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月30日電(記者 宋宇晟)春節的特色活動——「豬」事如意生肖文化活動於30日亮相北京動物園。
北京動物園內掛起大紅燈籠。中新網記者 宋宇晟 攝
記者注意到,展覽介紹了豬科動物科普知識,讓遊客了解「生肖豬」背後的故事。動物園中也可以看到各種憨態可掬的生肖豬形象。
製作黏土「福豬」、欣賞吹糖人和剪紙等非遺傳統文化……當日一早,不少小學生已來到動物園科普館體驗。同時,科普館工作人員也為小朋友們講解有關豬科動物的知識。
科普館工作人員也為小朋友們講解有關豬科動物的知識。中新網記者 宋宇晟 攝
「豬是人類出現和成長的見證者之一。」動物園工作人員介紹,大約在1500萬年前,豬科動物就已經廣泛分布在歐洲、亞洲和非洲了,隨著人類文明不斷進步,野豬逐漸被人類豢養和馴化,豬也成了最早被馴化的動物之一。
但事實上,北京動物園展出的動物多以野生動物為主,園內並沒有真正的「豬」。
比如,豪豬雖然叫「豬」但不是豬,而是嚙齒類動物,可以說和老鼠同出一門;馬來貘看著像豬,也不是豬,只是外形相似;河馬在許多年前分屬為豬科亞種,但是新的物種分類,河馬家族也被分流了出去;還有「豚鼠」、「豚鹿」,這些帶「豚」字的動物也只是和豬的名字相似而已。
小學生在動物園科普館體驗生肖文化活動。中新網記者 宋宇晟 攝
此外,公園正門北樓臨時展廳還將舉辦「生肖與非遺系列文化聯展」,用剪紙藝術的呈現手法介紹生肖的喜慶文化。獅虎山大廳則會舉辦「獅虎山生肖藝術展」,以傳統生肖動物為主題,以繪畫,雕塑為展出形式,倡導社會大眾關愛動物、保護環境。
據悉,「豬」事如意生肖文化活動將持續到正月十五。節後每逢周末,動物園還將在科普館推出「動物小課堂」科普活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