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不是實體?它看不見、摸不到。
可它就在我們身邊,小到納米材料,大到國際空間站。
這些都是科技的結晶。
電燈的誕生,使人們不再害怕黑暗,電話的誕生,使人們即使相隔千裡也可即時通話。
有一種東西叫做光纖。它是現代通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通過光來進行信息傳輸,使信息傳輸量極大,可同時傳播3200個電視頻道,並可傳輸幾乎同等量的說話內容。但光纖極細,只比頭髮絲大不了多少。
此外,顯微鏡也是一種科技產物。有了顯微鏡,我們發現了很神奇的微觀世界,獲得了不小的成果,如各種病毒疫苗,克隆技術和用來探索微觀粒子的高能加速器。
還有一種東西叫射電望遠鏡,就像在貴州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簡稱FAST,還有在波多黎各雷博西電望遠鏡。它們也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就是阿雷西博在去年9月發現了引力波,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獎。
雖然科技帶來了很多好處。
但所有事物都有兩面性,科技也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
軟體裡塞滿歌卻又抱怨無歌可聽,kindle裝滿書卻又抱怨無書可看,衣櫃裡掛滿衣服卻抱怨沒衣服穿,。站在人群裡卻總是抱怨自己孤單。
明明就坐在對面,卻不用語言交流,只用手機傳達「想你」的情話
看到不少的事情發生,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阻止,而是拍照留念。
做重大決定時別人問你是否考慮清楚了,你說:是。但實際上你是抽籤決定的。
地鐵上十個人有9個人在玩手機,剩下的一個你以為在看書,其實他在玩pad,只不過裝了書形外殼。
自拍的照片永遠只拍上半身,甚至只有脖子以上。
所謂時尚都是流水化加工,出來的樣子都是一模一樣的。
一開始用自己還年輕為藉口逃避,沒想到到老終究一事無成。
「祝賀你終於成功戒除了網癮!」
「太棒了!我要發消息告訴朋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