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蜜哲學,聽上去挺有意思的,不帶有哲學家的死板,多了一點趣味性。就像蜜蜂,在人生這個大花叢裡,只採集一點精華,而不追求其他。生活中的一點美就可以點亮整個人生。
大多數人知道李銀河是因為王小波。當我們提到李銀河的時候,好像都會帶著王小波一起。今天我們剝離開王小波遺孀的身份,聊聊李銀河的人生故事。
01 童年到長大
李銀河出生在知識分子家庭,她的童年一直都是在北京度過的。行政十三級以上就算高幹的時代,李銀河的父親行政十級。正因為李銀河父母的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地位,李銀河從小就下定決心去過自己獨特的人生,不靠別人,只靠自己,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
從1973 年開始,隨著時代的大潮,她下鄉到了沁縣工作了兩年。因為她曾經有內蒙古兵團的高強度重體力勞動的經歷,所以對於幹農活這件事不是特別牴觸。
農村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清晨的氣味。早飯前我們年輕人就出去幹第一班活了,走在莊稼地裡,空氣中有一種甜絲絲的味道,沁人心脾。深深吸一口,能受用一整天,甚至一輩子。那是我對農村生活最美好的記憶。
在幹農活的同時,李銀河還會抽時間去寫農村生活筆記,這些筆記也在她後來考山西大學的歷史系的時候寫作也派上了用場。
02 我和你,是一支唱不完的歌
1977年,李銀河大學畢業回到北京,就進了在光明日報社史學組,出去是記者,回來是編輯。也正是這一年,她結識了王小波。
李銀河從她朋友那裡讀到了王小波的手稿《綠毛水怪》,讀完之後李銀河就對寫王小波好奇了起來,想像著這麼有想像力的人是不是不但是「水怪」還長者「綠毛」。
他們的第一次見面是李銀河去找王小波父親請教學術問題的時候見到的。當時的她覺得王小波長得磕磣,還非常的失望。他們在第二次見面的時候,王小波借還書之由去光明日報找了李銀河。後來一個光明日報社的編輯愛上了那時候還在做街道工人的王小波,並開始了文學間的交流。
正如小波後來說的:真正的婚姻都是在天上締結的。經典的浪漫故事都是兩人天差地別,否則叫什麼浪漫?我和他就是一個男版灰姑娘的故事嘛。我早就看出來,我的這個灰姑娘天生麗質,他有一顆無比敏感、無比美麗的心,而且還是一個文學天才,早晚會脫穎而出。
王小波給李銀河寫過許多的情書,後來這些情書還集結出版了,就是我們熟知的《愛你就像愛生命》。
這本書裡裝著兩個人純淨的愛情,也烙上了屬於那個時代的感情。不管是寫在五線譜上的情書,還是每封信開頭的「你好哇,李銀河」,王小波對李銀河的愛就如生命般無與倫比。
李銀河說:「小波那樣一個智慧的頭腦,我可捨不得他去幹粗活。」
如果沒有李銀河對王小波的支持,可能我們現在還看不到《黃金時代》這麼好的作品。
李銀河婚後獲得獎學金去美國攻讀社會學,王小波陪讀過去也在東亞研究中心做研究生。可留學的費用很高,光憑一個人的獎學金去支付兩個人的開銷是不太現實的。李銀河就利用課餘時間打工,讓王小波在家安心寫作。
1996年,李銀河赴英國劍橋大學做訪問學者,王小波送李銀河去機場,臨別時王小波用力摟著她的肩膀,誰也沒想到,這一別竟然成了永別。從此,兩人陰陽相隔。
03 輿論下研究性的女社會學家
師從社會學奠基人費孝通的李銀河,是中國第一個研究性的女社會學家,美國匹茲堡大學社會學博士,北京大學社會學博士後。
李銀河認為年輕人對社會學還不夠了解,在國外的圖書管理,相關的書籍很多,可以在很多我們的大學圖書館卻很少。她致力研究家庭、性別、性。數十年來,李銀河關於性的獨特觀點總能引發社會巨大反響。
在自傳《人間採蜜記》,她毫無避諱的談性,談不被大多數人理解的性學研究。
在王小波死後,一直有輿論說李銀河在消費王小波。如果真的要消費王小波,為什麼在當時結婚的時候不要婚禮不拍婚紗照?如果現在王小波能聽到的話,他一定一把摟住李銀河說:「我還記得你,所以你永生不滅。死亡會讓肉體分離,但那份情感永遠都會存在。」
周邊人聲蕭蕭,紅塵滾滾,生活一時陷入湍急的漩渦,如何鬧中取靜成了一個考驗。—李銀河
後來有人扒出她和一名中年婦女同居,並聲稱她就是一個同性戀。李銀河公開發表了一篇《對所謂拉拉身份曝光的回應》,稱自己和「大俠」,這位「跨性別者」,相識、相戀,共同生活17年的過程。
04 人間採蜜哲學
「人擁有的自由比他知道的大得多。」 ——福柯
我們口中說的「少數人」,既喜歡羅素的邏輯實證論也喜歡福柯的「後現代」。隨心所欲的生活,是李銀河嚮往的。
前途一片光明的她不管外界的目光,不管身份的懸殊,她愛王小波,誇王小波就是人才。結婚之後,兩人自願不育,過上了物質最簡單精神最豐富的生活,在那個社會做了不要孩子是多大的勇氣和膽量。對於性的研究,也讓李銀河成為輿論的焦點。但她從來沒有因為外界的輿論就停止研究。
「人生只有短暫的幾十年,要好好享用自己的生命。自由奔放,隨心所欲。與你共勉,願你所願,終能實現!」——《人間採蜜記》
文 | 早安讀書
你讀過《人間採蜜記》嗎?
歡迎留言、轉發,交流你的閱讀感受!
我是早安讀書的San蝶,
歡迎關注,和我一起高效閱讀,加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