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表明藥物在太空中降解速度並沒有更快

2020-12-06 中文業界資訊站

NASA在2009年的一項研究顯示,固體劑量藥物中的活性藥物成分在太空中降解、變色及相位分離的速度與在地球上相比更快。然而根據美國貝勒醫學院研究人員觀察研究了從國際空間站(ISS)返回的藥物樣本後表明,藥物中的成分在太空中並未受到負面影響。根據此前的研究表明,國際空間站上的溫度和溼度最適合儲存藥物,但是僅提及提高輻射水平和微重力,而未涉及其他會影響藥物儲存的因素。因此貝勒醫學院的研究小組決定研究從在國際空間站儲存550天後的九種藥物樣本,包括安眠藥、止痛藥等。

研究人員根據美國藥典(USP)的指導方針觀察這些藥物的情況,發現九種藥物中有四種藥品在過期8個月後仍可使用,而另一個藥物是在過期後還可使用5個月。其他藥物均是過期後能在使用3個月。只有安眠藥未達到美國藥典裡要求,在過期後能再使用11個月。

總的來說,這有力地表明國際空間站的條件不會對藥物的降解作用產生負面影響。不過,研究人員表示考慮此次研究的規模範圍過小,需要進行進一步的研究來再次驗證這個結果。

相關焦點

  • 研究表明人類仍在進化,並且速度更快
    英媒稱,一項新研究表明,人類仍在進化,並且「速度比過去250年裡任何時候都更快」。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10月8日報導,科學家發現,自從19世紀末以來,某條動脈保留在前臂的情況有所增加,而這條動脈通常在人類出生後8周左右消失。報導指出,在新千年開始時,學術界普遍認為,人類進化早在法老統治時期之前就停止了。但是最近的研究表明,在過去5000年裡,基因變化的速度比其他任何時期都快100倍。
  • 研究表明:人類仍在進化 並且速度更快
    新華社北京10月22日新媒體專電 英媒稱,一項新研究表明,人類仍在進化,並且「速度比過去250年裡任何時候都更快」。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10月8日報導,科學家發現,自從19世紀末以來,某條動脈保留在前臂的情況有所增加,而這條動脈通常在人類出生後8周左右消失。這條動脈被稱為正中動脈。隨著這條動脈開始消失,在其位置上會形成另外兩條動脈。
  • 科學研究表明:聰明人的大腦「運行速度」更快
    如果是,那麼UCLA醫學院(加州大學洛杉磯醫學分校)的神經學教授Paul Thompson博士最近的研究結果就顯得更有意義了,他的研究表明,聰明的人不僅更加睿智,而且他們大腦的「速度」也確比常人快。 這張彩色的人腦圖顯示了人腦各個區域的神經反應速度。腦細胞通過那些亮色的條狀組織連接在一起。使用高解析度的MRI掃描器,Thompson教授得以識別出人腦中的內部神經網絡,並標記它們的速度。
  • 最新哈勃常數出爐,宇宙膨脹速度比公認數值更快!
    來自《天體物理學》雜誌、Sciencealert.com的報導,根據最新哈勃常數測量結果顯示:宇宙膨脹速度比原先估算的更快
  • PRC2的靶向降解研究
    PROTAC通過利用細胞內蛋白質降解機制,將靶蛋白泛素化並最終誘導其降解。為了確定PROTAC是否可以作為抑制PRC2活性的替代策略,研究人員設計、開發和表徵了靶向EED的新型PROTACs,結果表明PROTACs可以有效的選擇性降解EED和相關蛋白。
  • 雪梨大學最新研究表明:天氣溼度或與新冠病毒傳播速度有關
    (圖/第七新聞截圖)華輿訊 據澳洲網報導雪梨大學和上海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近日進行的一項突破性研究將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與天氣聯繫了起來,研究人員表示,空氣溼度低會增加傳播病毒的風險。第七新聞18日報導,6月的一項針對大雪梨地區(the Greater Sydney area )的初步研究提示,乾燥的空氣可能有助於該病毒的傳播。
  • 科學家研究在太空中製造「人造重力!」
    對此,美國宇航局生物學家沙美娜·巴塔查亞認為空間飛行將對太空人產生各種各樣的影響,比如骨密度的降低、肌肉萎縮和視力下降等,最新的實驗表明行星際以上級別的空間飛行甚至會威脅人體免疫系統。在宇宙空間飛行途中,太空人很難維持良好的生理機能平衡,睡眠時間減少,心臟血管的血液供應量放緩,更不用說腸胃脹氣等問題了。
  • 科學家:細菌在微重力下變異更快,更具有致病性
    對於許多國家來說,太空探索逐步使得人類對宇宙有了更多的了解。但是,儘管我們已經有能力,可以以更快的速度進入太空,但太空對於許多生物(包括人類)而言,都存在許多未知的影響。因此,地球上的生命還沒有適應在太空中生活。當重力被移除或大大減少時,生命機體會做出不同的反應。儘管人類意識到重力的改變會影響生命體,但目前還不清楚這種變化是如何影響生命形式的,也不清楚細菌在太空中如何變得如何。
  • 地球速度比想像中更快,更靠近銀河系的黑洞
    根據日本的天文學家VERA對星系的一項新調查顯示,地球移動的速度比想像中更快,離銀河系中心的,我們的地球和太陽系的移動速度都比天文學家們意識到的得更快,離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更近。然而,日本國家天文臺最新觀測結果表明(在第一本VERA天體測量目錄中強調),我們的星球距離銀河系中心黑洞的距離比之前認為的要近2000光年。而且,就如同在的太陽系中,離太陽近的行星比離太陽遠的行星運動得更快,地球和太陽現在的運動速度比我們知道的要快4英裡/秒(7公裡/秒)。
  • 研究發現「可生物降解」塑膠袋在土壤和海洋中降解3年後仍能用
    一項研究發現可以生物降解的塑膠袋在暴露於自然環境中三年後仍然完好無損。所有的袋子在所有環境中都沒有完全分解。 可降解袋似乎比所謂的可生物降解袋效果更好。在海洋環境中三個月後,可降解袋樣品已經完全消失。但研究人員說,他們還需要做更多的工作來確定分解出的物質是什麼,以及其是否有可能帶來的潛在的環境後果。 埋在土壤或進入海洋中的「可生物降解」袋三年後仍可以用來購物。
  • 生物可降解醫用鎂合金應用於骨缺損修復中的研究展望
    ①不對稱結構多功能性膜近年來受到了學者的廣泛關注,Tai等人製備了聚羥基丁酸酯(PHB)-雙相一體化磷酸鈣/殼聚糖膜應用於牙周引導骨再生工程中,在某種程度上不僅改良了屏障膜的機型性能外同時還能促進成骨細胞和成纖維細胞的增殖[8]。②緩釋抑菌性生物膜是將抗菌藥物載入膜中緩慢釋放藥物來抑制細菌生長進而降低炎症。
  • 為什麼美國要在太空研究病毒和抗生藥物?
    當具有某些基因突變的細菌能夠在抗生素中存活,並在繁殖時傳遞這些突變序列,醫療產生的耐藥性對它們就再也無法起到有效阻止。由於抗菌藥物的開發也是一個既昂貴又耗時的過程,無法及時應對,那些超級細菌可能就會導致更嚴重的後果,為了更好地了解它們,美國宇航局的科學家們開始在太空研究病毒。
  • 宇宙中有沒有比光速更快的速度?
    「宇宙中有沒有比光速更快的速度?」,其實光速也分很多種,我們可以分為真空下的光速,和在介質中的光速。宇宙中確實存在一些遠超真空光速的存在,同時也存在,同樣是在介質中,但要比光速快的情況,我們先說第一種,在說第二種。
  • 藥物機理最新研究盤點
    藥物必須到達發病部位才能起作用,這也是藥代動力學的重要性所在。藥物發揮作用時須在患部保持足夠的量,但又不能產生嚴重不良反應,每個醫生都知道選擇正確劑量是一門複雜的平衡藝術。許多藥物通過血循環到達作用部位。藥物顯效時間和效應維持時間一般由該藥進入血液的速度、進入量、清除的速度、肝臟代謝的效率以及被腎和腸道清除的速度所決定。
  • CellPress|構建可降解激酶組圖譜為加速降解藥物開發提供資源
    作者構建的數據集為大約200中激酶提供了化學指南,並且證明了從最高效結合開始的策略是低效方法。作者開發了多靶標降解模型來回答泛素蛋白酶系統最基礎的問題,並揭示了激酶降解是p97依賴的。1介紹TPD是一種新興的治療手段,它可以克服傳統藥物抑制方法的限制。
  • Cullgen研究人員開發出廣譜癌症靶點蛋白TRK降解候選藥物
    TRK變異後產生的融合蛋白被發現廣泛存在於多種人類惡性腫瘤中,包括肺癌、結直腸癌和軟組織肉瘤。此外,TRK融合蛋白變異也是一些罕見癌症的主要腫瘤驅動因素,如嬰兒纖維肉瘤、分泌性乳腺癌和乳腺類似物分泌性癌(MASC)。睿躍生物(Cullgen)開發的全球首創廣譜抗癌化合物能有效降解TRK融合蛋白,並抑制腫瘤生長。
  • 勃林格殷格翰與鄧迪大學合作開發新型蛋白質降解藥物實現裡程碑
    發表在《自然化學生物學》上的研究結果展示了廣泛適用的、基於結構的PROTAC設計方法在發現具有高效力和高選擇性的候選藥物方面的應用 首個PROTAC可通過勃林格殷格翰的開放性創新門戶網站opnMe免費獲取 基於結構的PROTAC設計有望加速針對當前難治性癌症驅動因素的治療手段的研發 德國殷格翰和英國鄧迪2019
  • 最新研究:98個人飛上6300年!
    最新研究:98個人飛上6300年! 據外媒報導,人類殖民外太空將面臨無數障礙,但最新研究表明發表在arXiv的一項最新研究中,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的科學家評估計算了載人飛行登陸比鄰星b的必要條件。比鄰星b距離地球僅4.2光年,它環繞運行在比鄰星宜居地帶,它有望成為支持地外生命的最佳候選星球。研究人員表示,自從5年前發現這顆星球,它已成為無數科學研究項目的主要目標,但是如果我們希望未來有一天抵達這顆星球,將需要比當前宇宙飛船更快的飛行速度。
  • 最新研究表明,氫氣也可以維持生命的生存
    在自然天文學研究中,大腸桿菌代表著簡單的生命形式 2007年,一句話改變了薩拉·西格爾的職業生涯——在美國的太空探索中,沒有什麼比遇到外星生命而不知更悲慘的了。她在《自然天文學》上發表的最新研究表明,微生物可以在高度易燃的氣體中生長。儘管這一發現對許多微生物學家來說不足為奇,但它確實對在宇宙中尋找生命有一定的啟示。
  • 研究人員發現藥物代謝在藥物研發中的作用
    對於需要在特定部位起作用的藥物,就需要弄清酶的分布和代謝方式,製成相應的前體藥物,在特定部位酶作用下產生活性代謝物而發揮作用,而身體其它部位和器官由於缺乏或者根本沒有相應的代謝酶,很少或不產生代謝產物,從而有效避免藥物對這些部位產生毒副作用,提高選擇性,減少用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