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墨子量子獎」公布!有這三位科學家獲獎

2021-02-15 愛光學
北京時間12月10日晚,墨子量子基金會以網絡會議的形式宣布了2020年度「墨子量子獎」獲獎者名單,他們分別是美國新墨西哥大學教授卡爾頓·凱夫斯(Carlton Caves),日本東京大學教授香取秀俊(Hidetoshi Katori)和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教授葉軍(Jun Ye)。本次會議由中國科學院院士、墨子量子基金會國際評審委員會委員、2019年度「墨子量子獎」獲得者潘建偉主持。

卡爾頓·凱夫斯來自美國新墨西哥大學,憑藉其「在量子精密測信息理論方面的基礎性工作,尤其是闡明幹涉儀中的基本噪聲及其在壓縮狀態下的抑制作用方面的工作」獲獎。

Hidetoshi Katori 

葉軍

香取秀俊(Hidetoshi Katori )來自東京大學,葉軍來自美國科羅拉多大學,他們的獲獎理由是「在量子精密測量方面的突破性成就,特別是在開發極其穩定和精確的光學原子鐘方面的成就」。

為了激勵基礎研究取得重大發現與突破,安徽省將鼓勵社會各方面出資設立「墨子量子科學基金」、「墨子量子獎」等面向基礎研究的科學基金和獎項。在國際範圍內獎勵量子通信、量子計算、量子精密測量等領域取得傑出科技成果的科學家。

2018年度的獲獎者包括英國牛津大學教授戴維·多伊奇(David Deutsch)、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彼得·紹爾(Peter Shor)、德國馬普量子光學所研究員伊格納西奧·西拉克(Ignacio Cirac)、美國俄勒岡大學教授大衛·維因蘭德(David Deutsch)、奧地利因斯布魯克大學教授彼得·佐勒(Peter Zoller)和雷納·布拉特(Rainer Blatt)。

2019年度的獲獎者包括以色列學者史蒂芬·威斯納(Stephen Wiesner)、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查爾斯·貝內特(Charles Bennett)、加拿大蒙特婁大學教授吉勒斯·布拉薩德(Gilles Brassard)、英國牛津大學阿圖爾·埃克特(Artur Ekert)、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和奧地利維也納大學教授安東·塞林格(Anton Zeilinger)。

由於微信公眾號試行亂序推送,您可能沒辦法準時收到「愛光學」的文章。為了讓您第一時間看到「愛光學」的新鮮推送, 請您:

1. 將「愛光學」點亮星標(具體操作見文末)

2. 多給我們點「在看

新聞線索、各類投稿、觀點探討、故事趣事

留言/郵件,我來讓你/事紅

爆料請聯繫:lvxuan@siom.ac.cn

寫留言

相關焦點

  • 2020年度「墨子量子獎」揭曉 三位量子精密測量領域科學家獲獎
    」 宣布,2020年度 「墨子量子獎」 授予量子精密測量領域三位科學家,他們分別是美國新墨西哥大學教授卡爾頓·凱夫斯,日本東京大學教授香取秀俊和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教授葉軍。三位獲獎人的研究領域均為量子精密測量。量子精密測量是指通過提出新的物理原理和製造精密儀器來測量基本物理量,如活細胞內部的微小結構,化學反應的動力學,光的頻率,幹涉儀的相位等。
  • 三位量子精密測量研究者榮膺「墨子量子獎」
    2020年度「墨子量子獎」獲獎名單於12月10日正式揭曉,將其授予在量子精密測量領域有著傑出貢獻的三位研究人員
  • 「墨子量子獎」首次頒獎 潘建偉等12名科學家獲獎
    由墨子量子科技基金會設立的「墨子量子獎」頒獎典禮9月18日下午在安徽省合肥市舉行,這是該獎項設置以來的首次頒獎儀式。包括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在內的12位中外科學家分別榮獲2018年度和2019年度「墨子量子獎」。
  • 葉軍等三學者因量子精密測量獲2020年度「墨子量子獎」
    」 宣布,2020年度 「墨子量子獎」 授予量子精密測量領域三位科學家,他們分別是美國新墨西哥大學教授卡爾頓·凱夫斯(Carlton Caves),日本東京大學教授香取秀俊在墨子量子獎的新聞發布會上,葉軍也向潘建偉團隊近期發布的「九章」量子計算機工作表示祝賀。「量子科技正在經歷一個深刻的變革期,而這將會給人類社會帶來長遠的改變。」他說。
  • 2020墨子量子獎揭曉,一位獲獎科學家感慨:做科研既能領工資,還這麼有趣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報導:北京時間12月10日深夜,2020年度「墨子量子獎」通過視頻連線授予了量子精密測量領域的三位科學家,分別是美國新墨西哥大學的卡爾頓·凱夫斯、日本東京大學的香取秀俊,也可應用到無人駕駛中】三位獲獎的科學家在量子精密測量領域做出了哪些貢獻?
  • 我校潘建偉教授獲2019年度「墨子量子獎」
    4月26日,墨子量子科技基金會在合肥舉辦「墨子量子獎」發布會,公布2018年度和2019年度「墨子量子獎」獲獎名單。為了鼓勵量子物理和量子信息科學的發現與突破,推動量子信息科技科學研究特別是第二次量子革命的發展,由若干民間企業贊助成立的墨子量子科技基金會設立「墨子量子獎」,通過廣泛邀請提名和國際專家評審,嚴格遴選和表彰國際上在量子通信、量子模擬、量子計算和量子精密測量等領域做出傑出貢獻的科學家,並提升中國在該領域的話語權。「墨子量子獎」的每位獲獎者將獲得人民幣100萬元(約15萬美元)的獎金。
  • 2020年度「墨子量子獎」出爐 授予量子精密測量領域
    中新網上海新聞12月11日電 (鄭瑩瑩) 「墨子量子獎」10日晚通過網絡會議形式宣布。繼前兩屆分別授予量子計算和量子通信領域之後,2020年度「墨子量子獎」授予了量子精密測量領域。據悉,為了推動量子信息科技的科學研究特別是第二次量子革命的發展,中國民間企業家們慷慨捐資一億元,成立了「墨子量子科技基金會」。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英德美三位科學家獲獎
    過去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名單2019年——美國科學家James Peebles獲獎,獲獎理由是「在物理宇宙學的理論發現」;另外兩位獲獎者是瑞士科學家Michel Mayor和Didier Queloz,獲獎理由是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英德美三位科學家獲獎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英德美三位科學家獲獎 北京時間10月6日下午6時許,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三位科學家因黑洞研究獲獎
    當地時間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戈蘭·漢松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萊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安德裡亞·格茲(Andrea Ghez),三位獲獎者因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特的現象黑洞,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約合760萬人民幣)。
  • 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正式揭曉:三位科學家共同獲獎
    【CNMO新聞】今天晚間,諾貝爾委員會公布了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獎者。此次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由來自德國、美國和英國的三位科學獎共享,他們分別為:Roger Penrose和Reinhard Genzel和Andrea Ghez。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英德美三位科學家獲獎
    北京時間10月6日下午6時許,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Roger Penrose、Reinhard Genzel、Andrea Ghez獲獎。英國科學家Roger Penrose「由於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一個有力預測」而被授予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 2020年「邵逸夫獎」獲獎名單公布 6位科學家獲獎
    【解說】5月21日,邵逸夫獎理事會在香港公布2020年度「邵逸夫獎」獲獎名單,來自美國、英國、德國和以色列的6名科學家獲得天文學、生命科學與醫學、數學科學獎,每項獎金為120萬美元。邵逸夫獎理事會主席楊綱凱宣布,由於新冠肺炎疫情,2020年度「邵逸夫獎」頒獎儀式延期到2021年舉行,具體日期另行通知。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三位科學家因黑洞研究獲獎|約翰|巴丁|...
    當地時間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戈蘭·漢松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萊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安德裡亞·格茲(Andrea Ghez),三位獲獎者因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特的現象黑洞,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約合760萬人民幣)。
  • 2018年狄拉克獎公布,華人科學家文小剛獲獎!
    原標題:2018年狄拉克獎公布,華人科學家文小剛獲獎! sefd 2018 年 8 月 8 日,ICTP 宣布將 2018 年狄拉克獎授予 3 位物理學家。他們分別是哈佛大學 Subir Sachdev 教授,芝加哥大學 Dam Thanh Son 教授,以及 MIT 著名物理學家文小剛教授。
  • 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三位科學家獲獎
    從1901年至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已頒發113次,其中最年輕的獲獎者為25歲,最年長者為96歲,此前歷屆得主中有三位女性。以下為近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得者名單及其主要成就:2019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名譽教授詹姆斯·皮波斯因「在物理宇宙學上的理論發現」享一半獎金,瑞士日內瓦大學教授米歇爾·馬約爾和迪迪埃·奎羅茲因「發現一顆環繞類太陽恆星的系外行星」共享另一半獎金。
  • 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三位科學家因研究黑洞獲獎
    北京時間10月6日17時,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正式揭曉,三位科學家獲得這項殊榮,其中一半授予Roger Penrose1965年出生於美國紐約,1992年畢業於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獲博士學位,1994年成為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教授並開始研究黑洞,她的研究涉及使用高空間解析度成像技術,例如凱克望遠鏡的自適應光學系統,來研究恆星形成區域和銀河系中心被稱為射手座A *的超大質量黑洞。關於諾貝爾物理學獎諾貝爾物理學獎第一次頒獎是在1901年,迄今為止共有215位獲得該獎。
  •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公布,三位科學家因發現C肝病毒獲獎
    原創 生物世界 Bio生物世界撰文|王聰排版|水成文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於北京時間10月5日17:30分率先公布。此次獲獎的是:Harvey J.Rice蓋棺定論,證明僅C肝病毒就能引起肝炎;獎項公布時間(北京時間):生理學或醫學獎:10月5日17:30 ;物理學獎:10月6日17:45;化學獎:10月7日17:45;文學獎:10月8日19:00;和平獎:10月9日17:00;
  • 2020年狄拉克獎公布
    近日,ICTP在義大利Trieste宣布了2020年狄拉克獎,三位對弦理論的建立作出先驅性貢獻的物理學家獲此殊榮。 華人物理學家李雅達、張首晟、文小剛曾獲得狄拉克獎。 (2020年8月10日,義大利Trieste) 國際理論物理中心(ICTP)將2020年狄拉克獎授予三位傑出物理學家——蒙彼利埃大學的安德烈·內沃(André Neveu),佛羅裡達大學的皮埃爾·拉蒙(Pierre Ramond),以及羅馬第一大學的米格爾·維拉宿(Miguel Virasoro),以表彰他們「對弦理論的創立和形式化表述所作的先驅性貢獻
  • 2020年狄拉克獎公布
    近日,ICTP在義大利Trieste宣布了2020年狄拉克獎,三位對弦理論的建立作出先驅性貢獻的物理學家獲此殊榮。華人物理學家李雅達、張首晟、文小剛曾獲得狄拉克獎。(2020年8月10日,義大利Trieste)國際理論物理中心(ICTP)將2020年狄拉克獎授予三位傑出物理學家——蒙彼利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