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顯示全球變暖加劇了大麻哈魚海蝨傳染病問題

2021-01-11 網易手機

據外媒報導,大麻哈魚供應商因海蝨及其流行之廣等原因而遭到了沉重打擊。海蝨是一種依靠魚的血液和肉為食物來源的寄生蟲,它危害的對象不僅僅只有魚類還包括了食用魚類的人類。現如今,大麻哈魚的產量正在不斷減少,而這也導致了該種魚類市場價的上漲。據了解, 從2015年開始,大麻哈魚的產量就已經開始出現下降,去年表現的最為明顯。

資料圖

包括蘇格蘭、挪威、智利在內的大麻哈魚主要供應國都飽受海蝨問題。

研究顯示,全球變暖似乎助長了這種傳染病,因為水溫越高,這種寄生蟲的繁殖數量就越多。更要命的是,有時候為了解決海蝨問題而採取的手段會造成魚類大量死亡--蘇格蘭就曾發生過為解決海蝨問題誤殺約17.5萬條魚的事件。

接下來,大麻哈魚的市場價還將會繼續上漲,它將一直持續到人們找到合適的海蝨問題解決方案之後。

[廣告]活動入口:

買美股,上老虎 - 超低佣金,每股只需1美分

本文來源:cnbeta網站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神秘的大麻哈魚
    秘密一  大麻哈魚在海洋裡生長4年左右之後,會不顧路途遙遠,千裡甚至萬裡迢迢準確洄遊到它誕生的淡水江河中產卵。由於大麻哈魚數目之眾,並且它們的這一旅行是單程的(一般產卵後都死 在江河中),所以洄遊會把他們在海洋中吸收的大量的物質和能量帶回到內陸,養活了內陸許多的生物,比如北美灰熊就是一種十分依賴大麻哈魚的動物,北美的大麻哈魚洄遊區域內就有200多類物種把大麻哈魚當做賴以生存的食物,這一區域的森林裡 80%的氮是由大麻哈魚從海洋帶進來的。所以,大洄遊實現了大自然內的物質和能量的循環。
  • 三文魚業界噩夢:海蝨
    日前有報導稱,英國政府調查顯示,蘇格蘭一些三文魚養殖場的海蝨含量超標,嚴重者甚至超出安全標準20多倍,衛生部門呼籲業界暫停從相關養殖場進貨。 海蝨寄生在三文魚身上會給其造成嚴重傷害,並能導致小三文魚死亡。01.海蝨是什麼?
  • 微動物大麻哈魚悲壯的一生
    小朋友們,父母對我們的愛是偉大的。你們知道嗎?在動物世界中,有一種魚類,它們為了生育後代要經歷千辛萬苦,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這種魚就是大麻哈魚。今天,就讓小編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大麻哈魚悲壯的一生吧! 大麻哈魚屬鮭科魚類,又叫鮭魚,是著名的冷水性溯河產卵洄遊魚類。它們出生在江河淡水中,卻在太平洋的海水中長大。 大麻哈魚的大半生是在海洋裡生活的。
  • 鮭魚、鱒魚、三文魚和大麻哈魚之間是什麼關係?
    鮭科魚類包括白鮭屬(Coregonus)、大麻哈魚屬(Oncorhynchus)、哲羅鮭屬(Hucho)、鮭屬(Salmo)、細鱗鮭屬(Brachymystax)等11屬,全球共有222種,主要分布於北太平洋、北大西洋及北冰洋海區和沿岸諸水系流域中。有些種類終生生活在淡水中,如細鱗鮭;有些棲息於海洋中,生殖季節長距離洄遊,溯河產卵。
  • 養殖鮭魚體內寄生海蝨超標 三文魚你還敢不敢吃?
    日前有報導稱,英國政府調查顯示,蘇格蘭一些養殖鮭魚體內的海蝨超標,嚴重者甚至超出安全標準20多倍,衛生部門呼籲各大超市暫停從相關鮭魚養殖場進貨。說起鮭魚很多人可能不熟悉,但它的另一個名字想必家喻戶曉——三文魚。這種魚肉質細嫩,還富含DHA,不僅大人愛吃,還是公認的適合嬰幼兒食用的魚類。然而,就是這種很多人大愛的美味正在遭受海蝨的威脅。
  • 美媒:海蝨泛濫困擾全球鮭魚養殖業
    參考消息網9月21日報導美媒稱,鮭魚也有蝨子問題,全球各地的人們都在競相解決這個問題。據美聯社9月18日報導,在世界範圍內,大量增加的寄生性海蝨正在困擾鮭魚養殖業。這種小型蝨子寄生在鮭魚身上並以它們為食。這會導致鮭魚死亡,或讓它們變得不適合食用。
  • 大麻哈魚南移海水養殖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實驗表明大麻哈魚的海水階段人工養殖方式已經實現,這為下一步進行規模化養殖、探討最終實現養成技術、建立我國太平洋鮭魚生態增養殖自主研發產業體系構架奠定了基礎。 大麻哈魚(又名「秋鮭」)是我國珍稀名貴魚類,是黑龍江特產魚類之一。黑龍江所早在上世紀50年代就獲得大麻哈魚人工繁殖成功,並在90年代以綏芬河人工增殖放流技術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 做好這些,輕鬆養殖大麻哈魚
    大家好,小編今天向大家介紹的是大麻哈魚的養殖經驗,希望大家可以喜歡。1、親魚的捕撈日本嚴禁在江河捕捉大麻哈魚、只有孵化場除外。位於江河上遊的天然產卵場處聚有大量大麻哈魚,是誘捕親魚亦即成熟的大麻哈魚的理想場所。
  • ...鮭魚可享受雷射除海蝨服務|養殖|漁業|養殖場|鮭魚|海蝨|聲納|...
    這套裝備由科技公司CageEye花費數年時間開發而成,該公司執行長Bendik Sovegjarto表示,「它並不是顆粒探測器,」後者主要是檢測留在水中的魚食顆粒數量,「當你沒有看到任何顆粒時,你不能確定到底是因為魚已經吃飽,還是說水流把魚食帶走了。」Sovegjarto認為,分析養殖鮭魚的音頻數據更加準確,並且每年可以為挪威魚類養殖場節省大量費用。
  • 研究發現:氣候變化加劇野生動物傳染病
    然而,氣溫升高、極端天氣現象以及海平面升高正使其成為迫在眉睫的問題。上周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氣候變化將加劇野生動物中傳染病的暴發。據西班牙《世界報》網站11月19日報導,美國《科學》周刊當周發表的一項研究對氣候變化與野生動物患病風險之間的關係進行了探究。該研究指出,適應寒帶和溫帶棲息地的物種遭遇這類疾病暴發的風險升高。
  • 【大麻哈魚】終其一生只為延續香火
    大麻哈魚(Oncorhynchus.spp)也稱太平洋鮭,屬鮭科魚類,是一個擁有二十多個種類的大家族,常見種類主要有紅大麻哈魚(O. nerka)、大麻哈魚(O. keta)、銀大麻哈魚(O. kisutch)、馬蘇大麻哈魚(O. masou)、大鱗大馬哈魚(O. tshawytscha)、細鱗大麻哈魚(O. gorbuscha)虹鱒(O. mykiss)等。
  • 研究:全球變暖加劇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
    研究:全球變暖加劇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 >   科學家表示,他們比以往更加確定全球變暖對此特定氣候模式的影響。
  • 生命的絕唱--大麻哈魚洄遊產卵之謎
    在祖國東極撫遠(即黑龍江撫遠段與烏蘇里江撫遠段)孕育了這樣一群魚類,他們從江裡出生,海裡生長,回到出生地江裡死亡,用自己的行動譜寫了一個謎一樣的故事…它就是大麻哈魚由於大麻哈魚數目之眾,並且它們的這一旅行是單程的(一般產卵後都死在江河中),所以洄遊會把他們在海洋中吸收的大量的物質和能量帶回到內陸,養活了內陸許多的生物,比如北美灰熊就是一種十分依賴大馬哈魚的動物,北美的大馬哈魚洄遊區域內就有200多類物種把大馬哈魚當做賴以生存的食物,這一區域的森林裡80%的氮是由大馬哈魚從海洋帶進來的。所以,大洄遊實現了大自然內的物質和能量的循環。
  • 三文魚養殖的福音,科學家實驗用魚類清理海蝨
    現在,挪威的一組研究人員評估了各種用於圓鰭魚的麻醉藥,並對每種麻醉藥進行了測試,科學家們希望通過找到最好的方法來控制它們,讓更多的圓鰭魚在運輸途中存活下來。在挪威,大西洋三文魚養殖業的年捕獲量為110萬噸,價值超過70億美元。但是無論挪威還是智利澳大利亞等三文魚產地,都很難避免海蝨的侵害,從而致使大量三文魚死亡。海蝨以魚類的皮膚、血液和組織為食。
  • 琿春市人民檢察院召開大麻哈魚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公益監督...
    6月11日上午,琿春市人民檢察院召開大麻哈魚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公益監督聽證會。今年4月初,琿春市檢察院公益訴訟部門通過某視頻網站發現,一男子在密江河大麻哈魚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河道內採用電捕手段非法捕魚,並將捕魚及烹飪視頻上傳視頻平臺。
  • 全球氣候變暖對傳染病的發生有影響嗎?
    全球變暖指的是在一段時間中,地球大氣和海洋溫度上升的現象,主要是指人為因素造成的溫度上升。近百年來全球的氣候正在逐漸變暖,與此同時,大氣中的溫室氣體的含量也在急劇增加。許多科學家都認為,溫室氣體的大量排放所造成溫室效應的加劇是全球變暖的基本原因。
  • 世界氣象組織報告顯示全球變暖加劇
    新華社聯合國3月28日電(記者尚緒謙)世界氣象組織28日發布的《2018年全球氣候狀況聲明》顯示,過去一年全球變暖仍在加速,為全球帶來諸多經濟社會方面的挑戰。  當天,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彼得裡·塔拉斯與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第73屆聯合國大會主席埃斯皮諾薩一起,在紐約聯合國總部發布了這份報告。
  • 日本神奈川縣發現鬼臉天蛾 顯示全球氣候變暖加劇
    原標題:日本神奈川縣發現鬼臉天蛾 顯示全球氣候變暖加劇   人民網東京6月20日電:據日本《朝日新聞》網站報導,日本神奈川縣秦野市的田地上發現了背部花紋像人臉一樣的大型蛾子。這種蛾子的學名為鬼臉天蛾,一般生活在南方地區,在神奈川縣縣內很少被發現。
  • .| 雲南出新規:向伴侶隱瞞愛滋病將被追究刑事責任;凍紅大麻哈魚...
    2丨整點投資丨全球股市積極勢頭,黃金ETF意外「失血」世界黃金協會最新數據顯示,在剛剛結束的11月,全球黃金ETF持倉下降了107噸(約合68億美元,佔總資產管理規模的2.9%對此,世界黃金協會方面指出,全球股市的積極勢頭,以及投資者風險偏好的提升是令所有地區黃金ETF出現淨流出的主要原因。世界黃金協會同時強調,儘管如此,今年以來的總體表現仍較為樂觀。前11個月全球黃金ETF淨流入達916噸(503億美元),雖然這略低於前10個月的1022噸,但仍遠高於此前任何一年的年度紀錄。目前全球的黃金ETF總持倉為3793噸,約合2150億美元。
  • 研究:風電廠可能加劇全球變暖 太陽能更環保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10月5日消息,雖然風力發電廠一直作為應對全球變暖的策略,但一項新研究表明,風電廠實際上加劇了全球變暖程度。研究人員表示,風電廠需要的土地比之前設想的要多得多,是早起研究建議的土地量的5到20倍。儘管存在潛在弊端,研究人員仍認為風能比化石燃料具有環保意義。研究合著者、哈佛大學科學家David Keith教授認為,在能源生產方面,「沒有免費的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