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社交數據,臉書發展「搜索」業務

2020-12-05 騰訊網

最近討論社交搜索的聲音漸漸增多,「社交數據」作為大數據領域最核心也最私密的數據源,如何才能更好地發揮出搜索效能,並為平臺帶來更多收益空間?

全世界的社交大佬們都在思索這件事。微信在更新版本中,搜索功能悄悄升級,已實現按類型、按時間搜索;微博搜索成為社交聲量的重要衡量標準之一;輸入法搜索在豐富語義聯想功能的同時,更是在分享和應用導流方面不斷創新。搜索入口蘊含著無限流量機會,這一點矽谷觀察家當然不會錯過。在他們的預測中,不出意外,明年Facebook將把搜索功能作為重點發力方向。

Andrew Hutchinson, 一位資深社交媒體觀察者,撰文表達了自己對Facebook的趨勢洞察。全媒派(qq_qmp)編譯整理文章要點,以饗讀者。

搜索量:初露矛頭的商機

在Facebook 2015年第二季度報告中,CEO扎克伯格提到,Facebook頁面上每天能產生多達15億次搜索,而且Facebook已經為2萬億條狀態做了索引。

大多數人都沒有預計到這個數字。對於Facebook來說,自從2013年社交搜索工具Graph Search的發布以來,搜索功能一直不是業務的重點。確實,Facebook重新調整了搜索的功能框架來提高收益和效用。但總的來說,搜索功能幾乎屬於邊緣業務。由於隱私和數據使用權的限制,Facebook很難對它進行有效的開發。但是每天15億次搜索量確實是一個巨大的數字,這其中所代表的機遇不容忽視。

姓名搜索、企業/產品搜索所佔總搜索量的比例對搜索功能的收益潛力有重要影響。Facebook也看到搜索功能所蘊含的商機。在六月份Facebook年度股東會議上,扎克伯格就Facebook未來的發展機遇做了演講,言語中透露的信號標明,雖然搜索業務現在不是Facebook核心所在,但在其五年發展戰略規劃中,重心位置將日漸明朗。在未來的實踐中,Facebook會對其進行更多探究。

今年7月,扎克伯格指出Facebook現在每日的檢索量達到20億次,在12個月內增長了33%。

統計顯示,Facebook自2012年以來日檢索量增長迅猛,2016年已達到20億次,與四年前相比翻了一倍。

數據的大幅增長僅僅是因為近期檢索功能的一項小改動:2015年10月份Facebook改進檢索功能以方便人們檢索到更時髦的話題和趨勢,也使用戶更容易的獲取朋友的狀態。

鑑於一點點細微的改進就帶來了搜索量的大幅提升,這也不難理解為什麼Facebook將會在這項功能上投入更多的研究精力。但是接下來另一個問題出現了:搜索量可以有效變現、為Facebook和廣告商創造新的收益流嗎?

首先讓我們先來看人們到底在搜索什麼。

搜索結果:基於社交網絡的優化呈現

雖然我們沒有Facebook檢索趨勢的完整數據,但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指數來看Facebook用戶除了人名之外到底在搜索什麼。

去年12月,Facebook低調的推出了一個桌面版的Professional Services(專業服務)功能,讓用戶能迅速檢索到某個地區的相關服務或服務商。

當你來到專業服務搜索界面時,你會看到基於你所在地點的搜索結果。比如,你在Facebook上搜索「水管工」,你就會看到所有地區內的水管工名單。

雖然Facebook並沒有對檢索功能進行巨大的改革,但Facebook確實在改進這項業務。平臺檢索量所展示的巨大潛力說明Facebook應該往這個方面多發展。當然,這也可能只是Facebook在尋找新的收益突破口,提昇平臺在B2B方面能產生的價值。但是不管怎樣,他們都會投入更多的經歷在檢索功能上,這也能使人們或多或少的推斷出他們對檢索功能的認知。

就在上個月,Facebook推出了新的Marketplace(市場)界面,這個界面能與用戶行為契合的更好。

Facebook的數據顯示,每月瀏覽買賣或交換小組的用戶達到4.5億,超過了Facebook總用戶的25%。雖然這不是直接搜索量,但也是搜索功能可以應用的領域。通過對Markerplace的推廣,Facebook既可以提高檢索量,又可以對用戶的檢索行為和檢索模式有更深的認識。

上個月推出的另一個功能也是與檢索模式和檢索行為相銜接的。在10月末,Facebook推出了新的「推薦」與「活動」功能。

推薦功能可以幫助用戶更方便的獲取朋友的建議。這個功能把用戶的問題轉化成了亟待回復的求助,並根據朋友,尤其是親近好友的回答整理出最適合用戶的答案。這也是檢索,但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那樣。它利用了Facebook作為社交網絡的獨特優勢來匹配最佳答案,並能夠提供比Google更有相關性、更契合用戶需求的結果。

同時,活動功能得到進一步改進,能夠根據朋友參加的活動和活動發生的地區為用戶推薦更相關的活動。

活動功能也利用了Facebook龐大的社交網絡和先進的算法來獲取更有相關性的結果。更重要的是,Facebook也可以從這兩項功能中收集到很多信息,比如朋友之間會推薦什麼、更注重什麼因素、什麼樣的群體會推薦相同的內容等等。

通過這樣的功能,Facebook的檢索算法得以在本人或朋友日常信息的基礎上做出更多相關性更高的推送,它也可以自動獲取到朋友之間互動的信息。這一點是Facebook在檢索方面可以做出的新拓展。雖然它現在還未完全成熟,但這為Facebook挑戰Google的權威提供了可能性。

搜索收益:等待開掘的金礦

在Facebook最新的收益報告中,CFO Dave Wehner提到平臺新聞內部廣告的推送近乎達到了最高限度,再投放更多廣告很可能引起用戶的反感。這一點對於Facebook的收益模式有重大影響。對此,市場反應也偏向消極。儘管Facebook發布了巨額收益數據和在關鍵領域的收益增長情況,其股市還是在開盤幾小時後開始下跌。

Facebook當然想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因此他們需要尋找其他的收益來源。Instagram是其中的一個,變現夾帶廣告的直播內容也是可選之路,同理,搜索功能也很可能受到更多的關注。

如何把搜索功能變現?

首先,Facebook需要集中精力優化搜索功能,吸引更多的用戶。Facebook產品設計師Justin Stahl 這周在Medium上發布推文就介紹了Facebook現在正在簡化搜索程序和提升搜索實用性方面所做的努力。

在吸引到更多用戶之後,Facebook就可以結合公眾界面評價、用戶反饋和社交關係,運用算法和位置數據來優先推送相關度更高的搜索結果。

等到用戶群體更加成熟之後,Facebook可以像Google那樣投放廣告:邊欄可以加載類似推薦和搜索排名較高的付費廣告。在搜索市場產品(或者活動)時,他們也可以對優先展示的產品收取費用。

Facebook可以找到多種方式實現搜索變現,比如,Facebook可以在界面上推廣房地產來獲取短期收益,也可以利用搜索數據提高結果匹配度來提升功能的長期價值。人們很難對搜索功能做出具體估值,但是Google 2015年在搜索廣告方面就獲得了520億美元的收益。即使Facebook只實現了Google所取得的一部分收益,那也會是相當可觀的收入。

根據Facebook的言論和報告來看,它會在搜索方面傾注更多研發精力。雖然短期來看,Facebook不會對Google造成威脅,但是鑑於搜索功能的收益潛力,Facebook巨大的社交體量將助其佔領絕對的搜索高地。

====================

本文系《全媒派》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關注微信公眾帳號「全媒派」(ID:qq_qmp),閱讀更多精選文章

相關焦點

  • 臉書用戶數據洩露事件的警示
    臉書用戶數據洩露事件的來龍去脈社交平臺臉書大量個人資料被英國資料分析機構劍橋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不當利用,藉以影響美國總統選舉,引起社會關注和憤怒。2013年,劍橋分析作為SCL集團的分支成立,主攻利用數據挖掘和分析技術的政治諮詢業務,核心是瞄準選舉過程。
  • Google關閉10項業務:社交搜索Aardvark被砍
    【搜狐IT消息】北京時間9月3日消息,Google CEO佩奇(Larry Page)試圖將業務集中,使運營更流暢,為此,他本周五宣布關閉Aardvark及其它9個項目。Aardvark是一個子公司,它建立社交搜索網站。
  • 外媒:臉書是如何處理共享用戶數據的?
    【手機中國新聞】近日,《紐約時報》曾透露,臉書為手機製造商提供了詳細的用戶數據,因此人們可以在不打開應用程式的情況下使用社交網絡的功能。臉書根據2011年FTC的同意法令與這些公司共享用戶信息,該法令要求社交網絡保護其共享數據的隱私和機密性。
  • 「臉書」欲借人工智慧進行數據分析 預防自殺
    美國社交網絡公司「臉書」3月1日宣布,決定利用人工智慧技術來救助有自殺傾向的用戶。這項功能以一套運算法則為基礎,進行數據分析,可以就一些與自殺相關的貼子、評論和視頻直播內容發出警報。臉書公司管理人員說,正在給臉書直播功能添加一個預防性工具,收看視頻的用戶可以選擇直接聯繫做直播的用戶,並向臉書工作人員報告,後者如果判斷直播者面臨迫在眉睫的危險,就會聯繫援助團體,直播者則會被系統「鎖定」,其使用的直播界面會出現一些選項提示,鼓勵他們去聯繫朋友或撥打救助熱線。
  • 臉書發生數據外洩後:美國用戶的使用情況是怎樣的?
    路透社和全球領先市場研究公司益普索(Ipsos)的聯合民調結果顯示,25%的臉書美國用戶在與英國劍橋分析公司有關的數據外洩醜聞後減少或者拒絕使用該社交網絡服務網站。據調查顯示,約一半(49%)的臉書美國用戶表示他們像以前一樣繼續使用這一社交網絡服務網站,而26%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比以前更加頻繁地使用臉書。
  • 臉書或遭拆分,曾拿中國做「擋箭牌」
    臉書在2012年及2014年分別收購了IG和WhatsApp,將這兩者拆分出去或許會抹殺臉書的長期價值。為了應對可能的結果,臉書開始聘請一些擁有豐富反壟斷訴訟經驗的律師,並在技術層面上緊密整合其應用程式。值得一提的是,該公司還曾提出了這樣一種說法:臉書歡迎監管,但過大的打擊力度將讓中國等其他國家在快速發展的技術領域獲得競爭優勢。
  • 自由與安全:美國社交媒體監控模式剖析
    【編者按】近日,Facebook數據洩露事件(亦稱臉書事件)持續發酵。在1分鐘裡,這24億人傳輸了1572877千兆字節的數據,包括2億400萬封電子郵件,410萬個谷歌搜索,發送690萬條臉書簡訊,347222帖推特和在YouTube上觀看138889小時的視頻。社交媒體改變了信息傳輸的基本形態。第一,社交媒體擠壓傳統媒體生存空間,迫使其向社交媒體轉型,出現傳統媒體與社交媒體融合的趨勢。
  • facebook臉書中文版下載
    啥,沒時間,不怕,facebook臉書中文版下載滿足你,快來下載體驗吧。facebook臉書中文版下載版本記錄:facebook臉書中文版下載絕對是一款經典佳作,快來下載體驗。
  • 臉書申請登陸遭拒絕,其實是為了保護你
    近日臉書在中國註冊公司的申請被拒絕,外交部發言人耿爽7月26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國外的網際網路公司,只要遵守中國的法律法規,履行中國的部門規章管理要求,我們都歡迎其在中國發展。而對於臉書為何被拒絕登陸,耿爽表示具體情況,建議向主管部門詢問。
  • 美國政府明年將就反壟斷起訴谷歌和臉書 蘋果或也難逃訴訟
    (原標題:美國政府明年將就反壟斷起訴谷歌和臉書,蘋果或也難逃訴訟)
  • 如何在業務中利用數據分析方式的技術指南?
    可視化你的數據SaaS數據可視化平臺是一個功能強大的工具,它可以使你可以用指標講述故事,從而使整個企業中的用戶都可以提取有助於業務發展的有意義的見解-並且它涵蓋了分析數據的所有不同方式。這種集中的數據分析信息組合提供了對人們如何與你的業務,內容和產品進行交互的真實見解,可幫助識別弱點,利用優勢並制定以數據為依據的決策,從而使業務成倍受益。11. 實施文本分析企業收集的大量數據是非結構化的。
  • 「蘋果與臉書大戰」背後的三個問題
    隨著大數據、人工智慧、雲計算等技術的出現,人們利用數據的能力與日俱增,而各種基於數據的商業模式更是頻頻出現。此時數據就搖身一變,從不名一文的副產品變成了至關重要的生產要素。由於數據變得如此重要,企業就紛紛開始搜集、利用數據,而個人數據更是由於其蘊含信息價值高、容易進行商業變現等特徵成為了企業競相爭奪的要點。
  • 臉書申請被拒絕 中國為什麼拒絕這麼個大公司
    ,並且完成了工商註冊,但沒過幾天,這一申請就消失了,不禁讓人感嘆臉書入華之路坎坷。昨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就有人關於臉書在國內成立子公司一事發表提問,發言人耿爽回應稱,具體情況,建議向主管部門詢問。同時他還表示,近年來中國網際網路蓬勃發展,國外的網際網路公司,只要遵守中國的法律法規,履行中國的部門規章管理要求,我們都歡迎其在中國發展。
  • 京東雲推出雲搜索Elasticsearch,助力海量數據搜索分析
    它採用RESTful的架構風格, 提供了簡單易用的查詢和共享接口,集成了數據可視化工具kibana,提供一系列系統、集群以及查詢性能等關鍵指標,讓用戶更專注於業務邏輯的實現。· 易擴展京東雲搜索Elasticsearch服務提供實時擴容功能,實現集群的輕鬆擴展。用戶可根據數據量和查詢量選擇合適的機型,自定義節點的存儲空間,靈活實現按需配置,動態擴容集群以滿足業務增長需求。· 近實時自動將海量數據分散到多臺伺服器上去存儲和檢索,在秒級別對數據進行搜索和分析,達到海量數據近實時處理。
  • 臉書與蘋果較勁,不允許使用蘋果手機,原因究竟是什麼?
    庫克對臉書發表的該看法其實是臉書最近一直深陷的風波。臉書發展到現在遇到了歷史上最大的困境,這關係了使用臉書巨大用戶的網絡安全。臉書記錄了每個使用過其平臺的用戶數據,臉書自成立以來把世界三分之一的人聯絡了起來,這樣一想,臉書收集的數據是極其龐大的,如果臉書這樣大的社交平臺都洩露客戶隱私的話,帶來的影響是極其惡劣的,也會更加不穩定網絡環境的安全性。臉書的用戶安全問題一直存在,但是直到美國大選時才逐漸浮出水面並發酵。朗普選舉與臉書到底有什麼關係呢?
  • 臉書將收購CRM初創企業Kustomer
    臉書也表達了類似觀點。根據臉書透露的數據,每日通過WhatsApp進行業務溝通的用戶為1.75億,並且這一數字還在增長。  分析認為,通過收購Kustomer,臉書可以更好的服務於那些使用臉書發放廣告和進行銷售的小型企業,這將幫助臉書更好的將電子商務融入其服務之中,可能增加其廣告收入。
  • 吳世忠:對社交網絡發展與治理的思考
    調查顯示,將社交網絡與自身商業目標進行深度融合的企業更具有競爭優勢。創造出更具創新性的產品服務、更低的業務成本,以及更高的業務效益。 三、社交網絡的負面影響不容忽視 隱私信息易被濫用,損害個人權益。信息透明的網絡社會有可能模糊個人空間與公共空間之間的物理界限。
  • 谷歌高層管理變動:搜索和廣告業務負責人由拉加萬出任
    援引CNBC消息,原本負責廣告產品的普拉巴卡爾·拉加萬(Prabhakar Raghavan)將接替本·戈麥斯(Ben Gomes)擔任搜索業務負責人,谷歌執行長皮查伊對拉加萬在搜索業務上的能力表示肯定:「他花了20多年的時間痴迷於算法和排名,他與谷歌搜索的聯繫甚至早於谷歌公司。」
  • Instagram模仿臉書推特 用戶不滿社交網站全雷同
    中國網3月18日訊 據英國《衛報》15日報導,著名社交軟體Instagram日前調整了新的個性化算法,內容上將優先引入與用戶興趣相關的照片,如用戶親人或朋友的信息,減少無關陌生人的相關推送,此舉被認為是模仿「臉書」(Facebook)和推特的又一舉措。
  • 臉書買下CRM新創Kustomer,將整合到傳訊服務中
    臉書在11月30日宣布,將買下2015年於紐約創立的客戶關係管理(CRM)平臺Kustomer,並將Kustomer技術整合到旗下的傳訊服務中,以協助商家服務消費者,雙方並未公布併購金額,但外傳此一交易價值約1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