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上圖中的東西就叫做電子管,由圖中可以看出是把一部分什麼東西封閉在玻璃內膽中形成的電子管。這東西有多少人見過?
電子管是最早期人們用來放大電信號的一种放大器件,它是由被封閉在玻璃容管中的陰極電子發射部分、控制柵極、加速柵極、陽極(屏極)引線都焊在管坐上製成。利用電場對真空中的控制柵極注入電子調製信號,並在陽極獲得對信號放大或反饋振蕩後的不同參數信號數據。早期的電視機、收音機等都都看到電子管的身影,後來由於電子管的體積大、功耗大,易損壞等缺點,逐漸被電晶體所代替。不過在現在的高檔音箱設備中,依然採用的是電子管功率放大。
電子管擁有三個最基本的極,第一是陰極:陰極當然是陰性的,它是釋放出電子流的地方,它可以是一塊金屬板或是燈絲本身,當燈絲加熱金屬板時,電子就會游離而出,散布在小小的真空玻璃瓶裡。第二個極是屏極,基本上它是電子管最外圍的金屬板,眼睛見到電子管最外層深灰色或黑色的金屬板,通常就是屏極。屏極連接正電壓,它負責吸引從陰極散發出來的電子(利用異性相吸的原理),作為電子游離旅行的終點。第三個極為柵極,從構造看來,它猶如一圈圈的細線圈,就如同柵欄一般,固定在陰極與屏極之間,電子流必須通過柵極而到屏極,在柵極之間通電壓,可以控制電子的流量,它的作用就如同一個水龍頭一般,具有流通與阻擋的功能。
工作原理和三極體類似,它是利用柵極可以輕易控制電子流的流量,將輸入信號連接在柵極上,並且加入適當的偏壓,並且在屏極串上一個電阻,由此即可達到放大電信號的目的。
電子管的用途
電子管基本已經退出歷史舞臺,由集成電路及電晶體所取代,現在用得比較多的主要是一些音響愛好者,利用其噪聲、穩定係數高的特性來做功放。見上圖。據說用電子管功放出來的聲音可以使人聽著溫暖,柔和,我估計這也是電子管能存活至今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