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成為邊緣計算的較強推動力

2020-11-27 51CTO

邊緣計算是數字世界中最令人興奮的新概念之一。利用佔用空間很少的微型數據中心網絡,邊緣計算使系統能夠實時收集並分析重要數據,而不會增加現有基礎設施的負擔。

在物聯網系統中,通常以端到端的方式,在特定的高度傳感器密集型環境中獲得大量數據,且數據是在邊緣生成並處理的,以降低延遲並減輕數據中心的負載。此前,邊緣計算的重點是連接在物聯網上的設備的技術,比如工業機器人。

不過,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大數據、IoT 和AI的組合帶來了無限潛力,對於邊緣計算的需求已經從解決由IoT生成的數據增長而導致的數據長距離傳輸的帶寬成本問題,進化至處理實時應用程式。在這類組合中,邊緣計算需要滿足低延遲、加速實時創建和支持應用。

什麼是邊緣計算?

邊緣計算有很多術語,包括「邊緣雲計算」和「霧計算」。「邊緣計算」本身通常被描述為在本地伺服器上運行的應用,旨在讓雲進程更靠近終端設備。


「企業計算」與邊緣計算類似,但更傾向於準確地描述網絡功能,卻非描述計算的位置。「霧計算」概念是由Cisco創造的,許多人將其定義為位於邊緣計算空間上下的計算,甚至作為邊緣計算的一個子集。

作為參考,端點設備和端點通常被稱為「邊緣設備」,以免與邊緣計算相混淆。邊緣計算可以採用多種形式,包括小型聚合器、本地伺服器或微型數據中心。微型數據中心可以按區域分布在永久性或可移動的存儲容器中。

邊緣計算的價值

一般來說,傳感器、攝像頭、麥克風以及一系列不同的物聯網和行動裝置從其所在位置收集數據,再發送到集中式數據中心或雲中。

數據顯示,到2020年,全世界會有超過500億臺智能設備實現連接。這些設備每年將產生以澤字節(ZB)計算的數據,到2025年將增長到150 ZB以上。這些數據發送到雲會帶來一些重大問題。

首先,150ZB的數據會造成容量問題。其次,將大量數據從其原始位置傳輸到集中式數據中心代價高昂。據估計,目前只有12%的數據得到了分析處理,而只有3%的數據有助於產生有意義的結果,剩餘97%的數據在收集和傳輸之後,就被浪費了。第三,存儲、傳輸和分析數據能耗巨大。因此,我們需要找到一種有效的方法來降低成本並減少浪費。

引入邊緣計算,在本地存儲數據,可以降低傳輸成本。同時,利用AI功能也能夠消除數據浪費。例如,現在正在使用中的新型低功耗邊緣計算伺服器CPU,它們以GPU和ASIC或一系列晶片的形式連接到AI加速 SoC。

除了解決容量、能源和成本問題外,邊緣計算還可以提高網絡可靠性,因為應用可以在發生普遍的網絡中斷期間繼續運行,通過清除某些威脅配置文件(例如全局數據中心拒絕服務 (DoS) 攻擊),可以提高安全性。

最重要的是,邊緣計算能夠為實時場景(例如虛擬實境商場、行動裝置視頻緩存)縮減延遲,同時在自動駕駛汽車、遊戲平臺或快節奏製造等環境中創造許多新的應用機會。

5G成為邊緣計算的最強推動力

5G基礎架構是邊緣計算最具說服力的驅動力之一。5G電信提供商發現,除了傳統的數據和語音連接之外,他們還可以構建生態系統以託管獨特的本地應用。通過將伺服器置於基站旁邊,蜂窩流量提供商可以向第三方主機應用開放其網絡,從而改善帶寬和延遲。

Credence Research認為,到2026年,整個邊緣計算市場的價值將為96億美元左右。相比之下,Research and Markets分析認為,移動邊緣計算市場將從今天的幾億美元增長到2026年的超過27.7億美元。儘管電信行業可能是發展最快的增長動力,但是據估計,它們僅會佔據邊緣計算市場總量的三分之一。這是因為web scale、工業和企業集團也將為其傳統市場提供邊緣計算硬體、軟體和服務,期望邊緣計算也將開創新的應用機遇。

比如目前大眾快餐店的廚房正朝著更加自動化的方向發展,以確保食品質量,減少員工培訓,提高運營效率並確保客戶體驗達到預期。Chick-fil-A 是一家連鎖快餐企業,2018 年 他們宣稱: 「通過提高廚房設備智能化,我們能夠收集更多數據。通過這些數據,我們可以構建更多智能系統,進而拓展業務。」 他們還指出,在邊緣計算的幫助下,許多餐廳現在可以處理的業務量提高到之前的三倍。

總體而言,成功的邊緣計算基礎架構需要結合本地伺服器計算功能、AI 計算功能以及與移動/汽車/IoT 計算系統的連接。

用實例了解邊緣計算

為了解使用邊緣計算帶來的延遲改善優勢,羅格斯大學和 Inria 使用 Microsoft HoloLens分析了邊緣計算(或稱「邊緣雲」)的可擴展性和性能。

在案例中,HoloLens 讀取條形碼掃描儀,然後使用建築物中的場景分割功能將用戶導航到指定房間,並在 Hololens 上顯示箭頭。該過程同時使用了映射坐標的小數據包和連續視頻的較大數據包,以驗證邊緣計算與傳統雲計算相比延遲的改善。HoloLens 先讀取二維碼,然後將映射坐標數據發送到邊緣伺服器,該伺服器使用了 4 個字節加上標頭,花費了 1.2 毫秒 (ms),伺服器找到坐標,並通知用戶該位置,總共耗時 16.22 ms。如果將同樣的數據包發送到雲,則大約需要80ms。

同樣,他們還測試了在使用 OpenCV 進行場景分割以將 Hololens 的用戶導航到適當位置時的延遲。HoloLens 以 30 fps 的速度流傳輸視頻,並在邊緣計算伺服器中以 3.33 GHz 的頻率在配備 15GB RAM 的 Intel i7 CPU 上處理圖像。將數據流傳輸到邊緣計算伺服器需要 4.9 ms,處理 OpenCV 圖像額外花費了 37 ms,總計 47.7 ms。雲伺服器上的相同過程花費了將近 115 ms,清楚顯示了邊緣計算降低延遲的明顯優勢。

該案例研究顯示了邊緣計算在降低延遲方面的顯著優勢,但是未來還會有更多新技術可以更好地實現低延遲。

5G 概述了當今延遲少於 1ms 的案例,而 6G 已經在討論將其降低到 10 微秒 (µs) 的問題。5G 和 Wi-Fi 6 會增加連接帶寬,其中5G 預計將帶寬提高到 10Gbps,而 Wi-Fi 6 已經支持 2Gbps 帶寬。AI 加速器聲稱場景分割的時間少於 20µs,這與上述示例技術論文中引用的 Intel i7 CPU 在大約 20ms 內處理每個幀的速度相比,又有了顯著進步。

顯然,如果邊緣計算表現的比雲計算更具優勢,那麼將計算全都轉移到邊緣設備中不是最好的解決方案嗎?很不幸,目前並不是所有的應用程式都是如此。在 HoloLens 案例研究中,如果數據使用的 SQL 資料庫太大,則無法存儲在耳機中。今天的邊緣設備,特別是發生物理磨損的設備,沒有足夠的計算能力來處理大型數據集。除了計算能力之外,雲或邊緣伺服器上的軟體比邊緣設備上的軟體開發成本更低,因為雲/邊緣軟體不需要壓縮到更小的內存資源和計算資源中。

由於某些應用程式可以根據基礎架構不同位置的計算能力、存儲能力、存儲器可用性和延遲能力來合理地運行,因此無論是在雲中、在邊緣伺服器還是在邊緣設備中,未來的趨勢是混合計算能力,邊緣計算是建立全球混合計算基礎架構的第一步。

邊緣計算與AI

許多使用邊緣計算的新服務都有低延遲需求,因此許多新系統都採用了最新的行業接口標準,包括PCIe 5.0、LPDDR5、DDR5、HBM2e、USB 3.2、CXL、基於PCIe的NVMe以及其他基於新一代標準的技術。與上一代產品相比,這些技術都通過改進帶寬來降低延遲。

這些邊緣計算系統還增加了AI加速功能。例如,某些伺服器晶片通過x86擴展AVX-512向量神經網絡指令 (AVX512 VNNI)等新指令提供AI加速。

除此之外,大多數新系統中還添加了自定義AI加速器。這些晶片所需的連接性通常採用帶寬最高的主機來實現加速器連接。例如,在具有多個AI加速器的某種交換配置中,由於帶寬要求影響了延遲,因此很多系統中採用了PCIe 5.0接口。

除了本地網關和聚合伺服器系統之外,單個AI加速器通常無法提供足夠的性能,所以需要藉助帶寬非常高的晶片到晶片SerDes PHY來擴展這些加速器。最新發布的PHY支持56G和112G連接。

AI算法正在突破內存帶寬要求的極限。例如,最新的BERT和GPT-2型號分別需要345M和1.5B參數,為了滿足這些需求,不僅需要高容量的內存能力,還需把許多複雜的應用放在邊緣雲中執行。為了實現這種能力,設計人員正在新的晶片組中採用DDR5。除了容量挑戰之外,還需要存取AI算法的係數,以進行非線性序列中並行執行的大量多次累加計算。因此,HBM2e也成為一種被迅速採用的新技術,有些晶片實現了單晶片中的數次HBM2e實例化。

未來,邊緣計算的需求將集中在降低延遲和功率,確保有足夠的處理能力來處理特定任務上。新一代伺服器SoC解決方案不僅將具有更低的延遲和更低的功耗,而且還將納入AI功能,也就是AI加速器。

但是很明顯,AI和邊緣計算的需求也在迅速變化,我們今天看到的許多解決方案在過去兩年中已多次取得了進步,並將繼續加以改進。

結語

Futuriom曾在《5G,物聯網和邊緣計算趨勢》中寫道,5G將成為邊緣計算技術的催化劑,使用5G技術的應用將改變流量需求模式,為移動蜂窩網絡的邊緣計算提供最大的推動力。

總的來說,邊緣計算是實現數據快速連接的一項重要技術,它將雲服務更靠近邊緣設備,降低延遲,為消費者提供新的應用和服務;還將衍生出更多的AI功能,將其擴展到雲以外。此外,它還將成為支持未來混合計算的基礎技術。

【編輯推薦】

【責任編輯:

姜華

TEL:(010)68476606】

點讚 0

相關焦點

  • 雲網融合,邊緣計算加速5G落地實踐
    原標題:雲網融合,邊緣計算加速5G落地實踐 隨著5G商用的逐步推進,連接5G商用潛能和下遊產業機會的邊緣計算走向大風口,在工業網際網路、智慧城市、物聯網等領域呈現出旺盛的市場需求。運營商紛紛布局邊緣計算,驅動5G網絡與各領域新技術的融合發展,實現5G能力的進一步延伸,成為行業數位化轉型的重要引擎。
  • 5G風口擴散 超清視頻邊緣計算概念崛起
    周二,A股三大股指集體低開,此後走勢分化。超高清視頻、邊緣計算成為近期盤面中最強的兩條科技主線,且二者均與5G產業息息相關。超高清視頻概念在消息面的推動下,近期連續掀起漲停潮。截至昨日收盤,萬隆光電、東信和平股價已收穫四連板,東方網絡、飛樂音響等收穫三連板,四川長虹、海信電器、創維數字等電視生產商股價收穫兩連板。
  • 融入AI,邊緣計算按下升級鍵
    在5G浪潮的驅動下,智能設備、自動駕駛、VR/AR、智能製造等對於實時性、本地性有著較強需求的場景日益豐富,邊緣計算應運而生,有效提升了用戶體驗。但是,隨著強實時數據量的迅速攀升,且數據形態更加多元,邊緣計算面臨的技術挑戰更加複雜。在這一趨勢下,融入AI能力的智能邊緣計算應勢而起。
  • 融入AI 邊緣計算按下升級鍵
    但是,隨著強實時數據量的迅速攀升,且數據形態更加多元,邊緣計算面臨的技術挑戰更加複雜。在這一趨勢下,融入AI能力的智能邊緣計算應勢而起。   智能邊緣計算是對邊緣計算的智能化升級。宋繼強表示,智能邊緣、AI和5G是真正實現數據價值的關鍵技術轉折點,三種技術將加速突破和融合,成為智能世界的新型基礎設施,驅動各行各業新一輪的智能創新。   「邊緣計算強調的是計算發生的位置,是在雲的邊緣、網絡的邊緣還是設備的邊緣。
  • 邊雲協同風勢漸起,邊緣計算產業火勢撩燃
    伴隨著越來越多客戶意識到數位化轉型的重要性,工業網際網路與邊緣計算都成為了客戶業務轉型的重要推動力,後者更被認為是堪比雲計算的重要技術變革,即我們常說的「邊雲協同」。而這一切的變化,都是邊緣計算的順勢而為。邊緣計算這個概念出現的時間其實並不長。
  • 為什麼說邊緣計算和網絡切片助力5G專網與行業應用
    邊緣計算具備敏捷處理、帶寬佔用低、數據安全性高、成本低等優勢,與物聯網應用場景完美契合,未來邊緣計算將與物聯網協同發展,迎來更大的發展機遇。1.萬物互聯加速前進,邊緣計算迎來更大機遇3.1. 邊緣計算優勢明顯,將與雲計算協同發展相比於雲計算,邊緣計算主要具備以下四個方面的優勢:1)具備更敏捷的處理能力。邊緣計算更靠近終端設備,縮短了數據的傳輸過程,降低了數據延時。2)對帶寬資源佔用更少。通過多個微型的邊緣計算節點處理數據,大大降低了對帶寬的佔用。3)數據更加安全。
  • 邊緣計算總結 - CSDN
    生活在邊緣儘管邊緣計算出現在IT和運營領域已有時日,但直到現在它才開始成為企業主流。Network World指出,邊緣計算將融入到幾乎所有行業中。5G的推廣只是增加了對邊緣計算的需求。在新冠病毒疫情的影響下,整個世界都在適應與以往截然不同的新常態,在此背景下,邊緣計算的重要性和潛力顯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邊緣計算和工業物聯網(IoT)設備相結合,可以形成智慧供應鏈,幫助企業更從容地應對各種中斷情況。
  • JITStack講解:什麼是邊緣計算?邊緣計算是靠近數據源的計算基礎
    雖然雲計算是產業信息化轉型的主要推動因素,但邊緣計算正在迅速成為工業物聯網(IIoT)目標的關鍵部分,以加速數位化轉型。邊緣計算並不是一個新概念,但幾種趨勢已經結合在一起,創造了一個機會,幫助製造企業組織將大量基於機器的數據轉化為更靠近數據源的可操作智能端。什麼是邊緣計算?邊緣計算是靠近數據源的計算基礎架構。
  • 天宇經緯發布全球首款無人機5G機載邊緣計算終端
    2020年6月5日,天宇經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在北京舉行「天宇雲盒系列產品」線上發布會,面向全球發布業界首款「無人機5G機載邊緣計算終端」——天宇雲盒5G版,同時發布系列產品天宇雲盒LTE 2.0版和LTE GS版。
  • 一文了解邊緣計算和邊緣AI
    這些年來,地平線的主要精力都放在旭日及徵程等系列,產品線主要聚焦在邊緣AI晶片這一領域,這也讓地平線成為全球估值最高的人工智慧晶片獨角獸。邊緣計算是雲計算的一種補充和優化。如果說雲計算是集中式、在「雲端」進行的大數據處理,那麼,邊緣計算則可以理解為邊緣側、靠近終端(例如手機、智能語音交互設備等)的大數據處理。在很多情況下,邊緣計算和雲計算是共生關係。有個形象的解釋,把雲計算和邊緣計算比喻成章魚的各器官,似乎更容易理解。作為自然界中智商最高的無脊椎動物,章魚擁有「概念思維」能力,與兩個強大的記憶系統分不開。
  • 在計算邊緣尋求平衡
    實際上,邊緣計算的增長主要體現了計算企業網絡的自然遷移,這是自發明計算機發展以來中國一直在不斷進行的遷移。 向用戶提供儘可能多功能的驅動器不是新驅動器。在過去,在「瘦客戶機」系統中,大型機位於建築物的地下室,並為網絡中的許多被動終端提供服務。硬接線進行系統設計沒有一個真正的延遲問題,在正常工作使用中,分時使用大型機的功能就足夠了。
  • 邊緣計算對雲計算意味著什麼?
    由於冠狀病毒疫情導致社交遠離,許多組織正在進行的遠程操作引入了意外的因素,甚至加速了邊緣計算的增長周期。 思科公司物聯網工程和運營高級總監Matt Price說,「我們現在處於優勢,我們已經將過去所有辦公室中的所有計算和網絡資源移到了邊緣。」 他表示,這些舉措帶來了新的挑戰,例如處理來自遠程站點的流量被路由回中心位置時的網絡擁塞。
  • 邊緣計算板塊炒作熾熱 哪些邊緣計算概念股可關注
    近日,邊緣計算板塊炒作熾熱,板塊內個股本周以來持續大漲。京藍科技、網宿科技、安控科技等多隻股票漲停,天邑股份、瑞斯康達等個股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漲。那麼,邊緣計算概念股有哪些呢?我們來看看吧。邊緣計算概念股 京藍科技:京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立於1993年,1997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
  • 對於邊緣計算的要求是什麼
    邊緣計算將網絡邊緣上的計算、網絡與存儲資源組成統一的平臺為用戶提供服務,使數據在源頭附近就能得到及時有效的處理。這種模式不同於雲計算要將所有數據傳輸到數據中心,繞過了網絡帶寬與延遲的瓶頸,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如何理解邊緣計算 近年來,大數據、雲計算、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給網際網路產業帶來了深刻的變革,也對計算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 邊緣計算與智能家居
    導讀 這時,邊緣計算就能在智能家居領域大放異彩,不僅能填補雲計算目前的不足,並在具體應用場景中能滿足更多需求,進一步提升計算效率。
  • 邊緣計算和邊緣AI是什麼?兩者有什麼區別?
    在科技領域,我們聽慣了AI人工智慧,邊緣計算,卻很少涉及兩者的交叉與融合:邊緣AI,那麼邊緣計算與邊緣AI是什麼,兩者有什麼區別呢?qmaednc邊緣計算是雲計算的一種補充和優化。如果說雲計算是集中式、在「雲端」進行的大數據處理,那麼,邊緣計算則可以理解為邊緣側、靠近終端(例如手機、智能語音交互設備等)的大數據處理。在很多情況下,邊緣計算和雲計算是共生關係。有個形象的解釋,把雲計算和邊緣計算比喻成章魚的各器官,似乎更容易理解。
  • 美超微推出用於開放式5G無線接入網解決方案的伺服器級邊緣系統
    加州聖何塞2019年12月4日 /美通社/ -- 企業計算、存儲和網絡解決方案以及綠色計算技術領域的全球領導者美超微電腦股份有限公司(Super Micro Computer, Inc.)
  • 邊緣計算之於製造業有何用?
    在單機時代,VLSI是基礎技術,高級語言和作業系統 是關鍵應用加速器;進入PC&LAN時代,我們製造了微處理器,而DOS和Windows成為關鍵應用加速器,更是讓計算機走到了我們每一個人的身邊,也讓人親身感受到計算機的力量。即將到來的物聯網時代,越來越多的智能設備出現,那麼這個時代的關鍵應用加速器是什麼呢?答案就是邊緣計算技術。
  • 智能計算、邊緣計算環境下的雲原生進化之路
    今天,在5G、AI &大數據應用日漸普及的背景下,為適應多雲混合雲、智能計算、邊緣計算、異構計算等計算環境,雲原生正在迎來新的進化。在華為開發者大會2020(Cloud)期間,來自華為雲、才雲科技、中國聯通的技術專家,帶來了雲原生技術的最新發展成果和趨勢走向。
  • 解鎖萬億級市場:邊緣計算那些不「邊緣」的投資機會
    伴隨著5G的發展,邊緣計算應運而生。在本小節中,我們將從四個問題出發,圍繞邊緣計算的定義、架構、特點/優勢、關鍵技術等進行拆解。問題一:什麼是邊緣計算?其中邊緣層位於雲和現場層之間,起到橋梁的作用,南向支持各種現場設備的接入,北向支持與雲端對接,自身具備一套邊緣計算的服務框架,可以搭建一系列邊緣應用,包含一套邊緣計算應用管理平臺,硬體層面以邊緣節點的形態呈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