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源灣追尋卷羽鵜鶘

2021-03-01 水木華陽

       昨天,接到鳥友王乃珠會長發來鳥訊,說羅源灣出現4隻卷羽鵜鶘,這可是我追尋許久的,立馬決定次日啟程,王會長還不忘提醒一句,記得早上早點去。

       今天早上天沒亮就趕到那個我去了多次的羅源灣,等到天蒙蒙亮時,就拿瞭望遠鏡沿岸邊尋找,遛一趟回來花了近一個小時沒看到,在快到停車點的時候,回頭用望遠鏡再掃了一周,遠處出現了模糊的白影,不會還是泡沫上站著的白鷺?趕緊回車裡拿了單筒,架在高處,看到會移動,這下是了.

     

       趕緊繞到對岸,中途還不忘了拍一張,穿過一段在建工程的土路,看到它們就停在水面上,吃水很淺,後面拖著一條長長的水波紋,真像航模在水面上行駛,拍下放大,看了一下眼圈,是卷羽鵜鶘,細數了一下數量,總共有7隻。

「不解藏蹤跡」,這樣好找多了

       近年為了追尋它們,羅源灣就去了十幾次,有時間路過也都要下來看看,最近的一次是今年3月,福安鳥友問到羅源灣有卷羽鵜鶘出現,因為是清早看到的,於是我們連夜帶著帳篷趕過去,風大,天下著雨,我真擔心我那個十幾歲齡的帳篷和睡袋保護不住我,還好羅源灣那裡沒什麼人,真條步行街都歸我們了,躲在屋簷下,次日早早去找了沒有,後來羅源拍到卷羽鵜鶘的鳥友遠洋艦也趕過來帶我們去找了,也沒有。我還大略估算它們的遷飛路線,下白石,漳灣直到福鼎一路追趕,由於時間不夠,溫州灣沒去成。後來,福安攝友拍到一張二十多隻並排飛的相片來問我,說是下白石上空拍的.

卷羽鵜鶘是散布在羅源灣的水面上覓食,拍到多隻同框有點難度

                          真大,它遊過來,鸕鷀都得讓路

捕魚過程:

開捕

輕易撈到,應該是凍得不行的羅非魚,看來鵜鶘也是這入侵物種的天敵

裝入袋中

蓋上

準備倒入

感謝上蒼賜予食物

張嘴的樣子,有看到嘴裡在不停的張合著

       幾年前聽說羅源灣有這大鳥,路過時在土路邊看到一個騎摩託車的大哥,拿著斷掉一半的「單筒」望遠鏡(50元一個的那種地攤貨),在羅源灣的河道邊,看著停在泡沫球上的白鷺,我上去看了一眼,感覺還沒我的數碼長焦好使.當時也不知道還有觀鳥的望遠鏡,直到近年才懂得用望遠鏡去找鳥.

卷羽鵜鶘起飛時的蹤跡,這麼大的鳥,起飛還挺輕盈

卷羽鵜鶘降落時的姿態

卷羽鵜鶘空中的姿態

附帶幾張周邊看到的鳥:

剛到時,一隻蟻鴷一直在我前頭引路,後來隨手拍了一張

草叢裡褐柳鶯在叫,這傢伙與強腳樹鶯很像,還過聽叫聲就容易區別多了

遠處一隻秋沙鴨在潛水,當時不敢確認是中華還是紅胸,根據環境信息推斷是紅胸,當時還在想它怎麼就一隻,回來裁片後是中華,一隻也就不奇怪了,前年在寧德見到的也是一隻.

一大群鳳頭潛鴨裡面冒出兩隻斑背潛鴨,一看臉,二看頭.

鳳頭潛鴨,鴨群大了,鳳頭並不好區別,我還是習慣看姿態,方腦袋.

遠遠還能找出幾隻紅頭潛鴨,還是看腦袋來得實用

20201212在羅源灣拍的鴨群,找不同的鴨子,還是有一定的難度

附一張今天的觀鳥記錄

認知有限,錯誤處歡迎指正。

相關焦點

  • 【rlyl物種說】今日--卷羽鵜鶘(Dalmatian pelican)
    Pelecanidae屬:鵜鶘屬 Pelecanus種:卷羽鵜鶘 P. crispus(Bruch, 1832)▲卷羽鵜鶘頭部物種介紹 Introduction中文名:卷羽鵜鶘(拼音:juǎn yǔ tí hú);
  • 霸氣側漏的卷羽鵜鶘,絕對是最具領袖氣質的大型水鳥
    ,那這一票我就要投給卷羽鵜鶘了。按照生物學上的分類卷羽鵜鶘隸屬於鵜鶘科、鵜鶘屬,是一種根紅苗正的鵜鶘。成年的卷羽鵜鶘體長一般可以達到一米六到一米八,雙翅展開可以超過三米,體重最多能夠達到三十斤。莫說是在水鳥家族之中,即便是在整個鳥綱家族卷羽鵜鶘也算得上是不折不扣的龐然大物了。
  • 鳥界嘴欠小能手:鵜鶘,嘴大卻幹著缺心眼的事!一文了解鵜鶘生活
    我們平常指的鵜鶘(Pelecanus),是鵜鶘科鵜鶘屬下8種鵜鶘的泛指,這8種鵜鶘根據棲息地和外形特點的不同,分別是:澳洲鵜鶘(Pelecanus conspicillatus)斑嘴鵜鶘(Pelecanus philippensis
  • 公平大湖自然保護區——珍稀水鳥黑臉琵鷺和卷羽鵜鶘的棲息地
    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以黑臉琵鷺、卷羽鵜鶘等為代表的具有國際重要意義的珍稀水鳥及其棲息地。氣候溫和溼潤,日照時間長,雨量充沛,境內河流縱橫,溼地種類多,有天然近海及海岸溼地、河流溼地、人工湖泊溼地、沼澤和沼澤化草甸,且溼地水產豐富,沿海灘涂水面和內陸水域水質肥沃,浮遊生物含量高。
  • 黃河口溼地發現粉紅背鵜鶘 收入中國鳥類新物種目錄
    作為中國新發現的物種記錄,粉紅背鵜鶘已被中國動物學會鳥類分會《中國觀鳥年報》收錄。  「長有一個巨大的喉囊,形如鏟子,一次可容下13公斤的水;當展翅高飛,可行至150公裡的高空。」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科研站科研人員單凱告訴中新網記者,這種形狀特殊,飛翔高遠的鳥類,是世界上最重的海鳥——鵜鶘。
  • 動物界的廣東人鵜鶘:「只要能吞下,沒有我們不敢吃的」
    鵜鶘的嘴巴鵜鶘超乎尋常的大嘴並不是它們嘴巴特別大,而是它們有著超級大的喉囊,在沒有張嘴之前,鵜鶘的嘴巴看起來很正常,但張開嘴巴之後,你就能感受到什麼叫做血盆大口。鵜鶘最早出現於距今3000萬年前的漸新世,當時的鵜鶘已經有這麼大的嘴巴,在之後很長時間裡,它們的嘴巴都沒有發生較大的變化,這意味著該嘴巴非常有利於它們的生存,以至於演化出其他類型嘴巴的鵜鶘要麼因無法適應環境滅絕了,要麼改吃其他食物了,只有鵜鶘依舊延續著祖先的習慣。
  • 鵜鶘--撼動鳥群的大鳥、舞動清波
    :鵜鶘屬8種水禽的統稱。身長約150釐米,全身長有密而短的羽毛,羽毛為白色、桃紅色或淺灰褐色。
  • 國家保護動物鵜鶘空降上海大學!其實,上海動物園內也有不少國「保...
    國家保護動物鵜鶘空降上海大學!>名副其實的國「保」鵜鶘>鵜鶘,鵜形目鵜鶘科鵜鶘屬,棲息於湖泊、大型河流及潟湖,通常結群生活並共同合作用嘴做抄網式捕魚。有時也在飛行中猛扎入水以捕魚。飛行時頸後縮,略顯吃力但強勁。
  • 羅源灣海洋世界將建水上機場
    N海都記者 楊陽 朱麗萍 海都訊 繼福清新厝開建水上機場後,福州羅源灣海洋世界旅遊區也將建水上機場,這將是全國首個在旅遊景區內設立的水上機場,預計明年上半年完成驗證飛行。日前,福建通航航空產業公司與羅源灣濱海旅遊文化開發公司籤署了羅源灣濱海新城水上機場項目合作框架協議。
  • 4隻日本海豚「遠嫁」羅源灣海洋世界
    2019年02月21日 17:26:20 來源:中新網福建   中新網福建新聞2月21日電 (葉秋雲)20日,4隻來自日本的瓶鼻海豚,平安抵達新家——位於東海之濱的福建福州羅源灣海洋世界。
  • 福建最大的海洋世界,羅源灣海洋世界,帶娃出行好去處
    羅源灣海洋世界位於福州市羅源縣,是目前福建最大的海洋世界比福州左海公園,廈門鼓浪嶼海底世界都要大。羅源灣海洋世界,從福州出發走高速大概一個半小時就能到,跟著導航走,在交通上還是很方便的。羅源灣海洋世界還蠻大的,有兩大片區,中間隔著一條馬路,有一個主館和幾個分管,主館海洋館是最大的,主要的海洋動物都在裡面,還有海底隧道,這個很漂亮,海龜、海豹、鯊魚、海豚、水母、魔鬼魚,平常只能在熒幕上看到的生物,在科技日益發達的今天,我們都可以在海洋館裡看到了。
  • 國家能源集團福建羅源灣港電公司強化員工行為規範管理
    我的煤炭網>新聞>冶金電力>國家能源集團福建羅源灣港電公司強化員工行為規範管理 國家能源集團福建羅源灣港電公司強化員工行為規範管理   中國電力網 發布日期:2020-11-20 18:25:47
  • 鵜鶘 簡介
    鵜鶘【拼音】:  tí hú   (提胡)  俗稱塘鵝。鵜形目鵜鶘科鵜鶘屬禽的統稱。特徵為大而具有彈性的喉囊。棲息於全世界許多地區的湖泊、河流和海濱。  鵜鶘用像小撈網似的大喉囊捕魚而食。鵜鶘不是用喉囊儲存魚,而是立即把魚吞下。褐鵜鶘(即西方鵜鶘)從空中撲入水中捕魚,動作十分壯觀。但其他鵜鶘編成隊形而遊泳,將小魚群驅向淺水處,在該處用喉囊捕魚。  鵜鶘每窩通常產1~4枚卵,卵呈藍白色,產在由樹枝構成的巢中,孵化期約1個月。幼雛將嘴伸進親鳥的食道取食親鳥回吐的食物,3~4歲成熟。鵜鶘在陸上動作很笨拙,但飛翔姿勢優美。
  • 交通運輸部關於國際航行船舶臨時進出福州港羅源灣港區環下嶼島...
    交通運輸部關於國際航行船舶臨時進出福州港羅源灣港區環下嶼島作業區1至4號泊位期限的批覆2020-08-11 14 : 38 來源:海事局福建省人民政府口岸工作辦公室:《福建省人民政府口岸工作辦公室關於請求延長國際航行船舶臨時進出福州港羅源灣港區環下嶼島作業區1-4號泊位期限的請示》(閩口岸〔2020〕6號)收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