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區附近路標牌上標示著外星人(資料圖)
51區,是美國政府從未承認其存在的軍事禁地。它的命名實際上與1947年羅斯威爾墜毀飛碟的殘骸有關,機艙內印著一行從未對外公開的文字,殘骸旁還有幾具畸形屍體,它們是外星人還是飛行員?《51區:封存60年的美國絕密軍事基地檔案》 的作者安妮·雅各布森對此深入調查,走訪了74位擁有「按需知密」權的官員、軍事情報人員、科學家、飛行員以及工程師等,首度披露51區秘史。
51區內幕
51區是一個不解之謎。雖然發生在那裡的事情鮮為人知,但是仍有不計其數的人們想要一探其中的究竟。對於很多人來說,51區無異於先進間諜技術和作戰系統的代名詞。對另外一些人來說,51區是被俘外星人和不明飛行物的一個地下世界。事實上,這裡坐落著美國赫赫有名的聯邦秘密基地,以推動軍事科學和技術迅速深入發展,並且始終領先於世界上的其他任何一個國家。那麼,為什麼要將其隱匿於內華達州南部群山環繞的高原荒漠之中?其中的原因正是揭開51區之謎的關鍵所在。
要想進入51區,不僅需要擁有高度機密的安全級別,而且必須接到來自美國軍方最高層或情報機構精英分子的邀請。任何人在造訪該基地之前都必須進行保密宣誓,這一宣誓不僅莊嚴神聖,而且具有嚴格的法律效力。如果得不到相關人士的邀請,即使駕駛一輛四輪驅動的汽車,穿上一雙質地上乘的遠足靴,以超乎常人的毅力在崇山峻岭之間跋涉10個小時,也難以一窺51區全貌。在位於51區以東26英裡開外的提卡布峰頂,藉助望遠鏡,間或可以看到那裡的一絲動靜。白天不適合進行觀測,因為沙漠上不斷蒸騰的空氣會造成視覺失真,所以很難從漫天黃沙中分辨出飛機庫的準確位置。夜晚才是目睹51區尖端技術的最佳時間。縱觀美國歷史,秘密飛機和無人駕駛機在前往世界各地執行任務前,都要在夜色的掩護下進行試飛。如果你在一個伸手不見五指的夜晚登上提卡布峰,朝著黑漆漆的山谷那端連續眺望幾個小時,不知在什麼時候,51區機場上的燈就會突然亮了起來。一架飛機滑出停機棚,出現在微光一現的跑道上。片刻之後,飛機開始起飛,而當起落架的輪子剛剛離開地面,燈光就會立刻熄滅,整個山谷於是又重新陷入一片死寂之中。這裡是一個黑暗的世界。
根據那些熟知51區歷史的大多數黑暗世界成員的說法,1955年,當中情局的2名官員理察·比斯爾和赫伯特·米勒選中這裡,作為他們第一架偵察機U-2的試飛地點時,這個基地才打開了自己的大門。51區的歷史之所以神秘莫測,正是因為早在中情局將其作為理想的秘密試驗場所前,所謂的「第51號區域」就已經存在了4年之久。在此之前一個不為人知的事實就是,51區的第一個主顧不是中情局,而是原子能委員會。從1951年起,原子能委員會利用類似的保密制度,在毫無有效監管和道德約束的情況下,對有關飛行器甚至飛行員的項目進行了一系列極端的、頗有爭議的研究、開發和設計。
然而,有關飛機和飛行員的項目並不在原子能委員會的管轄權限之內,他們的職責只限於核彈和原子能,僅從這一點便可以看出51區黑色行動掩人耳目的一面。如果把一個爭議巨大的秘密項目置於某個與該項目風馬牛不相及的部門之中,那麼人們到這個部門進行調查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在過去的60多年中,誰也沒有想到要從原子能委員會入手去解開51區之謎。
1955年,在中央情報局進駐51區以後,隨之而來的還有美國第一個和平時期空中間諜項目的合作方:美國空軍。此外,其他幾個與這項偵察機計劃有著利益瓜葛的關鍵部門也因此獲知了51區的存在以及中情局與空軍在這裡進行合作的消息。為了遮掩事實,美國宇航局的前身「國家航空諮詢委員會」和美國海軍不得不編造故事,對外界解釋為什麼會有飛機在一個從未正式存在的軍事基地飛進飛出。此外,國家照片解讀中心由於需要對 U-2飛機在執行海外偵察任務時搜集到的照片進行解讀,所以也得知了51區的相關訊息。從1955年起至20世紀80年代末,這些部門與其他幾個在此期間產生的秘密政府機構,包括國家偵察局、國家安全局和國防情報局,在保密制度的屏障後就51區的有關項目進行了通力合作。但是,除了聯邦僱員的高層人物和具有最高安全級別的秘密項目承包者之外,很少有人確鑿無疑地知道51區是否真正存在過。直到1989年11月,一個戴著眼鏡、語氣和藹、年屆而立的佛羅裡達州居民鮑勃·拉扎爾與一個名叫喬治·納普的調查記者在拉斯韋加斯的 《新聞直擊》節目上露面,才終於向世人揭開了51區的真實面目。幾十年來,在數以萬計曾經在51區工作過的人員中,拉扎爾是唯一一個在公眾場合違背誓言打破沉默的人。無論是科學家還是保安人員,無論是工程師還是清潔工,能夠在51區工作既是一種榮耀,也是一種特權。這裡的保密宣誓無比神聖,而一旦違背就意味著要面臨監禁的危險,因此人們才選擇了三緘其口。但是,鮑勃·拉扎爾的出現卻讓51區長達40多年的秘密神話從此戛然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