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討論社交搜索的聲音漸漸增多,「社交數據」作為大數據領域最核心也最私密的數據源,如何才能更好地發揮出搜索效能,並為平臺帶來更多收益空間?
全世界的社交大佬們都在思索這件事。微信在更新版本中,搜索功能悄悄升級,已實現按類型、按時間搜索;微博搜索成為社交聲量的重要衡量標準之一;輸入法搜索在豐富語義聯想功能的同時,更是在分享和應用導流方面不斷創新。搜索入口蘊含著無限流量機會,這一點矽谷觀察家當然不會錯過。在他們的預測中,不出意外,明年Facebook將把搜索功能作為重點發力方向。
Andrew Hutchinson, 一位資深社交媒體觀察者,撰文表達了自己對Facebook的趨勢洞察。全媒派(qq_qmp)編譯整理文章要點,以饗讀者。
搜索量:初露矛頭的商機
在Facebook 2015年第二季度報告中,CEO扎克伯格提到,Facebook頁面上每天能產生多達15億次搜索,而且Facebook已經為2萬億條狀態做了索引。
大多數人都沒有預計到這個數字。對於Facebook來說,自從2013年社交搜索工具Graph Search的發布以來,搜索功能一直不是業務的重點。確實,Facebook重新調整了搜索的功能框架來提高收益和效用。但總的來說,搜索功能幾乎屬於邊緣業務。由於隱私和數據使用權的限制,Facebook很難對它進行有效的開發。但是每天15億次搜索量確實是一個巨大的數字,這其中所代表的機遇不容忽視。
姓名搜索、企業/產品搜索所佔總搜索量的比例對搜索功能的收益潛力有重要影響。Facebook也看到搜索功能所蘊含的商機。在六月份Facebook年度股東會議上,扎克伯格就Facebook未來的發展機遇做了演講,言語中透露的信號標明,雖然搜索業務現在不是Facebook核心所在,但在其五年發展戰略規劃中,重心位置將日漸明朗。在未來的實踐中,Facebook會對其進行更多探究。
今年7月,扎克伯格指出Facebook現在每日的檢索量達到20億次,在12個月內增長了33%。

數據的大幅增長僅僅是因為近期檢索功能的一項小改動:2015年10月份Facebook改進檢索功能以方便人們檢索到更時髦的話題和趨勢,也使用戶更容易的獲取朋友的狀態。
鑑於一點點細微的改進就帶來了搜索量的大幅提升,這也不難理解為什麼Facebook將會在這項功能上投入更多的研究精力。但是接下來另一個問題出現了:搜索量可以有效變現、為Facebook和廣告商創造新的收益流嗎?
首先讓我們先來看人們到底在搜索什麼。
搜索結果:基於社交網絡的優化呈現
雖然我們沒有Facebook檢索趨勢的完整數據,但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指數來看Facebook用戶除了人名之外到底在搜索什麼。
去年12月,Facebook低調的推出了一個桌面版的Professional Services(專業服務)功能,讓用戶能迅速檢索到某個地區的相關服務或服務商。
當你來到專業服務搜索界面時,你會看到基於你所在地點的搜索結果。比如,你在Facebook上搜索「水管工」,你就會看到所有地區內的水管工名單。
雖然Facebook並沒有對檢索功能進行巨大的改革,但Facebook確實在改進這項業務。平臺檢索量所展示的巨大潛力說明Facebook應該往這個方面多發展。當然,這也可能只是Facebook在尋找新的收益突破口,提昇平臺在B2B方面能產生的價值。但是不管怎樣,他們都會投入更多的經歷在檢索功能上,這也能使人們或多或少的推斷出他們對檢索功能的認知。
就在上個月,Facebook推出了新的Marketplace(市場)界面,這個界面能與用戶行為契合的更好。
Facebook的數據顯示,每月瀏覽買賣或交換小組的用戶達到4.5億,超過了Facebook總用戶的25%。雖然這不是直接搜索量,但也是搜索功能可以應用的領域。通過對Markerplace的推廣,Facebook既可以提高檢索量,又可以對用戶的檢索行為和檢索模式有更深的認識。
上個月推出的另一個功能也是與檢索模式和檢索行為相銜接的。在10月末,Facebook推出了新的「推薦」與「活動」功能。
推薦功能可以幫助用戶更方便的獲取朋友的建議。這個功能把用戶的問題轉化成了亟待回復的求助,並根據朋友,尤其是親近好友的回答整理出最適合用戶的答案。這也是檢索,但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那樣。它利用了Facebook作為社交網絡的獨特優勢來匹配最佳答案,並能夠提供比Google更有相關性、更契合用戶需求的結果。
同時,活動功能得到進一步改進,能夠根據朋友參加的活動和活動發生的地區為用戶推薦更相關的活動。
活動功能也利用了Facebook龐大的社交網絡和先進的算法來獲取更有相關性的結果。更重要的是,Facebook也可以從這兩項功能中收集到很多信息,比如朋友之間會推薦什麼、更注重什麼因素、什麼樣的群體會推薦相同的內容等等。
通過這樣的功能,Facebook的檢索算法得以在本人或朋友日常信息的基礎上做出更多相關性更高的推送,它也可以自動獲取到朋友之間互動的信息。這一點是Facebook在檢索方面可以做出的新拓展。雖然它現在還未完全成熟,但這為Facebook挑戰Google的權威提供了可能性。
搜索收益:等待開掘的金礦
在Facebook最新的收益報告中,CFO Dave Wehner提到平臺新聞內部廣告的推送近乎達到了最高限度,再投放更多廣告很可能引起用戶的反感。這一點對於Facebook的收益模式有重大影響。對此,市場反應也偏向消極。儘管Facebook發布了巨額收益數據和在關鍵領域的收益增長情況,其股市還是在開盤幾小時後開始下跌。
Facebook當然想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因此他們需要尋找其他的收益來源。Instagram是其中的一個,變現夾帶廣告的直播內容也是可選之路,同理,搜索功能也很可能受到更多的關注。
如何把搜索功能變現?
首先,Facebook需要集中精力優化搜索功能,吸引更多的用戶。Facebook產品設計師Justin Stahl 這周在Medium上發布推文就介紹了Facebook現在正在簡化搜索程序和提升搜索實用性方面所做的努力。
在吸引到更多用戶之後,Facebook就可以結合公眾界面評價、用戶反饋和社交關係,運用算法和位置數據來優先推送相關度更高的搜索結果。
等到用戶群體更加成熟之後,Facebook可以像Google那樣投放廣告:邊欄可以加載類似推薦和搜索排名較高的付費廣告。在搜索市場產品(或者活動)時,他們也可以對優先展示的產品收取費用。
Facebook可以找到多種方式實現搜索變現,比如,Facebook可以在界面上推廣房地產來獲取短期收益,也可以利用搜索數據提高結果匹配度來提升功能的長期價值。人們很難對搜索功能做出具體估值,但是Google 2015年在搜索廣告方面就獲得了520億美元的收益。即使Facebook只實現了Google所取得的一部分收益,那也會是相當可觀的收入。
根據Facebook的言論和報告來看,它會在搜索方面傾注更多研發精力。雖然短期來看,Facebook不會對Google造成威脅,但是鑑於搜索功能的收益潛力,Facebook巨大的社交體量將助其佔領絕對的搜索高地。
====================
本文系《全媒派》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關注微信公眾帳號「全媒派」(ID:qq_qmp),閱讀更多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