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北部溼地遭小龍蝦入侵 破壞農田影響生態

2020-12-08 臺灣頻道

原標題:臺灣北部溼地遭小龍蝦入侵 破壞農田影響生態

新北市金山區最近遭外來種克氏原螯蝦(小龍蝦)入侵,繁殖數量很快。(圖片來自臺媒)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新北市金山區最近遭外來種克氏原螯蝦(小龍蝦)入侵,因繁殖數量很快,生態工法發展基金會副執行長邱銘源說:「實在太可怕了。」

  清水溼地位於清水溪、西勢溪、磺溪的出海口,佔地約100公頃,是臺灣最北的最大溼地,由生態工法基金會認養。

  副執行長邱銘源表示,昨天會同農友賴清松在清水溼地整理時,在茭白筍田隨機裝設的蝦籠中,全部捕獲克氏原螯蝦,這些蝦籠陷阱裡,完全沒有放餌料。

  初步分析應是寵物飼主棄養後,因建立種群的速度極快,在溼地大量繁殖。洪姓民眾說,以前住新北市淡水區,屋前稻田的田埂都是螯蝦打的洞。賴清松表示,稻田旁的田埂,經常遭螯蝦破壞,讓水田漏水。

  臺灣水族館裡觀賞用途的美國螯蝦,學名叫克氏原螯蝦,臺灣早期引進繁殖鰲蝦肉食兼具觀賞,但克氏原鰲蝦因體型比其它淡水蝦類大,頭大身小、肉少殼多,肉質有腥味,經濟價值已經降低。但臺灣的便利商店及火鍋店等,製作龍蝦手卷也有使用。

  基金會表示,北部受侵害的範圍,分布極廣泛。新竹香山鄉的農地、臺北陽明山的花園水池遭大量攻陷,未料,認養的清水溼地,也慘遭毒手。

  邱源銘說,克氏原螯蝦對同一水域的魚類、甲殼類、水生植物等造成很大的威脅,打亂原本平衡的食物鏈,改變生態系統的原貌。

  基金會訪談農民發現,近幾年的稻田、茭白筍田、芋頭田,已經遭很多克氏原螯蝦剪斷農產,螯蝦又喜歡鑽洞,破壞力很大,危害情形與福壽螺不相上下。(中國臺灣網 周劍)

相關焦點

  • 繼小龍蝦後,德國又遭大閘蟹入侵,每年損失8億元,中國人:饞
    ,是經過長久以來的進化才形成的,生態系統的動物,既有食物,又有天敵,是一個十分平衡的狀態,但外來物種入侵,卻時常打破這種平衡,給當地造成生態破壞,甚至導致嚴重的經濟損失。繼小龍蝦後,德國又遭大閘蟹入侵德國也是一個時常遭受物種入侵的國家
  • 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破壞的不僅僅是生態,還有糧食生產安全!
    這些入侵物種改變了原有物種的生存環境和食物鏈,在缺乏天敵制約的情況下泛濫成災。近年來,外來物種入侵在我國涉及面越來越廣。全國多省份有生物入侵發生,涉及農田、森林、水域、溼地、草地、島嶼、城市居民區等幾乎所有生態系統。
  • 除了小龍蝦,入侵中國的生物還有哪些?
    克氏原螯蝦先說說我們熟悉的小龍蝦,它的大名叫「克氏原螯蝦」,原產於墨西哥北部和美國南部,上世紀30年代末期,由日本引入南京,從此一發不可收拾。此前,有傳聞稱小龍蝦食腐,因此是日本屠戮南京城後,用來清理屍體的幫兇,在這裡,筆者需要敲著小黑板說:這真的是謠言!
  • 半月談|660多種已入侵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十年增三成
    這些入侵物種改變了原有物種的生存環境和食物鏈,在缺乏天敵制約的情況下泛濫成災。近年來,外來物種入侵在我國涉及面越來越廣。全國多省份有生物入侵發生,涉及農田、森林、水域、溼地、草地、島嶼、城市居民區等幾乎所有生態系統。
  • 我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小龍蝦曾上榜入侵物種名錄!但……
    中國生態環境部2日在北京發布《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215種已入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延伸閱讀:小龍蝦上榜入侵物種名錄!
  • 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中國
    這些入侵物種改變了原有物種的生存環境和食物鏈,在缺乏天敵制約的情況下泛濫成災。近年來,外來物種入侵在我國涉及面越來越廣。全國多省份有生物入侵發生,涉及農田、森林、水域、溼地、草地、島嶼、城市居民區等幾乎所有生態系統。
  • 全國多省份有生物入侵發生!
    這些入侵物種改變了原有物種的生存環境和食物鏈,在缺乏天敵制約的情況下泛濫成災。近年來,外來物種入侵在我國涉及面越來越廣。全國多省份有生物入侵發生,涉及農田、森林、水域、溼地、草地、島嶼、城市居民區等幾乎所有生態系統。
  • 我國成為世界上遭受外來物種入侵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這些入侵物種改變了原有物種的生存環境和食物鏈,在缺乏天敵制約的情況下泛濫成災。近年來,外來物種入侵在我國涉及面越來越廣。全國多省份有生物入侵發生,涉及農田、森林、水域、溼地、草地、島嶼、城市居民區等幾乎所有生態系統。
  • 生態環境部更新外來入侵物種名單!一起來漲點知識
    中國生態環境部昨天(2日)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215種已入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海外來客」如何「偷渡入境」?
  • 生態環境部更新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一起來漲點知識
    由於缺乏自然控制機制,外來物種入侵後不斷繁殖、擴散,嚴重威脅森林、草原、農田、水系等生態系統,對經濟發展具有極大危害。一些入侵物種甚至能直接危害人類健康。  那麼,這些「海外來客」都是通過哪些途逕入侵國內的?
  • 其中小龍蝦和「慘」以上的入侵物種只培育了40年
    小龍蝦是原產於墨西哥北部和美國南部的一個物種,本種為暗紅色,殼為黑色,在入侵中國的國家,他在池塘和中國的溝渠中迅速傳播,因為他在中國中沒有天敵,所以物種數量在短時間內泛濫。然而小龍蝦被中國的食客帶到桌子上,只要中國沒有住在中國中,之前,雖然有一些野生的小龍蝦,但大多數小龍蝦可以通過人工繁殖來滿足市場需求,除了小龍蝦,還有一種入侵物種「慘」比小龍蝦多,因為他只在左右存在了到中國時間,現在不得不人工栽培,幾乎不可能在野外追蹤到。
  • 入侵物種巴西龜三亞浮沉,帶你看看中國大地上的「外來客」
    一、福壽螺在臺灣,福壽螺是最有名的入侵物種之一,原本從南美洲引進要作為食用螺類,但因口感不佳而被棄養丟於水溝,結果開始大量繁殖,對農作物造成危害。2004年10月20日,臺灣傳出首例因紅火蟻致死的病例,一名老婦人被紅火蟻咬傷後出現了嘔吐等症狀,送入醫院一天後搶救無效死亡。
  • 生態環境遭破壞 臺灣大紫蛺蝶面臨斷代危機(圖)
    中新網7月7日電 屬於臺灣特有亞種的大紫蛺蝶,因雄蝶翅背在陽光下會散發出藍紫色金屬光澤,而遭到民間濫捕,目前已與寬尾鳳蝶、珠光鳳蝶同被列為臺灣三大瀕臨絕種蝶類。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大紫蛺蝶生態面臨嚴重危機。
  • 中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你愛吃的「小龍蝦」也是
    ,水中各類蝦都逃不過小龍蝦的侵蝕,各種水草也成為小龍蝦的食物。小龍蝦泛濫明顯打破了草海的生態平衡。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除了小龍蝦以外,隨著國家、地區間交往日益頻繁,外來物種正在全世界範圍蔓延。生物入侵,後果嚴重成功入侵的外來物種,常常直接或間接地降低被入侵地的生物多樣性,改變當地生態系統的結構與功能,造成本地物種的喪生或滅絕,並最終導致生態系統的退化、生態系統功能和服務的
  • 時刻知道丨我國已有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靠吃真能解決嗎?
    什麼是外來入侵物種?外來入侵物種(alien invasive species)是指從自然分布區通過有意或無意的人類活動而被引入、在當地的自然或半自然生態系統中形成了自我再生能力、給當地的生態系統或景觀造成明顯的損害或影響的物種。
  • 中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 這類尤須警惕
    這些入侵物種改變了原有物種的生存環境和食物鏈,在缺乏天敵制約的情況下泛濫成災。  近年來,外來物種入侵在我國涉及面越來越廣。全國多省份有生物入侵發生,涉及農田、森林、水域、溼地、草地、島嶼、城市居民區等幾乎所有生態系統。
  • 中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尤須警惕致病有害生物
    這些入侵物種改變了原有物種的生存環境和食物鏈,在缺乏天敵制約的情況下泛濫成災。近年來,外來物種入侵在我國涉及面越來越廣。全國多省份有生物入侵發生,涉及農田、森林、水域、溼地、草地、島嶼、城市居民區等幾乎所有生態系統。
  • 中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尤須警惕致病有害生物
    這些入侵物種改變了原有物種的生存環境和食物鏈,在缺乏天敵制約的情況下泛濫成災。近年來,外來物種入侵在我國涉及面越來越廣。全國多省份有生物入侵發生,涉及農田、森林、水域、溼地、草地、島嶼、城市居民區等幾乎所有生態系統。
  • 牛蛙、小龍蝦都是外來入侵物種,它們會造成本土物種的滅絕嗎?
    先說兩種常見的外來入侵物種:牛蛙和小龍蝦。我們所吃的牛蛙和小龍蝦都是人工飼養的,放到野外,它們的危害不容小覷。小龍蝦原產美洲,進入我國幾十年的時間,它繁殖快,食性廣,喜歡鑽洞,要麼破壞農田,要麼造成潰堤,鉗子還會把水稻夾斷,對農業極其不利。
  • 溼地:不要以旅遊的名義破壞它
    國際溼地公約採用廣義的溼地定義,這一定義包含狹義溼地的區域,有利於將狹義溼地及附近的水體、陸地形成一個整體,便於保護和管理。溼地的研究活動則往往採用狹義定義。溼地的水文條件是溼地屬性的決定性因素。水的來源(如降水,地下水,潮汐,河流,湖泊等),水深,水流方式,以及淹水的持續期和頻率決定了溼地的多樣性。水對溼地土壤的發育有深刻的影響。溼地土壤通常被稱為溼土或水成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