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已變成數字雜食動物

2020-12-04 雷鋒網

編者按:本文來自CocoaChina移動觀察對comScore的報告翻譯,內容中有刪改。主要講述了目前智能機,平板等各種聯網的設備讓人們的數字消費越來越多樣化和分散化,而這一切都是由於移動網際網路的興起。

隨著消費者使用設備的不斷分化,業界面臨著一系列的挑戰及機遇。

這些設備滲透並改變消費者的媒體消費習慣到了何種地步?如何才能通過一種有意義的方式有效率並有效能地影響到這些數字雜食者?這份報告或許可以給從業者一些啟發。

現在的消費者變成了數字雜食動物:一方面是因為所消費的媒體各異,同時其消費的方式也有很大的不同。跨平臺消費創造出一幅與以往不同的數字版圖,需要對設備的主體功能和配套特性加以研究。

數字「雜食者」是一個全球現象。在2011年8月,5個全球市場(新加坡、英國、美國、日本和澳大利亞)有超過5%的網際網路流量是來自與非計算機設備的,領先的新加坡其比率是7.2%。

手機拉動全球數字流量,平板電腦開始盛行。2011年8月美國的非計算機流量為6.8%,這些流量當中有三分之二來自於手機,剩下的則大部分都是平板電腦的。

美國WiFi及移動寬帶正在不斷普及。2011年8月,美國移動手機的數字流量中有超過三分之一(37.2%)是通過WiFi連接出去的。剛過去了三個月這一比例就增長了3個百分點。目前看來中國離這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第一個要做的,就是讓3G普及,現在大多數國人還在苦逼地用著2G網絡呢!

此外,原本習慣上通過WiFi連接訪問網際網路的平板電腦正在推動著移動寬帶的流量增長。8月份,平板電腦將近10%的流量是通過行動網路連接進行的。

現在,有一半的美國手機用戶使用移動媒體。過去一年,移動媒體用戶人口(指瀏覽移動web、訪問應用及下載內容的人群)增長了19%,截止至2011年8月,總數已超過1.16億。

移動媒體的發展是由智慧型手機不斷普及推動的。在美國,智慧型手機的普及度增長超過了50%,13歲及以上的美國人中有36.1%現在使用智慧型手機。 iOS平臺擁有美國連接設備及智慧型手機的最大用戶份額。儘管Android平臺佔據智慧型手機市場最高的市場份額(8月數。據為43.7%),其總的OS用戶數仍小於蘋果的iOS。iOS平臺擁有在用的連接設備及智慧型手機最高的市場份額,為43.1%,Android佔移動及連接設備領域的34.1%。

iOS平臺還佔據了最大的非計算機流量份額。在按平臺測定的網際網路流量市場份額方面, iOS佔了美國非計算機總流量份額的一半多(58.5%)。Android OS排在第二位,截止8月其在整體非計算機流量中所佔比率為31.9%。

在推動數字流量發展方面iPad佔據平板電腦的統治地位。2011年8月時,iPad出去的流量佔美國平板電腦的97.2%。iPad所佔的網際網路流量份額比iPhone要大(46.8%對42.6%,iOS流量)。

在美國,平板電腦用戶體現出了早期技術嘗鮮者的特徵:高收入階層的年輕男性。今年8月時,54.7%的平板電腦用戶是男性,將近30%者為25至34歲人群。接近一半(45.9%)的平板電腦用戶屬於家庭年收入為10萬美元及以上者。

約6成用戶在其平板電腦上消費新聞。58%的平板電腦用戶在自己的設備上消費世界、國內及本地新聞,有22%的用戶近乎每天都在自己的平板電腦上消費這些內容。2011年10月4 通信活動是平板電腦的中心用途。截止今年9月時,四分之三的平板電腦用戶在自己的設備上訪問電子郵件,有三分之一的用戶幾乎每日如此。 平板電腦促進了實時社交網絡的發展。今年9月期間,約60%的平板電腦用戶在自己的設備上更新其社交網絡狀態或對其他的情況進行評論,約一半用戶使用位置共享網站來共享其位置信息。

將近半數的平板電腦用戶在自己的平板電腦上進行過或完成了一次購買。在整個在線購買過程中—從初步計劃、明確產品、搜索店鋪,到進行價格比較,最後是交易,平板電腦用戶對其設備的使用表現值得注意。上個月,超過一半的平板電腦用戶在特定商店上尋找產品或價格信息(56%),並閱讀賣家評分和點評(54%),這些都是在平板電腦上進行的。

不可低估移動和連接設備的覆蓋率。在Pandora這個發行商的案例中,像連接設備這樣的額外渠道的覆蓋率非常可觀。2011年8月時,Pandora的受眾群體裡面超過一半來自於移動和連接設備。

 

via CocoaChina

英文報告下載地址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相關焦點

  • 我們是雜食動物嗎?
    我們是雜食動物嗎? 2009年01月24日 10:54:00 佛教在線 點擊:0次 在上一節裡,我們提到哺乳動物可大致分成十幾個種類,其中的幾個主要分支有靈長類、食肉類、偶蹄目動物和奇蹄目動物等。
  • 雜食動物的【生態鏈】【一】
    【1】不管是吃飯還是學習,都要成為【雜食動物】【Omnivorous Animal】。雜食動物,存活率高,幸福感強。雜食動物,一般不固定落腳,喜歡走四方。這樣的雜食,往往可以開闢更多全新的發展領域,讓事業有湯、讓生活有光。藝術和設計,讓事業的湯與生活的光無限延長。
  • 動物世界中學英語-雜食動物 它的詞根也出現在DOTA中
    最近幾期我們一直聊的食物鏈(food chain),那我們先複習一下咯:食草類動物是herbivor按照這個節奏,我們今天會說什麼類型呢?有朋友已經猜到了,是雜食動物。這裡我得請教我們的主編大大(其實我知道,只是要謙虛一下麼):人應該屬於雜食動物對吧?就是葷素都可以的那種。
  • 雜食與多核 #2430
    二、雜食和多核 回到「貸款倍增計劃」的話題。怎樣增加貸款?請問,人類是草食動物,還是肉食動物。答案都不對,人類是雜食動物。  學過生物的人都知道,肉食動物的胃,和草食動物有很大不同。其生理性格也很大不同,爪牙,奔跑,繁殖,吃肉的和吃草的都有本質區別。
  • 美國新研究:植食動物滅絕風險高於肉食動物和雜食動物
    &nbsp&nbsp&nbsp&nbsp美國一項新研究顯示,在哺乳動物、鳥類和爬行動物中,植食動物滅絕風險高於肉食動物和雜食動物。這一發現挑戰了傳統認知。&nbsp&nbsp&nbsp&nbsp美聯社8月5日報導,猶他州立大學生態學家特麗莎·阿特伍德領導的研究團隊分析了22166種哺乳動物、鳥類和爬行動物的數據,發現25.5%的植食動物屬於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認定的生存受到威脅動物,而肉食動物和雜食動物這一比例分別為17.4%和15.8%。
  • 動物祖先都食肉?人類雜食反成稀有物種,網友:我們是高貴的人類
    人類起源一直是科研人員追求的熱點,關於動物祖先一直存在爭議。根據最新的研究發現,所有動物的祖先很可能是食肉動物,人類和其它雜食動物屬於一種珍稀品種,這個發現打破了科學家認為早期動物可能是食草動物的發現。
  • 人類作為雜食動物,為什麼只吃食草動物,很少吃食肉動物呢?
    我們知道,無論是人類也好,動物也好,想要活下去就必須要進食。一般來說,地球的所有的生物大致可以分為三個大類:肉食類動物,草食類動物以及雜食類的動物。我們人類就是非常典型的雜食性動物,我們的食譜包含了肉類以及各種水果蔬菜等等。其中作為人類蛋白質主要來源的肉類,其中大部分都是來自於食草類的動物。
  • 作為雜食動物的人類,為什麼只吃食草動物,很少吃食肉動物呢?
    我們知道,無論是人類也好,動物也好,想要活下去就必須要進食。一般來說,地球的所有的生物大致可以分為三個大類:肉食類動物,草食類動物以及雜食類的動物。我們人類就是非常典型的雜食性動物,我們的食譜包含了肉類以及各種水果蔬菜等等。
  • 狗真的是雜食動物嗎?
    我想狗吃什麼的問題癥結在於~~狗狗是肉食動物?還是雜食動物?或者是草食動物?狗明顯不是草食動物,它是雜食動物嗎?非常明確地告訴你,狗也不是雜食動物!狗和它的祖先狼一樣狗是肉食動物!別跟我說狗是雜食動物!有了狗是肉食動物的基礎,那下面的問題就非常簡單了!哪些東西不能餵狗吃?一,草類不吃纖維素它消化不了(盲腸很短)。吃草,反狗類。
  • 河馬是食草動物還是雜食動物?河馬吃的肉比想像中要多,但吃肉或致其屍殍遍地!
    過去很長時間裡,河馬被認為是食草動物,不是食肉動物。然而,近年來科學家們發現了河馬並非屬於純食草動物,它們還吃肉,吃動物屍體的行為很普遍,例如斑馬、大象、羚羊,甚至其他河馬等。那河馬到底是食草動物還是雜食動物呢?  其實食草、雜食、食肉動物的基本通用準則,不是動物一會吃什麼一會吃什麼決定,而是和它們的食譜比例、消化系統和適應能力有關。
  • 「雜食」動物也兇猛——納麗德新品TA15勤務戰術手電簡評
    這次有幸從戰甲處得到機會,體會了一下這一兇猛的「雜食」動物。TA15手電直接繼承了TA30的外形:極具識別性的尾部按鍵和旋轉開關、納麗德特色的燈頭防滾條、攻擊頭的高強度陶瓷珠,同樣也在筒身上留有安裝抱夾用的凹槽。同樣,隨手電附贈了手繩、抱夾和O形環。
  • 金魚也吃肉 金魚是雜食動物你知道麼
    相信大家每天都會吃麵包,我們人類特別喜歡吃的麵包,對於小金魚來說也是一種美味,所以大家在每天吃的麵包袋裡面找一些麵包渣就可以餵金魚了,如果餵養的金魚比較多,可以選擇多給金魚吃一點麵包,讓魚吃飽就可以。除了上面說的那幾種食物以外,金魚還吃很多的食物,因為已經介紹過金魚是一種雜食動物,像什麼豆餅,還有小米,雞蛋什麼的小金魚都是吃的,前提是不要弄髒你的魚缸,儘可能餵養一些比較普通的食物,沒有必要特別去餵什麼,其實金魚特別好養活。【原創未經允許,謝絕轉載!】
  • 孩子要做閱讀的「雜食動物」(組圖)
    王林:家長在給孩子選擇讀物時,一定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一是按照年齡去選擇,閱讀的童書一定要符合兒童生理和心理年齡;二是按照經典標準去選擇,這裡不只是人人都知道的四大名著,還包括像小王子、柳林風聲、安徒生童話等經典讀物;三是閱讀要像吃飯一樣不偏食,我一直提倡孩子要做閱讀的「雜食動物」。不光只閱讀一些文學性作品,而是要自然、人文、社科各方面均衡閱讀。
  • 吃雜食的湖羊走俏市場
    吃雜食的湖羊走俏市場 2016年02月01日 09:01:07  武義新聞網  網友互動交流
  • 人就是要當「雜食動物」
    人就是要當「雜食動物」  營養  受訪專家/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營養科主任 卞華偉  文/羊城晚報記者 宋導 通訊員 許健  養生不能不講食物搭配。民間有關這方面的說法相當多,有宜亦有忌。老百姓不怕吃得不夠好,就怕吃得不對路,所以對食物搭配的禁忌特別上心。
  • 新疆哈密「野豬吃羊」頻現 雜食動物變身猛獸
    近一段時間,新疆哈密市沁城鄉小堡村屢遭野豬襲擊,「難得一見」的野豬不僅毀壞莊稼,襲擊牲畜,還在夜間潛入羊圈吃羊,徹底顛覆了它原來的形象。  提起野豬吃羊事件,當地牧民及派出所民警仍心有餘悸。幾天前,牧民吐合提買提·艾山親眼目睹了這一幕。他說:「當晚狗叫得厲害,家裡只有我一人,就沒敢出去。月光下,一頭長著獠牙的野豬把羊圈邊的山羊拱倒,活活吃了。」
  • 我們人類其實是食腐動物
    今天我們人類處於食物鏈的頂端,被歸為雜食動物類,因為我們既能吃糧食蔬菜水果這樣的植物性食物,也能食用肉類蛋奶這樣的動物性食物,食譜很廣很雜。貝爺,站在食物鏈最頂端的男人其實按照更精確的定義,我們的食譜更偏向與「腐食」。也就是說,我們都是腐食動物,跟禿鷲、鬣狗、鱷魚、蒼蠅是一類的。
  • 染上炭疽病的非洲河馬,為何會開始吃肉,變成食肉動物?
    染上炭疽病的非洲河馬,為何會開始吃肉,變成食肉動物?而對於這樣的動物,往往都是沒有天敵的,而能夠制服它們的也只剩下病毒了,在非洲,每年都會有大量的河馬感染炭疽病,而且情況也是越來越嚴重,這主要也是因為河馬是屬於群居性的動物,所以在極具感染性的炭疽桿菌面前,生活在一起的河馬,基本上不可能逃掉,而且讓人感到詫異的是,染上了炭疽病的河馬,居然開始吃肉了,尤其是同伴的屍體,難不成還變成了食肉動物。
  • 假如我們人類都變成冷血動物了
    這兩個詞都不是最精準的術語 生物學家更傾向於使用「內溫動物「與「外溫動物「來描述能產生和不能產生自身熱量的動物我們也有恆溫動物與變溫動物的說法也就是說 動物要麼保持體內溫度恆定>要麼依靠環境來調節體溫總的來說 我們人類是恆溫動物因為我們可以通過新陳代謝為自己產熱 並維持體溫大部分其他哺乳動物和鳥類也能做到這一點但是冷血動物或者說變溫動物則不能調節他們的體溫
  • 祖先同為食肉動物,為啥只有狗狗最後變成了雜食,可以消化澱粉
    所以我們至少可以驗證:狗狗已經陪伴了人類至少有1萬年的時間,而具體的時間可能會更早。 反過來看,貓咪被人類飼養時間有多久呢?無論是歷史學家還是考古學家,現在最普遍的說法都是,貓咪的家庭飼養是由4000年前的埃及地區流行開來的,但也有其他說法講可能時間會更久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