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六月,老家的山坡上奼紫嫣紅的野牡丹漫山遍野,壯觀美麗。
紫紅的花朵,映襯著綠色的田野、漂亮的房子,構成一幅壯麗的新農村畫景。
我們南方農村的孩子,沒有人不吃過野牡丹清甜可口的果實的。
野牡丹我們農村叫做「黑口子」,非常直觀,因為它的果實紫紫的,吃了以後會把牙齒、舌頭染的紫黑紫黑的。
野牡丹雖然是野生植物,但它的花很漂亮,開的是紫色的五瓣小花,粉紫粉紫的,極具觀賞價值。它的花期在夏天,從五月份一直到七月份。
現在城市很多地方把它培育改良為城市綠植。它的植物整個不是很高,最高不會超過一米五。它的莖是圓柱形的,葉子長得也很有質感,像一個個綠色的橢圓,有很好看的葉脈。
到十月份,野牡丹會結出很多酸酸甜甜的果子。如果陽光足夠,它就能熟透,果汁非常清甜。果子一個個爆開大大的口子,像在開心地大笑,所以我們孩子喜歡叫它做「開口笑」。
野牡丹不僅花美果甜,它全身都是寶。熟透的果子吃了能治療消化不良,所以果子成熟時節長輩會上山把成熟的野牡丹一把把連枝帶葉折回家給孩子們吃。
它的根和葉均可入藥,有清熱利溼、消腫祛瘀、止血止痛的作用。記得小時候有次摔倒,腳脖子扭傷,媽媽就是用野牡丹的葉子剁爛幫我敷,然後用野牡丹的根煲豬骨湯給我喝,不久腳就好了。
野牡丹喜歡酸性的土壤,對於氣候的要求高,主要分布在雲南、兩廣、福建和臺灣等溫暖潮溼的地方。
朋友,你喜歡美麗的野牡丹嗎?你吃過它甜甜紫紫的果子嗎?這篇文章有沒有勾起您的鄉愁和兒時美好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