
若是見到觀花植物,它們的名字中,有相同的字,有時候誤會就大了。
有一次在公園玩的時候,見到一人對著標記為巴西野牡丹標牌的植物,跟另外兩人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說巴西野牡丹是巴西產的一種牡丹花,因為是野生的,所以叫野牡丹,中國引進來種植之後,把它取名為巴西野牡丹。
我當時聽得心頭一顫,如果不是自己的武力值太差,我都想跑上去跟他打一架。
巴西野牡丹確實是產於巴西,可它與牡丹並沒有半毛錢關係。


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是芍藥科、芍藥屬的多年生落葉灌木。而巴西野牡丹(Tibouchina semidecandra (Mart. et Schrank ex DC.) Cogn.)又名紫花野牡丹、豔紫野牡丹,是野牡丹科、蒂牡花屬的常綠小灌木,根本連科屬都不一樣。
巴西野牡丹雖然沒有牡丹那樣的名氣,也沒有牡丹花那麼的雍容華貴,但它常綠、花期長,尤其花色是那鮮豔奪目的紫色,因此在華南地區,應用頻率非常高,應用區域也比較廣泛。


巴西野牡丹,株高0.6-1.5 米。莖呈四菱形,分枝很多,枝條呈紅褐色,株形中枝幹比較密集,生長速度快,勤修剪,會讓植株更緊湊,株型更美觀。
巴西野牡丹的葉片很有特色,葉長3-7cm,葉寬1.5-3cm,葉脈明顯,3條深凹的線,將一片葉分成5部分。


花朵和顏色和花期,是巴西野牡丹最惹人喜愛的地方,它的花序為傘形花序著生於分枝頂端,花瓣5枚,花朵中間有長短不一的花絲。巴西野牡丹在華南地區花期幾乎全年,果實為蒴果壇狀球形,但極少結實。
巴西野牡丹原產巴西,繼承了喜陽光充足、溫暖、溼潤氣候環境的特性,但也有一定的耐陰,只是在半陰區域,會出現葉美花少的現象,並且會有點徒長,造成株型沒有在全日照條件下美觀。
巴西野牡丹也具有一定的耐寒能力,它在西南部分地區生長不受溫度限制,冬季遇短期的低溫葉片會變紅,春季氣溫回升後,葉片又會重新恢復綠色。
扦插繁育是繁殖生產巴西野牡丹的主要方式,扦插時間為春、秋兩季,選擇當年生健壯的枝條,修剪枝條為10cm左右,留2-3個芽點,留頂端兩片葉,利用1000倍液的多菌靈浸泡15分鐘,扦插到排水良好的有機質土壤中。


巴西野牡丹生長速度快,耐修剪,株型緊湊美觀,花朵為紫色,花量大。葉片翠綠、葉型優美,葉脈線條感獨特,深得大眾的喜愛。
在園林應用中,巴西野牡丹可用於列植、群植,也可以用作盆栽,放置在陽臺上。
(閱讀者,您好!我是植物君柏心,一個植物行業從業者,閒暇時做一些植物種植經驗分享、植物景觀配置介紹和植物科普,如果您喜歡的話,麻煩您動動手點個關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