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對上面的這張照片不會陌生,初中生物課的課本上,我們都應該見過。
1996年7月5日,英國愛丁堡羅斯林研究所的伊恩·維爾穆特領導的一個科研小組,利用克隆技術培育出一隻小母羊。至此,世界上第一頭克隆綿羊「多莉」(Dolly)誕生。這消息一經發布,震驚全球。 在以後的12年中,科學家又相繼克隆了豬、老鼠、奶牛等許多動物,有的科學家還培育了人體幹細胞。中國也在2003年10月29日公布了首例健康成活體細胞克隆牛自體繁殖後代健健。
克隆的基本過程
看過《西遊記》的朋友,肯定會對其中孫悟空拔下身上一撮毛,吹口仙氣,就會變出無數個孫悟空的劇情記憶猶新。其實,從生物學的角度,我們可以說他克隆了自己。
克隆羊技術並不是很難,應用的是科研方法中的「黑箱」方法,即把生命科學家們現在仍未搞清楚的哺乳動物幾萬個基因的一系列極其複雜的調控、表達過程,細胞的生化過程看作是一個「黑箱」,把「黑箱」內一切遠未搞懂的中間過程放到卵細胞質環境中去,由卵細胞質環境來啟動完成這一複雜的過程。
克隆羊技術事實上只注重了「信息的輸入」——即把羊乳房細胞中的遺傳密碼放入卵細胞質中;同時注重了「結果的輸出」——胚胎發育成羊並生下來的過程,繞過了「黑箱」中的複雜中間過程,所以說該技術本身並不難。正因為技術不難,所以人們才會想到複製人的技術也不難。
克隆羊「多莉」的命運
「多莉」羊本身的命運坎坷不平。2002年,「多莉」羊患上了關節炎;2003年,「多莉」出生僅僅6年,就患上了不可救藥的肺炎,被執行安樂死,而一般綿羊的平均壽命大約是12年。聯想到「多莉」的「母親」——供體羊是在6歲時提供的細胞,這不能不讓人懷疑克隆的前景,克隆技術還需進一步的發展。
複製人的爭議
「試管嬰兒之父」愛德華反對在現行條件下進行人類克隆,他的理由是成功率。
他以克隆羊「多莉」為例,製造「多莉」一共使用了277個卵細胞,最終發育成胚胎的只有29個,剛過一成。而這29個胚胎,最後只有「多莉」正常出生了,其他胚胎不是胎死腹中,就是發育得不正常,成為畸形。科學家做過的其他克隆實驗也都是這個命運,無論是牛、貓,還是兔子等。愛德華說現在進行複製人實驗,安全性肯定是無法保證的。
克隆羊「多莉」的製造者伊恩·維爾穆特反對將克隆技術應用到人類身上,則是基於倫理的問題。
他不止一次說過,複製人是「不負責任地犯罪」,科學家應極力抵制這種事情的發生。維爾穆特在克隆研究領域有著豐富的經驗,他清楚克隆的動物胚胎的死亡率高達98%,很多胚胎出生不久便死掉了。即使僥倖存活下來,死亡率仍然居高不下。原因很複雜,有的是因為某個器官過於龐大,有的是因為心臟及免疫系統的疾病。
維爾穆特告誡那些想複製人的科學家:「如果一個克隆兒生下來就被診斷為不能夠存活,我們可不可以像對待一隻羊一樣對他實行安樂死呢?而即使我們不這麼做,他肯定也會不久就死去。而且,很顯然的一個事實是,如果我們用一個因某種疾病死的孩子的細胞做克隆,那個新生的嬰兒也許註定要死亡。」
然而更重要的擔憂還不止於此。現在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有些犯罪和尋釁行為是有其遺傳學基礎的。難以想像,如果有像希特勒那樣的人以克隆的技術「出現」,會是一場多麼大的災難。犯罪分子、恐怖集團也可以利用現代生命科學的成果,製造出一系列比目前其他任何作案工具威力更大的武器,甚至介於任何動物之間的怪物來殘害人類。
1997年11月11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29屆大會在巴黎通過一項題為《世界人類基因組與人權宣言》的文件,明確反對把克隆技術用在人類身上。1998年1月12日,歐洲19個國家在法國巴黎籤署了一項嚴格禁止複製人的協議。所有的這些決定都是為了保證克隆只用於造福人類,而絕非複製人類。 目前,許多國家已經採取強硬態度,明令禁止「複製人」試驗。
小結
任何一項技術發明的本身是沒有好與壞的本質屬性的,好與壞的屬性只有看掌握在什麼人手裡才能表現出來。因此,猶如原子核科學這把銳利無比的雙刃劍始終是掌握在代表大多數人利益的正義力量之手一樣,生命科學這把已露鋒芒的更厲害的雙刃劍終究一直會掌握在正義的、為人類謀福的人手中。
23年前第一隻克隆羊誕生,為何不複製人類?看克隆羊的下場就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