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龍裡: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讓志願服務溫暖山鄉

2020-11-24 中國文明網

  2018年8月,中央部署在全國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貴州省龍裡縣被確定為全國首批試點單位。

  緊扣中央、貴州省委、黔南州委安排部署,同年10月,龍裡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正式掛牌,成立了由縣委書記任主任,相關縣級幹部任副主任,53個縣直部門和各鎮(街道)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龍裡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組建了以縣委書記、縣長任雙總隊長的志願服務總隊,印發《龍裡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工作實施方案》。

  沿用脫貧攻堅駐村工作隊班底,龍裡縣緊緊圍繞「牢記囑託·感恩奮進」這條主線,著力鞏固脫貧攻堅和「德行龍裡」精神文明建設成果,明確了自治同行、發展齊行、感恩攜行的「三行」路徑;以唱響一首感恩歌、爭做一個文明人、找準一條發展路、扮靚一個美麗鄉村的感恩奮進「四個一」為切入點,紮實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有力助推脫貧攻堅鞏固提質、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助推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目前,全縣建立了1個文明實踐中心、7個文明實踐所、79個文明實踐站、271個文明實踐點,共註冊志願者31574人,成立各類志願服務隊515支,創設志願服務項目4557個,開展志願服務活動9萬餘場次,服務時長突破100萬小時,受益群眾達50餘萬人次。

  特色品牌:「襖瑪螢火蟲」點亮苗嶺山鄉

  「像螢火的光,我們把夜空照亮……心就像太陽,哪怕是點點星芒……」

  「每次聽到這首歌,看著『螢火蟲』標識,總感覺這就是一個有血有肉有思想並實實在在存在的人,一個像雷鋒同志一樣的榜樣。我頓時熱血沸騰,為自己是『螢火蟲』志願者而驕傲。」德行龍裡十大年度人物、螢火蟲志願者蘭開宇興奮地說。

  龍裡縣是典型的少數民族聚居縣,苗族、布依族等少數民族人口佔比41%,生活方式、語言習慣、文化程度導致在偏遠村寨,農村群眾聯繫志願服務隊伍存在困難。

  2018年10月,龍裡新時代文明實踐試點工作啟動以來,為切實解決志願服務需求收集難、不及時、不準確的問題,龍裡縣探索組建「襖瑪螢火蟲」志願服務隊(襖瑪,布依族語,意為:您需要什麼?我給您),搭建起偏遠地區群眾與志願服務隊伍之間的「連心橋」。

  按照《關於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工作的實施意見》要求,緊扣「牢記囑託·感恩奮進——德行龍裡·志願黔行」主線,出臺《龍裡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創造性地塑造了「螢火蟲」志願者形象,以「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為志願服務新風尚,全面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

  由縣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統籌,各鎮(街道)面向鄉賢寨老、農村知識青年、村民組長等公開招募「襖瑪螢火蟲」志願者。「襖瑪螢火蟲」志願者作為網格員1到2人包保一個網格,全縣2800餘名螢火蟲志願者全面覆蓋全縣79個村(社區)。通過舉辦螢火蟲志願者業務培訓,全面提升志願者收集需求、開展宣講、分類信息等業務水平,確保隊伍發揮專業化、標準化作用。

  在全縣79個村(社區)合理設置志願服務收集點,60個村寨設立志願服務需求收集箱,全面收集群眾需求;通過進村入戶、電話聯繫、微信QQ、召開院壩會、點對點交流等方式問需於民,多渠道收集群眾需求。截至目前,收集需求3萬餘條,創設志願服務項目1805個,解決問題1.6萬餘個。

  以村、組、寨、樓棟等為單位,將各鎮(街道)所屬區域進行網格化劃分,每個網格常駐至少1名「襖瑪螢火蟲」志願者,負責所屬區域的群眾需求收集及志願服務活動開展等。「襖瑪螢火蟲」志願服務網格員現已覆蓋全縣村村寨寨,確保志願服務惠及農村全覆蓋。

  通過教育感化讓農村群眾參與志願服務活動,不斷發動群眾加入志願服務隊伍,促進在農村組建起「身邊不走的志願服務隊」,解決農村群眾生產生活困難構建「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濃厚氛圍。

  「螢火蟲」,倡導「我為人人,人人為我」文明新風尚,用文明微光點亮苗嶺山鄉;文明實踐大比武,破解發動群眾難問題,人心齊了,村寨靚了,行為美了;文明心間傳,組建山歌宣講志願服務隊,用山歌伴飛新思想、唱響新時代;在龍裡,像這樣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正在通過各種方式融入老百姓的生活。

  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是深入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一個重要載體,是做好新時代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重大舉措。

  2018年8月,中央在全國部署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龍裡縣被確定為首批試點單位。

  馬不解鞍連續戰。沿用脫貧攻堅駐村工作隊班底,龍裡縣緊緊圍繞「牢記囑託·感恩奮進」這條主線,著力鞏固脫貧攻堅和「德行龍裡」精神文明建設成果,明確自治同行、發展齊行、感恩攜行的「三行」路徑;以唱響一首感恩歌、爭做一個文明人、找準一條發展路、扮靚一個美麗鄉村的感恩奮進「四個一」為切入點,紮實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有力助推脫貧攻堅鞏固提質、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助推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科技志願者活躍在田間地頭。圖片來源: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

  文明大比武 文明新風吹到群眾家門口 

  8月5日,在龍裡縣洗馬鎮,第二輪新時代文明實踐助推鄉村振興大比武在全鎮如火如荼展開,全鎮46個自然村寨參與其中,由村寨負責人組成的考評組進行實地觀摩、現場打分、當眾頒獎。村與村、寨與寨相互學習,尋找差距、總結經驗。

  如今,走進龍裡縣洗馬鎮高梘後寨組,滿山綠意盎然,進村入戶的道路清潔寬敞,房前屋後乾淨整潔,每家每戶的房屋錯落有致掩映在青山綠水中,成為當地遠近聞名的文明村寨。

  洗馬鎮發動群眾集資,通過投工投勞開展鄉鎮環境衛生整治,是龍裡縣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大比武」志願服務活動的一個縮影。如今,除洗馬鎮高梘後寨組、金溪村以外,龍裡縣冠山街道、龍山鎮、谷腳鎮、醒獅鎮、灣灘河鎮如火如荼地開展形式多樣的文明實踐「大比武」活動。

  我的家鄉我參與。龍裡縣深入探索調動群眾參與文明實踐的積極性,按照「自商、自籌、自建、自管」發動群眾新模式,分階段、分主題、分層次建立新時代文明實踐「大比武」機制,群眾投工投勞,破解以往「等靠要」思想,有效激發群眾建設家鄉、脫貧致富的熱情,發動群眾以「主人翁」參與到鄉村環境整治和美化鄉村活動中來,提升廣大群眾在基層自治中的參與度和獲得感。

  鄉賢寨老、能工巧匠、返鄉創業農民工……大家各顯其能、各盡其才,共同建設美麗家鄉。

  群眾在哪裡,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裡。如今,在龍裡的苗嶺山鄉、村村寨寨,掀起一場場文明實踐大比武、擂臺賽,文明之花有如夏日螢火,散布在龍裡全縣23萬的各族群眾中,照亮在1521平方公裡的土地上。

  志願服務 奉獻精神助力城鄉統籌發展

  「像螢火的光,我們把夜空照亮……心就像太陽,哪怕是點點星芒……」這首志願者服務歌曲《微光》傳遍龍裡的大街小巷。

  一隻螢火蟲微弱無力,而滿天的螢火蟲則光芒萬丈。

  在龍裡,「襖瑪螢火蟲」是一支以覆蓋各村寨為單元網格,黨員幹部、第一書記、村賢寨老等為主的志願服務隊伍。通過業務培訓,全面提升志願者收集需求、開展宣講、分類信息等業務水平,搭建起偏遠地區群眾與志願服務隊伍之間的「連心橋」。

  而今,共有2818隻「螢火蟲」散布在龍裡的村村寨寨,為群眾提供精準化的志願服務。

  「雖然我是貧困戶出不起錢,但我們能出力,也想盡我們所能幹點志願服務。」醒獅鎮谷新村貧困戶王德銀出於感恩,發起成立了第一支「感黨恩」志願服務隊。成立之初,算他自己在內只有5個人。

  星星之火卻可以燎原。如今,谷新村感黨恩的種子開花結果,全縣以貧困戶為主的「感黨恩」志願服務隊發展壯大到了162支隊伍6400多人。從清理河道、清掃道路,到救急助困、建設家鄉,他們都積極響應,主動參與。思想轉變了,家鄉也更美麗了,群眾的思想之變與行動之變,促進了鄉村美麗蛻變。

  莫么公老年志願服務隊,企業「送崗村村通」志願服務隊……截至目前,龍裡縣擁有515支志願服務團隊,31574人通過志願者實名認證,共組織志願服務項目4557個,開展志願服務活動9萬餘場次,志願服務時長突破100萬小時,受益群眾達50餘萬人次。「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文明新風尚成為龍裡的城市精神內核,指引他們在文明之路上熠熠前行。

  本土宣講 唱響新時代美麗華章

  「吃水不忘挖井人,幸福不忘黨恩情……」在龍裡縣龍山鎮中壩村,當地群眾唱響布依山歌表達對黨的感恩之情。

  在龍裡,佔全縣人口41%的苗族、布依族等少數民族聚居於此,如何用群眾聽得懂、學得會、傳播快的方法把黨的理論和政策宣講出去,是當地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研究的課題。

  在龍裡縣,有這麼一句話:「說的講的不如唱的跳的記得住,唱的跳的沒有繡的畫的記得長。」結合少數民族同胞這一習慣和特點,龍裡縣創新政策理論的宣講方式,轉變以往念文件、搞宣講、讀報紙的「老三套」做法,探索出「民族化宣講融入民族習慣、文藝化宣講融入文藝活動、生活化宣講融入生活場景、時代化宣講融入時代脈搏」的「四化四融入」理論宣講新模式,並創設了「山歌唱響新時代」志願服務項目,為山歌這一具有民族特色、受眾廣泛的民族文化賦予新的使命,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讓「山歌」成為思想引導的新載體、道德教化的新抓手、大眾娛樂的新形式、淨化風氣的新工具。

  在洗馬鎮平坡苗寨,當地群眾把黨的新思想、鄉村新變化搬入農民畫中,繪製在牆上,既豐富了平坡農民畫與時俱進的時代內涵與精神風貌,也讓感黨恩的時代新風常駐村中,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

  龍裡縣組建7000多名農村黨員群眾組成的文藝志願服務隊170支,編寫創作黨的新思想新理論、脫貧攻堅政策和文明實踐新風的山歌3500餘首,用山歌傳播黨和政府的「好聲音」,唱響新時代的美麗華章。

  以文化人,成風化俗。在龍裡,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就是以這些「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把新思想、新政策、新風尚隨新時代的春風潛入尋常百姓家中,形成助力鄉村振興、決勝全面小康的強大合力,讓老百姓有了切切實實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採訪手記: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動力之源

  8月19日,洗馬鎮金溪村上寨組,村民羅興炳看著改建好的山體公園和正在愉快玩耍的孩子們,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金溪村美麗鄉村建設,讓村民們獲得感滿滿。作為龍裡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開展的一項工作,鄉村環境整治「大比武」活動在龍裡五鎮一街道如火如荼開展以來,大家你追我趕、幹得熱火朝天。每到一處,記者都為村民們建設自己家鄉的熱情所打動。

  自己的家鄉自己建。分階段、分主題、分層次建立新時代文明實踐「大比武」機制,擺脫以往「等靠要」的思想,激發出群眾內生動力,提升廣大群眾在基層自治中的參與度和獲得感,小錢能幹出大事情。

  在醒獅鎮涼水村卡和組,這裡只有18戶人,其中還有4戶常年在外打工。大家共同集資9000多元,14戶人家投工320多個,把以往髒亂差的村莊改造成了「生態卡和」的美麗村寨。村民們聚在村口老樹下的石凳下,聊天話家常,好不愜意。

  在谷腳鎮高新村,在灣灘河鎮孔雀寨,在龍山鎮草原社區,在冠山街道奮進社區……處處風景宜人,處處洋溢著新時代的文明新風。

  人人都有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龍裡縣探索出「自商、自籌、自建、自管」的「四自」模式,有效發動群眾參與家鄉建設和基層群眾自治,人心齊了,村寨靚了,行為美了。

  改變不止於此。從龍裡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以來,感恩之歌處處唱想、文明之風春風拂面、文明之花處處開遍,有力助推脫貧攻堅鞏固提質,助推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 記者 張發揚 見習記者 袁鵬)

相關焦點

  • ​有陣地有根基,志願服務火起來!臨漳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一線行
    「健為美」健身志願服務隊正在開展「傳習新思想 軍民魚水情」八一志願服務活動,精彩的節目和詳盡的太極扇教學,吸引了不少晨練的群眾觀看和參與。自鄴令公園被整合為新時代文明實踐群眾文化服務點以來,每天都有志願服務隊在這裡開展活動。文明實踐,有陣地才有根基。作為我省首批新時代文明實踐試點縣,臨漳縣把整合資源作為工作的重點。
  • 延安市科技局在安塞區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活動
    延安市科技局在安塞區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活動 發布時間:2019-04-30 15:39:00
  • 克拉瑪依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揭牌該區志願服務「十百千萬」工程...
    據了解,克拉瑪依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成立後,將緊緊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著眼凝聚群眾、引導群眾,構建區、鄉(街道)、村(社區)三級聯動網絡,打造「實踐中心—實踐所—實踐站—實踐點」四級服務陣地,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社會主義思想牢牢佔領廣大群眾的思想文化陣地,動員和激勵廣大群眾積極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從而使新時代文明實踐給城區帶來新氣象新變化
  • 首屆三門縣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大賽開始啦!
    首屆三門縣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大賽開始啦!,紮實推進全縣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向縱深發展,總結推廣我縣優秀志願服務組織和優秀志願服務項目的有效做法和實踐經驗,不斷提升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工作的專業化水平和精準化程度,吸引和動員更多社會愛心人士參與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活動,決定舉辦首屆三門縣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大賽活動。
  • 廣西新時代文明實踐全民健身志願服務活動展示暨第十二屆廣西體育...
    11月20日上午9點整,近四百人齊聚縣體育館,助力廣西新時代文明實踐全民健身志願服務活動展示在橫縣熱鬧開幕。活動現場,新時代文明實踐「五個一」體育活動活力開展,內容包括:廣播體操推廣、跳繩運動水平測試、國家體育鍛鍊標準達標項目測驗、及橫縣新時代文明實踐成果成就宣傳展示。
  • 陝西日報:新時代文明實踐科普志願活動走進中小學
    《陝西日報》2020年12月15日(記者 張梅)題:新時代文明實踐科普志願活動走進中小學日前,省科技廳、省科技資源統籌中心組織科普志願者走進長安區第二小學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科普志願活動,為同學們帶去了一場趣味十足、別開生面的科普課堂活動,同時捐贈了科普讀物及光碟200餘套。
  • 濰坊濱海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文化動能
    近年來,濰坊濱海區把提升廣大群眾對文化生活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作為出發點,加快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努力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文化需求,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注入文化動能。形成組織框架 構建文明基石
  • ——志丹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志願者學雷鋒側記
    宿平所在的紅都志願服務隊推出了「雷鋒跑腿」志願服務項目,主動上門為居家防疫不能外出的居民代購日常生活用品,讓大家既放心又暖心。三月的紅都大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志丹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發起了「人人學雷鋒、時時做雷鋒、處處有雷鋒」志願服務活動。像宿平一樣的志願者走千家門,訪萬戶人,全力以赴做好疫情「前線」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後方」服務工作。
  • 「衛健要聞」我省新時代文明實踐健康生活志願服務隊走進張店
    點擊藍字關注健康山東7月16日,省衛生健康委、省計生協組織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健康生活志願服務走進張店」活動。當天,省衛生健康委、省計生協組織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山東省立第三醫院、山東省婦幼保健院、山東省耳鼻喉醫院、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眼科醫院14名專家,組成健康生活志願服務隊,來到張店區馬尚街道齊悅國際社區。
  • 莘莊工業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分中心正式落成,文明的種子像蒲公英一樣...
    新民晚報訊 (記者 魯哲)15日,莘莊工業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的「大本營」——坐落於顓盛路745號的莘莊工業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分中心正式落成。圖說:莘莊工業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分中心外景。依託於此,44支志願服務隊伍、383個常態化志願服務項目以及N個「蒲公英」文明實踐項目將在園區遍地開花,從而實現新時代文明實踐365天運作,即天天有志願行動,周周有風採展示,月月有雷鋒廣場,季季有特色項目。
  • 仙石村,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的新標杆
    自2019年以來,丫江橋鎮仙石村按照新時代文明實踐的工作目標,啟動了關愛留守兒童和居家養老服務等活動項目。有效促進關愛留守兒童及居家養老服務管理與基層黨建工作同步,增進黨群「零距離」,凝聚黨員組織歸屬感,以黨員率先垂範,吸引更多群眾加入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志願服務隊伍,著力解決該村留守兒童及孤寡老人的日常管理、心理健康、學習教育等問題,給留守兒童及孤寡老人快樂、健康、平等、和諧創造優良的條件,切實為該村留守兒童及孤寡老人家庭解難題、做好事、辦實事。
  • 桓臺交警大隊「螢光同行」志願服務項目亮相全國文明實踐志願服務...
    近日,桓臺交警大隊「螢光同行」志願服務項目在全國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項目交流會上展示,圖文並茂地分享了我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的經驗。據了解,桓臺交警大隊「螢光同行」志願服務項目成立於2018年3月,「螢光」取自顏色為螢光綠的交通安全馬甲 ,代表交警保障力量。
  • 打造志願服務精品項目 盱眙文明實踐走心走實走深
    2020年10月31日怎樣進一步推動文明實踐活動融合發展「走實」?如何在新起點上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走深」?作為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全國首批50個試點縣之一,盱眙縣堅持以群眾需求為導向、以志願服務為抓手,打造志願服務精品項目,全民踴躍參與,推動試點工作高質量、走在前,為全省、全國提供了可借鑑的「盱眙經驗」。
  • 【文明實踐在行動】志願服務為群眾性文明內蒙古建設添彩
    【文明實踐在行動】志願服務為群眾性文明內蒙古建設添彩 2020-07-15 05: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志願者成為有福之州的溫馨名片:志願之光溫暖榕城
    永傳助殘服務中心先後8批次為湖北省戰「疫」一線捐贈物資;小善公益志願組織為視障人士製作並送出全省首張盲用觸感地圖;「村童媽媽」張潔累計服務流動兒童及家庭2萬人次……樁樁善舉,傳遞著溫暖、示範著志願服務精神,凝聚起整個社會向上向善的文明力量。
  • 溫暖夕陽愛在行——木北黨支部新時代文明實踐主題教育進行時
    永康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為更好地發揮志願者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的主力軍作用,積極打造一支黨員先鋒掛帥、領域能人帶頭、群眾廣泛參與的志願服務隊伍,根據所屬轄區企業特點,積極聯繫各個黨支部負責人,全力推進開發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
  • 騰衝:熱情助力格蘭芬多 志願服務暖賽程
    騰衝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健身體育分中心80名專業技術志願者為本次國際馬拉松賽提供專業志願服務,來自社會各行業的200餘名志願者以及沿線各鄉鎮的2000餘名基層志願者也參與了本次志願服務活動,為運動員送去溫暖和貼心服務。
  • 這些個人、志願服務組織、項目及社區上榜!
    王元元 濰坊春雨社區義工公益服務中心 王 娟 濰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隊理論宣講分隊 周大慶 濰城區關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志願服務隊 慈有利 濰城區正德公益服務中心 曹 傑 濰坊市濰城區大眾志工公益服務中心
  • 「從群眾需求出發」 鄒平市新時代文明實踐「落地生花」
    黃山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分中心辦事窗口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郭峰 濱州報導近年來,作為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城市,鄒平市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全國首創推出「陽光透明酬金制」服務模式,破解社區物業治理難題。
  • 省委政研室與巴彥縣龍廟鎮冬青村結對共建新時代文明實踐站
    12月19日,省委政研室(深改辦)與巴彥縣龍廟鎮冬青村結對共建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揭牌暨志願服務隊授旗儀式在冬青村舉行。來自省委政研室(深改辦)、哈爾濱南崗區民政局、巴彥縣委宣傳部、哈爾濱來順公益志願服務中心、巴彥縣龍廟鎮黨委政府等單位相關負責人出席,省委政研室(深改辦)駐冬青村工作隊、村「兩委」班子、村志願服務隊全體成員參加。活動現場,省委深改辦副主任宋加忠和巴彥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佔龍共同為冬青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揭牌。