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七部曲中,擁有最多鏡頭的無疑是哈利三人組。多看了幾遍電影後,小編突然有了這麼一個想法,為什麼哈利會是主角?而不是羅恩或者赫敏呢?
羅恩·韋斯萊,哈利的「好基友」。怎麼說這個角色呢?感覺他有點小心眼,不夠大氣。他是個十分喜歡慪氣的好朋友。在三強爭霸賽報名期間,他居然因為哈利入選了爭霸賽而十分的氣憤。在好朋友入選了這樣一個代表榮譽的比賽後,他的第一反應不是高興,而是在質疑哈利背著他偷偷地把名字放入了火焰杯。儘管隨著劇情的發展,他向哈利認了錯,但是,小編還是覺得他有點小家子氣。看起來不太完美的角色,顯然不是主角的料。
赫敏·格蘭傑,人美能力強。無論是在怎樣的危機時刻,都可以用自己的智慧為三人組化險為夷。例如,在《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中,赫敏可以在羅恩移形換影受傷後,立馬想到用自己的串珠小寶裡的白鮮香精來為他療傷。在二年級時,她就成功熬製除複方湯劑,讓哈利和羅恩按計劃變成了克拉布和高爾,雖然說自己一不小心變成了大貓咪(還以為赫敏小仙女變貓會很可愛)。所以說,她絕對是智力擔當。
看起來她似乎還是挺完美的,但是她太容易在面對突發的狀況手忙腳亂了,還被羅恩和哈利吐槽「你到底是不是女巫啊」。這倒是符合了一些女生的特性,遇到事情比較容易慌。當然這些都是次要的,最關鍵的還是因為哈利這個角色的魅力。
看到文章題目的同學可能會這樣想:人家名字就叫《哈利波特》,還能是別的角色是主角?要是他們兩個是主角,那不要改名字叫《赫敏格蘭傑》或《羅恩·韋斯萊》啊。嗯,這樣講也是有道理的。很多人也會這樣說:哈利和伏地魔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他要不是主角,那就沒得演了。嗯,這樣講也是無可厚非的。而小編認為,哈利之所以是主角,更多的是因為我們觀眾或者讀者的同理感。
一個可憐的髒兮兮的孤兒,住在姨夫家的櫥櫃裡,整天還要受表弟的欺負。但是,有一天他變的非凡起來。就像《龍族》中的路明非一樣,十足的屌絲,和哈利的遭遇很像,借住在親戚家,一天天無所事事而快樂地活著。但是,有一天有人來告訴他,他就是「the one」,他就是那個可以屠龍救世界的人。不管人物設定相不相似,小編看到這種逆襲文簡直就是熱血澎湃。主角心地不壞,很有勇氣和天賦,又有著急於證明自己的強烈願望。而這個時候,有人來告訴主角:你可以成就一份大事業,不同於那些麻瓜。誰又能不為之動容呢?這樣的幻想,我們不是沒有過。所以,要是哈利是主角,我們會有更多的代入感。
畢竟,我們都曾是這麼一個小孩。這裡是馬克影視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