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半球的西貒,可以說是野豬中的另類,豬科動物的遠親

2020-12-04 春秋月

豬是大家再熟悉不過的動物,豬、狗、牛、羊、馬都是常見的家畜,不過豬是最普通最常見的種類,其祖先野豬也是這幾種被馴化動物中最成功的,仍然遍及歐亞非三大洲,並引入澳洲繁衍生息。

看到人與自然或動物世界介紹南美的動物時,我們常見到一群「野豬」在亞馬遜熱帶雨林中成群覓食,美洲虎偷偷跟隨其後,伺機獵殺老弱病殘的「野豬」。其實這不是野豬,是跟野豬長相類似的動物,學名西貒,正如神奇的亞馬遜一樣,動物都十分奇特,如犬科藪犬屬的藪犬、齧齒目水豚科的亞馬遜水豚

西貒分布在中南美洲,從美國德克薩斯、新墨西哥,到中美向南至南美巴塔戈尼亞,棲息於從乾旱沙漠到雨林的各種生境中,是一些在分類上單獨為一科「西貒科」、而非「豬科」的豬,當然,也有人稱它們為「南美野豬」。

體長75-100釐米,體重16-30公斤。成群活動,有自衛能力,特別在受到攻擊後。與舊大陸的野豬一樣,用口鼻刨食,吃各種果子、塊根、球莖及昆蟲。喜水,常伴流水——「湍流」而居,又遠居西半球,得名西貒,倒也貼切。懷孕時間142-148天,夏季產仔,每產1-4仔。西半球的西貒,可以說是野豬中的另類,豬科動物的遠親。

面對敵害時,西貒經常利用「團結對敵」、「以臭驅敵」兩套特殊的本領來轉危為安。它們的背腺會分泌出一種具有惡臭味的液體,把叢林中潮溼的空氣弄得臭氣衝天,使敵害被迫躲開;有時,它們還會糾集數十、數百隻同類,用粗大的獠牙向兇猛的美洲虎、美洲獅等展開集體攻擊,令這些威風凜凜的猛獸也不得不退避三舍。

西猯科體型通常比豬科小,後肢只有3趾,雖為雜食性,但比豬科更適應植物性食物,胃比豬科複雜,獠牙向下而非向上彎曲,是強有力的攻擊性武器,除去獠牙外,還有臭腺可用於驅敵。

相關焦點

  • 豬都是白白胖胖的?這幾種「野豬」一個比一個奇怪
    豬年應該說說豬這個生物,我們現在常掛在嘴邊的「豬」,準確稱呼應該是「家豬」。家豬是豬形亞目——豬科——豬屬的一種動物,但我們習慣上會把長得像豬的動物一律稱呼為豬,而對於那些長著長長獠牙,顏色灰不溜秋的傢伙都叫做野豬。
  • 動物世界-草原西貒
    最初發現時草原西貒只有一些化石,且認為已經滅絕。直到1971,在阿根廷薩爾塔查科地區發現了這種動物仍然存活。原住民十分熟悉它們,但科學家則在後來才重新發現它們。界: 動物界 Animalia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綱: 哺乳動物綱 Mammalia目: 偶蹄目 Artiodactyla科: 西猯科 Tayassuidae屬: 草原西貒屬 Catagonus種: 草原西貒 C. wagneri
  • 野豬的戰鬥力到底有多強?感興趣你就來了解一下
    而另外一種跑得不快,完全依靠自身的暴力反抗讓掠食者放棄捕獵,各種野牛,野豬就是這一類。以兩個與掠食動物交集比較大的豬科為例。東北野豬和疣豬。二者一個會對上遠東豹,西伯利亞虎,烏蘇里棕熊,灰狼等掠食者;另一個會對上非洲豹,非洲獅,斑鬣狗,非洲野犬等捕食者。不過二者地位是完全不同的。
  • 家豬和野豬可以雜交嗎?
    在動物分類學上,家豬是豬科豬屬豬種,野豬是豬科豬屬野豬種。雖然兩者在外觀上差別很大,野豬兇猛彪悍,家豬慵懶肥胖,但還是屬同一個科同一個屬,那麼野豬可以和家豬雜交嗎?一、是否可以雜交答案是肯定的,野豬和家豬是可以雜交的。並且還能產生正常的雜種。
  • 物種日曆丨領西猯:長得這麼像小豬崽,竟然不是豬?
    像豬不是豬 在古書中,「猯」是一種類似小豬的動物,因而在給一類生活在美洲,看上去像小豬的動物取中文名的時候,用了「西貒」這個名字。這個家族很小,總共只有4種,除了領西貒,還有白唇西貒、草原西貒和大西貒。不管怎麼看,西貒們似乎都和豬長得差不多——科學家們也曾把豬和西貒歸到同一個分類階元之下。
  • 鹿豚:野豬家族中的另類成員,獠牙刺穿口鼻向後彎曲,是個狠角色
    成年的雄性野豬向來是非常不好惹的動物,我國民間還有「一豬二熊三老虎」的說法。在大部分人的印象裡,野豬身強力壯,五大三粗,皮糙肉厚,還有一雙長長的獠牙從唇間探出向前生長,奔跑起來宛如移動堡壘,連拿著獵槍的專業獵人都不敢正面跟野豬對剛。
  • 豬年說豬:那些叫「豬」但不是豬的動物有哪些?
    中新網北京1月30日電(記者 宋宇晟)春節的特色活動——「豬」事如意生肖文化活動於30日亮相北京動物園。北京動物園內掛起大紅燈籠。中新網記者 宋宇晟 攝記者注意到,展覽介紹了豬科動物科普知識,讓遊客了解「生肖豬」背後的故事。
  • 《貂熊與草原西貒》專欄欣賞
    《貂熊與草原西貒》此篇文章刊登於《興趣作文•興趣閱讀》2020年7-8月刊。
  • 全球共計有14個品種的野豬,你知道什麼品種的野豬肉味兒最美嗎?
    、須野豬、大嘴野豬、摩爾野豬、野豬、小野豬、捲毛野豬、印尼野豬、霍氏野豬、菲律賓野豬以及西貒。而在這眾多的野豬品種之中,據說西貒的味道是最美的,西貒一斤肉甚至能賣到上千元的價格。西貒這種野豬的肉之所以昂貴,很大原因是因為它們極其稀少(起碼目前國內沒有人養殖西貒)。世界上馴養西貒最為成功的是南美洲的印第安人,這些印第安人會用西貒肉與當地人交換生活必需品,甚至是一些電器用品。
  • 為什麼農村說「一豬二熊三老虎」?野豬的破壞力真的那麼強大嗎?
    可是對於在城市中出生、長大的孩子們來說,豬肉天天吃,還真不一定見過豬跑。馬魯古鹿豚Babyrousa babyrussa這裡所說的野豬是狹義上的,指的就是家豬的野外原生物種(或者說祖先,但不太嚴謹)——野豬Sus scrofa。
  • 神秘島上「小野豬」的名字,你會念嗎?
    圖片:Paul & Joyce Berquist / Animals Animals不是豬,是豬的近親雖然同屬偶蹄目,但嚴格來說,西貒已經不能算是豬了,演化上來說,西貒科(Tayassuidae)和豬科(Suidae)是姐妹類群,二者組成了豬形亞目。
  • 農村人為什麼會說豬是蛇的剋星,不止野豬,家豬也是
    農村人為什麼會說豬是蛇的剋星,不止野豬,家豬也是清明節回老家爬山上墳的時候,見到一座墳一角土都被扒地稀巴爛,正想著是哪個缺德的人這麼不尊重死者,同行的老人告訴我這是野豬捕蛇幹的,豬對蛇來說就是剋星。聽老人這麼一說我越感好奇,豬這種慵懶的動物居然或者靈動的蛇類剋星,而且毒蛇也經常被它吞入腹中,於是關於相信情況我又問了老人,沒想到出乎我的意料,不僅是野豬克蛇,就連家中養的豬也是愛吃蛇肉的。野豬吃蛇我還能接受,畢竟豬類都是雜食動物,野豬更甚,抓點其他小動物來說不足為奇,而且野豬皮糙肉厚,根本不怕蛇來咬,毒蛇就更不用說了。
  • 葫蘆島一老人被豬吃掉 「食人豬」或是野豬後裔
    就如何會發生豬吃掉老主人這一罕見慘案,以及在葫蘆島歷史上是否有過豬吃人的「先例」,昨日記者專門採訪了葫蘆島市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科劉俊武科長。轉自搜狐  據劉俊武科長介紹,豬這種家畜,吃雞、鴨、鵝等家禽的現象聽說過,過去在歷史上曾經有過,但豬吃人還真新鮮,以前從未聽說過,而且在資料上也從沒有過相關記載。據專家分析,家豬吃人的可能性非常小。
  • 世界各地奇異的豬,你見過幾種?
    捲毛豬酷似綿羊,因而它也被戲稱為綿羊豬。如此茂密的鬍鬚可以在刨食時防止泥水濺到眼睛。 巨林豬是野豬中體型最大的,可達體長2.5 m,體重540斤。 非洲野豬,又稱為假面野豬。
  • 老人常說「一豬二熊三老虎」,當野豬遇到棕熊,野豬到底多厲害?
    如今生活條件雖然好了,但是在農村還有一些人的文化水平比較的低,但是他們卻可以通過自己的生活總結一些經驗。生活當中我們經常說的一些俗語,這也是他們總結出來的,而且非常的簡單易懂。如東北的老人家經常就說一豬二熊三老虎,那麼這三種動物,為什麼豬就排在了第1位呢?其實之所以有這樣的情況,主要是這三種動物在森林裡的危險程度。那麼為什麼野豬就排在了最前面呢?雖然老虎是森林之王,但是在森林當中他卻很少攻擊人類,從古至今都是這樣。如果生活當中你碰到棕熊,只要你一動不動,就有可能會躲過這場災難。
  • 草原西貒:曾被認為滅絕,卻再次出現,靠吃仙人掌活了下來
    並且值得一提的是一直以來在神奇的大自然中,還存在著這樣一種生物,它們與駱駝相同愛吃仙人掌,它們甚至曾被認為滅絕了,直到前幾年才被人們發現它們的身影,它們便是草原西貒。草原西貒外表上與野豬極為相似,只是缺少野豬特有的獠牙,草原西貒那細小的腳使得它們可以漫步於多刺植物之間,由於草原西貒棲息的地方天氣炎熱樹木難以存活,大多都是些低矮的植物所以為了生存下去,草原西貒便將目光投放在了仙人掌的身上並且它們還能非常巧妙的,將仙人掌上的大半小刺去除乾淨。
  • 寓言故事:野豬和家豬
    村子裡有一個習俗,他們將所有的豬都養在一個統一的大豬圈裡。每到需要肉時,村裡都會殺掉一隻最肥的豬。有一天年秋天,兩頭野豬不知什麼原因跑到了山下,他們到處禍害莊家。村裡人為了抓住野豬,組織起了保衛隊,隊伍裡的人不幹別的,專門去抓這兩頭野豬。野豬見了人就跑,保衛隊的人瞧著了野豬就追。
  • 叔說動物:牛亞科羚羊
    輕量級分享,無長篇大論說完了羊和牛,下面來說說牛科下的最後一類動物羚羊。
  • 野豬與家豬的戰鬥力哪個強?家豬難與野豬對比,生活方式已經決定
    導讀:關於野豬戰鬥力如何的問題,蜂部落認為野豬的戰鬥力是大範圍的高於家豬的,我們可以從野豬和家豬的生活狀況以及營養來看。其實生活中很多實例已經說明了這個問題。動物的馴化從動物馴化的角度來說,家豬是一種經過長期馴化了的牲畜,其野性已經嚴重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