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古代羊文物(圖)
阿迪力·阿不力孜 羊是草原和農村最為常見的一種動物。 羊為六畜之一,早在母系氏族公社時期,生活在我國北方草原地區的原始居民,就已開始選擇水草豐茂的沿河沿湖地帶牧羊狩獵。漢代許慎釋《說文解字》中說:「美,甘也。從羊從大。」1979年,新疆考古人員就在尉犁縣古墓溝墓葬裡發現了山羊骨,距今3800年。羊肉味道鮮美,無論是農耕民族還是草原民族,都喜歡吃羊肉。早在2800年前,新疆古代居民就已品嘗到羊肉的鮮美。
-
我們是雜食動物嗎?
靈長類動物的主要特徵是大腦的結構更加複雜,體積也較大,立體視覺較為發達,手腳靈活等。但是,雜食動物相對來說並沒有明顯一致的結構特徵,嚴格來說,它不能算作是一個動物類別,動物分類學上沒有這一類別,它完全是根據動物的飲食習性而歸納出來的一類動物。簡單地說,雜食動物最明顯的特徵就是這些動物「食物種類較多,既吃植物,也吃動物」。在哺乳動物中的很多類別裡都有不少雜食動物。
-
突然發現個問題,人類只吃食草動物,比如羊豬牛,真的是這樣嗎?
突然發現個問題,人類只吃食草動物,比如羊、豬、牛,真的是這樣嗎?首先,我們需要弄清楚這三種動物到底是什麼食性,牛和羊的確是食草動物,但被更多人當作日常肉類的食物的豬則不一樣。事實上,作為最常見的家畜之一,豬是從野豬馴化而來的亞種脊椎動物,更是古雜食類哺乳動物成員之一。
-
猛獸的肉真的好吃嗎
人類繁衍至今食肉的原因功不可沒,生活中,我們能吃到的一般有豬雞等飼養動物,個別地區還能吃到狗,野豬,鹿,有特別嗜好的還會吃老鼠,蟑螂等,大多都屬於草食,或雜食,有沒有人好奇那些猛獸是什麼味道。其實中國古代有一些古籍介紹到了一些猛獸的味道,讓我們來看看是怎麼記載的。
-
新疆哈密現「翼龍伊甸園」 全球首次發現立體保存翼龍胚胎化石
央廣網哈密12月2日消息(記者吳卓勝)「發現史前伊甸園,破解翼龍生命史,大量3D翼龍蛋與胚胎化石全球首現」新聞發布會昨天在新疆哈密舉行。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大學研究員汪筱林領導的新疆哈密科考隊經過十多年的野外考察,發現了「翼龍伊甸園」。
-
西半球的西貒,可以說是野豬中的另類,豬科動物的遠親
豬是大家再熟悉不過的動物,豬、狗、牛、羊、馬都是常見的家畜,不過豬是最普通最常見的種類,其祖先野豬也是這幾種被馴化動物中最成功的,仍然遍及歐亞非三大洲,並引入澳洲繁衍生息。看到人與自然或動物世界介紹南美的動物時,我們常見到一群「野豬」在亞馬遜熱帶雨林中成群覓食,美洲虎偷偷跟隨其後,伺機獵殺老弱病殘的「野豬」。
-
人類喜歡吃肉,卻從不吃肉食性動物,原因為何?
人類是地球唯一的高等生物,因此地球上所有可以食用的動植物都可以變成人類餐桌上的美食,尤其是鮮美多汁的肉類更是我們每天必不可少的食物,那麼大家發現一個問題沒有,就是我們吃的肉類大部分都是食草動物或者雜食動物的,很好有食肉動物的肉,你知道這是為什麼麼。
-
鞍山千山出沒的野豬或是丹東「出逃野豬」後代
千山景區有野豬出沒的提示牌。北方晨報、印象鞍山記者 康欣 攝 近日,有人反映玉佛山景區疑有野豬出沒。而對於城市居民來說,野豬還是一個相對陌生的動物,野豬是否會主動襲擊人類,是否會對普通人的生活造成威脅。
-
人類作為雜食動物,為什麼只吃食草動物,很少吃食肉動物呢?
我們知道,無論是人類也好,動物也好,想要活下去就必須要進食。一般來說,地球的所有的生物大致可以分為三個大類:肉食類動物,草食類動物以及雜食類的動物。我們人類就是非常典型的雜食性動物,我們的食譜包含了肉類以及各種水果蔬菜等等。其中作為人類蛋白質主要來源的肉類,其中大部分都是來自於食草類的動物。
-
作為雜食動物的人類,為什麼只吃食草動物,很少吃食肉動物呢?
我們知道,無論是人類也好,動物也好,想要活下去就必須要進食。一般來說,地球的所有的生物大致可以分為三個大類:肉食類動物,草食類動物以及雜食類的動物。我們人類就是非常典型的雜食性動物,我們的食譜包含了肉類以及各種水果蔬菜等等。
-
新疆阿勒泰溼地河谷風光秀美 野生動植物頻現
新疆阿勒泰溼地河谷風光秀美 野生動植物頻現 2016-06-12 13:09:22耿丹丹 攝 新疆阿勒泰克蘭河沿岸50公裡,是獨有的溼地河谷風光,各種古樹、花草品種眾多,野生動物頻現,綠草茵茵、河道彎曲綿延、波光粼粼,凸顯阿勒泰「金山銀水」之美。 克蘭河兩岸布滿生長著以樺樹為主,其次為楊樹的闊葉樹林和灌木叢,灌木叢中生長著野薔薇、野山楂、毛柳,叢中遍布大小各異卵石,河谷中還不時的出現野鴨、野駱駝等野生動物。
-
吃雜食的湖羊走俏市場
吃雜食的湖羊走俏市場 2016年02月01日 09:01:07 武義新聞網 網友互動交流
-
縮小版的新疆:哈密也是三山夾兩盆
縮小版的新疆:哈密也是三山夾兩盆 鄒藍/文,圖 新疆號稱三山夾兩盆:崑崙山,塔裡木盆地,天山,準噶爾盆地,阿爾泰山。
-
成都至新疆哈密復航
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8月17日,由成都至新疆哈密的中國國際航空公司執飛的CA4257航班安全降落哈密機場,標誌著該航線恢復通航,哈密機場即日起將陸續恢復各航線。圖為飛往成都的航班從哈密機場起飛。普拉提·尼亞孜攝(人民視覺)
-
為什麼新疆捐了牛,蒙古捐了羊?
但為什麼新疆只捐了牛,而蒙古只捐了羊?都是「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大西北,是什麼促使了兩地的牛羊分流?,羊也是牛科動物。 雖然豬也有著上萬年的馴化史,但至今,家豬與野豬之間依然沒有出現生殖隔離:市民新聞裡經常報導,一隻野豬摸黑跳進豬圈
-
新疆哈密發現世界最大翼龍化石群
央廣網烏魯木齊11月5日消息(記者張孝成 哈密臺記者李瀚麒)新疆哈密地區發現世界迄今為止最大翼龍化石群。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新疆哈密科考隊日前宣布,新發現的哈密翼龍化石分布區不但是世界上已知最大和最富集的翼龍化石產地,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處三維保存的翼龍蛋和雌、雄個體共生的翼龍化石遺址。
-
中國最大翼龍專題展亮相新疆哈密
新華網烏魯木齊11月5日電(徐麗、羅潔)3日以來,隨著世界上首次發現的三維立體翼龍蛋等90件翼龍化石標本在新疆哈密地區博物館開展,新疆哈密這樣一個世界上已知最大和最富集的翼龍化石產地也迷霧漸曉。據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所長周忠和介紹,此次名為「飛向白堊紀—中國翼龍化石展」展覽為期90天,是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聯合哈密博物館共同舉辦的全國最大翼龍專題展覽,重點展出的為2006年以來在哈密魔鬼城區域發現的天山哈密翼龍重大研究成果。90件翼龍化石標本中30件為天山哈密翼龍標本和世界上首次發現的三維立體翼龍蛋。
-
何為食肉動物?為何陸地三大食肉動物中只有貓科是堅定的肉食者?
前幾天寫了一篇關於棕熊的文章,有網友評論:棕熊不是食肉動物,是雜食動物。確實,在我們一般看法中,以肉食為主的是食肉動物,以草食為主的是食草動物,葷素搭配的是雜食動物,這樣看來,棕熊確實是雜食動物。但這只是我們普羅大眾的看法,在生物分類學上卻不是這樣,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什麼是食肉動物。
-
新疆哈密:野生馬鹿下天山 千姿萌態成雪域草原的靚麗風景
新疆哈密,入冬以後,新疆哈密東天山原始森林內生活的野生馬鹿,走出山林來到平原地帶活動,結群的馬鹿在田野中時而覓食、時而奔跑,萌態可愛的形象成為雪域草原中一道靚麗的風景。據了解,天山馬鹿屬於偶蹄目牛科馬鹿屬的一個亞種,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主要分布在新疆天山山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