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到底有沒有顏色?隨著安徽高考作文題出爐,這一話題迅速成為各界議論的焦點。當大家都在分析如何立意時,昨天下午,網上陸續出現了來自「科學界」的不同聲音,「理工男」們通過分析,指出這一命題「不夠嚴謹」。
作文題目回顧:
為了豐富中小學生的課餘生活,讓同學們領略科技的魅力,過一把尖端科技的癮,中科院某研究所推出了公眾開放日系列科普活動。活動期間,科研人員特地設計了一個有趣的實驗,讓同學們親手操作掃描式電子顯微鏡,觀察蝴蝶的翅膀。
通過這臺可以看清納米尺度物體三維結構的顯微鏡,同學們驚奇地發現:原本色彩斑斕的蝴蝶翅膀竟然失去了色彩,顯現出奇妙的凹凸不平的結構。
原來,蝴蝶的翅膀本是無色的,只是因為具有特殊的微觀結構,才會在光線的照射下呈現出繽紛的色彩̷̷
「科普文」率先發聲引起爭論
昨天下午,微信朋友圈裡一篇「科普文」被瘋狂轉發,網友看完紛紛表示「高考作文命題不科學啊」。
「顯微鏡下蝴蝶沒有顏色嗎?」文章作者首先對「何為顏色」進行了科普。在其看來,黑色的光譜不在可見光範圍內,即為沒有顏色。
而作文材料中,老師讓學生做實驗,在顯微鏡下看到蝴蝶「失去了色彩」。這位作者認為,材料中所說的「沒有顏色」,其實是一團漆黑,並分析了可能造成這種情況的幾種可能,同時一一指出了各種「不靠譜」。
不過,也有網友留言,認為這位作者的分析並不靠譜,「 沒有顏色不應該是透明的麼,怎麼是黑色呢?這也不科學。」
瑕疵1:電子顯微鏡下看不到物體顏色
除了這篇文章,網上陸續還有不少專家發聲。昨晚,新安晚報、安徽網記者聯繫上了其中一位——蝴蝶研究專家、滁州學院生物與食品工程學院教授諸立新。
「是的,我已經關注到了。」聽了記者的問題,諸立新笑了笑,他說試題材料中「有兩個問題」。
「材料中說,學生們做實驗使用的是掃描式電子顯微鏡。不僅是蝴蝶,任何物體在電子顯微鏡下都是沒有顏色的。」諸立新說,材料中可能並沒有弄清楚電子顯微鏡的成像原理,電子顯微鏡並不是靠可見光,而是電子束成像,通過掃描產生物體的表現結構,轉換成人能看到的圖形,並不存在顏色問題。
而任何物體在電子顯微鏡下都是沒有顏色的,「 包括蝴蝶在內。」諸立新說,而如果用光學顯微鏡,那麼在可見光下,和肉眼一樣,能看見蝴蝶翅膀的顏色。
瑕疵2:只描述了物理色而忽視化學色
對於研究的「老本行」,諸立新教授認為材料中還有一處不夠嚴謹。
「蝴蝶翅膀的顏色,其實是由化學色和物理色兩部分構成。」諸立新說,化學色來自蝴蝶翅膀上鱗片的顏色。假如用顯微鏡看蝴蝶的翅膀,可以發現成千上萬的鱗片,系統地密排在翅膜上,使整個翅膀依種類而呈現一定的色彩,我們稱其為化學色或色素色,比如黑色、黃色等深色都是化學色。
另一種則是物理色。這是因為翅膀細微的結構使光線產生反射、折射,表現出來有金屬感、閃光的顏色,也稱之為結構色。
「材料中所表述的,其實是蝴蝶翅膀顏色的物理性,並不全面。」諸立新認為,無論肉眼還是光學顯微鏡,在可見光下,都能看到蝴蝶翅膀的物理色與化學色,而作文材料中僅片面地描述其物理性,可能會對大眾產生一定程度上的「誤導」。「目前大多數種類的蝴蝶都有物理色與化學色。」
顯微鏡下蝴蝶到底有沒有顏色?對此,您有何高見?
請點擊論壇帖子參與討論:論壇帖子命中2015高考作文題——蝴蝶翅膀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