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電瓶車電池起火威力竟然這麼大!

2020-12-07 澎湃新聞

震驚!電瓶車電池起火威力竟然這麼大!

2020-10-23 20: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今年以來,上海已經發生電瓶車引發的火災事故380多起,造成20人死亡,超過了前三年的總和。而造成事故的原因,大部分是由於電瓶車充電不當或電瓶故障導致。

今天,嘉定區消防救援支隊舉辦了電動自行車充電安全警示會,通過模擬實驗向公眾普及電瓶車充電不當帶來的危害。

實驗模擬了非法改裝的48伏鋰電池,在過分充電後,慢慢鼓包隨後爆炸起火的過程。

組合而成的鋰電池先後爆炸兩次,爆炸的瞬間火光四射,陣陣黑煙升騰而起,被炸開的鋰電池塊四處亂竄,場面十分嚇人。

消防隊員表示,實驗的這塊電池是在一次查處非法改裝鋰電池的店鋪內收繳到的,相比正規電池,缺少短路保護裝置,而且改裝的電控元器件質量不達標,極易起火爆炸。

「一些外賣小哥和快遞員的電瓶車的電壓和電流比這個還要高,爆炸威力更大。」嘉定區消防救援支隊綜合指導科科長王鶴天從事了多年火災調查工作,他表示,消防部門曾做過實驗,這類電瓶車充電爆炸時,火星漫天飛舞,非常危險。

消防提醒,購買電瓶車電池要購買正規品牌,切莫改裝電池,電池充滿後要及時拔掉插頭;充電時,電瓶車不能放在建築首層門廳、樓梯間、共用走道等位置,嚴禁在群租房和人員密集場所和住宅房內充電;不要私拉充電線,充電器老化或破損要及時更換。

另外,充電時發現有異味要及時斷電,如發生失火,應及時拔打119消防電話。

據了解,為了滿足電瓶車戶外充電的需求,同時保障安全,目前,嘉定正在部分社區試點智能充電設備,一旦充電時間過久,超過正常電壓時,將自動斷電。

撰稿:印沁沁

攝像:金曉輝

原標題:《震驚!電瓶車電池起火威力竟然這麼大!》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小小電瓶,爆炸威力居然這麼大~
    此時已經進入猛烈燃燒階段,周邊的可燃物被點燃飛濺幸好,大樓的微型消防站隊員趕到了,3個滅火器阻止了危害擴大網友評論說「看似一塊電池 一小區樓道內電動車起火致一人死亡,物業被判賠償這麼多…… 權威發布 | 公安部發布《關於規範電動車停放充電加強火災防範的通告》 私拉電線釀火災 兩名「車手」被依法拘留 | 如何從根源上杜絕電動車火災事故?
  • 電動車電池爆炸,威力沒想到這麼大!
    電動車在我國是隨處可見的,雖說方便了人們出行,但是也蘊含了非常大的危險。電池開始冒煙、起火2、電動車內部線路短路起火。線路老化,磨損都會導致電池短路。3、擅自改裝加裝大功率電器,很多的年輕人為了個性,喜歡在電動車上加裝閃燈,和大功率音響等等。
  • 一支小小的雷射筆,威力竟然這麼大!
    一支小小的雷射筆,威力竟然這麼大!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雷射槍的威力有多大
  • 鉛酸電池過渡充電引爆炸
    專家指出,生活中,由於使用不當或是操作不慎,導致鉛酸電池發生事故的現象並不少見。通過網絡搜索,筆者發現,其實就在去年年初,南京的莫愁湖公園就發生過類似的事件。  2012年4月份,南京莫愁湖公園內,一艘載有6名遊客的仿古花船突然發生電池爆裂事故,躥出1米多高的煙霧,爆裂後產生的熱量損毀了遊船船頂。南京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的一位專家在事發後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一般情況下充電電池爆燃的情況雖偶有發生,但概率極小。電瓶車發生爆燃,多半原因是電瓶內的正負極相碰而引起的。
  • 一秒奪兩命,電動自行車電池爆炸威力竟這麼大!誰生產的誰家的?
    怎麼還有人這麼不顧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這麼幹呢?好好的一個家,這麼小的一個無辜孩子,就這樣被毀了!」監護室外,一位市民氣憤地說。起火的電動車車主藍某稱,他當天晚上7點左右回到出租屋後就把電動車停在一樓充電。直到晚上10點多,他突然聽到有人喊「著火啦」,他到樓下才發現是自己的電動車起火了。
  • 2016年國內外37起鋰電池相關起火事故一覽
    鋰離子電池因為其能量密度高、對環境友好、使用壽命長等特點,在消費電子和新能源汽車領域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同時,鋰離子電池也是十分的危險,非常容易發生起火爆炸。  生產環節:  1.深圳寶安電池廠突發大火 原因未明  1月16日深夜,位於寶安區西鄉街道的一家電池廠突然起火,一小時後,火被撲滅,事故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 1分鐘炸了3次,電動車鋰電池殺傷力竟然這麼大
    · 給電動車做「體檢」 ·電動車電池爆炸實驗!!!今年以來,本市已發生381起電動自行車火災事故,導致20人死亡,死亡人數超過前三年總和。其中,8月以來連續發生三起事故,均為電瓶車充電電池所引發,累計造成12人死亡。電動自行車的充電安全與消防安全密不可分。
  • 欣旺達向「不起火」電池發起「總攻」
    「只冒煙、不起火」已經成為今年動力電池安全的一個新標杆,或者說是眾多電池企業集體努力攻關的方向。今年,比亞迪、寧德時代基於新能源汽車安全推出相關動力電池安全解決方案;近日,電池中國網獲悉,欣旺達「只冒煙、不起火」完整動力電池解決方案即將亮相。
  • 恆蓄能|電瓶車電池修復真的有效果嗎?看看恆蓄能的講解就知道!
    在電動車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電池報廢而汙染環境的問題,電瓶車電池修復問題急需解決,現在市場上電池修復,不知道電瓶車電池修復是否有效?恆蓄能電池修復以電池修復18年的經驗告訴你,電池修復真的有效果。電瓶車電池修復是否有效?
  • 電瓶充電期間突然爆炸起火,26歲外賣小哥身亡
    熊明叔叔熊春華說,三個人中,熊明兩個朋友騎的是摩託車(燒油),熊明騎的是電瓶車。和熊明一起居住的當事人之一唐宇說,熊明的電動車是上個月買的,兩個電瓶都是租來的,後來有個電瓶壞掉了,6月12日,熊明重新去租電瓶的店裡換了一個,當晚爆炸的就是這個電瓶。據了解,熊明是在家附近一家名為永泰車城的門店租的電瓶車電瓶。
  • 鋰電池的爆炸機率大嗎?鋰電池爆炸起火的原因
    鋰電池爆炸威力有多大?儘管鋰電池總體上非常安全,但它們偶爾會著火或爆炸。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由於鋰電池而引起的各種安全事故,給人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鋰電池產生的爆炸、起火等現象。鋰電池從誕生到現在已經發展幾十多年了,目前市面上的大部分手機也均內置的是鋰電池,儘管發展幾十年,但鋰電池仍不能保證百分百安全,在某些特定環境下,甚至會發生爆炸。
  • 高速上,車上載著的電瓶車燒起來,引爆了旁邊的煤氣瓶……
    吳某經過檢查,發現是右后角的電瓶車起火。「我的車上裝了三輛電瓶車,兩臺發電機,一臺冰箱,一臺洗衣機,一瓶煤氣罐,其他還有一些家具類的東西。最先著火的是右后角的兩輪電瓶車,後來火勢大了引發煤氣罐爆炸。」吳某說。前方車子起火爆炸,後方車輛可就危險了。
  • 冬天靜電的危害竟然這麼大…
    >靜電威力有多大?在專家的指導下,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用實驗來測試靜電的威力。專家解釋,在某些情況下,靜電的危害非常大!在浙江、陝西等地都曾發生過因衣服靜電導致加油站起火的案例。專家表示,當人身上的靜電發生電荷轉移時,會有火花放電,而加油站空氣中又有很多易燃顆粒,提供了易燃環境,原理就跟打火機一樣,從而釀成火災。而造紙廠、麵粉廠、糧食加工廠等場所,空氣中聚集的粉塵顆粒遇到靜電火花,也可能引發爆炸。
  • 降低起火概率一個數量級 蜂窩電池安全性更高嗎?
    他說,蜂窩電池技術即是如此,因為可以自我斷開就可以切斷壞電芯對外擴張的通路,保護整體電池包的安全。「這項技術把電池包起火概率降低了一個數量級。」周鵬說。動力電池技術日新月異,新技術層出不窮,不過,在普遍追求能量密度的情況下,側重於安全技術提升的蜂窩電池顯然有其更重要的意義。近日,江淮汽車開啟iC5電動汽車預售,搭載的正是蜂窩電池。
  • 「電瓶車充電時間」電動車如何充電 電瓶車充電時間多長?
    下面小編就來講講電動車如何充電和電瓶車充電時間多長等知識。【電瓶車充電時間】電動車如何充電 電瓶車充電時間多長?電動車如何充電1、電動車應怎樣正確充電?主要應把握兩個原則:一是要淺放勤充。二是不能過充。
  • 電動車鋰電池,為什麼要比鉛酸電池,更容易起火爆炸?
    兩輪電動車的電池主要分為2類,一類是鋰電池,一類是鉛酸電池。但是新聞上報導電池起火爆炸還是鋰電池居多。那麼,電動車鋰電池為什麼要比鉛酸電池更容易起火爆炸呢?鋰電池和鉛酸電池的電解液介質不同,鉛酸電池一般都是用硫酸用作電解液的,硫酸是不容易被點燃的,抗高溫的性能良好。而鋰電池的電解質使用的是有機物,鋰離子有機物屬於可燃物。鋰電池什麼情況下會起火爆炸呢?鋰電池受到擠壓、穿刺、高溫會導致SEI膜(隔膜)破裂。
  • 年終紀事2020|動力電池真能永不起火?
    2個月前,一輛電動車在這裡爆炸起火,現在已經看不到痕跡。  夏季起火,冬季趴窩,2020年,新能源市場高奏凱歌,但電池問題依然無解。2020年新能源大會期間,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副局長曹奇表示,僅前三季度就有新能源車火災700起,涉及幾乎所有新能源車品牌。
  • 接連起火,811電池還好嗎
    NCM811動力電池再次成為焦點。811電池第一次站到聚光燈下,是2年前。寧德時代稱其NCM811電池已經可以量產。該電池以高能量密度為特點,滿足了車企和消費者對長續駛裡程車輛的期待,而且符合政府長續駛裡程的政策導向,可以拿到更多補貼。 隨後大量車企以搭載NCM811電池作為賣點進行宣傳。
  • 欣旺達這種「三元電池」是如何做到「不起火」的?
    「起火」猶如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懸於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天空。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國內僅新能源乘用車就發生約30起自燃起火事件,涉及十多個品牌約20款車型。近期,通用汽車從全球召回近6.9萬輛雪佛蘭Bolt EV,現代汽車召回近7.7萬輛KONA電動汽車,原因都是因為LG化學供應的動力電池存在起火隱患。
  • 撫州一小區居民私拉電線給電瓶車充電...
    撫州一小區居民私拉電線給電瓶車充電.....在17棟電梯房內,記者注意到,不少業主從房內私拉了一根電線,又連著一個插座,此刻正在給電瓶車充電。消防大隊執法人員上門勸說時,業主並沒有意識到私拉電線充電的危害,而是表示小區其他人也是這麼充電的,為了充電方便,也為了防偷,就把電動車騎到了家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