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發動機溫度最高可達2000℃,平時是如何精確測量的?

2021-01-16 天下布武

一、引言

我們知道現代的航空發動機一般都是渦扇發動機。而渦扇發動機的大致結構組成部分由前至後,依次為:風扇葉片、壓氣機、燃燒室、以及渦輪和尾噴管。隨著航空發動機向高涵道比、高推重比、高渦輪進口溫度方向發展,發動機熱端部件的工作溫度越來越高,特別是燃燒室中的燃氣溫度和燃氣壓力不斷提高(目前軍用渦扇發動機燃燒時溫度已經達到2000攝氏度),發動機中如渦輪盤、渦輪葉片等部件將承受更加嚴酷的高溫、高壓的惡劣工作環境的考驗。

F-35戰機所用的F-135發動機

因此對發動機工作情況的全面監控和及時預警是當今時代,高性能發動機不可或缺的技術保障。對發動機熱端溫度場的實時探測,可以及時了解發動機的工作狀態,及時發現發動機機體及內部的異常,這是保證飛行安全的一個重要保障。

渦扇發動機基本結構

為了實時的探測發動機重要部位的溫度變化情況,一般有接觸式和非接觸式兩種測量方法,接觸式測溫方法在測量時需要與被測物體充分接觸,達到熱平衡之後,獲取被測對象和傳感器的平均溫度,一般有熱電偶、晶體、示溫漆等;非接觸式溫度測量方法則是不需要與被測物體相接觸而獲取物體溫度信息的方法,一般有螢光測溫、紅外輻射測溫、光纖測溫等。下面我們就來具體地看一看這些測量方法的特點與基本原理:

二、接觸式測量方法

1、熱電偶測溫法

熱電偶測溫原理基於溫差電效應,即兩種不同成分的導體兩端接合成迴路,當兩接合點存在溫差時,迴路內就會產生熱電流,根據電流的大小不同,測量儀表就能夠顯示出所對應的溫度值。根據加工以及安裝方式的不同,熱電偶又可以分為埋人式熱電偶、薄膜熱電偶以及火焰噴塗微細熱電偶三種。

熱電偶試件

埋入式熱電偶是先在被測物體表面加工開槽,再將熱電偶埋入至溝槽中,進行等離子噴塗使之與基體結合。這種電偶製作工藝簡單,但是由於要開槽,對被測表面溫度場影響較大。火焰噴塗微細熱電偶則是通過火焰噴塗塗層的方法,固定熱電偶絲,進而測量溫度。

後來隨著薄膜技術的發展,採用電鍍、真空蒸鍍、真空濺等技術的薄膜熱電偶應運而生。與埋藏式熱電偶相比,薄膜熱電偶採用薄膜沉積技術直接沉積在被測物表面,故對表面結構影響較小,不會對葉片的溫度場產生幹擾,比較適合高溫轉動物體表面溫度的測量,比如渦輪等。

2、晶體測溫技術

晶體測溫技術源於蘇聯,其原理是被高能粒子輻照過的晶體會產生大量品格缺陷,這種缺陷可以通過高溫退火來逐漸消除。物質的殘餘缺陷濃度與退火溫度的有關,可通過測量殘餘缺陷濃度獲取退火溫度的信息。但殘餘缺陷濃度通過常規方法難以測定,所以需要通過建立殘餘缺陷濃度對物性的影響與退火溫度的函數關係作為測溫依據。

晶體測溫技術具有微尺寸、微重量、非侵入性、無引線、測溫上限高、精度高的特點,實際操作中其引起的溫度局部擾動相對較小,在測溫範圍和方便性方面,比傳統的熱電偶測溫方法更有優勢。因此自前蘇聯提出這一技術之後,美國、德國等眾多國家就開始了這一領域的研究,並將其廣泛用於燃氣渦輪葉片溫度的測量。如美國開發的一種材料為3C-SiC的晶體測溫技術,測量上限達1 400℃。2003年德國西門子公司通過晶體測溫技術監測商用渦輪GTX-800熱端部件溫度數據,以此提升燃氣輪機的性能。

3、示溫漆測溫技術

如今示溫漆測溫是航空發動機測溫中非常重要的一種接觸式測溫方法。示溫塗料在溫度升高過程中會發生某些物理或者化學的反應,其分子構成改變導致顏色變化,通過觀察顏色的變化,人們就能夠知道所測部件表面的溫度分布。

示溫漆塗敷樣例

示溫漆塗料可根據在變色後,能不能恢復到原來的顏色分為可逆與不可逆示溫漆,航空發動機測溫中一般使用的是不可逆的示溫漆。根據隨溫度上升發生的變色次數,又可將示溫漆分為單色與多色示溫漆,變色次數越多,說明其中每一種顏色所指示的溫度範圍越小,所得到的測溫結果精度越高。

渦扇發動機開加力的溫度變化

示溫漆具有使用方便、成本低廉、使用溫度範圍廣等優點,特別適合於渦輪葉片這種內部結構複雜、空間狹窄的物體的溫度測量。但示溫漆的缺點也是十分明顯的。這種方法只能測量熱端部件的最高溫度,無法進行實時監測,溫度解析度低。同時示溫漆的顏色變化會受到加熱速度、時間、環境汙染的影響,導致其測溫精度低於一般的測溫方法。

三、非接觸式測量方法

1、螢光測溫法

螢光測溫法通過螢光光強、螢光光強比、螢光衰減等原理來實現溫度測量的。其中螢光壽命型的測溫效果最佳,應用最為廣泛。其測溫原理即:敏感材料受到激勵光的照射使電子躍遷到高能級,當電子從高能級回到基態時會產生螢光輻射,當達到平衡狀態時螢光放射穩定後,激勵光消失後的螢光輻射衰減時間與螢光壽命有關。

螢光強度於溫度對比

螢光粉測溫的方法最是早在1937年螢光燈的發展過程中被提出來的,但在1988年以後才得到真正的發展與應用。1990年美國螢光測溫法測量了在700~1000℃的噴塗火焰中渦輪葉片靜態溫度和旋轉溫度,證實了這種方法在渦輪葉片測量中的實用性。從此螢光測量法得到了飛速的發展。螢光測溫法優點在於螢光壽命只與溫度相關,且不受任何其它因素幹擾,測溫範圍寬、重複性好、測溫精度極高,不幹擾被測表面溫度場。

2、紅外輻射測溫

紅外測溫大家肯定都不陌生,最近的疫情抗爭中,大家前不久肯定都看過一條新聞,即在公共場所放置的紅外溫度測量儀,連人放的屁都能準確的檢測到。任何溫度高於絕對零度的物體都會向周圍發出紅外輻射,並且溫度越高的物體,輻射越強,通過收集被測物體表面發出的熱輻射量就能得到溫度分布信息,這就是紅外測溫度額基本原理。

根據測量的區域大小,輻射測溫系統可以分為全場分析探測系統和逐點分析探測系統兩種。逐點分析探測系統是獲取較小區域的輻射信號,全場分析探測系統則是用紅外成像鏡頭把物體的溫度分布圖像,成像在二維傳感器陣列上,將物體能量轉化為可視的溫度圖像來獲得物體空間輻射場的全場分布。紅外輻射測溫是一種既不幹擾表面也不幹擾周圍介質的表面溫度測量方法,具有解析度高、靈敏度高、可靠性強、響應時間短、測溫範圍廣、測量距離可調等眾多優點。

發動機紅外特徵最為明顯

四、總結

根據現代燃氣渦輪發動機的基本原理,渦輪前的溫度是制約發動機性能的關鍵因素。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人們幾乎已經榨乾了金屬材料的耐高溫性能。燃燒室與渦輪面臨著越來越惡劣的工作環境。對發動機溫度監測顯得十分重要。也正是這一需求,眾多的測溫方法得到快速發展。總體來說,非接觸式測溫不接觸被測物體,不會對被測物體的溫度場產生幹擾,響應速度快,是比較理想的測量檢測方式。但是任何事物也都不是絕對的,還是要根據具體情況作出合理的選擇。

相關焦點

  • 造航空發動機難度有多大?內部溫度可達1600度,外面卻不燙手
    隨著人類科技水平的不斷提升,飛機這種快速便捷的交通工具也開始為人類服務,飛機作為比空氣重的物體,想要實現飛行就離不開巨大的推力,而發動機就是幫助其對抗飛機自身動力的氣流製造機,因此說航空發動機是飛機的心臟也不為過。
  • 尾部「噴火」不斷 發動機工作溫度高達2000℃ 葉片材料是關鍵
    現代航空發動機工作時,內部溫度可以達到2000℃,然而鋼鐵的熔點僅在1538℃左右,看起來只有使用自然界最耐高溫的純金屬材料——鎢這種熔點高達3400℃的金屬,才能達到發動機的耐熱要求,可是鎢的生產非常困難,並且價格高昂,儲量也不多,顯然無法成為製造發動機的主要材料。這就讓很多人都有了一個疑問:"發動機是怎樣保證自己不被高溫熔化的呢?"
  • 航空發動機的秘密:溫度越高推力越大?關鍵還是材料問題
    在渦扇發動機研發領域,我們依然有很長的一條路要走。作為一種可以產生巨大推力的發動機,渦扇發動機已經成為現代戰鬥機無法替代的心臟。對於渦扇發動機,坊間有許多討論,其中之一就是渦扇發動機的溫度越高,產生的推力就會越大,事實是否如如此呢?
  • 國產商用航空發動機特大進展
    ,商用大涵道比航空發動機CJ1000a開始試車,也就意味著核心機試驗驗證已經走完,開始進入整機設計優化階段!在整個試車中,需要測量不同工況下的推力、轉速、空氣流量、燃油流量、扭矩、發動機各個截面的氣流壓力和溫度等參數,一共測量的參數可達上千個。系統性能試驗發動機某些系統只有在整機環境下才能測試其實際工作狀態,考核其設計指標,如控制系統、滑油系統、空氣系統等。
  • 航空發動機大跨越!國產「熱障塗層」突破,可承受2000℃高溫
    所以,一個國家掌握了航空發動機技術,就意味著高精尖製造業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所以!發動機整個機體從軸承到葉片的耐熱材料是最重要的一點,發動機本身的耐熱材料對發動機來說至關重要,因為發動機產生的熱量越高。是制約我國航空發動機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內燃機的耐熱材料則體現在工業製造業中。
  • 航空發動機究竟有多「火熱」?用這些方法測測就知道
    航空發動機究竟有多「火熱」?作為工業皇冠上的明珠,航空發動機需要在高溫、高壓、高轉速等極限條件下正常運轉,確保其滿足適航要求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條件,最終達到「百鍊成鋼」。其中,獲得準確的溫度參數成為圓滿完成試驗的重要支撐。隨著溫度測試技術手段的發展,結合實際的工程使用經驗,目前在航空發動機上開展的溫度測試常通過以下幾類傳感器及介質來實現,這些測溫「神器」包括熱電偶、示溫液、示溫漆、測溫晶體。
  • 飛機的心臟,航空發動機原理大揭秘
    不知道大家是否和我一樣好奇,飛機裡的發動機究竟是如何工作幫助飛機飛上九重天呢?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航天發動機。航天發動機主要有三種類型:活塞式航空發動機,燃氣渦輪發動機以及衝壓發動機。活塞式發動機主要由曲軸、連杆、活塞、汽缸、分氣機構和機匣等部件組成。發動機前部有減速器,以降低輸出軸的轉速。
  • 航空知識:渦輪噴氣發動機
    到了三十年代末,尤其是在二戰中,由於戰爭的需要,飛機的性能得到了迅猛的發展,飛行速度達到700-800公裡每小時,高度達到了10000米以上,但人們突然發現,螺旋槳飛機似乎達到了極限,儘管工程師們將發動機的功率越提越高,從1000千瓦,到2000千瓦甚至3000千瓦,但飛機的速度仍沒有明顯的提高,發動機明顯感到「有勁使不上」。
  • 為什麼有最低溫度-273.15℃,最高溫度卻沒有上限,該如何測量?
    為什麼有最低溫度-273.15℃,最高溫度卻沒有上限,該如何測量?比起高緯度的嚴寒和低緯度的酷熱,我們生活的地方有著獨特的氣候變化。一年四季,寒來暑往,人類生活的地球擁有著不斷變化的時令,伴隨著它們的變化,我們感知到的溫度也在不斷地變幻著。
  • 萬有引力常數的精確測量
    它的精確測量及相關研究在引力實驗乃至整個實驗物理學中均佔據著重要地位。1798年,英國物理學家Cavendish採用扭秤測量實驗室內兩個物體之間的萬有引力,並以此首次比較精確地計算出了地球的密度,後人由此實驗推導出對應的G值為6.67(7)×10-11m3kg-1s-2,相對精度1%。隨後引力實驗研究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 溫度測量與溫度測量儀表
    國際溫標ITS-90同時定義國際開爾文溫度(符號為T90)和國際攝氏溫度(符號為t90)2.國際溫標ITS-90的通則ITS-90由0.65K向上到普朗克輻射定律使用單色輻射實際可測量的最高溫度。ITS-90是這樣制訂的,即在全量程中,任何溫度的T90值非常接近於溫標採納時T的最佳估計值,與直接測量熱力學溫度相比,T90的測量要方便得多,而且更為精密,並具有很高的復現性。
  • 航空發動機適航規定
    (b)按照中國民用航空規章《民用航空產品和零部件合格審定規定》(CCAR-21)的規定申請航空發動機型號合格證或申請對該合格證進行更改的法人,必須表明符合本規定中適用的要求,並且必須表明符合中國民用航空規章《渦輪發動機飛機燃油排洩和排氣排出物規定》(CCAR-34)。
  • 中國航空發動機公司成立 瞄準航空發動機自主創新
    中國航空發動機公司成立 瞄準航空發動機自主創新 原標題:   航空發動機何時能夠實現「中國造」?近日,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公司成立大會在北京舉行。
  • 航空發動機壟斷背後的世界秘密
    全世界能造飛機的公司十數家,而獨立的航空發動機供應商只有幾家。美、俄兩國的航空發動機底蘊深厚,但俄羅斯這隻「老虎」一打盹,就被西方遠遠甩在身後,尤其在民用航空發動機方面,俄羅斯在世界市場幾無份額。提高航空發動機的性能就必須提升其關鍵部件——渦輪葉片的性能。渦輪葉片由於處於溫度最高、應力最複雜、環境最惡劣的部位而被列為第一關鍵件,並被譽為「皇冠上的明珠」。渦輪葉片也稱動葉片,是渦輪發動機中工作條件最惡劣的部件,又是最重要的轉動部件。先進航空發動機的燃氣進口溫度達1380℃,推力達226KN。
  • 為什麼蘇式發動機加力時多是藍色火焰,而歐美發動機多是橘紅色火焰?
    一般情況下,藍火焰的溫度是最高的 火焰顏色和溫度對應:暗紅色:600攝氏度左右。深紅色:700攝氏度左右。橘紅色:1000攝氏度左右。純橘色:1100攝氏度左右。金橘色:1200攝氏度左右。天藍色:2000攝氏度左右。藍色:2500℃以上。
  • 為什麼溫度最低只有-273度,而最高可達1.4億億億億度?
    也就是說,絕對零度其實是算出來的,並不是通過實驗把溫度降到絕對零度,然後再測出來的,因為現實中根本無法達到這個溫度。為什麼絕對零度是不可達到的溫度下限?一方面,量子力學表明,任何粒子的位置和速度(或者說動量)無法被同時精確測定,這就是不確定性原理。
  • 精確的溫度至比特轉換器解決了溫度傳感器測量難題
    如今,常常利用熱電偶以及受溫度影響的電阻元件 (RTD 和熱敏電阻器) 和半導體元件 (二極體) 以電子方式測量溫度。儘管從這些組件獲取溫度的方法已為大家熟知,但是以好於 0.5oC 或 0.1oC 的準確度測量溫度依然富有挑戰性 (參見圖 1)。
  • 如何精確的測量電壓和電阻
    精確的測量電壓1、有一個好表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2/333926.htm2、表要預熱,一般要1小時,要求高的要3小時。具體預熱時間多少,最好能測量出開機曲線,以便測量時做到心中有數。
  • 航空發動機產業鏈梳理專題報告:工業之巔,市場空間巨大
    核心機主要組成部件在發動機中處於最 惡劣的工作環境(高壓力、高溫度),且具有最高的工作轉速(壓氣機、高壓渦輪),因而是發動機強度和 使用可靠性方面最為關鍵的部件。核心機在發動機的研製成本中佔比最大,研製周期(預研階段)最長。核心機是航空發動機研製中主要難點 和關鍵技術最集中的部分,也是航空發動機先進性和複雜性的集中體現。
  • 宇宙中的最低和最高溫度,科學家們是怎麼測量出來的?
    既然溫度反映的是微觀粒子的運動劇烈程度,那麼就會存在著粒子運動速度的一個上限和下限,分別對應著宇宙中理論上的最高溫和最低溫。而粒子運動速度的最高值則為光速,最低值為零,在這兩種極端的情況下,是如何推導出來最高和最低溫的呢?首先來看一下最高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