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衛星:30年來地球湖泊數量激增53%,但這是個壞消息

2020-09-05 歆琳科普

地球上的水很多,71%的面積都被海水覆蓋,但是淡水資源卻佔比很少只有約2.53%,總量14億立方千米。

而人類生活只能依靠淡水,雖說地球的水資源無時無刻都在循環,海水在太陽能的作用下蒸發、對流、凝聚、降水,貌似是取之不竭用之不盡。

但是人類消耗淡水資源的速度要是快於這個循環速度,就會造成淡水資源的緊缺。因此早年說的節約用水雖然現在近些年來不怎麼提了,但是我們還是不能刻意去浪費水資源。

尤其是近些年來我們常聽說,由於生態環境被人類生產、生活所破壞,導致局部地區氣候反常於以往,因此以前很多的淡水湖泊都在不停的消退、縮減甚至是直接消失了。

不過最近科學家根據衛星提供的數據發現,全球範圍內的湖泊數量在短短的30年內就激增了53%,而且所有的湖泊面積總體上來說加大了51%,且整體的水量增加了48%。

湖泊增多了,氣候更加溼潤了,內陸也不再乾旱了,看起來是個好消息,其實不然。這些湖泊的出現反而是因為氣候異常造成的,並不是因為全球降雨的增多、生態的好轉自然出現的。

上圖是青色線的區域是位於珠穆朗瑪峰附近的伊姆加湖,在1989年的時候它的大小是上圖的樣子。

但是到了2019年,它的面積幾乎比1989年增加了3倍,整體水量也跟著大幅增加。整個變化過程在30年間看起來是這樣的:

像是上圖中的湖泊,在過去還有很多。有些是新出現的,有些是在原有的面積上增大了許多。

我們可以看到這些湖泊的位置都緊鄰高聳的山脈或者是冰川。而湖泊的形成、水量的增加正是由於全球氣候升溫導致的冰川退化造成的。

科學家估計自從1994年到2017年,全球範圍內的冰川,包括南北極冰蓋,尤其是高山山脈的冰川退化,損失的質量超過了6.5億噸。

以前我們認識這些水大部分已經匯入了海洋,在導致海平面升高的因素中冰川融化佔到了35%,另外還又因為氣溫升高,熱脹冷縮的原因,導致海水膨脹,使得海平面升高。

但現在看來冰川融化的水其實有一部分儲存到了冰川湖泊或者地下水系中,目前還無法準確的估計出這些水量到底有多少。

這次的發現是研究人員通過對過去30年間,從1990年到2018年由NASA衛星拍攝的25萬張地球照片分析得出來的地球冰川湖變化的數據。

研究結果發布在了《自然氣候變化》(Nature Climate Change)上。

那為什麼說這是個壞消息呢?

這次的發現以及對全球冰川湖的數據分析,可以讓我們往後準確的預測出地球海平面上升更為準確的速度。

這也說明了全球氣候變化導致的冰川退化速度要比我們以往認識到的快一些。而更快的冰川退化速度也就加快地球環境的惡化。

首先是淡水資源會受到威脅。地球內陸地區的河流、湖泊的水資源除了降水匯集以外,其實大部分起源於高山山脈的冰川。

如果冰川隨著季節性的形成融化一直處在一個大致平衡的狀態,那麼我們生活賴以生存的淡水資源就會源源不斷。

但現在的事實是,這些冰川的退化速度遠遠超過了形成的速度,這就相當於我們在提前消費我們未來的水資源。

如果這些冰川在短時間內消失,未來節約用水可能就不是一句簡單的口號的。

其次就是冰川的融化會加快氣候變暖,氣候變暖又加快冰川融化,以及北極地區的凍土層。這是個惡性循環。

氣候變暖的罪魁禍首肯定是人類活動產生的溫室氣體,但冰川的融化又會降低地球對太陽光的反照率,因此地球表面吸收的熱量會越來越強,這樣就會加劇氣溫的升高。

最後就是近幾十年來增加的冰川湖對我們來說用處不是很大,因為它所處的地方都是人跡罕至的位置。

但是冰川湖的數量、水量的增加卻直接威脅著數百萬、甚至是數千萬人的生命安全。

與我們生活中常見的普通湖泊相比,冰川湖所在的地方地勢往往較高,而且這些冰川湖主要是依靠一些冰或者是鬆散的巖石堆積形成的壩,被暫時的阻擋住。

就類似於地震時形成的堰塞湖一樣,隨著水量的增加,某一天就會衝開堤壩,短時間內大量的水傾瀉而下,會給下遊造成大規模的洪水災害。

論文作者也提到了在上世紀,這種冰川湖的爆發也曾造成過下遊村莊、基礎設施被損壞,以及數千人的傷亡。

根據估計目前在喜馬拉雅山脈地區已經形成了大大小小3000多個冰川湖,其中33個冰川湖已經對下遊將近700萬的人口造成了威脅。

相關焦點

  • 全球冰川湖增53%!冰川融化形成湖泊水量增 恐釀洪災
    全球冰川湖增53%!冰川融化形成湖泊水量增 恐釀洪災由於氣候暖化導致冰川融化,自1990年起,全球冰川湖的數量已增加53%。(新華社)由於氣候暖化導致冰川融化,自1990年起,全球冰川湖的數量已增加53%。科學家分析來自NASA和谷歌地球引擎的衛星影像數據,評估冰川融化後所形成的湖泊如何受到全球暖化和其他過程影響。
  • 研究:過去30年全球冰川融湖的數量和面積各增一半
    導讀研究表明,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全球冰川融湖的數量增加了53%,達到14393個;冰川融湖的總面積增加了51%,達到近9000平方公裡當地時間2020年5月12日,土耳其通傑利省研究表明,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全球冰川融湖的數量增加了53%,達到14393個;冰川融湖的總面積增加了51%,達到近9000平方公裡。文丨實習記者 孫小雪氣候變暖對冰川湖泊的影響有多大?
  • 火星發現地下湖泊?數量或超3個,地球生命真的起源於火星?
    原來能夠代表著這裡有希望孕育生命,當然,地下湖泊的出現也給人們提供了未來能夠移居火星的可能性,這對人類來說是一大希望。數量或超3個,地球生命真的起源於火星?鑑於我們對人類已知生物的了解,地球上生命根本離不開水,因此水被視為一個星球上是否能夠存在生命的重要條件。每當科學家勘測到一個新的星體存在的時候,我們都會首先勘測這個星球上是否存在水資源。不過我們現存的技術並不先進,就算是太陽系之內的星體,我們也無法全部了解內部真實情況,只能依靠探測器傳回信息最後我們進行分析。
  • 30年來強度第二大的小行星撞擊事件
    來源:推特@Simon Proud2018年12月18日23時48分20秒(UT),一個巨大的火流星在俄羅斯堪察加半島附近的白令海上空發生爆炸,爆炸點坐標(56.9N 172.4E),距離地面25.6千米。
  • 世界地球日,與NASA一起探索這顆美麗的藍色星球
    圖片來源:NASA/珍妮•莫塔(Jenny Mottar)50年前,也就是1970年的4月22日,全世界的環保主義者慶祝了第一個世界地球日(Earth Day),數千萬人聚集在一起,宣揚著保護我們這顆美麗藍色星球的重要性。
  • 「好奇號」公布史上最高清火星全景圖、研究表明大量衛星星座對...
    吉利將發射兩顆低軌衛星3月3日,吉利集團宣布台州吉利衛星項目正式啟動,按照計劃,在今年內,吉利集團將完成兩顆低軌衛星的發射,全面展開全球首個低軌導航增強衛星系統的商用驗證。這是該公司星際飛船測試原型在近期發生的第二次爆炸,上一次是在2019年11月20日。Starship是SpaceX於2016年提出的垂直發射與著陸飛船系統,主要用於載人繞月飛行觀光,藉助重型火箭,單次可運送100人到達月球。據了解,Starship的首位客戶是日本富商前澤友作,預計2023年將進行此次月球之旅。
  • 全球冰川湖面積不到30年增加51% 是海平面上升和洪災的「罪魁禍首」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衛星數據顯示,由於氣候變化,冰川湖的體積在短短不到30年內激增了51%左右。科學家們使用254795張衛星圖像繪製了全球冰川湖泊的地圖創建了一個冰川湖泊的「近全球」(near-global)資料庫,並跟蹤1990年以來的變化。結果發現,全球冰川湖容積增加了約48%,達到156.5立方千米;還顯示湖泊的數量和湖泊覆蓋的總面積分別增加了53%和51%。
  • 衛星大爆發,繞地球運行的衛星數量在未來十年可能會增加五倍
    鳳凰科技訊 北京時間6月27日消息,衛星已經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像問路這種小事不再需要求助其他人,人們只需點擊一個按鈕,手機就可以同一組GPS衛星通話。目前約有2000顆衛星圍繞地球運行,而在接下來的幾年裡還將迎來衛星升空大爆發。到2025年,地球每年將發射多達1100顆衛星,這個數字在2018年僅為365。
  • 全球冰川湖面積不到30年增加51% 是海平面上升和洪災的「罪魁...
    ,由於氣候變化,冰川湖的體積在短短不到30年內激增了51%左右。科學家們使用254795張衛星圖像繪製了全球冰川湖泊的地圖創建了一個冰川湖泊的「近全球」(near-global)資料庫,並跟蹤1990年以來的變化。結果發現,全球冰川湖容積增加了約48%,達到156.5立方千米;還顯示湖泊的數量和湖泊覆蓋的總面積分別增加了53%和51%。
  • 衛星遙感監測圖像分析顯示,近20年我國湖泊總體在變清
    據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發布的消息,中國、義大利、美國、英國學者近期聯合利用遙感大數據,分析出2000年至2018年間我國湖泊整體透明度變化趨勢。研究顯示,納入監測的400多個湖泊中,七成以上透明度增加。總體來說,我國湖泊變得更清了。主導此項研究的中科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研究員段洪濤介紹,此次分析的湖泊共412個,覆蓋了我國境內面積大於20平方公裡的主要大中型湖泊。科研團隊獲取了2000年至2018年期間大量衛星遙感監測圖像,結合地面實測,構建出一套湖泊透明度計算方法。
  • 為什麼太陽系附近恆星數量會激增7倍?
    已知近恆星遭遇數字激增,對我們恆星鄰域的一項新分析顯示,附近恆星的數量是以前已知的7倍。天文學家正在尋找恆星撞擊並奔跑的恆星,這些恆星會擦拭我們的太陽系,可能向內投向彗星冰雹,並用致命的碎片給我們的星球灑水。
  • 全球冰川湖面積不到30年增加51%,這對地球意味著什麼?
    【新華社微特稿】一項國際研究顯示,受氣候變化影響,全球範圍冰川湖急劇增加,從1990年到2018年,冰川湖數量增加53%,總面積增加51%。研究顯示,在這期間,全球冰川湖水量增加大約48%,達到156.5立方千米。目前,全球有14394個冰川湖,覆蓋近9000平方公裡。《自然·氣候變化》月刊8月31日發表的相關研究報告說,研究人員利用25萬張美國航空航天局衛星圖片推算出上述結論。他們說,回到10年前,他們不可能分析如此大量數據。
  • 小行星要撞地球了?別慌,看看NASA是如何應對的
    圖源:[2]這顆小行星近日點在地球軌道以內(0.7 AU),遠日點在火星軌道以外(2.1 AU),是典型的阿波羅型近地小行星,也是對地球可能有威脅的一類小行星。圖源:[3]這則消息來自國際天文聯合會(IAU)旗下的小天體中心(Minor Planet Center),職責是收集和整理來自全世界各地的小天體觀測記錄軌道軌道計算,並發布給全世界。小天體中心發布這條消息的時候,只對這顆小行星的軌道完成了初步的計算,而發布消息的本意也只是為了提醒少數致力於尋找和追蹤小行星的天文學家們重點觀測。但這個消息迅速通過媒體傳開了。
  • 2021年第一天,三個壞消息和三個好消息!
    確實,2021年的第一天,依然有接連不斷的壞消息,就說三個吧。第一個壞消息,一場新的戰爭,又開始了。說「又開始」,可能還不太準確。因為這場戰爭,一直就沒結束過。最新的導火索,12月30日,葉門亞丁機場,發生大爆炸。當時,剛組建的葉門新政府,乘坐專機剛從沙特返回臨時首都亞丁。
  • NASA毅力號直播攻略來了!萬字長文詳解火星任務
    (太平洋標準時間下午 12:30)著陸地點:Jezero 隕石坑,大約緯度 18 度,經度 77 度光(無線電)從火星到地球的單向時長:2021 年 2 月 18 日時大約為 10.5 分鐘任務持續時間:至少 1 火星年(約地球上的 687 天)能夠收集的樣本數量
  • NASA公布最新地球夜景衛星照片
    4月14日消息 NASA最近新發布了組複合衛星照片,顯示了地球在夜晚時樣貌。通過這些圖像,我們可以看到地球上的文明所發出的點點亮光。IT之家地球的夜間衛星圖像每十年發布一次或兩次,但NASA的科學家正計劃爭取每年、每月甚至每天發布一次。這個計劃將在2017年晚些時候開始實施。
  • 地球夜晚燈光衛星圖,中國看起來似乎沒有印度亮了
    的,還有人質疑拍攝的時間,在此統一做個解答。事實上,這張照片來自NASA的索米國家極地軌道夥伴衛星(NPP)的數據,由戈達德太空研究中心的地球科學家米格爾•羅曼領導的小組合成,反映消除天然光源,如月光和大氣輝光的影響後,從太空看到的人類居住區的夜晚模式。這些美麗的圖片可以告訴我們,人類是如何塑造地球,照亮黑暗的,當然更主要的作用是了解城市擴張情況,監測光強度,評估能源使用和經濟活動情況,以及協助進行自然災害的應對等。
  • 中國湖泊30年變化:1985-2015
    我國幅員遼闊,擁有全球最多樣的湖泊類型。眾多湖泊廣泛分布於高原、平原和大漠,為我國種植業、漁業、畜牧業、居民用水以及野生動物保護提供重要的水資源。湖泊又具有卓越的美學與文化價值。我國湖泊(>1 km2)的分布。不同顏色代表五個湖區:青藏高原、內蒙-新疆高原、東北平原與山地、東部平原,以及雲貴高原湖區。
  • 海冰消融,南極帝企鵝的數量卻增長了20%,科學家表示:喜憂參半
    但企鵝們卻不知道,它們投上的監控衛星其實一直在盯著它們,但通過衛星來觀察它們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衛星是繞地球運轉的,企鵝群也是會動態變化的,於是有科學家打起了企鵝的糞便的主意……最新的衛星圖像顯示,南極大陸這張廣袤而純白的毯子上,有企鵝糞便的汙漬。而這些暗斑表明,南極洲的帝企鵝棲息地比以前想像的多了近20%。
  • 40億年前的地球?擁有湖泊的土衛六,到底是否適合生命存在?
    設想一下,你站在一片黃色的土地上,面前有一片巨大的黑色油狀湖泊,一眼望不到邊。當你抬起頭的時候,眼中是一片橘黃色的天空,隱約可以看見天空上面,懸掛著一顆黃色的星球,帶有一個巨大的光環。不用想,你站著的這顆星球,就是土星最大的衛星——土衛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