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把「終結者」T-1000 設計成一個警察?故事背後的象徵意義是什麼?導演卡麥隆告訴你答案

2021-01-20 電影館長


自1984年的《終結者》出世以來,「終結者」的經典形象就一直深植在觀眾的心中,在第一集中,由阿諾史瓦辛格飾演的「T-800」奠定了這系列角色的基礎,而1991年的《終結者2》中的水銀機器人「T-1000」穿著警察制服獵殺約翰康納時的模樣更是令我們永生難忘;關於T-1000這個經典角色的設計,其實背後有著一段故事,它的外觀設計並不只是為了讓他看起來很具有威脅性而已。

影史上最致命的殺人機械

勞勃派區克 (Robert Patrick)在《終結者2》中飾演的T-1000型終結者或許是影史中最冷血、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反派之一了,它存在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殺人。儘管T-1000那可以自由變形的液態金屬狀態展現了極具突破性的視覺效果,但就算在正常人的型態下,我們還是能輕易的看出這名機器人殺手的威脅性和非人性化,這很大的程度要歸功於派區克的精彩演出。

《終結者2》裡的T-1000 型終結者。

當T-1000從未來抵達了過去的洛杉磯時,他殺死了一名警察以冒充為自己的身份,這使他能夠進入警察的數據資料庫,或是偽裝成權威性人物,以利更有效率的追捕他的獵物。然而,導演詹姆斯卡梅隆並不僅僅只是為了讓終結者能夠進行機密的間諜活動而讓他穿上警察的制服的。

麗貝卡基根(Rebecca Keegan) 在2010年所撰寫的傳記《天神下凡:詹姆斯・卡梅隆的電影人生》 (The Futurist: The Life and Films of James Cameron) 中寫到,當這位導演正在試圖幫助他的朋友—特效藝術家史丹溫斯頓(Stan Winston) 一起創作反派人物時有了些想法。

根據導演的說法,溫斯頓對劇本中T-1000 的設計完全不滿意,他表示這個殺人機器真的是「一團糟」,而為了使他的創作能夠完全的實現為一個能夠登場的角色,一種特定的視覺外觀是必需的。那天晚上,卡梅隆打電話給他的合作者,興奮地告訴對方他的新想法。

詹姆斯卡梅隆。

卡梅隆之所以特別決定要將終結者描繪成一個警察,是因為這個意象建立在《終結者》系列的哲學概念之上。對他來說,終結者的故事並不是關於機器人起義造反的危險性,而是在反思人類的冷酷無情,究竟為何人類會創造出能夠造成大量傷亡的無情兵器?

天網,作為軍事防禦系統而生的人工智慧,它對人類的反叛,只是反思了人類無端的暴戾後,最終給出了合邏輯的一道結論罷了,對卡梅隆來說,《終結者》系列象徵著

「我們與自身的人性失去了聯繫,進而變成了機械,這使得我們殘忍的對待和殺害彼此。」

終結者與「天網」系統。

儘管天網可能象徵著強大的軍事力量以及權力的濫用,但這種壓倒性的力量其實在街頭也能夠看見。對卡梅隆來說,某些警察也同樣參與了暴力的權力結構,這種結構鼓勵了他們攻擊性的對待他們認為比自己還低下的族群。如果用卡梅隆的說法來說的話,

「他們認為所有不是警察的人都比他們更低下、愚蠢、軟弱和邪惡。」

這就是為什麼,T-1000 這名機械殺手要以警察的形象在電影中出現。卡梅隆認為濫用權力的警察是被不正確的體制建構出來的族群,這使他們容易無端地濫用暴力,是殘酷無情的完美體現,而這種想法催始了這臺經典的殺人機器的誕生。

對卡梅隆來說,警察與天網,警察與終結者,似乎沒有太大的不同。電影最悲慘的道德教訓在於-人類與機械之間的殺戮本能和殘暴是多麼的相像。T-1000 的警察制服不只是用來偽裝,更是象徵著權利是如何的使人失去人性。

《終結者》系列,與其說是「人類與機器的戰爭」,更是「人類與人類的戰爭」。

當然的,卡梅隆並非在說所有的警察都是沒有人性的,而是指出了擁有比他人更強大的武力所帶來的危險性,就這一點而言,《終結者》系列在兼具票房和動作娛樂的元素外,也有著深刻的道德反思。

相關焦點

  • 給你一個「人生意義」
    但人類意識從不懂得「點到即止」,它就像我們肺部對於空氣的貪婪,每時每刻都要大口大口的吞食——故事,不是童話故事,而是思維將外界信息整合後的秩序信息組塊。凡是我們在意的事情,都必須有一個解釋(故事)。每天都被周遭的一切「好心」提醒著,比如,你要努力為「高收入、房車、孩子在好學校就讀、成績優秀……」而奮鬥。但這個「模具意義」缺陷很大。乍一看,它是個「客觀標準」,是一個「客觀意義」。就像考試的分數,它存在客觀評分標準——表面客觀,卻無意中製造了一個虛幻平等感,掩蓋了一個極度不平等的事實——起點差距巨大。
  • 再見,T-800;再見,我們的終結者
    如果你是個終結者的粉絲,我可以肯定的告訴你——辣!辣到你哭的那種。1.卡梅隆終於找回了失散39年的兒子1982年3月,卡梅隆在家裡發起了高燒。當主持人問到為什麼卡梅隆會對半人半機械的改造人感興趣時,卡梅隆是這麼回答的:……人到底是什麼?如果我們可以把身體變成機械的身體,或者我們可以把大腦用一臺機器替換,人到底是什麼?
  • I won’t be back,《黑暗命運》是真正意義上的《終結者3》
    《黑暗命運》雖然是該系列的第6部電影,但實際上是《終結者》的「正傳三部曲」,也是《審判日》的直接續集。在故事情節上,第3部到第5部並沒有改動,而且在第2部中,主人公施瓦辛格和琳達·漢密爾頓也有回歸。電影先生大膽地開啟一個新聞——「審判日」之後,莎拉·康納和兒子的約翰·康納「審判日」阻止了雙線流的時間交錯,陣容終結者」「被錯誤的配送,約翰·康納任務仍然是久彌殺。
  • 在旅行中尋找人生答案,大概就是《侶行》的意義
    「人活著為了什麼?」2008 年 270(張昕宇)和梁紅參與汶川地震救援,回來後不斷問自己,「怎樣活才是正確的?」270 和梁紅想不出答案。想不出,就在旅行中尋找。在 270 和梁紅的規劃中,抵達伊朗時正式藏紅花盛開的季節,他們想去看的是一個不一樣的、充滿色彩的國度。還有庫德士兵手中既有槍,也有樂器。270 和梁紅也會記錄這些在戰火中拼命活著的人們的音樂,把音樂背後的故事告訴大家。曾孕育過的偉大文明如今怎樣?人民如何生活?他們怎麼談戀愛?在哪裡上班?在哪裡禱告?
  • 深度解析:《天氣之子》,你是一部非常「新海誠」的動畫
    為了深入了解這部暌違三年的誠哥新作,我在影院刷了十遍電影,看了原著小說,看了導演訪談,看了無數的視頻文章,終於才明白儘管上映後爭議不斷,但《天氣之子》依舊能衝破百億日元票房並非浪得虛名。《天氣之子》內容究竟講了些什麼?與前作《你的名字》一樣能暢銷的理由又是為何?下面就讓我們逐一來看看吧。
  • 封面故事|井柏然:一個演員的進化
    「角色是導演的,我要聽導演的想法。」他非常努力,敬業精神有目共睹,竭盡全力做好導演希望他做好的事,試圖理解導演所理解的情感。他總擔心讓別人不滿意。在現場,即使聽到導演說好,不錯,他還是忍不住想問,可以嗎?真的可以嗎?在井柏然的腦海中,變化發生在某一個瞬間。當時他正在拍攝《風中有朵雨做的雲》,飾演經歷複雜的警察楊家棟。
  • 讓亞馬遜告訴你什麼才是「真黑五」!
    然而黑色卻是一個例外,作為時尚當中的「常青藤」元素,象徵著多種不同寓意的黑色,一直貫穿於時尚與藝術之間,除此之外,在某個特定的日期,黑色還有著一種極為特殊的含義,那就是「買買買」的節日——「Black Friday」(黑色星期五)。
  • T-1000液態「終結者」背後真相:仍很遙遠
    小編先暴露下年齡,不知道大家對施瓦辛格有沒有印象,小編對施瓦辛格的了解是從他主演的終結者開始的。《終結者》是一部1984年上映的美國科幻動作片,由詹姆斯·卡梅隆執導,阿諾德·施瓦辛格、麥可·比恩和琳達·漢密爾頓主演。
  • 揭秘《終結者:黑暗命運》T-800「退休」做什麼?卡神打...
    它不像《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當你看到結尾的時候,你會想-——不需要再寫一部了」在《終結者2》結束時,女主角莎拉·康納做了一個決定。導演米勒表示:「新篇裡的故事,正是這個決定帶來的結果。」27年過去了,莎拉如今怎麼樣?
  • 我,一個自行車愛好者,竟被 Google 出賣定位信息成了「嫌疑人」
    我,一個自行車愛好者,竟被 Google 出賣定位信息成了「嫌疑人」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量子位」(ID:QbitAI),作者郭一璞,愛範兒經授權發布。
  • 魔鬼終結者T-1000成真?科學家首次創造出會變形的「液體磁鐵」
    有史以來第一次,科學家創造出一種能夠保持磁場的金屬液體,他們完全是不小心地做到了這一點,有可能使「魔鬼終結者2」的變形液體機器人成為現實。研究負責人Thomas Russell表示,液滴可以從球形變成圓柱形或變成一個薄餅都可以,「如果我們想要的話,我們甚至可以讓它看起來像海膽一樣。」研究員計劃開展新的研究,以找出液如何可以保持磁場的原因,一旦他們找出答案,他們就會開始研究如何使用這些新的液體磁鐵。
  • 61歲琳達出現在《魔鬼終結者6》電影拍攝現場
    現在隨著詹姆斯·卡麥隆宣布回歸監製《魔鬼終結者6》,高齡71 歲的阿諾·施瓦辛格也再度為了演出T-800 而積極鍛鍊身材。出生於1956年的琳達·漢密爾頓,今年已經62歲了,雖然已經染成滿頭白髮,但依然霸氣十足,身穿防彈背心,經典的太陽眼鏡與手上的武器看起來隨時開打也不會輸的。
  • 高清研究:終結者電影系列超深度解析
    2.本文所有邏輯觀點討論中心只有一個:終結者系列是單一的時空構架,不存在平行時空,也僅限討論到現在第四部所能解釋的情況,雖然這個系列還有許多問題沒解決,這個請交給好萊塢導演們去解決,因為還要拍續集,與本文無關。    首先,我們從1984年卡麥隆拍攝的《終結者(Teminator)》開始,下面就是這部電影的關係圖。
  • 《黑暗命運》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終結者3》
    《終結者:黑暗命運》是提姆·米勒執導,阿諾德·施瓦辛格、琳達·漢密爾頓、麥肯茲·戴維斯主演的美國科幻片。1984年原版《終結者》中的男女主角阿諾·施瓦辛格和琳達·漢密爾頓均回歸出演,故事緊接著1991年《終結者2:審判日》的結尾繼續講,會忽略之後三部續集中的劇情。
  • 一口氣說完《終結者》全系列,更好迎接《終結者:黑暗命運》
    州長修整完自己以後,跑到警察局直接大開殺戒,凱爾帶著莎拉康納在警察和州長互幹時逃脫。兩人躲進一個橋洞下,互相取暖漸漸有了情愫,兩人聊人生聊理想,聊到約翰康納也聊到了天網和終結者,凱爾教了莎拉康納很多對抗天網的技巧,這也成了日後莎拉康納傳授給兒子的經驗。
  • 魔鬼數學 | 意外有趣的故事合集,一本書改變你對「數學」的認知
    讓你能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去看待世界,解釋這個世界,就好像給你的思維加上了 X 光一樣,讓你能從紛繁複雜的日常世界中看到規律。」「你說的這些聽起來還是蠻有道理的,但是太抽象了,你能給我舉個例子嗎?」好,我這裡舉個例子,是亞伯拉罕 · 瓦爾德(Abraham Wald)的故事。
  • 這些空姐的「小動作」背後有什麼特殊的原因和意義?
    由於空乘需要獨立的辦公區域,同時也是休息地方,通常帘子背後區域會標註「僅供工作人員使用」之類的語句,因為空姐在專注工作的時候不希望被打擾到,而且她們累了的時候也可以在裡面適當的休息一下,或者及時進行補妝等,以便保持完美形象另外,因為飛機是一個密閉的空間,起飛以後空氣流通較差,為了避免客人聞到各種食物混雜的氣味,空姐會在準備餐飲服務的時候把布簾拉上來隔絕味道擴散。
  • 「最美應用」我在7年後等著你:手遊界的「你的名字。」,推薦給需要...
    不知道你喜不喜歡「你的名字」,如果你是喜歡的,那麼把這樣的故事改編成手遊你一定也會愛上它。「我在7年後等著你」可以說是一款最近被別人安利好幾次的手遊了,據說不論是在 App Store 還在是 Google Play 上,評分都接近滿分。
  • Elon Musk 隱藏在 Model 3 背後的「殺手鐧」
    不經意間透露了 Musk 希望運用他本人一直推崇的運用物理學設計和製造產品的「第一原理」方法運用到 Tesla 弗裡蒙特工廠的生產製造中,而且 Mueller 認為這有可能才是真正打敗對手的地方。我們先來聊聊什麼是「第一原理」?Musk 其實不止一次的提到過,他之所以能夠在多個領域取得成功,來自於他對「第一原理」(First Principles)的思考。
  • 表演、畫圖、講故事全用上了
    本文出自數學家阿哈羅尼(Ron Aharoni)《小學算術教什麼,怎麼教》一書。本文中他探討了算術的意義,還提出了用表演、畫圖、講故事等方式來教孩子算術,不管是對老師還是家長,都有很好的參考意義。算術要尋找意義大多數人把「算術」當成加減乘除四則運算,而把四則運算當做平常在做的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