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量子位」(ID:QbitAI),作者郭一璞,愛範兒經授權發布。
在全球網際網路界佔據統治地位的 Google,這次因為它的「統治地位」捲入了一起冤假錯案。
一個普通的騎行愛好者,突然就變成了疑犯,蒙受不白之冤,花了一大筆錢找律師自證清白。
這一切,只是因為 Google 的地理定位服務,表明他多次路過一起偷竊案的現場。
而 Google,將這個信息給了警察。
扎卡裡 · 麥考伊(Zachary McCoy),一個 30 歲的男人,家住佛羅裡達的蓋恩斯維爾 (Gainesville),從事餐飲業,愛好騎行。
他的生活本來平平無奇,直到 2020 年 1 月,他正準備去飯店工作的時候,收到了一封電子郵件。
這封郵件莫名其妙,但對他有足夠的威懾。郵件的內容是:
他,扎卡裡 · 麥考伊,惹上了一起違法犯罪事件,警察已經盯上了他。
發件人是 Google 的法律調查支持團隊。
Google 在郵件中告訴麥考伊,警察要求 Google 提供麥考伊的 Google 帳戶相關信息,因此 Google 發郵件告訴他一聲,如果 7 天之內麥考伊不能通過法律手段阻止的話,Google 就會把他的帳戶信息給警方。
這個 30 歲的男人嚇懵了。
他只是一個普通的 Google 用戶,用 Google 的安卓手機,登錄 Google 的 Gmail,刷 Google 的油管視頻,就跟億萬中國人用騰訊的 QQ 號微信號、用阿里系帳號上淘寶用支付寶一樣,離不開這些帳戶,而這些帳戶裡存了海量關於自己的信息。
一想到 Google 帳戶牽連著自己的一連串生活,麥考伊感到生怕自己會蒙受不白之冤,「我感到十分恐懼,也不知道到底咋回事,可能警察想從我這兒得到什麼,不知道自己會被安上什麼罪名。」
但是,Google 只給了他 7 天時間。
為了防止自己被莫名其妙的扔進監獄,麥考伊必須得行動起來了。
先從 Google 發來的郵件本身入手。
好在,除了預警帳戶信息要被透露給警方,這封郵件裡還寫了他的「涉案」編號。
靠著這個編號,麥考伊在本地警察局的網站找到了一起案件。
原來,在 2019 年的 3 月,有個老太太,家裡被偷了。
老太太已經 97 歲了,住的和麥考伊家很近,距離不到一英裡(1.6 公裡)。被偷的東西是幾件珠寶,包括老太太 2000 多美元的訂婚戒指。
查明白了是什麼案子,麥考伊還得找律師。律師還是很貴的,他只好去找父母要了一些錢來當律師費,僱傭了律師凱勒布 · 凱尼恩 (Caleb Kenyon)。
這位律師也不一般,他是佛羅裡達大學萊文法學院的博士,處理過醫療欺詐案、謀殺案等各種複雜的案子。
他發現,原來 Google 有個叫「地理信息授權(geofence warrant)」的工具,可以配合警方監控,獲取犯罪現場附近所有人的 Google 定位數據,只要用戶開了 GPS、藍牙、wifi,他們的地理位置信息都可以被警方獲取,而且可以精確到幾個小時、幾公裡之內,凡是經過附近的人都會被查出來。
這個「地理信息授權」已經可以被全美國的警察使用。
根據 Google 的信息,美國各州和美國聯邦執法機構對該工具越來越依賴了,2018 年,警察們請求使用這個工具的次數比前一年增加了 15 倍,而 2019 年也增加了 5 倍,不少警察都對這個工具讚不絕口,藉助這個工具,他們偵破了許多殺人、槍擊、搶劫、綁架、性侵案件,並把罪犯關進了監獄。
而且,「地理信息授權」工具是個秘密工具,被送上被告席的犯罪嫌疑人和辯護律師並不知道該工具的存在。
但能幹的凱尼恩律師發現了這一點,他和麥考伊合作後,發現了蒙受冤屈的原因。
原來,麥考伊被列入「犯罪嫌疑人」的過程是這樣的:
老太太發現東西丟了,報案之後,當地警察為了尋找線索,就找縣法院批准了對 Google 的搜查令。
拿到搜查令,警察找 Google 要老太太家附近活躍的設備記錄。就好像你手機一直會開著微信一樣,美國人民的安卓手機會一直開著 Google 服務,所以,只要照 Google 要數據,就知道有誰活躍在老太太家附近。
而在麥考伊手機的地理位置記錄裡,案發當天,他在一個小時內 3 次經過老太太的家。
麥考伊喜歡騎行,所以在手機上裝了一個叫 RunKeeper 的軟體,就像微信運動一樣,這個軟體可以獲取地理位置信息,記錄他騎行運動的情況。
然而這個軟體也會把他的運動信息傳給 Google,因此雖然麥考伊只是在自己家附近走動,但恰好和老太太家的坐標緊密結合在了一起,警察就不得不懷疑他了。
警察初步看了一些設備的記錄後,覺得麥考伊的手機特別可疑,在老太太家附近活動特別頻繁。
當然,Google 的數據裡只有手機的活動記錄,沒有主人的名字,因此鎖定了嫌疑對象後,警察就去找 Google 要這個手機主人的信息。
這才有了開頭的那封郵件。
最終,搞清了這一切之後,凱尼恩律師給警察打電話,告訴他們找錯了人。
之後,這位律師又找到了當初批准警察搜查令的縣法院,要求宣布搜查令無效,阻止了 Google 向警察公布麥考伊的帳戶信息。
凱尼恩律師還給警察看了麥考伊 RunKeeper 的數據,以證明麥考伊是清白的。
最終,這份搜查令被撤回,麥考伊清白了,不再被警察當做犯罪嫌疑人。
儘管自證清白,麥考伊不會被警察抓起來,凱尼恩律師也結了案,但他們還覺得,這件事兒有哪裡不對勁。
凱尼恩律師認為,這個搜查令是違憲的,因為有了這個搜查令,警察為了找一個嫌疑人,就可以搜查無數人的手機數據。
但常規操作應該是警察鎖定一個嫌疑人之後再申請搜查令,查這一個嫌疑人。
而 Google 的「地理信息授權」功能,將無數無辜的人視為可疑,在凱尼恩律師眼裡,幾乎是「電影裡法西斯政府的行為」。
凱尼恩律師說,在麥考伊事件背後,還有更大的爭端。
正如 2018 年發生在亞利桑那的一起案件,一名男子被當成了殺人兇手,蒙冤入獄,而判他謀殺罪的關鍵證據,就是 Google 的「地理信息授權」。
而對麥考伊來說,要不是爸媽給了幾千美元幫他僱傭律師,他估計自己也要經歷和這個亞利桑那人一樣的命運了。
他總覺得,自己花了幾千塊,證明自己沒有偷東西,這筆錢花的不合理。
也有人評論認為,這是美國司法系統的 bug,當一個人被誤認為是犯罪嫌疑人的時候,必須自掏腰包請律師證明自己清白,但弄錯的警察卻不用自己個人掏錢請律師起訴,這是不對等的。
而且忙活了差不多一年,偷老太太珠寶的賊也還沒有抓到。
技術,有時候能起到關鍵作用,但有時候也在創造「假陽性」,給一個又一個的「麥考伊」製造麻煩。
此外,技術應用和信息,什麼可以分享給執法部門,什麼不能配合,也始終備受爭議。
比如 Google 的「地理信息授權」,是否分享給執法部門應該由誰說了算?而更早之前,蘋果還有過抗住壓力不替 FBI 解鎖嫌疑人 iPhone 的知名案例……
或許在 Google 這次案例中,早在用戶條例中就有過「隱私換便利」的讓渡。
但誰又能想到,「隱私讓渡」,就這樣遭來一場無妄之災呢?
題圖來自:N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